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電單車錦標賽
當前賽季、賽事或屆次 | |
運動 | 電單車賽 |
---|---|
創立 | 1949年 |
隊伍數 | 11 |
國家或地區 | 全世界 |
應屆冠軍 | 弗朗西斯科·巴尼亞亞 (Francesco Bagnaia) 杜卡迪聯想團隊 |
官方網站 | www |
世界電單車錦標賽(英語:Grand Prix motorcycle racing,簡稱MotoGP),是指電單車賽中最重要的一項賽事。賽事由國際電單車賽車協會(FIM)主辦,各分站賽主辦國負責承辦的每場具體的比賽,具體管理和爭端仲裁則由MotoGP賽事委員會執行。
目前MotoGP這項賽事又根據引擎排氣量分為3個級別:Moto 3(250cc)、Moto 2(765cc)、MotoGP(1000cc),3個級別就意味着每個分站會有三組賽事,由於MotoGP組的技術指標遠遠高於其他組,這組比賽往往是賽事中的焦點。但出於對安全性的考慮,MotoGP於2007年限定引擎排氣量最高為800cc,但在2012年,官方又將其改回1000cc。
儘管MotoGP在這裏作為一個級別的名稱,但也作為三個級別賽事的統稱,這種用法是官方於2002年規定的,但更多的場合「MotoGP」指的是MotoGP級別。
歷史概覽
[編輯]MotoGP於1949年由國際電單車賽車協會(FIM)統一規則後形成的世界電單車公路錦標賽,比一級方程式賽車還早一年成立,開始時稱為WGP,全部賽事在歐洲進行,且一年只有6站比賽。1951年增加至8站比賽,到1961年再增至10站,且加入了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站,賽事進入南美洲。1964年,比賽首次加入美國站;1967年首次加入加拿大站;1969年,增加為12個分站。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賽事發展緩慢,僅僅於1972年增加為13站。進入20世紀80年代,比賽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飛速發展;首次加入的分站有:1983年南非站、1987年日本站、1988年巴西站、1990年澳洲站、1991年馬來西亞站、1996年印度尼西亞站、2004年卡塔爾和中國。其間2000到2003年,日本有兩個分站。分站數量在1987年增為15站,從1999年為16站,2005年為17站,2010年至2017年為18站,2018年新增為19站,分散在全球五大洲。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2002年,GP賽的最高級別被限制在四個氣缸500cc。因而當時所有機車都是二衝程的,以在引擎排氣量既定的情況下獲得更大動力輸出。2002年,規則變更了,名稱也改變了,國際電單車賽車協會把最高級別的500cc級別和整個賽事名稱都改稱為MotoGP,不再是WGP。製造商們這才得到許可擴大四衝程機車的引擎排氣量到990cc並可以選擇性地使用3到6個氣缸。所以,2002年以後MotoGP才有較快的發展。
理論上來說,500cc二衝程的機車的動力弱於990cc四衝程的機車。2002年的賽場上成了各種引擎車型的混戰,很快大家就發現四衝程機車因大排氣量之因素,明顯比最高僅有500cc的二衝程機車來得出色。所以2003年二衝程車就在MotoGP級別組的賽場上消失了,而125cc和250cc級別組則只用二衝程車。
從2007年開始,MotoGP級別的機車將被限制在最高排氣量800cc。公佈的原因是要照顧車手安全,因為GP級別電單車的動力輸出和最高速度在2002年以來已經有了充分的增長。
從2010年開始,250cc級別的賽事將改變為使用四衝程四缸600cc的賽車,並更名為Moto2。
從2012年開始,125cc級別的賽事將改變為使用四衝程單缸250cc的賽車,並更名為Moto3;而MotoGP級別的賽車排氣量限制恢復至1000cc;主因是車隊反應800cc賽車讓經營成本增加,卻讓廠車的過彎速度降低可看性。
從2019年開始,新增使用電動電單車的MotoE級別,初期稱為MotoE世界盃,2023年起升格為世界錦標賽。
技術規格
[編輯]早期125cc的級別被限制為單缸且最低重量80KG,250cc的級別則被限制為雙氣缸最低重量100KG,這兩種級別組的比賽只有二衝程車。
因為大多中高級(大於250cc)的電單車都是四衝程,在比賽中使用四衝程車能讓製造商藉機開發技術積累經驗,從而獲益更多。儘管沒有任何來自官方的聲明作依據,最近歐盟關於阻止向大眾出售二衝程車的決議還是讓人們對二衝程車比賽能否長期存在產生了疑問。
GP級賽車允許選擇性使用3到6個氣缸,根據氣缸數不同,重量限制也不同。因為既定排氣量下,氣缸越多,動力越大,所以最低重量限制就升高了,作為一種平衡手段。2004年,有3、4、5個氣缸的配置,2005年Blata車隊甚至使用了V型6缸的引擎。目前GP級賽車氣缸數限制為4個,形式則不限。
由於原廠車隊與衛星車隊在金錢與技術等其他資源的不對等,賽會組織Dorna近年來為了比賽的可看性而致定了許多規定,像是衛星車隊可以在賽季中使用較多具的引擎與油量、可以使用抓地力更好的軟性車呔、允許在賽季中針對引擎進行開發、不限制車隊與車手的私人測試次數等規定,甚至於在2016年所有車隊均使用統一的引擎控制單元,並於2019年再次規範使用統一的慣性測量單元。
GP級電單車是特製的賽車,追求速度和可觀賞性,最高轉速18000轉/分,直線速度一般達到340km/h以上,平均圈速也能達到250km/h以上,絲毫不亞於F1。目前MotoGP最高速度記錄為Jorge Martín在2022年在意大利穆傑洛賽道的363.6公里每小時(226哩每小時),正式紀錄則是杜維西奧索在2019年意大利穆傑羅賽道的356.7公里每小時(222哩每小時)。而目前F1賽事最高速度記錄為2005年由麥拿倫車隊的帕布羅在意大利蒙沙國家賽道創下的 372.6公里每小時(232哩每小時)紀錄。
也正由於速度太高,2007年的新規則選擇降低最高排氣量,減少動力輸出,比如減少傳送檔數量這類降動力的措施也被討論過,但遭到反對。這個將實行的新規則對本田車隊有利,因為它現在用的是5氣缸車,只要減少一個氣缸就行,其他廠商則需要重新設計發動機。
MotoGP級別組使用的GP級電單車不能對大眾出售,都是世界級比賽專用車,這點和眾多產品類的比賽不同,比如世界超級電單車錦標賽裏所使用的電單車都是以對外出售的產品進行改良。而其他級別——250cc、600cc排氣量的GP級電單車有相應對外發售的普通版本,甚至Moto2級別所使用的引擎都來自於凱旋市售車Street Triple 765的引擎。一輛250cc的車和一輛小汽車差不多價錢,這種車往往用來進行種類繁多的國家級比賽。
像F1賽車一樣,GP級電單車也並不僅僅是用來比賽,更要用來展示製造商的技術和設計實力。因此所有GP級電單車大都是昂貴的輕材料製成,比如鈦合金、鎂合金或碳纖維等製品(但禁止使用碳纖維輪框)。這些技術的應用成本一般不能被大眾接觸和購買。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包括精密電子器件,遙感勘測,引擎管理系統和牽引控制,碳素纖維閘,還有高級引擎技術,像本田的V5引擎配置和Aprilia的RS3賽車。後者甚至使用了F1賽車用的Cosworth設計的氣閥制動系統。但一些製造商原先僅在賽場上使用的技術,後續也慢慢下放在市售車上,例如本田的UNIT Pro-link懸掛、山葉的CrossPlane曲軸與DeltaBox車架、杜卡迪的Desmodromic汽門與Monocoque車架等。
車手和摩托設計師面臨的一個主要難題是,怎樣把強大的動力在一個車呔與地面之間煙盒寬的地方全部施展出來。一般來說,GP級電單車的動力在250馬力(190千瓦)左右,相比而言,一輛F1賽車(未改制為渦輪引擎為例)不僅可以從3升發動機啟動最高800制動馬力(600千瓦)的動力,還有10倍大的車呔磨擦面。所以,MOTOGP可能是唯一會故意降低發動機馬力的現代機動車比賽,這樣可以幫助車手用不到180、190制動馬力(135-140千瓦)之間的動力控制賽車。
現今車輛規格
[編輯]等級 | MotoGP | Moto2 | Moto3 | MotoE |
---|---|---|---|---|
引擎類型 | 四缸
形式不限 |
直列三缸(凱旋統規引擎) | 單氣缸 | 電動馬達 |
製造商 | 杜卡迪、KTM、阿普利亞、山葉、本田 | Kalex、Speed Up、MV Agusta、NTS、Gas Gas (均僅製造車架) | 本田、KTM 、胡斯瓦那、Gas Gas、春風動力 | 杜卡迪 |
排氣量 | 1000c.c | 765c.c | 250c.c | 20kWh 鋰電池 |
車重 | 158公斤(348英磅) | 135公斤(298英磅) | 84公斤(185英磅) | 260公斤(573英磅) |
引擎形式 | 四衝程,雙凸輪軸,每氣缸擁有四個汽門 | 永磁同步馬達 | ||
散熱形式 | 水冷 | 油冷 | ||
燃料 | 無鉛汽油(辛烷值100) | |||
燃料供給形式 | 噴射式 | |||
進氣形式 | 自然進氣 | |||
動力 | > 250匹制動馬力(190千瓦特) | > 135匹制動馬力(101千瓦特) | > 80匹制動馬力(60千瓦特) | > 160匹制動馬力(120千瓦特) |
轉速限制 | 17,500 - 18,000 rpm | |||
速度 | > 350公里每小時(217哩每小時) | > 290公里每小時(180哩每小時) | > 250公里每小時(155哩每小時) | > 270公里每小時(168哩每小時) |
車呔供應商 | 米芝蓮 | 派拉利 | 派拉利 | 米芝蓮 |
近年賽勢
[編輯]- 從各個車隊的情況看,本田、山葉、鈴木等日本廠商提供車輛、技術及資金支持的車隊佔盡了優勢,雄厚的技術資金實力使它們自1975年開始近三十年的時間幾乎壟斷了冠軍領獎台。而意大利車廠杜卡迪車隊於2003年進軍Moto GP賽事,在2007年由於知名車手凱西·斯通納的加入,該年囊括車隊總冠軍和車手總冠軍兩項大獎,成功打破近30多年日本廠商的長期壟斷。
- 鈴木於2011年賽季結束後便宣佈退出,但於2015年重新加入Moto GP賽事,車隊名為Team Suzuki Ecstar。[1]
- 80年代在125與250級別活躍的艾普利亞於2015年重返Moto GP賽事,與原本的開放組車隊Gresini Racing合作,車隊名為Aprilia Racing Team Gresini。[2]
- 在Moto3組別稱霸已久的奧地利車廠KTM,宣佈在2017年同時加入Moto2與Moto GP級別。[3]
- Moto2的統規引擎供應商即將在2019年由凱旋提供,採用引擎為旗下Street Triple車型所使用的765c.c直列三缸引擎。[4]
- MV Agusta宣佈與Foward Racing車隊合作,在2019年將以車架製造商的身分加入Moto2的級別,這也是MV Agusta睽違42年後再度重返GP大獎賽。[5]
- 2019年新增Moto E電動賽事,車輛採用意大利公司Energica專門開發之Ego Corsa為統規車輛。[6]
- KTM宣佈,因資源整合等因素,將於2020年賽季將退出Moto2層級,同時將會讓旗下的Husqvarna廠牌重回Moto3賽場。[7]
- Suzuki宣佈,2022年賽季結束,將退出Moto GP賽事。
比賽分站
[編輯]列表為2024年各分站與時間表(截至2024/9止)
回合 | 比賽日期 | 分站 | 賽道 |
---|---|---|---|
1 | 03月10日 | 卡塔爾大獎賽 | 羅賽爾國際賽車場 |
2 | 03月24日 | 葡萄牙大獎賽 | 阿爾加維國際賽道 |
04月07日 | 阿根廷大獎賽 | 特馬斯德里奧翁多賽車場 | |
3 | 04月14日 | 美洲大獎賽 | 美洲賽道 |
4 | 04月28日 | 西班牙大獎賽 | 赫雷斯賽道 |
5 | 05月12日 | 法國大獎賽 | 勒芒賽道 |
6 | 05月26日 | 加泰羅尼亞大獎賽 | 加泰羅尼亞賽道 |
7 | 06月02日 | 意大利大獎賽 | 穆傑羅賽道 |
哈薩克大獎賽 (取消) | 索科爾國際賽道 | ||
8 | 06月30日 | 荷蘭大獎賽 | 亞森賽道 |
9 | 07月07日 | 德國大獎賽 | 薩克森靈賽道 |
10 | 08月04日 | 英國大獎賽 | 銀石賽道 |
11 | 08月18日 | 奧地利大獎賽 | 紅牛賽道 |
12 | 09月01日 | 阿拉貢大獎賽 | 阿拉貢摩托城 |
13 | 09月08日 | 聖馬力諾及里米尼海岸大獎賽 | 馬爾科·西蒙切利賽道 |
印度大獎賽 (取消) | 佛陀國際賽道 | ||
14 | 09月22日 | 愛美利亞-羅曼尼亞大大獎賽 | 馬爾科·西蒙切利賽道 |
15 | 09月29日 | 印尼大獎賽 | 龍目島街道賽道 |
16 | 10月06日 | 日本大獎賽 | 茂木賽車場 |
17 | 10月20日 | 澳洲大獎賽 | 菲利普島大獎賽賽道 |
18 | 10月27日 | 泰國大獎賽 | 武里南國際賽車場 |
19 | 11月03日 | 馬來西亞大獎賽 | 雪邦國際賽道 |
20 | 11月17日 | 華倫西亞自治區大獎賽 | 列卡度·托爾莫賽道 |
賽事內容
[編輯]各分站進行為期三天的賽事,第一天為自由練習第一節(FP1)及練習時段(PR),第二天為自由練習第二節(FP2)、排位賽(Qualify Practice)及衝刺賽(Sprint Race),最後一天為熱身賽(Warm-Up Practice)與正式比賽(Race)。
自由練習(Free Practice,FP)
[編輯]車手可以熟悉場地特性,並提供數據給車隊針對場地進行車輛調校。
- Moto3:擁有三段的練習賽事,每段時間各為40分鐘,三段自由練習綜合排名在前14名可以直接進入第二階段(Q2)的排位賽,剩下的車手則必須參加第一階段(Q1)的排位賽。
- Moto2:擁有三段的練習賽事,每段時間各為40分鐘,三段自由練習綜合排名在前14名可以直接進入第二階段(Q2)的排位賽,剩下的車手則必須參加第一階段(Q1)的排位賽。
- MotoGP:(2023年英國站起生效)擁有三段的練習賽事,星期五第一段自由練習(FP1)為45分鐘,不列入成績計算。其後的練習時段(PR)為一小時,將決定直接進入第二階段(Q2)排位賽的前10名車手,剩下的車手則必須參加第一階段(Q1)的排位賽。星期六第二段自由練習(FP2)緊接在排位賽之前,時間為30分鐘,不列入成績計算。
排位賽(Qualify Practice,QP)
[編輯]決定於正式比賽中起步的順序。
第一階段 (Q1)
[編輯]- Moto3:時間為15分鐘,由自由練習第15名以後的車手進行,前四名選手可以進入第二階段;其餘未晉級的車手則是按照第一階段排位的成績,於正式比賽中起步位置第19名後開始排序。
- Moto2:時間為15分鐘,由自由練習第15名以後的車手進行,前四名選手可以進入第二階段;其餘未晉級的車手則是按照第一階段排位的成績,於正式比賽中起步位置第19名後開始排序。
- MotoGP:時間為15分鐘,由自由練習第11名以後的車手進行,前兩名選手可以進入第二階段;其餘未晉級的車手則是按照第一階段排位的成績,於正式比賽中起步位置第13名後開始排序。
第二階段 (Q2)
[編輯]- Moto3:時間為15分鐘,由自由練習的前14名車手與Q1的前4名車手競爭,取得在正式比賽的起步順序。
- Moto2:時間為15分鐘,由自由練習的前14名車手與Q1的前4名車手競爭,取得在正式比賽的起步順序。
- MotoGP:時間為15分鐘,由自由練習的前10名車手與Q1的前2名車手競爭,取得在衝刺賽與正式比賽的起步順序。
衝刺賽(Sprint Race,SPR)
[編輯]2023年起於MotoGP級別實行,賽事長度約為正賽的一半,每個比賽週末的星期六下午3時開賽(卡塔爾站為夜賽,於星期六晚上8時開賽)。
熱身賽(Warm-Up Practice,WUP)
[編輯]各級別均為20分鐘,提供車手與車廠於正式比賽前做最後的練習與車輛調校。2023年起取消Moto2及Moto3級別的熱身賽。
正式比賽(Race,RAC)
[編輯]同級別的所有車手下場,在數十圈的比賽一較高下;而按照每個分站場地的不同,賽事圈數也有所不同。MotoGP級別比賽距離介乎100-130公里,比賽時間介乎40-45分鐘。 另外在正式比賽開始之前,從闈場出發至起步位置稱為探路圈(Sighting Lap),至起步位置後於正式比賽前還會有一至二圈的暖胎圈(Warm-Up Lap)。
得分標準
[編輯]積分由前15名分別獲得,而選手必須要跑完該賽事才可獲得。
積分除了用為車手年度個人排名外,還用於車隊排名(隊上車手積分總和)與製造商排名(該場成績最好的車手為單場積分)
排位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殿軍 | 第五 | 第六 | 第七 | 第八 | 第九 | 第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
正賽 | 25 | 20 | 16 | 13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衝刺賽 | 12 | 9 | 7 | 6 | 5 | 4 | 3 | 2 | 1 |
Moto GP年度車手名單
[編輯]名單為2024年參賽車隊與選手(粗體為製造商廠隊)
車隊 | 製造商 | 賽車型號 | 號碼 | 車手 |
---|---|---|---|---|
Aprilia Racing Team | 艾普利亞 | RS-GP | 12 | 馬維里克·維那勒斯 |
41 | 阿萊克斯·艾斯帕加羅 | |||
Trackhouse Racing MotoGP | 25 | 拉爾·費南德茲 | ||
88 | 米格爾·奧利維拉 | |||
Ducati Lenovo Team | 杜卡迪 | Desmosedici GP24 | 1 | 弗朗西斯科·巴尼亞亞 |
23 | 埃尼亞·巴斯蒂尼尼 | |||
Prima Pramac Racing | 21 | 佛朗哥·莫比戴利 | ||
89 | 荷黑·馬丁 | |||
Gresini Racing | Desmosedici GP23 | 73 | 亞歷克斯·馬昆斯 | |
93 | 馬克·馬昆斯 | |||
Pertamina Enduro VR46 Racing Team | 49 | 法比奧·迪·詹南托尼奧 | ||
72 | 馬可·貝澤基 | |||
Repsol Honda Team | 本田 | RC213V | 10 | 路卡·馬里尼 |
36 | 胡安·米爾 | |||
LCR Honda | 5 | 約翰·薩爾科 | ||
30 | 中上貴晶 | |||
Red Bull KTM Motorsport | KTM | RC16 | 33 | 布拉德·賓德爾 |
43 | 傑克·米勒 | |||
GasGas Factory Racing Tech3 | 31 | 佩德羅·阿科斯塔 | ||
37 | 奧古斯托·費爾南德斯 | |||
Monster Energy Yamaha MotoGP | 山葉 | YZR-M1 | 20 | 法比奧·昆達拿路 |
42 | 亞歷克斯·里斯 |
歷屆總冠軍
[編輯]年份 | 車手 | 國籍 | 車隊 |
---|---|---|---|
1949 | 萊斯利·格雷厄姆(Leslie Graham) | 英國 | AJS |
1950 | 翁貝托·馬塞蒂(Umberto Masetti) | 意大利 | Gilera |
1951 | 傑夫·杜克(Geoff Duke) | 英國 | Norton |
1952 | 翁貝托·馬塞蒂(Umberto Masetti) | 意大利 | Gilera |
1953 | 傑夫·杜克(Geoff Duke) | 英國 | Gilera |
1954 | 傑夫·杜克(Geoff Duke) | 英國 | Gilera |
1955 | 傑夫·杜克(Geoff Duke) | 英國 | Gilera |
1956 | 約翰·瑟蒂斯(John Surtees) | 英國 | MV Agusta |
1957 | 利貝羅·利貝拉蒂(Libero Liberati) | 意大利 | Gilera |
1958 | 約翰·瑟蒂斯(John Surtees) | 英國 | MV Agusta |
1959 | 約翰·瑟蒂斯(John Surtees) | 英國 | MV Agusta |
1960 | 約翰·瑟蒂斯(John Surtees) | 英國 | MV Agusta |
1961 | 加里·霍金(Gary Hocking) | 中非聯邦 | MV Agusta |
1962 | 邁克·黑爾伍德(Mike Hailwood) | 英國 | MV Agusta |
1963 | 邁克·黑爾伍德(Mike Hailwood) | 英國 | MV Agusta |
1964 | 邁克·黑爾伍德(Mike Hailwood) | 英國 | MV Agusta |
1965 | 邁克·黑爾伍德(Mike Hailwood) | 英國 | MV Agusta |
1966 | 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 意大利 | MV Agusta |
1967 | 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 意大利 | MV Agusta |
1968 | 賈柯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 意大利 | MV Agusta |
1969 | 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 意大利 | MV Agusta |
1970 | 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 意大利 | MV Agusta |
1971 | 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 意大利 | MV Agusta |
1972 | 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 意大利 | MV Agusta |
1973 | 菲爾·里德(Phil Read) | 英國 | MV Agusta |
1974 | 菲爾·里德(Phil Read) | 英國 | MV Agusta |
1975 | 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 意大利 | Yamaha |
1976 | 巴里·希恩(Barry Sheene) | 英國 | Heron Suzuki |
1977 | 巴里·希恩(Barry Sheene) | 英國 | Heron Suzuki |
1978 | 肯尼·羅伯茲(Kenny Roberts) | 美國 | Marlboro Yamaha |
1979 | 肯尼·羅伯茲(Kenny Roberts) | 美國 | Marlboro Yamaha |
1980 | 肯尼·羅伯茲(Kenny Roberts) | 美國 | Marlboro Yamaha |
1981 | 馬爾科·盧基內利(Marco Lucchinelli) | 意大利 | Gallina-Nava Olio Fiat Suzuki |
1982 | 馬爾科·盧基內利(Marco Lucchinelli) | 意大利 | Gallina-Nava Olio Fiat Suzuki |
1983 | 弗雷迪·史賓沙(Freddie Spencer) | 美國 | HRC Honda |
1984 | 埃迪·羅臣(Eddie Lawson) | 美國 | Marlbolo Yamaha Team Agostini |
1985 | 弗雷迪·史賓沙(Freddie Spencer) | 美國 | Rothmans HRC Honda |
1986 | 埃迪·羅臣(Eddie Lawson) | 美國 | Marlbolo Yamaha Team Agostini |
1987 | 韋恩·賈特納(Wayne Gardner) | 澳洲 | Rothmans HRC Honda |
1988 | 埃迪·羅臣(Eddie Lawson) | 美國 | Marlbolo Yamaha Team Agostini |
1989 | 埃迪·羅臣(Eddie Lawson) | 美國 | Rothmans HRC Honda |
1990 | 韋恩·雷尼(Wayne Rainey) | 美國 | Marlboro Yamaha |
1991 | 韋恩·雷尼(Wayne Rainey) | 美國 | Marlboro Yamaha |
1992 | 韋恩·雷尼(Wayne Rainey) | 美國 | Marlboro Yamaha |
1993 | 凱文·施瓦茲(Kevin Schwantz) | 美國 | Lucky-Strike Suzuki |
1994 | 米克·杜漢(Mick Doohan) | 澳洲 | Rothmans HRC Honda |
1995 | 米克·杜漢(Mick Doohan) | 澳洲 | Repsol Honda |
1996 | 米克·杜漢(Mick Doohan) | 澳洲 | Repsol Honda |
1997 | 米克·杜漢(Mick Doohan) | 澳洲 | Repsol Honda |
1998 | 米克·杜漢(Mick Doohan) | 澳洲 | Repsol Honda |
1999 | 亞歷克斯·基維利(Àlex Crivillé) | 西班牙 | Repsol Honda |
2000 | 小肯尼·羅伯茲(Kenny Roberts, Jr.) | 美國 | Rizla Suzuki |
2001 | 華倫天奴·羅斯(Valentino Rossi) | 意大利 | Nastro Azzurro Honda |
2002 | 華倫天奴·羅斯(Valentino Rossi) | 意大利 | Repsol Honda |
2003 | 華倫天奴·羅斯(Valentino Rossi) | 意大利 | Repsol Honda |
2004 | 華倫天奴·羅斯(Valentino Rossi) | 意大利 | Gauloises Fortuna Yamaha |
2005 | 華倫天奴·羅斯(Valentino Rossi) | 意大利 | Gauloises Yamaha |
2006 | 尼基·希頓(Nicky Hayden) | 美國 | Repsol Honda |
2007 | 凱西·史東拿(Casey Stoner) | 澳洲 | Ducati Corse |
2008 | 華倫天奴·羅斯(Valentino Rossi) | 意大利 | 快意汽車 Yamaha |
2009 | 華倫天奴·羅斯(Valentino Rossi) | 意大利 | 快意汽車 Yamaha |
2010 | 豪爾赫·洛倫佐(Jorge Lorenzo) | 西班牙 | 快意汽車 Yamaha |
2011 | 凱西·史東拿(Casey Stoner) | 澳洲 | Repsol Honda |
2012 | 豪爾赫·洛倫佐(Jorge Lorenzo) | 西班牙 | Yamaha Factory Racing |
2013 | 馬克·馬昆斯(Marc Márquez) | 西班牙 | Repsol Honda |
2014 | 馬克·馬昆斯(Marc Márquez) | 西班牙 | Repsol Honda |
2015 | 豪爾赫·洛倫佐(Jorge Lorenzo) | 西班牙 | Movistar Yamaha |
2016 | 馬克·馬昆斯(Marc Márquez) | 西班牙 | Repsol Honda |
2017 | 馬克·馬昆斯(Marc Márquez) | 西班牙 | Repsol Honda |
2018 | 馬克·馬昆斯(Marc Márquez) | 西班牙 | Repsol Honda |
2019 | 馬克·馬昆斯(Marc Márquez) | 西班牙 | Repsol Honda |
2020 | 胡安·米爾(Joan Mir) | 西班牙 | Suzuki Ecstar |
2021 | 法比奧·昆達拿路(Fabio Quartararo) | 法國 | Monster Energy Yamaha |
2022 | 弗朗切斯科·巴尼亞亞(Francesco Pecco Bagnaia) | 意大利 | Ducati Lenovo Team |
2023 | 弗朗切斯科·巴尼亞亞(Francesco Pecco Bagnaia) | 意大利 | Ducati Lenovo Team |
參考資料
[編輯]- ^ Suzuki return to MotoGP™ with Aleix Espargaro and Maverick Viñales in 2015 http://www.motogp.com/en/news/2014/09/30/suzuki-return-to-motogp-with-aleix-espargaro-and-maverick-vinales-in-2015/16526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Aprilia marks return to MotoGP™ with factory team launch http://www.motogp.com/en/news/2015/03/09/aprilia-marks-return-to-motogp-with-factory-team-launch/17152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Red Bull KTM Factory racing unveil 2017 http://www.motogp.com/en/news/2017/02/20/red-bull-ktm-factory-racing-unveil-2017/2198270[永久失效連結]
- ^ Triumph announced as Moto2™ engine supplier from 2019 http://www.motogp.com/en/news/2017/06/03/triumph-announced-as-moto2-engine-supplier-from-2019/2301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MV Agusta partner with Forward Racing in Moto2™ http://www.motogp.com/en/news/2018/05/16/mv-agusta-partner-with-forward-racing-in-moto2/25866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FIM Enel MotoE™ World Cup calendar confirmed at Misano http://www.motogp.com/en/news/2018/09/08/fim-enel-motoe-world-cup-calendar-confirmed-at-misano/27097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KTM announce huge changes to MotoGP™ structure from 2020 https://www.motogp.com/en/news/2019/08/11/ktm-announce-huge-changes-to-motogp-structure-from-2020/3044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 官方網站
- 世界電單車錦標賽的Facebook專頁
- 世界電單車錦標賽的Instagram帳戶
- 世界電單車錦標賽的X(前Twitter)帳戶
- YouTube上的世界電單車錦標賽頻道
- 世界電單車錦標賽的Twitch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