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泡沫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3年1月31日) |
互聯網泡沫(又稱科網泡沫[1]或dot-com泡沫)是指1995年至2001年間與資訊科技及互聯網相關的投機泡沫事件。在歐美、亞洲多個股票市場中,互聯網及資訊科技相關企業的股價高速上升,在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觸及5,408.60[2]的最高點時達到頂峰,且以5,048.62收盤。在此期間,西方國家的投機者看到互聯網板塊及相關領域的快速增長,紛紛向此一方面投機。然而互聯網板塊的發展是一個繁榮和蕭條的周期,互聯網熱潮有時指持續在1990年代的互聯網的穩定商業增長,以及1993年Mosaic瀏覽器為標誌的萬維網。
這一時期的標誌是通常被稱為「.com」的互聯網公司不斷成立。公司可以簡單地透過在他們名字上添加「e-」字首或是「.com」的字尾來使其股票價格增長,某作者稱其為「字首投資」[3]。
股價飆升和買家炒作的結合,以及風險投資的廣泛利用,為這些企業摒棄標準的商業模式創造溫床。它們突破傳統模式的底線,轉而關注於如何增加市場份額,但大部分最終都投資失敗收場。
雖然科技股泡沫破裂,但仍然有不少優秀的互聯網企業生存下來並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如電子商務「亞馬遜公司」、網絡搜尋引擎「谷歌」、OTT服務「Netflix」、電子支付「PayPal」、門戶網站「雅虎」(現 Apollo 旗下)。
出現前
[編輯]1993年,Mosaic瀏覽器及萬維網的出現,令互聯網開始引起公眾注意[4]。1996年,對大部份美國的上市公司而言,一個公開的網站已成為必需品。初期人們只看見互聯網具有免費出版及即時世界性資訊等特性,但逐漸人們開始適應網上的雙向通訊,並開啟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直接商務(電子商務)及全球性的即時群組通訊。這些概念迷住不少年輕人才,他們認為這種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商業模式將會興起,並期望成為首批以新模式賺到錢的人。
這種可以低價在短時間接觸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人士、向他們銷售及通訊的技術,令傳統商業信條包括廣告業、郵購銷售、顧客關係管理等因而改變。互聯網成為一種新的最佳媒介,它可以即時把買家與賣家、宣傳商與顧客以低成本聯繫起來。互聯網帶來各種在數年前仍然不可能的新商業模式,並引來風險基金的投資。
在泡沫形成的初期,3個主要科技行業因此而得益,包括互聯網網絡基建(如WorldCom[5]),互聯網工具軟件(如Netscape,1995年12月首次公開招股[6]),及入門網站(如雅虎,1996年4月首次公開招股[7])。
滋長
[編輯]風險投資家目睹互聯網公司股價的創紀錄上漲,故而出手更快,不再像往常一般地謹小慎微,選擇讓很多競爭者進入,再由市場決定勝出者來降低風險。1998年至1999年的低利率,幫助啟動資金總額的增長。在這些企業家中,大部分缺乏切實可行的計劃和管理能力,卻由於新穎的「DOT COM」概念,仍能將創意出售給投資者。
一個規範的「DOT COM」商業模式依賴於持續的網絡效應,以長期淨虧損經營來獲得市場份額為代價。公司期望能建立足夠的品牌意識,以便收穫以後的服務的盈利率。「快速變大」的口號詮釋這一策略[8]。在虧損期間,公司依賴於風險資本,尤其是首發股票(所募集的資金)來支付開銷。這些股票的新奇性,加上公司難以估價,把許多股票推上令人瞠目結舌的高度,並令公司的原始控股股東紙面富貴。
從歷史上看,網絡經濟的繁榮可被視為類似於其它技術的繁榮——包括1840年代的鐵路,1920年代的汽車和收音機,1950年代的電晶體,1960年代的分時共用計算機,以及1980年代早期的家用電腦和生物技術。
股價騰飛
[編輯]在金融市場裏,股市泡沫是指某一特定行業的股票價格自我持續上升或急速發展。僅當股價崩盤時該術語方可被明確使用。泡沫在投機者注意到股價的快速增長時應預期其會進一步上升而買入,而不是因為其被低估。很多公司因此被嚴重高估。當泡沫破時,股價急速下挫,許多企業因此破產。
.com模型有天生的缺陷:大量公司在相同的領域均有着相同的商業計劃,就是通過網絡效應來壟斷,很顯然,即便計劃再好,每一板塊的勝出者都只會有一個,因此大部分有着相同商業計劃的公司將會失敗。實際上,許多板塊甚至連支援一家獨大的能力都沒有。
儘管如此,一小部分公司的創始人在.com股市泡沫的初期公司上市是還是獲得巨大的財富。這些早期的成功使得泡沫更加活躍,繁榮期吸引大量前所未有的個人投資,媒體報道人們甚至辭掉工作專職炒股的現象[9][10][11]。
揮霍無度
[編輯]根據.com理論,互聯網公司的生存依賴於儘快地擴充客戶群,即便這會產生巨量年損。「變大或者失去」乃今日之智能[12]。在市場高度繁榮的情況下,是有可能讓有前途的網絡公司進行股票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未盈利過-或者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還沒有任何收入。在那樣的情形之下,公司的壽命是靠燃燒率來衡量的:那就是,一個既不盈利的又缺乏可行的商業模式的公司,揮霍完資產的時間。
提高公眾意識的行動是網絡公司尋求擴大客戶群的途徑之一。包括電視廣告,平面廣告以及以專業體育賽事為目標的廣告。許多網絡公司給自己起了個象徵的毫無意義的名字(比如Yahoo!),希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會輕易與競爭對手混淆。2000年1月17日舉行的第三十四屆超級盃,吸引17家網絡公司的贊助,每家為30秒鐘廣告支付200多萬美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01年1月35屆超級盃舉行期間,僅有3家網絡公司購買廣告。而在2000年4月15日,一家CBS支援的網站iWon.com在CBS一檔半小時的,黃金時段播出的節目中,就送給一位幸運的參賽者1000萬美元。
毫不奇怪的是,「利潤增長」的心態以及「新經濟」西方不敗的氛圍,使得部分公司內部開銷大手大腳,比如精心訂製商業設施,為員工提供豪華假期等等。支付給高管和員工的是股票期權而非現金,在公司IPO的時候馬上就變成百萬富翁;而許多人又把他們的新財富投資到更多的網絡公司上面。
美國所有的城市都在建造網絡化的辦公場所以吸引互聯網企業家,紛紛謀求成為「下一個矽谷」。通訊供應商,由於相信未來經濟將需要無處不在的寬頻連接,債台高築地購進高速裝置、建設光纖線路以最佳化網絡。生產網絡裝置的公司,比如思科,從中獲利頗豐。
類似地,在歐洲,像德國、意大利及英國等國的流動營辦商花費大量現金來購買3G牌照,導致負債纍纍。投資遠遠超過其當前和預測的現金流,卻直到2001年至2002年間才公開承認。由於IT產業高度關聯的自然屬性,這迅速導致了依賴運營商合同的小公司的問題產生。
消退
[編輯]在2000年3月,以技術股為主的NASDAQ(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攀升到5048,網絡經濟泡沫達到最高點[13]。1999年至2000早期,利率被美聯儲提高6次,出軌的經濟開始失去速度。網絡經濟泡沫於3月10日開始破裂,該日NASDAQ綜合指數到達5048.62(當天曾達到過5132.52),比僅僅一年前的數翻一番還多。NASDAQ此後開始小幅下跌,市場分析師們卻說這僅僅是股市做一下修正而已。股指反轉及隨後的熊市來臨有可能是因聯邦政府訴微軟案的審理觸發的。審理宣佈微軟為壟斷的結果,在正式公佈的4月3日的幾星期前就開始為外界所廣泛猜測[14]。
導致NASDAQ和所有網絡公司崩潰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大量對高科技股的領頭羊如思科、微軟、戴爾等數十億美元的賣單碰巧同時在3月10號周末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星期一)早晨出現。賣出的結果導致NASDAQ3月13日一開盤就從5038跌到4879,整整跌4個百分點-全年「盤前(pre- market)」拋售最大的百分比。
3月13日星期一的大規模的初始批次賣單的處理引發拋售的連鎖反應-投資者、基金和機構紛紛開始清盤。僅僅6天時間,NASDAQ就損失將近9個點,從3月10日的5050掉到3月15日的4580。
另一原因有可能是為了應對Y2K問題而加劇企業的支出。一旦新年安然度過,企業會發現所有的裝置他們只需要一段時間,之後開支就迅速下降。這與美國股市有着很強的相關性。道瓊斯指數在2000年1月14日收報11722.98點峰值,盤中一度到達11750.28點[15],理論峰值到達11908.50[16]。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00年3月24日收於1527.46點,盤中峰值1553.11點[17];更為顯著的是,英國的富時100指數在1999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抵達6950.60的最高值。之後在好幾個行業開始進行凍結招聘、裁員甚至合併,尤其是互聯網板塊。
泡沫破裂也有可能與1999年聖誕期間互聯網零售商的不佳業績有關。這是「變大優先」的互聯網戰略對大部分企業是錯誤的的第一個明確和公開的證據。零售商的業績在3月份上市公司進行年報和季報時被公諸於眾。
到了2001年,泡沫全速消退。大多數網絡公司在把風投資金燒光後停止交易,許多甚至還沒有盈利過。投資者經常戲稱這些失敗的網絡公司為「.炸彈(.Boombs)」或「.堆肥(.compost)」。
餘波
[編輯]2000年1月11日,科網投資者喜愛的撥接上網供應商先鋒AOL(現時為威訊通訊旗下)(VZ),收購世界最大的媒體公司時代華納(華納媒體前身,現時為AT&T旗下)(T)[18]。在兩年內,由於意見不合,兩位促成收購的行政總裁先後離任,2003年10月,AOL時代華納把其名字的「AOL」除去。這宗具代表性的收購,證明以新經濟挑戰舊經濟的結果,是舊經濟體仍可繼續生存下去,而當初的樂觀則逐漸消失,分析員則重新以傳統商業思考方式判斷。
多間通訊公司因擴張計劃而造成高額的負債,需把其資產變賣甚至宣佈清盤。當中最大規模的WorldCom則被發現以會計方式誇大其利潤以10億美元計。事件揭發後,其股票價格大跌,短短數日後需申請破產清盤,並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清盤案。其他例子有NorthPoint Communications、Global Crossing、JDS Uniphase、XO Communications及Covad Communications。市場對高速密集網絡的需求最終沒有實現,部份更成為所謂的暗纖(即諷為不會發光的光纖)。分析員估計在未來數十年,仍只有少量的暗纖會復燃。
dot-com公司一間接一間的耗盡資金,並被收購或清盤,域名則被原舊經濟的競爭對手或域名投資者購入。部份公司則被控不誠實誤用股東的資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大型投資機構包括花旗集團及美林罰款數百萬美元,以懲罰它們誤導投資者。支援性行業如廣告及運輸業亦需縮減其營運規模,以面對下跌的需求。只有少部份dot-com公司,如Amazon.com及eBay在最後生存下來。
網絡經濟泡沫的崩潰在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間抹去IT業界約5萬億美元的市值[19]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約有50%的網絡公司活過2004年[來源請求],這反映兩個事實:一是公共財富的毀滅不盡然會導致公司關閉,二是網絡經濟的大部分參與者都只各佔國家經濟總體的小部分,整體可躲過金融市場風暴的衝擊。
不過失業的技術專家,如程式設計員,卻灌入飽和的就業市場。在美國國際外包和最近允許增加技能簽證「客座工人」(近來大量IT業的國際受聘者為印度籍人士),如美國H-1B簽證計劃使得就業形勢進一步惡化[20]。大學裏參與電腦資訊相關的學位課程的新生數出現明顯下降,失業者普遍重新回到學校成為會計師或律師。
有人認為,網絡經濟泡沫的破裂促成美國2008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原因。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羅伯特·希勒2005年說:「一旦股市下跌,房地產就成為股市釋放的投機熱潮的主要出口。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讓冒險的投機者運用他們的交易天賦?很大程度上失敗的股票投資者也在通過炫耀大房子來挽回他們受挫的自尊心。這些天來,整個國家能像房地產這樣讓人痴迷的東西只有撲克牌。」[21]
著名dot-com公司列表
[編輯]- 360Networks:破產
- Amazon.com(亞馬遜)
- Boo.com:破產
- Clarent:冠遠VOIP專業不在台灣上市,直接跳Nasdaq上市,因為做帳問題下市
- eBay
- eToys:破產
- Excite@Home:破產
- Freeinternet.com:美國第五大ISP,在2000年破產[22][23]
- Google:在泡沫爆破後仍能成功進行首次公開招股
- Kibu.com:破產
- Kozmo.com:破產
- Netflix
- PayPal:現為eBay附屬公司,後分拆在Nasdaq上市
- Pets.com:破產
- Priceline.com:現為booking.com
- Tom.com : 依賴香港首富李嘉誠繼續經營
- Webvan:破產
- WorldCom:因會計醜聞而停業,其後被威訊收購
- Yahoo!(雅虎):2016年被併購為Verizon Media付屬公司,現在屬於 Apollo 旗下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James K. Galbraith and Travis Hale (2004).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bb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iversity of Texas Inequality Project Working Paper
- ^ Stocks Rally to Pre-Crisis Heights | Business and Finance Dige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usiness-finance.top10-digest.com. Retrieved on 2013-07-19.
- ^ Nanotech Excitement Boosts Wrong Stoc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Market by Mike Maznick, Techdirt.com, 4 December 2003
- ^ Kline, Greg. Mosaic started Web rush, Internet boom. The News-Gazette (Champaign-Urbana). April 20, 2003 [2018-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2).
- ^ WorldCom, MFS plan telecom merger. CNET News. 1996-08-26 [2013-02-14].
- ^ Netscape Stock Snares 20-Point Gain. CNET News. 1995-02-18 [2013-02-14].
- ^ Yahoo IPO closes at $33 after $43 peak. CNET News. 1996-04-12 [2013-02-14].
- ^ Spector, Robert. amazon.com: Get Big Fast. 2000. ISBN 0066620414.
- ^ Kadlec, Daniel. Day Trading: It's a Brutal World. Time. 1999-08-09 [2007-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5).
- ^ Johns, Ray. Daytrader Trend. Online Newshour: Forum. PBS. 1999-03-04 [2007-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 ^ Cringely, Robert X. There's a Sucker Born Every 60,000 Milliseconds. I, Cringely. PBS. 1999-12-16 [2007-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6).
- ^ How to Start a Startup. [2009-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1).
- ^ Index Chart. [2006-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26).
- ^ Nasdaq sinks 350 points. CNN Money. April 3, 2000 [2018-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 ^ Theoretical Dow Jones Index. [2009-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0).
- ^ ^DJI: Historical Prices for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IN - Yahoo! Finance. [2009-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GSPC: Historical Prices for S&P 500 INDEX,RTH - Yahoo! Finance. [2009-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4).
- ^ Top Mergers & Acquisitions(M&A)Deals. 2007-03-28 [2007-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 ^ Will dotcom bubble burst again? / QCTimes.com. [2009-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30).
-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dian Companies Abusing U.S. H-1B, L-1 Laws: A Study Ruining American Economy & Society - Dampening Recovery. SAN FRANCISCO: Jan 23, 2004 (PNS) - According to a research by Professor Ron Hira of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dia companies are abusing the temporary work visas by making a heave [sic] use of H-1B and L-1. The Indian companies have come under scrutiny their abuse practices which have accelerated shift of tech work to India causing anxiety and resentment among American work force."
- ^ Jonathan R. Laing. The Bubble's New Home. Barron's Magazine. 2005-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 ^ Freeinternet.com Scores User Surge. QuinStreet. August 11, 2000 [2006-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 ^ Free ISP Report. October 9, 2000 [2006-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4).
外部連結
[編輯]- Top 10 dot-com flop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NN十大失敗dot-com公司列表
- Startup Dot Com Movi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dot-com公司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