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一代阿斯隆伯爵亞歷山大·坎博里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歷山大·坎博里奇
Alexander Cambridge
英國 最尊敬的阿斯隆伯爵
The Right Honourable the Earl of Athlone
加拿大總督
任期1940年6月21日-1946年4月12日
(5年295天)
君主喬治六世
前任特威茲穆爾男爵
繼任突尼斯的亞歷山大伯爵
南非總督
任期1924年1月21日-1931年1月26日
(7年5天)
君主喬治五世
前任康諾的亞瑟王子
繼任克拉倫登伯爵
出生特克的亞歷山大王子
(1874-04-14)1874年4月14日
 英國倫敦肯辛頓宮
逝世1957年1月16日(1957歲—01—16)(82歲)
 英國倫敦肯辛頓宮
安葬1957年1月19日
配偶愛麗絲公主
子嗣梅·亞伯·史密斯夫人
特里馬頓子爵魯伯特·劍橋
特克的莫里斯王子
全名
亞歷山大·奧古斯都·弗雷德里克·威廉·阿爾弗雷德·喬治
Alexander Augustus Frederick William Alfred George
王朝特克-劍橋家族
父親特克公爵法蘭西斯
母親劍橋的瑪麗·阿德萊德郡主
軍事生涯
效命 英國
軍種 英國陸軍
服役年份1894–1931
軍銜少將
參與戰爭

阿斯隆伯爵亞歷山大·坎博里奇少將 KG GCB GCMG GCVO DSO KStJ PC ADC FRS(英語:Alexander Cambridge, the Earl of Athlone;1874年4月14日—1957年1月16日;又譯為亞歷山大·康布里居亞歷山大·劍橋),第一代阿斯隆伯爵,前特克王子,曾任南非總督(1924-1931)及加拿大總督(1940-1946),前英國王室成員。全名亞歷山大·奧古斯都·弗雷德里克·威廉·阿爾弗雷德·喬治(Alexander Augustus Frederick William Alfred George)。在家中被稱為阿戈(Alge)。

出生時為特克的亞歷山大王子,是特克公爵法蘭西斯劍橋的瑪麗·阿德萊德郡主的幼子。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其中姐姐瑪麗嫁給了約克公爵喬治王子(後來的喬治五世)而成為王后。亞歷山大曾在伊頓公學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就讀。1904年,他與奧爾巴尼的愛麗絲公主結婚,並通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服役而獲得了軍銜及無數的勳章榮譽

1917年,特克家族跟着喬治五世將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改為盎格魯化溫莎王朝,將特克家族的名稱以劍橋的瑪麗·阿德萊德郡主父親的領地劍橋改為劍橋家族。同時,特克家族成員也相繼的放棄了德國貴族頭銜即特克公爵及特克王子。作為彌補,國王將阿道弗斯王子封為劍橋侯爵,而亞歷山大自己則成為阿斯隆伯爵。

戰後,在時任首相斯坦利·鮑德溫的推薦下,亞歷山大被任命為南非總督,已接替康諾的亞瑟王子,直至1930年由克拉倫登伯爵接替總督職位。隨即成為倫敦大學的校長。1940年,受到加拿大總理威廉·萊昂·麥肯齊·金的推薦下,被任命為加拿大總督[1][2][3][4],即歷史上第一位由加拿大總理推薦並任命的加拿大總督。以取代特威茲穆爾男爵。任內亞歷山大激發了加拿大二戰的努力,在此期間接見了大量的英國美國的政治人物。加拿大總督職位在1946年由突尼斯的亞歷山大伯爵接替。

加拿大返回英國退休,併入住了出生地——肯辛頓宮。1952-1953,他成為了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典禮委員會的一員。1957年,亞歷山大在肯辛頓宮逝世,在三天後葬於聖喬治禮拜堂並在4個月後遷葬浮若閣摩爾皇家墓園。亞歷山大一生經歷了六位英國君主,分別是維多利亞女王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伊麗莎白二世,其妻子也成了維多利亞女王最後逝世的孫女。

早年生活

[編輯]

特克的亞歷山大王子在1874年4月14日於肯辛頓宮出生[5],是特克公爵法蘭西斯劍橋的瑪麗·阿德萊德郡主的幼子。前英國國王的曾孫、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侄子。一出生,亞歷山大就獲得了特克王子及殿下(His Serene Highness)的頭銜[5][6]。他的家人及朋友稱他為Alge[7],這個名字源自於其名字的亞歷山大(Alexander)和喬治(George)。亞歷山大總是被描述為脾氣暴躁但短暫,並且能夠謹慎和機智[7]

特克一家人

亞歷山大王子9歲時,他的父母為了逃避沉重的債務,而前往了歐洲大陸,並在那裡居住了兩年。後來他進入了伊頓公學上學,並在後來到了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學習軍事受訓[6]。1894年10月,在他完成了他的軍訓後,他被任命為第7女王親屬驃騎兵團的少尉[6][8]。不久後,亞歷山大就參與了第二次馬塔貝萊戰爭,因其的英勇表現,授勳為皇家維多利亞的爵級騎士[9]。1899年,亞歷山大被晉升為中尉。次年四月晉升為上尉[10][11] 。在第二次布爾戰爭,他表現出了英勇的行為。被表兄愛德華七世授予傑出服務勳章[12]

1903年,他與侄女奧爾巴尼的愛麗絲公主宣布訂婚[13]。兩人於隔年的2月10日在聖喬治禮拜堂舉行婚禮[5][6]。六天後,亞歷山大被提升成為皇家維多利亞的大十字騎士[14]。亞歷山大與愛麗絲公主共育有三個孩子特克的梅公主特克的魯伯特王子特克的莫里斯王子[15]。其中莫里斯王子在出生的六個月後早夭。剩餘的兩個孩子均活到成年。

同年,亞歷山大被任命為米德爾塞克斯醫院的主席[7]

一戰時期

[編輯]

一戰爆發以前,亞歷山大在1911年被晉升為少校,為指揮第二救生衛隊的榮譽中校。然而,王子被徵召到他的團服役[16],並在法國和佛蘭德斯作戰。1915年12月晉升為中校軍銜,臨時准將軍銜。1917年,因在戰場的出色表現,姐夫喬治五世授予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給亞歷山大[17]

一戰期間,大英帝國綿延着大量的反德情緒,因此喬治五世將日耳曼式的家族名稱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改以溫莎城堡為名的經典盎格魯式溫莎王朝名稱,並放棄了薩克森-科堡-哥達王子薩克森公爵等所有的德國頭銜,包括所有王室成員。通過1917年7月14日簽發的皇家授權書,亞歷山大及其兄阿道弗斯王子同樣的放棄一切德國頭銜、稱號及榮譽,並將特克家族的名稱以他們的外祖父劍橋公爵阿道弗斯王子的領地劍橋改為劍橋家族[18]。此時,亞歷山大被稱為亞歷山大·坎博里奇爵士。作為彌補,國王將阿道弗斯王子封為劍橋侯爵,而亞歷山大自己則成為阿斯隆伯爵及特雷馬頓子爵[19]。亞歷山大在當時拒絕了侯爵的頭銜,因為他覺得這個頭銜並不盎格魯化。

特克家族的紋章

亞歷山大的妻子愛麗絲公主保留了一切的英國王室頭銜及尊號。他們倖存的兩個孩子特克的梅公主特克的魯伯特王子則成為了梅·坎博里奇女勳爵及特里馬頓子爵魯伯特·坎博里奇。不幸的是特里馬頓子爵魯伯特在二十歲那年英年早逝,使得阿斯隆伯爵爵位將隨着亞歷山大的死去再次的滅絕。

總督時期

[編輯]

戰間期時期

[編輯]

南非的總督

[編輯]
阿斯隆伯爵亞歷山大嘉德騎士紋章

同年 12 月,阿斯隆被國王任命為名譽少將和南非聯邦總督,接替他妻子的表弟康諾的亞瑟王子[20]。他於1924年1月抵達比勒陀利亞,並立即開始履行他的總督職責,為新完工的議會大樓揭幕,就在幾周前,他的南非總理揚·斯穆茨( Jan Smuts ) 突然建議他休會立法機關[21]

在隨後的選舉中——亞歷山大的競選迫使亞歷山大取消了威爾士親王愛德華王子的計劃[21] ——南非國民黨贏得了國民議會的多數席位,這意味着阿斯隆任命了該黨的領導人詹姆斯·巴里·穆尼克赫爾佐格,作為他的新總理。當時,南非白人民族主義在自治領內抬頭,而赫爾佐格是一位推動南非脫離大英帝國的共和黨人。因此,他提議該國在英國國旗上採用自己的國旗. 然而,阿斯隆表現出了同情心和機智,並通過推進一面南非獨有的國旗解決了這個問題,儘管遭到眾多南非荷蘭人的反對,但其中仍然包含英國國旗。他還通過頻繁出訪該國,履行了許多禮儀職責,包括在約翰內斯堡開設先鋒公園[22],從而贏得了南非各族人民的歡迎。

亞歷山大因在南非的服務,國王喬治五世於1928年4月17日任命亞歷山大為嘉德騎士[23],並在他返回英國後於1931年8月4日獲得勳章。次年,他還被選為倫敦大學校長,任期至1955年[24]

加拿大總督

[編輯]

20世紀30年代,加拿大國民及媒體開始呼籲國王任命一個出生加拿大的總督。在特威茲穆爾男爵意外死去,急於填補該職位,並且該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任加拿大總理威廉·萊昂·麥肯齊·金建議國王喬治六世,時機尚不成熟變化總督傳統[24][25]}} 威廉·萊昂·麥肯齊·金推薦了亞歷山大,並且亞歷山大接受了。隨後,亞歷山大與他的妻子愛麗絲公主連同他的副官麥克達夫伯爵阿萊斯泰爾·溫莎[n 1][26]前往加拿大。並於1940年6月21日在加拿大上議會宣布就職。在此期間,他的三個外孫即安妮、理查及伊麗莎白在二戰期間與他和愛麗絲居住在加拿大。[27]

亞歷山大在上任後,積極地支持戰爭,走遍全國,並將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部隊上,無論是在軍事設施接受訓練的人,還是受傷和住院的人。阿斯隆將他作為總督的職位視為加拿大人與他們的君主之間的紐帶,還在演講中表示國王與他們站在一起反對阿道夫·希特勒納粹政權[24]。這很大的鼓舞加拿大人民對反抗納粹的入侵及侵略。

丘吉爾、金、羅斯福及亞歷山大的合影

這場戰爭對亞歷山大來說是近在咫尺的,因為許多流離失所的歐洲王室成員在加拿大尋求避難,並居住在皇家和總督官邸里多廳或其附近。皇室貴賓中有挪威王儲奧拉夫和王儲瑪塔;盧森堡大公夫人夏洛特菲利克斯親王;南斯拉夫國王彼得二世;希臘國王喬治二世;波旁-帕爾馬(奧地利)齊塔皇后和她的女兒們;以及威廉明娜女王和她的女兒朱麗安娜公主。其中威廉明娜女王和她的女兒朱麗安娜公主在此期間生下了瑪格麗特公主。1941年,時任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出訪加拿大,他在床上主持着英國內閣會議。[28]

阿斯隆在魁北克市接待了威廉·萊昂·麥肯齊·金,以及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他們都聚集在一起參加後來被稱為魁北克會議的會議,與第一次於1943年8月17日至24日在魁北克城堡即總督官邸舉行,第二次於1944年9月12日至16日在芳堤娜城堡舉行。正是在這些會議上,這四個人討論了最終導致戰勝納粹德國和日本的盟軍戰略. 當德國於1945年5月8日和日本於同年8月15日頭像時,阿斯隆領導了在國會山莊和其他地方舉行的全國慶祝活動。此後,他在演講中談到加拿大的未來不是以戰爭為標誌,而是以在重建與和解方面的強大作用為標誌。[24]

在他擔任加拿大總督期間,亞歷山大還利用自己的身份參加了各種慈善活動和其他社會活動,並舉辦了一些他自己的活動,例如在里多廳舉行的雪橇派對以及在加蒂諾公園滑冰課程。當他作為國王代表的任期結束後離開加拿大時,亞歷山大留下了由加拿大工程學院授予的阿斯隆獎學金作為遺產。[24]

退休死亡

[編輯]
倫敦大學內的阿斯隆伯爵亞歷山大的半身像

1946年4月12日,亞歷山大結束了加拿大總督的任期,並返回退休。他入住了他的出生地——肯辛頓宮。並在9月1日辭去了英國第7女王親屬驃騎兵團陸軍上校。1952年,亞歷山大與加拿大總督的繼任者突尼斯的亞歷山大伯爵一起負責組織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典禮的委員會成員[29]。期間,他繼續擔任倫敦大學校長直至1955年[24]

1957年,亞歷山大在肯辛頓宮逝世,享年82歲,並於三天後即1月19日下葬聖喬治禮拜堂皇室墓穴。5月15日,遷葬至浮若閣摩爾皇家墓園[30]。他是喬治三世的曾孫輩中最後一個逝世的,他的一生經歷了六位英國君主,也為他們服務。其妻子愛麗絲公主也是維多利亞女王最後逝世的孫女。

個人家庭

[編輯]
亞歷山大·坎博里奇的祖先
 
 
 
 
 
 
 
 
 
 
 
 
 
 
 
 
 
 
8. 符騰堡的路德維希
 
 
 
 
 
 
 
 
 
 
 
4. 符騰堡的亞歷山大
 
 
 
 
 
 
 
 
 
 
 
 
 
 
9. 拿騷的亨麗埃特
 
 
 
 
 
 
 
 
 
 
 
2. 特克公爵法蘭西斯
 
 
 
 
 
 
 
 
 
 
 
 
 
 
 
 
 
10. Count László Rhédey von Kis-Rhéde
 
 
 
 
 
 
 
 
 
 
 
5. 雷戴伊·克勞迪雅
 
 
 
 
 
 
 
 
 
 
 
 
 
 
11. Baroness Ágnes Inczédy von Nagy-Várad
 
 
 
 
 
 
 
 
 
 
 
1. 亞歷山大·坎博里奇
 
 
 
 
 
 
 
 
 
 
 
 
 
 
 
 
 
 
 
 
12. 喬治三世
 
 
 
 
 
 
 
 
 
 
 
6. 劍橋公爵阿道弗斯
 
 
 
 
 
 
 
 
 
 
 
 
 
 
13. 夏洛特王后
 
 
 
 
 
 
 
 
 
 
 
3. 劍橋的瑪麗·阿德萊德
 
 
 
 
 
 
 
 
 
 
 
 
 
 
 
 
 
14. 黑森-卡塞爾的腓特烈
 
 
 
 
 
 
 
 
 
 
 
7. 黑森-卡塞爾的奧古斯塔
 
 
 
 
 
 
 
 
 
 
 
 
 
 
15. 拿騷-烏辛根的卡羅琳
 
 
 
 
 
 
 
 
 
 

頭銜稱號

[編輯]

通過1917年7月14日簽發的皇家授權書,亞歷山大放棄了一切德國頭銜、稱號及榮譽。並在幾個月後被授予阿斯隆伯爵的頭銜。

  • 1874年4月14日-1917年7月14日:特克的亞歷山大王子殿下 HSH the Prince Alexander of Teck
  • 1917年7月14日-1917年7月14日:亞歷山大·坎博里奇爵士 Sir Alexander Cambridge
  • 1917年11月7日-1957年1月16日:最尊敬的阿斯隆伯爵 The Right Honourable Earl of Athlone

個人紋章

[編輯]
第一代阿斯隆伯爵亞歷山大·坎博里奇的紋章
飾章
一隻狗的頭和頸上為金黑的福騰堡王國紋章,並以銀色月亮裝飾,以作區分。並帶着伯爵爵冠
盾紋
第一和第四象限, 為喬治三世的皇家紋章, 不同於在紋章有着一條三點的鐵條,在中心標識着一個聖喬治十字,另兩個則標識着兩顆愛心; 第二盒第三象限, 為特克的皇室紋章,中心標識着為福騰堡王國的皇室紋章。
扶盾者
右側: 一隻黑獅子,不同的在於其手臂為紅色,並以銀色月亮裝飾,以作區分。
左側: 一隻鹿,並以銀色月亮裝飾,以作區分。
銘言
FEARLESS AND FAITHFUL
勳章
嘉德勳章 (1928年4月17日授予)
象徵
第二盒第三象限, 為特克的皇室紋章

個人榮譽

[編輯]
Ribbon bars of the Earl of Athlone
Orders
Appointments
Medals
Awards
Foreign honours and decorations

備註

[編輯]
  1. ^ 前總督康諾特及斯特拉森公爵亞瑟王子之孫,在1943年死於傷寒。

參考資料

[編輯]
  1. ^ Galbraith, William,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1939 Royal Visit (PDF), Canadian Parliamentary Review (Ottawa: Commonwealth Parliamentary Association), 1989, 12 (3): 7–9 [14 December 20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4 March 2011) 
  2. ^ Wayling, Thomas. George VI Becomes King of Canada. The Leader-Post. 22 May 1939 [23 Jul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8). 
  3. ^ George IV, Dominion Will See First 'King of Canada'. The Canadian Jewish Chronicle. 12 May 1939 [23 Jul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8). 
  4. ^ Tidridge, Nathan. This Jubilee day is also a sad anniversary. The Hamilton Spectator. 5 February 2012 [23 Jul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8). 
  5. ^ 5.0 5.1 5.2 Eilers, Marlene A. Queen Victoria's Descendants. Baltimore: Genealogical Publishing Co. 1987: 215. ISBN 978-0-938311-04-1. 
  6. ^ 6.0 6.1 6.2 6.3 Cokayne, G. E.; et al. The Complete Peerage of England, Scotland, Ireland,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Kingdom, Extant, Extinct or Dormant XIII. Gloucester: Alan Sutton Publishing. 2000: 258. ISBN 978-0-904387-82-7. 
  7. ^ 7.0 7.1 7.2 Earl of Athlone (1874–1957). University of Warwick. [25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April 2009). 
  8. ^ 第26563號憲報. 倫敦憲報. 23 October 1894. 
  9. ^ 第27032號憲報. 倫敦憲報. 13 December 1898. 
  10. ^ 第27106號憲報. 倫敦憲報. 8 August 1899. 
  11. ^ 第27180號憲報. 倫敦憲報. 6 April 1900. 
  12. ^ 第27306號憲報. 倫敦憲報. 19 April 1901. 
  13. ^ 第27616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6 November 1903. 
  14. ^ 第27647號憲報. 倫敦憲報. 16 February 1904. 
  15. ^ Cokayne 2000,第259頁
  16. ^ Clifford, Bede. Cambridge, Alexander Augustus Frederick William Alfred George, earl of Athlone (1874–1957)需要付費訂閱. 《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 線上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4 [31 March 2008]. doi:10.1093/ref:odnb/32255.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17. ^ 第30111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 June 1917. 
  18. ^ 第30374號憲報. 倫敦憲報. 9 November 1917. 
  19. ^ 第30374號憲報. 倫敦憲報. 9 November 1917. 
  20. ^ 第32884號憲報. 倫敦憲報. 30 November 1923. 
  21. ^ 21.0 21.1 U.S.A. Crisis. Time. Vol. III no. 16 (New York: Time Inc.). 21 April 1924 [25 March 2009]. ISSN 0040-781X.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March 2009). 
  22. ^ Wemmer Pan/Pioneer Park. Johannesburg City Parks. [19 Sept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December 2008). 
  23. ^ 第33376號憲報. 倫敦憲報. 17 April 1928.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Office of the Governor General of Canada. Governor General > Former Governors General > Major General The Earl of Athlone. Queen's Printer for Canada. [24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February 2009). 
  25. ^ Canada Gazette, volume 74, number 2, 13 July 1940, page 55. [2023-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 
  26. ^ Hubbard, R.H. Rideau Hall需要免費註冊. Montreal and London: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77. ISBN 978-0-7735-0310-6. 
  27. ^ Life Calls on the Earl of Athlone. Life. Vol. 17 no. 6. 7 August 1944: 94–97 [24 August 2018]. 
  28. ^ Hubbard 1977,第202頁
  29. ^ 第39578號憲報. 倫敦憲報. 20 June 1952. 
  30. ^ Royal Burials in the Chapel since 1805. College of St George - Windsor Castle. [5 March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2). 
  31. ^ Großherzogliche Orden und Ehrenzeichen.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Großherzogtums Mecklenburg-Strelitz: 1907. Neustrelitz: Druck und Debit der Buchdruckerei von G. F. Spalding und Sohn. 1907: 14 (German). 
  32. ^ 第27702號憲報. 倫敦憲報. 5 August 1904. 
  33. ^ 第28505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6 June 1911. 
  34. ^ 第32877號憲報. 倫敦憲報. 6 November 1923. 
  35. ^ 第34300號憲報. 倫敦憲報. 30 June 1936. 
  36. ^ 第33731號憲報. 倫敦憲報. 30 June 1931. 
  37. ^ Dodds, E. C. Alexander, Earl of Athlone 1874-1957.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57, 3: 1–21. JSTOR 769348. S2CID 73148018. doi:10.1098/rsbm.1957.0001. 
  38. ^ 第34119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28 December 1934. 
  39. ^ Sveriges statskalender (PDF): 571, 1912 [27 March 20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7) –透過gupea.ub.gu.se (瑞典語) 
  40. ^ 第29312號憲報. 倫敦憲報. 1 October 1915. 
  41. ^ 第29486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22 February 1916. 
  42. ^ 第29854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8 December 1916. 
  43. ^ 第30476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4 January 1918. 
  44. ^ 第30638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6 April 1918. 

外部連結

[編輯]
亞歷山大·劍橋
出生於:1874年4月14日逝世於:1957年1月16日
聯合王國貴族爵位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阿爾伯特·維克托王子
阿斯隆伯爵
第三次授封
1917年11月7日-1957年1月16日
空缺
官銜
前任:
康諾的亞瑟王子
第四任
南非總督

1924年1月21日-1931年1月26日
繼任:
克拉倫登伯爵
前任:
特威茲穆爾男爵
第十六任
加拿大總督

1940年6月21日-1946年4月12日
繼任:
突尼斯的亞歷山大伯爵
學術機關職務
前任者:
博尚伯爵
第八任
倫敦大學校長

1932–1955
繼任者:
伊麗莎白王母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