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美國二百周年紀念幣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刻有200周年起止年份1776–1976的艾森豪威爾一美元硬幣
200周年25美分紀念幣反面
200周年半美元紀念幣反面
200周年一美元紀念幣背面(一類)
200周年一美元紀念幣背面(二類)

美國二百周年紀念幣美國鑄幣局1975至1976年鑄造的流通紀念幣,有25美分硬幣半美元一美元三種面額。所有硬幣無論實際生產年份,正面都刻有200周年起止年份「1776」和「1976」,沒有「1975」。硬幣正面設計分別與華盛頓25美分硬幣肯尼迪半美元艾森豪威爾一美元硬幣相同。

鑑於過往體制弊端,鑄幣局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反對發行紀念幣。1976年是美國獨立200周年,國會議員1971年就開始建議授權發行紀念幣。鑄幣局局長瑪麗·布魯克斯起初反對,後轉為支持,國會通過法案,要求紀念幣正面直接採用25美分、半美元和一美元硬幣設計,背面臨時重新設計。

經過面向全國的設計競賽,25美分硬幣背面定為殖民地時期鼓手,獨立廳是半美元背面主題,一美元背面是自由鐘和月球。三位設計師獲邀到白宮參觀且各得5000美元獎金,還親自在費城鑄幣局壓制首枚原型幣,經布魯克斯呈交總統傑拉爾德·福特審閱。三種硬幣產量甚高,時至今日仍然很常見,還有7.5億枚25美分長期囤積起來。除銀質精製幣和未流通收藏幣外,鑄幣局還生產有大量銅鎳合金幣和包銀幣,其中包銀幣是專為收藏家打造。產量太高也導致紀念幣銷量欠佳、升值緩慢,直到1986年退出市場時還有大量庫存,經銷商預言美國獨立三百周年時,二百周年紀念幣才會成為真正有價值的收藏品。

背景

[編輯]

美國鑄幣局從1892年起已為各種活動和周年紀念生產紀念幣[1]。各組織設法取得國會授權以面額買斷硬幣,再加價向公眾出售獲利。這些紀念幣中最後發行的是紀念布克·華盛頓喬治·華盛頓·卡弗半美元硬幣,經過多年生產於1954年中止。硬幣原價3.5美元,但因乏人問津而多次打折,其中許多都無法加價銷售,只能進入市場流通。銷售這些紀念幣的S·J·菲利普斯(S.J. Phillips)因把握失當而損失了14萬美元。此事的負面影響導致鑄幣局所屬的財政部此後多年裡都反對任何紀念幣提案,到20世紀70年代初時,國會也沒有通過任何紀念幣法案。[2]

1966年,國會設立美國革命二百周年紀念委員會,計劃和協調1976年美國獨立二百周年的相關紀念事宜。1970年2月,委員會建立硬幣和獎章資委會[3]。1970年7月,資委會發布報告,建議為獨立二百周年製作紀念幣[4]。同年12月,資委會提議將所有面值的美國硬幣重新設計二百周年特別版,紀念委員會也在一個月後表態支持提議。但是,財政部不改長年以來反對製作紀念幣的立場,反對更改設計。1971至1972年間,國會提出多項二百周年紀念幣法案,但無一通過。[3]

鑄幣局局長瑪麗·布魯克斯Mary Brooks)出席過資委會的幾次會議,並於其中一次會議中支持在流通硬幣上刻上1776–1976,來標誌1976年是美國獨立二百周年,只是在硬幣正面刻上兩個年份會給生產帶來困難。但她在接受報紙採訪時表示,如果更改6種流通硬幣(從分幣到美元硬幣)的設計,那會是「一場災難」。在布魯克斯看來,如果的確要發行二百周年紀念幣的話,那麼最好是不流通的硬幣,如半美元或金幣[3][4]她還相信,生產這種硬幣不會對鑄幣局生產流通幣產生干擾[4]。1972年,布魯克斯改變立場,並於年末說服財政部長喬治·普拉特·舒爾茨支持二百周年紀念幣法案[3]

授權

[編輯]

1973年1月,德克薩斯州聯邦眾議員理查德·懷特Richard C. White)提出法案,建議發行半美元和一美元紀念幣。俄勒岡州聯邦參議員馬克·哈特菲爾德Mark Hatfield)也提出法案要求發行25美元面額金幣。1973年3月2日,財政部宣布支持二百周年紀念幣法案,更改流通用一美元和半美元硬幣的背面設計,並於3天後正式將法案遞交國會。[5]

1973年5月2日,聯邦眾議院小組委員會召集聽證。布魯克斯出席作證,支持根據法案對流通幣設計作有限的更改,但不支持全面變更。除二百周年紀念幣事宜外,她還請國會授權西點金銀儲備處生產美國硬幣,那裡的空間位置已足夠放置舊式硬幣壓製機。布魯克斯不贊成哈特菲爾德的提案,稱硬幣純度不能超過66.7%,否則難以避免囤積。[6]

聽證結束後,國會又提出多項法案,聯邦參議院小組委員會也在6月6日召開聽證會。布魯克斯再次作證,由於有批評指出,只有最不流行的兩種面額變更設計,因此她表示支持重新設計25美分。6月13日,聯邦參議院提出第1141號法案,建議設計二百周年特別版25美分、半美元和一美元流通幣,同時准許西點鑄幣局投產,還根據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建議同意面向收藏家發行含銀量為40%的包銀版新幣。參議院於7月13日通過法案,但其中加入多項修正案,授權美國公民合法擁有黃金,還加上了哈特菲爾德的提案。9月12日,聯邦眾議院也通過類似法案,與參議院法案相比,眾議院的版本沒有任何有關黃金的規定,也沒有授權發行包銀版新幣。[7][a]

9月19日,兩院議員召開委員會會議,據旁觀者稱,這次會議局面「相當火爆和凝重」[8]。最後產生的法案沒有涉及黃金,但授權更改25美分、半美元和一美元的背面設計來紀念獨立二百周年。三種硬幣的正面設計基本不變,只是所刻年份改成「1776–1976」。根據法案中的規定,所有1975年7月4日之後至1977年1月1日以前生產的這3種硬幣都必須刻上二百周年紀念年份和新設計。國會指示鑄幣局鑄造4500萬枚包銀硬幣(即1500萬套),並同意西點鑄幣局生產硬幣。25美分、半美元和一美元流通幣繼續採用銅鎳合金打造,內層為銅,外面再包上銅鎳合金。修改後的法案於1973年10月4日在國會兩院通過,總統理查德·尼克松於10月18日簽署,法案生效成為法律。[8]哈特菲爾德的提案及其他參議員的多項類似法案於1975年再次提出,但未能通過委員會關卡,建議發行二百周年2美分紀念幣,以及紀念艾碧該·亞當斯蘇珊·安東尼的紀念幣法案同樣胎死腹中[9]。西點鑄幣局的投產在解決1974年美分硬幣的短缺問題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也讓鑄幣局在生產二百周年紀念幣時可以更加靈活[10]

競賽

[編輯]

1973年10月23日,財政部宣布通過競賽選拔三種硬幣背面設計。任何美國公民都可以遞交作品參賽,可以是草圖、照片或是直徑25厘米的石膏模型。25美分硬幣的設計方案中必須包含「QUARTER DOLLAR」(「四分之一美元」,即25美分)字樣,另外兩種則分別為「HALF DOLLAR」(「半美元」)和「ONE DOLLAR」(「一美元」),比賽的勝出者由財政部長舒爾茨在聽取評審團的建議後選出。此外,背面還必須依據法律規定刻上「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堅合眾國」)和「E PLURIBUS UNUM」(「合眾為一」)字樣。[11][12]

應布魯克斯之請,國家雕塑學會為比賽選出5位評審,分別是學會主席羅伯特·溫曼(Robert Weinman,他的父親是墨丘利10美分硬幣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的設計者阿道夫·溫曼)、康涅狄格州雕塑家阿德萊·哈丁(Adlai S. Hardin)、美國鑄幣局前首席雕刻師吉爾羅伊·羅伯茨(Gilroy Roberts)、獎章用品公司的朱利葉斯·勞特(Julius Lauth),以及史密森尼學會錢幣展館館長埃爾維拉·克蘭-斯特凡尼利(Elvira Clain-Stefanelli)。[12]

參賽者遞交作品的截止日期起初定在1973年12月14日,但由於能源危機和聖誕郵件延誤的共同影響延遲到1974年1月9日。為了宣傳這場競賽,布魯克斯的行程超過1萬1000公里。截止1月9日,鑄幣局一共收到1萬5000份查詢請求和884件參賽作品。評審團成員及任何受僱於聯邦政府的雕塑家都無權參賽。設計獲得採納的勝出者可以得到5000美元獎金。評審工作原計劃在西點進行,但在截止日期延遲後改在費城鑄幣局進行。[12][13]

評審團從所有方案中選出12項初步入圍作品,相應設計者每人可以得到750美元獎金。競爭者需要把設計稿製成石膏模型,如果尚未完成,還可以得到協助。[14]

準備

[編輯]

1974年初,財政部把初步入圍的12套設計方案向社會公布,等待公眾反饋。其中兩套方案是以正在航行的船為主題,另兩套上刻有費城獨立廳,當年獨立宣言就是在這裡簽署,還有三套上刻有前往月球的飛船。一套設計方案將自由鐘疊加在原子符號上。[15]錢幣學家邁克爾·馬洛塔(Michael Marotta)曾於2001年發表有關二百周年紀念幣的文章,文中表示:「錢幣學界對這些方案的反應不出預料:每個人都給編輯去信表示不滿。」[16]

接下來,評審團從12套方案中選出6套進入最終決選,由國家二百周年紀念幣設計競賽委員會審核,委員會成員包括布魯克斯、聯邦眾議員賴特·帕特曼Wright Patman)、聯邦參議員約翰·斯帕克曼John Sparkman)、美術委員會書記查爾斯·H·阿瑟頓(Charles H. Atherton),以及硬幣和獎章資委會主席埃里克·紐曼Eric P. Newman)。[14]1974年3月6日,舒爾茨在聽取競賽委員會建議後選出獲勝作品,布魯克斯走上《今天》節目宣布競賽結果。傑克·阿爾(Jack L. Ahr)設計的殖民地時期鼓手和13顆星星(代表美國建國時的13個州)圍繞勝利火炬入選成為25美分的新背面。對於半美元背面,入選的是塞斯·亨廷頓(Seth Huntington)的獨立廳設計,丹尼斯·R·威廉斯(Dennis R. Williams)設計的自由鐘和月亮則成為一美元的新背面。阿爾擁有一家商業藝術公司,亨廷頓則是明尼阿波利斯出版公司布朗和畢格羅Brown and Bigelow)的首席藝術家。威廉斯這時年僅22歲,還是藝術系的學生,這套設計本來只是他的班級作業。所有硬幣的正面除將年份改成雙年份外不會再做其它任何調整。[17]

與25美分硬幣類似,1973年的這枚二百周年紀念郵票上同樣描繪的是殖民地時期鼓手。

威廉·A·史密斯曾設計過一種1973年發行的郵票,上面同樣描繪了一位殖民地時期的鼓手,他指控阿爾剽竊自己的設計[18],阿爾予以否認。錢幣學歷史學家沃爾特·布林Walter Breen)指出,這兩個鼓手顯然都是從阿奇博爾德·威拉德Archibald Willard)1876年的畫作《揚基歌》(Yankee Doodle,又名《76精神》——Spirit of '76)中派生出來的[11],另一位錢幣學作家大衛·岡茨David L. Ganz)認為,史密斯和阿爾之前肯定都看到過這幅畫。但據阿爾本人表示,他是以自己的兒子為模特兒來刻畫這位鼓手[19]。布魯克斯致信史密斯,稱阿爾的設計方案「足夠原創」,給國家雕塑學會留下深刻印象[18]。溫曼之後表示,他不建議採用勝出的這幾種設計方案:

我真不覺得咱們找到了最合適的。對於我們選出來的每一個方案,我的態度都有所保留。只是從當時的情況來考慮,我覺得我們已經盡了全力。[20]

1974年4月24日,3位獲獎設計師被帶到哥倫比亞特區。他們先是遊覽白宮,然後與審議紀念幣法案的國會委員會面談,再前去財政部大樓,從新任財政部長威廉·西蒙William E. Simon)手中接過5000美元的支票。西蒙當時還開玩笑地詢問3人是否願意用獎金購買儲蓄國債[21]

鑄幣局首席雕刻師弗蘭克·加斯帕羅對3種背面設計都作了小幅調整。他簡化了25美分的設計,將鼓改得更加真實,還調整了刻字和鼓手臉上的表情。加斯帕羅也對半美元背面的獨立廳作了小改動,並調整了一美元上自由鐘的形狀和刻字,還簡化了月球上能夠看到的物體線條。[17]阿爾之後表示,他本來還需要更多時間來完成設計,希望能讓鼓手的面部特徵變得更加明確[18]。鑄幣局還在硬幣上加刻了設計師的姓名縮寫[22]。3位設計師都對加斯帕羅的更改表示認可[23]

生產

[編輯]
1974年11月13日,鑄幣局局長瑪麗·布魯克斯(右)將第一套二百周年紀念幣呈交總統傑拉爾德·福特(中),旁邊是美國革命二百周年紀念管理局長約翰·沃納

1974年8月12日,3位設計師都來到費城鑄幣局,親手操作壓製機,壓制首枚承載有各自設計方案的硬幣。次日,這3枚原型幣都在佛羅里達州舉辦的美國錢幣協會會議上展出,旁邊還有武裝警衛看守。3枚硬幣都是用銀質精製幣坯餅壓制,其上沒有鑄造標記,其他所有採用銀質精製幣坯餅打造的二百周年紀念幣都是在舊金山鑄幣局生產,上面刻有鑄造標記「S」。在丹佛鑄幣局採用普通坯餅生產的紀念幣上刻有「D」,費城鑄幣局生產的則沒有鑄造標記。[24]原型幣套裝經布魯克斯之手呈交總統傑拉爾德·福特、總統高級顧問安妮·阿姆斯特朗Anne Armstrong)及美國革命二百周年紀念管理局局長約翰·沃納John Warner)審閱。其他各局生產的首枚樣幣之後均予熔毀,連國家錢幣收藏中都沒有保留。[25][26]

鑄幣局認為,如果還需要生產1975年版25美分、半美元和一美元硬幣,那麼在二百周年紀念幣硬幣投產前,生產的這些1975年版硬幣數量還不夠多,很可能只會落入收藏家之手。鑄幣局當時力求正實現25美分硬幣盈餘,但以上情況卻有可能導致硬幣短缺。鑄幣局官員於是請求國會修改法律。1974年12月26日,福特總統簽署法案,對之前的法律作出幾項不存在爭議的變更,讓鑄幣局可以無需生產1975年版硬幣,而是繼續生產1974年版直至二百周年紀念幣投產。根據修改後的法律,這些紀念幣必須在1975年7月4日以後才能發行。[27][28][29]

1974年11月15日,鑄幣局開始面向社會接收包銀硬幣訂單,訂單截止日期為1975年1月31日,每套精製幣售價15美元,每套未流通收藏幣9美元[17]。未流通幣與剛剛發行進入流通的硬幣基本相同,精製幣的表面則經過鏡光處理[30]。每位買家起初最多只能購買5套[20]。1975年1月19日,布魯克斯宣布銀質精製幣套裝價格降至12美元,並取消訂單量限制[31]。之前已經支付高價的買家會收到返還的金額支票[20]。布魯克斯稱,這次降價是因為鑄幣局的生產效率提高,她希望大眾都能因此受益。但錢幣學專欄作家埃德·瑞特(Ed Reiter)指出,這次降價主要是因錢幣學界抗議原本的價格太高。錢幣經銷商赫比·斯凱爾頓(Herby Skelton)於1977年表示,最初的高價和隨後的降價,再加上套幣的鑄造量又很大,共同導致公眾對其價值產生疑慮,硬幣也因此滯銷。[32]1975年8月20日,未流通銀幣套裝的價格也有調整,如果買家一次性購買至少50套,那麼每套價格就會降至7美元[17]台灣某銀行就以此價格訂購了25萬套[33]

根據計劃,為公眾生產的第一種二百周年紀念幣是一美元硬幣,於1975年2月生產[34]。1975年4月23日,舊金山鑄幣局開始為收藏家打造紀念幣[16]。該局共計生產了4500萬枚銀幣,其中1100萬枚未流通幣,400萬枚精製幣,然後再開始鑄造賤金屬幣。這時,鑄幣局發現銅鎳合金制幣不及銀幣清晰,因此修改金屬模具,之後出產硬幣最為顯著的變化就是反面字體更窄且更清晰,這些硬幣之後人稱二類幣。所有銀幣都是在舊金山生產,全部是一類幣;舊金山、丹佛和費城鑄幣局生產的銅鎳合金幣都有一類和二類兩種。1975年版精製幣套裝中所有的一美元硬幣都是一類,1976年版精製幣套裝中所有的一美元硬幣都是二類。[35][36]面向收藏家打造的二百周年紀念幣直到1975年7月4日以後才發布[30]。採用賤金屬打造的二百周年紀念幣都收入在1975年版精製幣套裝和鑄幣局套裝中,一同收入的還有1975年版分幣、鎳幣和角幣[37]

1975年7月7日,亨廷頓的故鄉明尼阿波利斯舉辦慶典,二百周年紀念版半美元就在這裡發行並開始進入流通。25美分和一美元則分別在9月和10月發布,並且發布時也都伴隨有慶祝儀式。[33]每種硬幣的鑄造量都超過流通所需,鑄幣局發言人對此表示,鑄幣局有意生產足夠多的硬幣,讓儘可能多的美國人能夠擁有國家獨立200周年的紀念幣,這些都是很有意義的紀念品[20]

1977年,鑄幣局恢復25美分、半美元和一美元硬幣的原有背面設計[33]。1977年中期,二百周年紀念幣的銷售業績已有相當大的回落,每周僅售出約300套,有鑄幣局官員稱,與大量尚未售出的硬幣相比,這樣的銷量實在是「九牛一毛」[32]。鑄幣局預期在1979年賣完所有銀質精製質套裝,但面對大量未售庫存,官員不得不承認,要賣光所有未流通銀幣套裝已是遙遙無期[20]。1979年9月17日,白銀價格飆升,鑄幣局局長斯特拉·哈克爾Stella B. Hackel)宣布停售銀幣套裝[38]。但到了1980年8月,它們又重返市場,精製幣套裝價格升至20美元,未流通幣也漲到15美元[39]。1981年9月,鑄幣局以白銀價格下跌為由將精製幣和未流通幣套裝價格分別下調至15美元和12美元。每人最多可以購買100套精製幣,未流通幣則沒有限制[40]。1982年,鑄幣局熔毀了大量套幣[36]里根任職期間擔任鑄幣局局長的唐娜·波普(Donna Pope)之後表示:「常規發行的1776–1976年版二百周年紀念幣一直都在銷售,看起來沒完沒了。」[41]1986年12月31日,餘下的二百周年未流通銀幣套裝也停止銷售。政府當時宣稱精製幣套裝已經售磬。[42]但邁克爾·馬洛塔在2001年的文章中稱,銷售工作中止時,庫存的精製幣和未流通幣套裝分別還有40萬和20萬套[43]

由於產量甚高,二百周年紀念幣的價值一直很便宜。每套銀幣中含有0.5381金衡制盎司白銀[36][39][40]。1996年,T·V·巴特瑞(T.V. Buttrey)經統計研究發現,約有7億5000萬枚流通版25美分遭到囤積,根本沒有進入流通,占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43]。錢幣經銷商馬塞爾·塞索拉(Marcel Sassola)曾於1977年表示,賣出的這些銀幣套裝實在太多了,所以應該要再過很長時間才會真正升值,「或許要到三百周年紀念的時候」[32]

產量

[編輯]

各鑄幣局生產的二百周年紀念幣數量如下:

流通幣種 費城[44] 丹佛[44]
25美分 809,784,016 860,118,839
半美元 234,308,000 287,565,248
一美元(一類) 4,019,000 21,048,710
一美元(二類) 113,318,000 82,179,164
舊金山(套裝) 銅鎳合金[45] 包銀[45]
1975年版精製幣套裝(從一分到一美元,共六枚) 2,845,450 0
1976年版精製幣套裝(從一分到一美元,共六枚) 4,149,730 0
實際發行的銀質不流通硬幣套數 0 4,908,319
實際發行的銀質精製幣套數 0 3,998,621

注釋

[編輯]
  1. ^ 1974年8月14日,國會通過法案授權美國公民合法持有黃金,法案於1974年12月31日生效。見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55, 127–128頁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reen 1988,第582頁.
  2. ^ Breen 1988,第581頁.
  3. ^ 3.0 3.1 3.2 3.3 Breen 1988,第371頁.
  4. ^ 4.0 4.1 4.2 Marotta 2001,第502頁.
  5. ^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419頁.
  6. ^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420頁.
  7. ^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421–422頁.
  8. ^ 8.0 8.1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422頁.
  9. ^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49–50頁.
  10. ^ Ganz 1976,第42頁.
  11. ^ 11.0 11.1 Breen 1988,第372頁.
  12. ^ 12.0 12.1 12.2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423頁.
  13. ^ Kelley 1974,第5–6頁.
  14. ^ 14.0 14.1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423–424頁.
  15. ^ Bardes 1974.
  16. ^ 16.0 16.1 Marotta 2001,第503頁.
  17. ^ 17.0 17.1 17.2 17.3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424頁.
  18. ^ 18.0 18.1 18.2 Gregory 2006,第52–53頁.
  19. ^ The Numismatist 2012-07.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Reiter 1979.
  21. ^ The Young Numismatist 1974,第1–3頁.
  22. ^ Ganz 1976,第64頁.
  23. ^ Ganz 1976,第59頁.
  24. ^ Yeoman 2011,第19頁.
  25. ^ Breen 1988,第472頁.
  26. ^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424–425頁.
  27. ^ Breen 1988,第421頁.
  28. ^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51頁.
  29. ^ Ganz 1976,第66–68頁.
  30. ^ 30.0 30.1 Kiplinger's Personal Finance 1975,第5頁.
  31. ^ Marotta 2001,第503, 541頁.
  32. ^ 32.0 32.1 32.2 Reiter 1977.
  33. ^ 33.0 33.1 33.2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425頁.
  34. ^ Coin World Almanac 1977,第10頁.
  35. ^ Wexler, Crawford & Flynn 2007,第8頁.
  36. ^ 36.0 36.1 36.2 Yeoman 2011,第174, 207, 228頁.
  37. ^ Yeoman 2011,第337, 341頁.
  38. ^ Marotta 2001,第541頁.
  39. ^ 39.0 39.1 AP via The Blade 1980,第3頁.
  40. ^ 40.0 40.1 Reiter 1981.
  41. ^ Bowers Encyclopedia, Part 182.
  42. ^ Webster 1986.
  43. ^ 43.0 43.1 Marotta 2001,第542頁.
  44. ^ 44.0 44.1 Yeoman 2011,第228頁.
  45. ^ 45.0 45.1 Yeoman 2011,第228, 337, 341頁.

書目

[編輯]

其他

[編輯]
  • Bardes, Herbert C. From these will come our '76 coins. The New York Times. 1974-02-03: AL34 [2015-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7).  需付費查閱
  • Bowers, Q. David. Chapter 8: Silver commemoratives (and clad too), Part 182. Commemorative Coi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 Complete Encyclopedia. [2015-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 Gregory, Barbara J. Drummer boy debate. The Numismatist. 2006-05: 52–53. ISSN 0029-6090. 
  • Kelley, Paul. Bicentennial coin headway. The Young Numismatist. Spring–Summer 1974: 5–6. 
  • Marotta, Michael E. The Bicentennial coinage of 1976. The Numismatist. 2001-05: 501–503, 541–542. ISSN 0029-6090. 
  • Reiter, Ed. Strange fate for the Bicentennials. CoinAge. 1977-08: 86–88. 
  • Reiter, Ed. Bicentennial hangover. The New York Times. 1979-07-08: D38 [2015-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需付費查閱
  • Reiter, Ed. Is this really the end of the Anthony dollar?.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9-13: 52, section 2 [2015-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9). 
  • Webster, Daniel. Gold eagle coming soon. The Blade (Toledo, Ohio). Knight News Service. 1986-10-26: F-8 [2015-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 Resumed coin sales announced. The Blade (Toledo, Ohio). AP. 1980-08-01: 3 [2015-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 Your questions answered. Kiplinger's Personal Finance. 1975-04: p. 5 [2015-05-30]. ISSN 1056-697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 Drummer boy debate. The Numismatist. 2012-07, 125 (7): 27. 
  • Bicentennial coin designers meet ANA officials at the White House. The Young Numismatist. Spring–Summer 1974: pp.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