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楊黃美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黃美幸(Maysing Yang)== (1944年生-)是一個推展台灣國際知名度的女性政治家,從無政府組織和基金會著手,早年從事海外運動,回國後擔任國際外交職務,持續關心人權和女權。曾任大紐約地區(1984-1986)和全美台灣同鄉會長(1987-1989),台灣文化雜誌社社長(1985-1989)、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副會長(1986-1989)、台美文化交流中心主任(1986-1989)、民進黨外交部主任(1991-1997)、民進黨財委會執行長(1997-1998)、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副主委、主委(2000-2006)、僑委會副委員長(2006-2008)、國際自由婦女聯盟 (INLW) 副主席(2012-2018)、無任所大使(2017-2019)。現任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董事長(1985-)、國際自由婦女聯盟亞太分會理事長(1982-)、彭明敏文教基金會常務董事(2015-)。

生於東京、長於台灣、就業美國

[編輯]

本名黃美幸,1990年冠夫姓,改名楊黃美幸。生於二戰末期的日本東京衛生醫院,2歲與律師父親黃天縱((1915-1987)和聲樂家母親高雅美(1921-2023)一同搭乘赴基隆接日本退伍軍人的冰川丸返台<2023年楊黃美幸隨福和會赴日訪問一週後,在橫濱拜訪郵船博物館,寫了一篇懷念專文-〈幸運的冰川丸〉,刊登於《銳傳媒》2023.8.31的電子報上。https://vigormedia.tw/%E3%80%90%E5%B0%88%E6%96%87%E3%80%91%E5%B9%B8%E9%81%8B%E7%9A%84%E3%80%8C%E5%86%B0%E5%B7%9D%E4%B8%B8%E3%80%8D/

初高中就讀高雄女中、台南女中。1964轉東海社會系,1967大學畢業的暑假,在二叔黃天橫的指導下,寫了〈中國婚姻制度之演變〉 ,8月份刊登於後《台灣風物》。https://folkways.twcenter.org.tw/catalog_detail.jsp?vol=0017&pha=4。 同時協助五姑丈吳新英醫師,在台大公衛系擔任研究員,期間曾對台大醫院產婦進行田調,寫了〈在台灣婦女對於生育的信仰與規範〉 也發表在12月出刊的《台灣風物》。https://folkways.twcenter.org.tw/catalog_detail.jsp?vol=0017&pha=6。 1969年與紐約執業的楊次雄醫師,在台南神學院結婚,由[宋泉盛]牧師(1929-) 證婚。1974取得紐約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 社會系研究所碩士。

在海外,將台灣推向國際

[編輯]

先後擔任大紐約同鄉會長(1984-1986)、全美同鄉會長(1987-1989) 1984年支持最了解台灣的正副總統候選人,舉辦募款餐會,並邀請美國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參選人夫婦到家中聚餐,當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沃爾特·蒙代爾|孟岱爾](Walter Frederick "Fritz" Mondale,1928-2021) 提名紐約州三屆國會眾議員[傑羅丁·費拉羅|費拉羅] 為競選副手,挑戰共和黨競選連任的[羅納德·里根]總統和老布希[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副總統。促成眾議院亞太小組通過「台灣戒嚴令決議案」,與 泰德.甘迺迪([泰德·肯尼迪|Ted Kennedy],1932-2009,麻州參議員)、紐約眾議員史蒂芬·約書亞·[索拉茲](Stephen Joshua Solarz,1940—2010)熟識。

1984年5月美麗島受刑人集體絕食,要求釋放政治犯,海外聲援。[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簡稱FAPA)出借辦公室2樓,讓絕食者休息。分別致函蔣經國、錢復、AIT,呼籲蔣經國在就職前夕釋放政治犯,如特赦高俊明牧師、林義雄等。

1984年5月23日邀請當選的「美國小姐」梅仙麗訪台,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vcWcadI_o&t=2s 因為梅仙麗的母親是台南縣人。和選美會談成「Home Coming」計畫這是海外第一次以同鄉會名義主辦的返台活動。由自立晚報的社長吳豐山協助,當時黨外雜誌記者[林濁水]、[吳乃仁]、[陳菊]等都來訪問報導。

1985年11月台灣同鄉會參加東京世台會,並返台觀選。[陳水扁]落選台南縣長謝票時,妻子[吳淑珍]車禍,出事前黃美幸曾和她坐在同一張板凳上。

1985年12月因1981年的[陳文成]事件,在美國成立「陳文成文教基金會」。回台後申請立案,政府以「命案未破」為由,駁回申請。1987年以「台美文化交流中心」為名成立。1990年改名為「財團法人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2001年陳水扁政府時,正名為「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2018年擔任董事長。

1985-1989年創辦台灣文化雙月刊,[1] 擔任社長,邀請台灣民俗演藝者楊秀敏和吳樂天、台語研究者洪惟仁、藝術家張義雄、張萬傳、何文杞等人,還包括文學家、黨外人士,安排全美巡迴訪問,推展台灣文化。 1980年代,結識中國海外民主運動人士,《中國之春》北京之春 (雜誌)的薛偉、胡平等人,並邀請第一位中國民運人士王炳章,參加「台灣前途論壇」,同場參與者有洪哲勝、彭明敏、蔡同榮陳唐山等人。 1986-1989,彭明敏擔任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會長,邀請黃美幸擔任副會長,全力遊說美國國會,支持台灣民主運動。 1986.8.2-8.8率領「紐約青少年弦樂團」訪台環島演奏,蕭泰然提供台灣民謠改編的演奏譜,如望春風等。又帶15歲長子楊智偉(Winson Yang)和13歲的次子楊呈偉(Welly Yang)到綠島,想為政治受刑人演奏小提琴,被阻擋,都成了國府黑名單的一員。 1986.8.15接著招待「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DI)」訪台觀選團,包括民主黨國際事務協調會會長布萊恩•艾特伍德擔任團長,入住台北圓山飯店。當時各地都在辦組織民進黨的說明會,中山國中原有一場康寧祥的組黨說明會,他將會場讓給這些美國民主黨議員上台演講,他們主張:「組黨是人民應有的權利」。在南部的蘇貞昌等都來參加。因此會後,大家一起去青葉餐廳吃宵夜時,謝長廷說:「我想組黨的時機到了!」。1986.9.28民進黨在圓山飯店宣布組黨。

1987年紐約「台灣會館」建館發起人之一,由籌募基金到規畫活動。爭取及規劃紐約亞裔文化節台灣館之成立,展現台灣文化及歷史。

1987、1990年,2次受邀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證聽證會,發表「台灣民主化癥結及挑戰」及「台海兩岸關係」。 1987年7月15日台灣、澎湖宣布解嚴。

1988年原想在全美同鄉會中成立婦女部,後來邀請呂秀蓮主導,並吩咐全美會秘書楊玖之協助。3月全美會在洛杉磯開年會時,決定成為獨立自主的組織。

1988年5月應邀出席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發言主題為「The Future of Democracy in Taiwan」

1988年7月成立紐約第一銀行(Amerasia Bank),在家族長輩的支持下,夫婿楊次雄擔任董事長、弟弟黃志鴻(1946-)總經理,經營專門提供台僑創業貸款的銀行。邀請當時在紐約的[謝里法] 、[柯錫傑]等藝術家協助規劃,在銀行辦畫展,投資台灣藝術家,如梅丁衍等聯展、講座、廖修平版畫展。並透過媒體廣為宣傳,經常報導畫展的報刊有-新亞週報、中國時報、世界日報、僑報、中報。展出畫家有-謝里法在2015年出版的自傳《原色大稻埕》說,1980年代,紐約第一銀行出資,在3樓,每個月一次畫展,300美金策展費,且曾經有一天千人次看展的紀錄。黃美幸與楊嘉猷等人還創辦南加州文藝學會。

1990年6月28日受邀回台參加野百合學運(3月16-22日)後的國是會議。 1990年10月應邀出席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發表「台灣國是會議及台灣民主化」(Taiwan:The National Affairs Council and Implication for Democracy)

1991年2月到荷蘭海牙和平宮,參加「無代表權國家與民族組織成立,民進黨代表台灣,成為創始會員。

接任黨職公職,國際奔波

[編輯]

1991-1997擔任民進黨外交部主任,繼續以NGO形式拓展國際聲音,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歷經[黃信介]、[許信良]、[施明德]黨主席任內。出刊The Weekly Newsletter(每週通訊)電傳到國際間。

1992年,民進黨成為「國際自由政黨聯盟」(Liberal International, LI)一員,參加者多為各國的反對黨。

1992.4.19四一九活動至二十四日警方趨散並毆打民眾成傷後,外交部撰寫英文稿告知國外媒體及各外國駐台機構。領導佔領運動的黃信介等人,因違反當時的集會遊行法而被判處拘役50天。 1993年10月「亞洲自由民主聯盟」(CALD)在台北成立,民進黨為創會會員,會員暱稱楊黃美幸為Founding Mother。現有9個會員、1個準會員、1個觀察員。 1993-1995年,擔任海峽交流基金會第二屆監事,當時董事長[辜振甫](任職海基會1990-2005),曾經與四姑黃菖華結婚,二戰期間病逝。戰後再娶嚴倬雲,仍往來密切。 1994年7月訪問南非,見到了ANC(曼德拉的非洲民族議會)、COSATU(南非工會聯盟)和人權組織。

1997年7月-1998年4月,民進黨財務委員會執行長。 1998-2000年台南市長張燦鍙辦公室主任,提出-安平港埠商業區規劃案-運河整治、漁光裏海岸遊樂觀光區、安平文化特定區。

2000-2006年,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副主委、主委。倡議NGO總動員。擬定世界智庫與學者名單 、外交部績效評關鍵三階段管理。 2000年5月20日中央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總統、副總統。[簡又新]擔任總統府秘書長,2002擔任外交部長。簡又新的母親,是母親-林呈祿次女林時櫻,林呈祿獨子林益謙+大姑黃荷華(黃溪泉長女),他以無黨籍身分,在兩黨都有要職。

2000年8月,楊黃美幸與總統府資政彭明敏率團參加第53屆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年會,成為我國退出聯合國以來,第一位返回聯合國大樓的外交部現任官員。消息曝光後,中共駐聯合國代表團立刻抗議,要求二人離開會場,並要聯合國禁止他們進入。次日,楊黃美幸和彭明敏二人闖關回到會場。2001年7月協助陳水扁總統榮獲「國際自由政黨聯盟」(LI)自由獎,民進黨同時成為LI的正式會員。2002年爭取台灣成為WTO第144個會員、建立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3月簽署中美刑事司法互助協定,9月總統夫人吳淑珍在美國國會山莊接受民主獎章。 2003年與外交部次長高英茂推動成立「台灣民主基金會」,擔任副執行長直到2018,之後轉任資深研究院。2024年4月隨游錫堃立法院長總辭而辭。 2005年成立外交部外館督察團。

2006-2008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當時委員長是[ (政治人物)|張富美](任期2000-2008),僑務政策的調整,由領導及被領導到合作夥伴關係、由單向服務到雙向互動關係、由代表參與到功能性互動;由爭取僑心到培養共同價值觀;海外僑商回國投資及採購-「鮭魚返鄉」貸款和全面推動華文教育

2012-2018國際自由婦女聯盟 (INLW) 副主席(The Asia-Pacific Liberal Women Association (APLW), which was founded by Amb. Maysing Yang, held its second general members meeting on November 20.) 2017年11月蔡英文總統聘任為無任所大使,2019年6月抗議蔡政府不讓世界維吾爾大會主席多里坤·艾沙(Isa Dolkun)等11位民主人士入台而請辭,並發表聲明。

2018年12月福和會常務理事https://www.fratwn.org/About.html,宣揚美國等自由民主國家傳統價值理念、提倡基督精神與企業治國理念、振興經濟繁榮台灣,邁向富裕國家。

2021-2023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大台北分會第二屆榮譽顧問、2022-2023新台灣國策智庫(原隸屬新台灣和平基金會)顧問,為政策創新、研究諮詢與政經風險評估機構。 2022年5月訂購捷克國寶級的佩卓夫150週年紀念演奏鋼琴,贈予布拉格魯道夫音樂廳,並受邀參訪會晤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及布拉格市長賀吉普,針對如何深化台捷的未來的關係進行討論。

2022年7月亞太自由婦女協會(APLW) 創辦人暨理事長,是「國際自由婦女聯盟」(INLW )在亞太地區的總部。9月受聘為「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 2024年2月於德國柏林舉行的2024世界論壇會議「The World Forum on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Tech, and Humankind」擔任主講人,講題為「如何保護台灣的自由」。5月國史館出版《海外台灣人運動訪談錄》,為受訪者之一。

家族

[編輯]

夫婿楊次雄(1940-),兩人親上加親,黃美幸的曾姑母,是黃東昇的曾外婆;楊次雄的大姨婆,是黃東昇的曾祖母。紐約心臟胸腔科醫師,1984年參與創立「北美洲台灣人醫師會」(NATMA),第二屆總會會長(1986-87)。 1987年回台見李登輝總統,探望受刑人施明德等人。紐約第一銀行董事長。父親楊元翰,台南名醫,日治加入台灣文化協會。祖父楊瑞玉,為唐景崧好友,曾受贈書法。外祖父劉揚名,進口家具商,日治時期已經炒作股票。

長子楊智偉(Winston Yang)(1970-),哥倫比亞大學,1986創辦《Second Generation》刊物,為在美亞裔第二代發聲。1991年成立ITASA(Tntercollegeate Taiwanese American Students Association,美國台裔學生協會)。

次子楊呈偉(Welly Yang)(1973-),Welly Yang 演出百老匯音樂劇,1997年自創《第二代劇團》(Second Generation)提供亞裔演員更好的舞台。著名音樂劇有《鋪軌》,敘述華人在美國開鐵路的艱辛,兼及二戰期間日裔公民遭歧視和監禁的心聲。

大伯公[黃欣 (臺灣)](1885-1947),生於清末,帶著弟弟黃溪泉向胡南溟學漢,活躍於南社,總督府評議委員24年。

祖父黃溪泉(1891-1960),與黃欣家人同住台南固園,同為南社成員、經營「日清製粉社」。黃欣去暹羅、新加坡、爪哇時,黃溪泉則去廣東,作詩~」和家兄作別韻」-「客中攜手語依依,相共來時不共歸,獨立風檣望天末,雁行從此更紛飛。」1937年在固園增建3樓洋房,仿自1930年朝日新聞建築獎首獎的設計,與彭清約醫師(1888-1969)長老的宅第同款,彭清約為彭明敏的三伯父。

父親黃天縱(1915-1987),早稻田大學法科,任職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2年,考取日本國家高等文官考試司法科,成為東京辯護士。國府時期曾任高雄、台中推事和庭長,後辭職回台南固園開業為律師。

二叔黃天橫(1922-2016),https://trd.culture.tw/home/zh-tw/people/104827 就讀台南一中時,協助歷史老師前嶋信次編輯《略譜、中國、台灣關係目錄》。1951年10月為最早成立的「台南市文獻委員會」15人之一,當委員和顧問60多年。1991年擔任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妻子陳瑳瑳(1927-),三高女畢業,任職台大中文系圖書館。晚年接受中研院台史所專訪。

曾外祖父高長(1837-1912),台灣南部長老宗第一代傳道人。諸子女多醫生與牧師,且擔任醫師的兒子要負擔牧師孩子的學費。 外祖父高再祝,高長四子。開設岡山建安醫院,娶許翰民醫師長女許美。生下7男4女。男子4位醫師、2位牧師,4名女子都為音樂家。

母親高雅美(1921-2023),排行三女。畢業於東京的帝國高等音樂學校聲樂部,曾在東京日比谷音樂廳和青年會館開演唱會,回台參與賑災音樂會。戰後回台,隨夫婿黃天縱調職,擔任台中靜宜女子學院擔任合唱團指導老師,台中兒童合唱團團長兼指揮、中部大專院校聯合合唱團指揮、台南家專音樂科教師。退休後,也在紐約舉辦演唱會。

大姨高智美擔任長榮中學和女中音樂教師25年。 二姨高慈美(1914-2004),就讀「下關梅子女學院」的日記,中研院台史所出版《高慈美日記—臺灣少女日本求學記》。後就讀「帝國音樂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部」),夫婿為李超然(李春生曾孫),戰後任教師大音樂系教授34年。(詳見:《高慈美日記—臺灣少女日本求學記》,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

四姨高聖美,也在東京深造音樂。

姻親

[編輯]

[林獻堂](181-1956),台灣溫和抗日運動的領導人物。獨女林關關(1906-1997)與高長長子高金聲的長子高天成醫師結婚。

[林呈祿](1886-1968),日治時期台灣民主運動的鼓吹者。長子林益謙(1911-),東京帝大法科,台南州曾文郡守,創立東方出版社。娶黃溪泉長女黃荷華(1913-2007,畫家)。也就是楊黃美幸的大姑。

潘家欽,高雄旗後郊行「義福號」潘致祥的長子,高雄市議會第四屆議員。娶黃溪泉二女黃端華 (1916-2008)。

莊維藩(1918-1968),東京帝大政治科,台南州新營郡守,農復會時是李登輝的上司。娶黃溪泉三女黃京華(1920-2015)。

[辜振甫](1917-2005),企業家,曾任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娶黃溪泉四女黃菖華(1921-1945),二戰末期病逝,之後再娶嚴倬雲。

吳新英(1921-2006),學甲吳拜老師長子,奠定台灣公共衛生基礎,研究北門烏腳病。娶黃溪泉第五個女兒黃德華(1924-)。

[彭明敏](1923-2022),1964「台灣自救宣言」發表人之一,1996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第九任總統參選人。楊黃美幸的姨婆高秀圓與 吳秋微醫師(壽生醫院)結婚,吳秋微的女兒吳英姿的夫婿是彭明哲醫師,是彭明敏的大哥。彭明敏擔任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會長時(1986-1989),邀請楊黃美幸擔任副會長,並說服她競選全美台灣同鄉會會長(TAA),是海外爭取台灣國際地位的戰友。

[蕭泰然](1938-2015),台灣旅美音樂家,著名曲目〈出外人〉、〈1947〉、〈福爾摩沙交響曲〉。蕭泰然妻子高仁慈,是高長第五子高再福的長女。楊黃美幸在1986年8月率領「紐約台美青少年弦樂團」訪台環島演奏時的多個曲目,如望春風等,就是請蕭泰然改編。

參考資料

[編輯]

[1] {{[2] [3] [4] [5] [6] [7] [8] </ref>吳宏仁,《一個家族.三個時代:吳拜和他的子女們》,玉山社,2016。</ref>

外部連結

[編輯]

Category:用條目嚮導創建的草稿

  1. ^ 楊黃美幸提供的任職文件、照片和手稿資料
  2. ^ 各學術單位和報刊雜誌的訪問稿
  3. ^ 單兆榮,〈固園黃家的南女畫像〉,南女Times,
  4. ^ 高昭義,〈台南高長家族族譜〉
  5. ^ 陳柔縉,《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麥田出版社,時報文化,1999年。台南黃家P.303-317
  6. ^ 陳美蓉、何鳳嬌,《黃天橫先生訪談錄》,國史館,2008。
  7. ^ 許雪姬訪問,吳美慧紀錄,《圓滿人生-台北第一高女陳瑳瑳女士訪談紀錄》,中研院台史所,2021。
  8. ^ 莊健隆,《台南莊黃兩個家族:莊維藩與黃京華的故事》,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