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鳲
黑頭蠟嘴雀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雀科 Fringillidae |
屬: | 黃嘴雀屬 Eophona |
種: | 黑頭蠟嘴雀 E. personata
|
二名法 | |
Eophona personata (Temminck et Schlegel)[2]
| |
異名 | |
|
黑頭蠟嘴雀(學名:Eophona personata),又名黑頭蠟嘴雀、黃嘴雀,為雀科黃嘴雀屬的鳥類。分布於俄羅斯、日本、朝鮮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北、內蒙古、河北、山東、江蘇、四川、福建等地,主要棲息於山區的針葉林帶以及也見於針闊混交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2]
描述
[編輯]這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雀鳥,報告顯示單隻雄鳥的重量為80 g(2.8 oz),體長為18至23 cm(7.1至9.1英寸)。標準測量包括翅弦為10.2至11.7 cm(4.0至4.6英寸),尾羽為8.3至9.5 cm(3.3至3.7英寸),嘴峰為2.1至2.6 cm(0.83至1.02英寸)。桑鳲的標誌性特徵是其大型且尖銳的亮黃色喙。成年厚嘴雀的背頸、下巴到耳覆羽及頸部都有大塊黑色斑紋,頸側呈對比鮮明的淡白灰色,鳥腹部顏色較暗灰,背部呈灰棕色,而兩側帶有薑黃色或茶褐色的色澤。翅膀和尾羽為黑色,只有翼覆羽上有一塊白色斑紋,初級飛羽中段有一道白色帶狀,飛行時可見。幼鳥的整體顏色較黯淡,頭部沒有黑色斑紋。亞種E. p. magnostris 比指名亞種稍大,顏色也較淡,初級飛羽的白斑範圍較小。
桑鳲的鳴聲包括短促且響亮的 tak tak 聲音,通常在飛行時發出。牠們的歌聲是一系列四個像笛音的哨音組成。
生態
[編輯]亞種 (E. p. magnostris) 完全為候鳥,繁殖地分布在黑龍江、烏拉山脈和滿洲一帶,冬季則遷徙至河北和北京,偶爾會往南移動至北韓。指名亞種分布於日本從北海道到九州,季節性遷徙較少,但冬季時為了尋找食物而常常四處遊蕩。桑鳲在當地普遍出現,有時在良好的覓食區域中非常豐富。牠們棲息於落葉林或混交林中,通常更常見於山谷,而非山坡上。這個物種也會出現在橡樹和樺木林中,或是林木茂密的公園和花園裡。牠們可能在農田邊緣過冬。桑鳲通常成對或成小群出現。在行為上,牠們可以相當隱秘,經常隱藏在樹冠附近的葉叢中。然而,牠們的位置經常會被叫聲暴露出來。牠們主要以各種種子和昆蟲為食,冬季以雪松堅果為主食,偶爾也吃樺木種子和漿果。夏季牠們則主要捕食毛毛蟲和甲蟲。
亞種
[編輯]- 黑頭蠟嘴雀東北亞種(學名:Eophona personata magnirostris)。分布於俄羅斯、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陝西、湖南、江蘇、四川、福建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黑龍江口。[3]
- 黑頭蠟嘴雀指名亞種(學名:Eophona personata personata)。分布於日本、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4]
參考文獻
[編輯]- Finches and Sparrows by Peter Cle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691048789.
- ^ Eophona personat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6 November 2013].
-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黑头蜡嘴雀.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黑头蜡嘴雀东北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黑头蜡嘴雀指名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黃嘴雀 Eophona personata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