跳至內容

儒家憲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儒家憲政是21世紀湧現的一個與儒家有關的政治理論。[1]

大陸新儒家

[編輯]

大陸新儒家指1990年代在中國大陸興起的儒學。1992年由蔣慶康曉光、陳明、盛洪等人提出在大陸建立新的儒家學說以適應現代化要求。大陸新儒家與港台新儒家的區別在於,將「心性儒學」發展成「政治儒學」,將「復興儒學」發展成「復興儒教」。[2]

有學者認為大陸新儒家實質上「非儒」。[3]

憲政模式

[編輯]

蔣慶「三院制」

[編輯]

「三院制」,即是建立通儒院、庶民院和國體院,通儒院代表上天的旨意和神聖的正當性,議員由國家通儒學院和民間儒家機構推薦或通過《四書》、《五經》的考試產生;庶民院代表民意,議員按照西方議會選舉方式和功能選區選舉產生;國體院代表歷史文化的傳承,議員由宗教界代表、聖人的後代(包括孔子後代)、歷史名人後代擔任。[4]

白彤東「儒家的精英制與民眾的有限參與」

[編輯]

白彤東主張由賢士元老院限制民意。高一級的元老院由低一級元老院內部舉薦產生。賢士則通過考試選拔。[4]

陳明「公民宗教觀」

[編輯]

陳明在他的《儒教與公民社會》中,明確提出模仿西方的公民宗教思路來建設儒教的公民宗教之信仰。他並不主張儒家的國教論,而應當學習美國式的「公民宗教」。[4]

爭議

[編輯]

自由主義者認為,儒家憲政反對「主權在民」,主張「主權在天」和「主權在地」,實質上是維持專制統治的工具,其本質是非民主的。[5]

而儒家憲政的主張者貝淡寧則認為,中國並不只需要民主,而是需要「民主」和「賢能政治」的融合。[6]

參考

[編輯]
  1. ^ [1]许纪霖.儒家宪政的现实与历史[J].开放时代,2012,(01):44-49+52-53+55-59. (PDF). [2024-08-26]. 
  2. ^ 夏, 乃儒; 張, 岱年. 孔子百科辞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0: 632–633. ISBN 9787532630530. 
  3. ^ 大陆新儒家的变异与虚幻.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 究竟該怎樣看待大陸新儒家?記者與相關專家學者進行了對話。名義上是儒而實質上非儒 
  4. ^ 4.0 4.1 4.2 儒家宪政辨:传统“普适化”思维与当今宪政设计的可能性和限度. 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 
  5. ^ 馮崇義. 当代中国的三种宪政思潮. 獨立中文筆會. 
  6. ^ 贝淡宁:需要民主,也需要‘贤能政治’ - 亚洲世纪与中国崛起. 貝淡寧:需要民主,也需要『賢能政治』 - 亞洲世紀與中國崛起.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