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地震預測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地震預測屬於維基百科自然科學主題地球科學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地震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地震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地球科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條目日期有誤(今日2008-05-04)

T. Bleier and F. Freund(2008年12月14日).「Earthquake [earthquake warning systems」].Spectrum, IEEE.42(12):22-27.於2006年10月22日訪問.

非科學、不可重複的預測

[編輯]

對於這種東西的態度,歐美有句名言,翻譯過來意思差不多是:「在過去的三次經濟危機中,經濟學家們成功預測了其中的二十六次。」

這年頭電視上還放彩票號碼預測,每天都有人說猜中了號碼。—Msuker (留言) 2008年12月9日 (二) 09:29 (UTC)[回覆]

贊成,我是地理學的本科生,地震預測確實是世界性難題。我相信將來能夠預測,但現在水平實在有限--半彎不直男 (留言) 2009年4月9日 (四) 08:29 (UTC)[回覆]

近十年來地震的監測工具已經進步許多,資料量也逐漸增加。如果有在注意,科學界已經發現不少重複出現的現象可用來作為手段,縱使有些指在局部區域發生。在檯面下,氣象局就曾經做過一次成功的預測(氣象局做的預測可不是第一段說的那樣),只不過對台灣而言,本島地震規模沒到6+,是不會有什麼傷害;而中央大學甚至已經在研究自動預警(不是數秒鐘的那種)系統的可行性,沒有統一的現象,這點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LibertyBell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23:36 (UTC)[回覆]

就算地震預測是世界性難題,那麼建造抗震合格的房屋總不會是世界性難題吧。不能老把地震的傷亡總是推給「地震不可預測」之類的東西。Dreamer in Utopia (留言) 2009年7月16日 (四) 16:27 (UTC)[回覆]

動物行為

[編輯]

我不知道是否是簡繁體的問題:預報 = forecast 預警 = early warning。 對我而言,不能提供特定時間或事後警告的方法只能視為預警,而非預報。預報必須提供時間的資訊,如同氣象預報。--LibertyBell (留言) 2009年6月7日 (日) 17:14 (UTC)[回覆]

不過凡預報必具時間差,氣象預報也不例外.未知你的意思是"動物行為不是預報",還是"經過分析,基於動物行為的預報不是預報"?--Snapbean (留言) 2010年5月14日 (五) 22:40 (UTC)[回覆]

全球溫度會影響地震的發生。

[編輯]

全球氣溫升高是一個地球緩慢累積能量的過程,而地震以及火山是地球向外釋放能量的過程。我們把地球設想成一個充滿了氣的氣球。當溫度升高,氣球積累能量,受熱膨脹。地殼就像氣球,但地殼相對堅硬,所以就會像炸彈一樣爆炸。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地震預測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25日 (日) 19:50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地震預測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31日 (二) 23:5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