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三次高麗契丹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三次高麗契丹戰爭
高麗契丹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1018年–1019年
地點
結果 高麗獲勝
參戰方
高麗 遼朝
指揮官與領導者
姜邯贊
姜民瞻
金宗鉉
蕭排押
蕭屈烈
耶律八哥
兵力
208,000 [1] 100,000 [1]
傷亡與損失
不詳 90,000+ [1]

第三次高麗契丹戰爭,發生在11世紀遼朝契丹)和高麗之間的衝突,戰場在今中國和朝鮮邊境。高麗契丹戰爭一共三次,第一次在993年,第二次在1010年,本次在1018年。

1012年八月,高麗顯宗王詢稱病不朝遼聖宗。遼聖宗想要收復興州、鐵州(今車輦館西)、龍州(今龍川郡)等六州,1013年,派耶律資忠赴高麗索取,王詢不應。1014年,再派人索取,使者被高麗扣押。六月,於是遼聖宗命國舅詳穩蕭敵烈、東京留守耶律團石等率先抵達鴨綠江造浮橋。1014年正月,又派東京留守耶律善寧等會蕭敵烈進擊,四月,遼軍無功而還。五月,命北府宰相劉晟為都統,樞密使耶律世良為副,殿前都點檢蕭屈烈為都監,率軍討伐,遼軍至邊境,劉晟逗留不進,被押回京師。遼聖宗讓耶律世良、蕭屈烈統兵前進。九月,耶律世良率兵攻打通州(今宣川西)、寧州二州失利,轉兵攻占定遠、興化。1016年正月,在郭州(今朝鮮平壤西北)西與高麗軍交戰,高麗萬餘人被斬首,遼軍獲其輜重。1017年正月,聖宗想要收復六城,派樞密使蕭合卓為都統,行營都部署王繼忠為副,蕭屈烈為都監,再次攻討。九月與在興化高麗堅一、洪光交戰,蕭合卓戰敗退還。1018年,遼聖宗以東平王蕭排押為都統,蕭屈烈為副,耶律八哥為都監率兵攻興化。高麗將軍姜邯贊、姜民瞻預先在山谷設伏,遼軍遭伏擊而退,在茶、陀二河被高麗軍追到,在兩河間再戰,遼軍大敗,蕭排押棄軍而逃,余軍潰散。至此,遼連年征戰高麗,以失敗而告終。

參見[編輯]

注釋[編輯]

  1. ^ 1.0 1.1 1.2 (韓語)귀주대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