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傑克遜·波洛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傑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出生Paul Jackson Pollock
(1912-01-28)1912年1月28日
 美國懷俄明州科迪
逝世1956年8月11日(1956歲—08—11)(44歲)
 美國紐約州斯普林斯英語Springs, New York
教育程度紐約藝術學生聯盟
知名於繪畫
運動抽象表現主義
配偶李·克拉斯納英語Lee Krasner
1945年結婚—1956年波洛克辭世)
贊助人佩姬·古根漢
波洛克位於美國紐約Springs的畫室

傑克遜·波洛克(英語:Jackson Pollock,又譯傑克森·波拉克,1912年1月28日—1956年8月11日)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畫家以及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的主要力量。他以他獨特創立的滴畫而著名。

在他的一生中,他同時享有相當的盛名和惡名:他被認為是一名大部分時間隱居的畫家;他具有反覆無常的脾氣,且有嚴重的酗酒問題。

他生於懷俄明州科迪,1929年移居紐約,進入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在托馬斯·哈特·本頓(Thomas Hart Benton)門下學習;1938年到1942年間,為聯邦藝術工程工作;1943年開始轉向抽象藝術。1950年代到1960年代,他透過「文化自由議會」(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受到中央情報局的支持。

1947年開始使用「滴畫法」,取消畫架,把巨大的畫布平鋪在地上,用鑽有小孔的盒子、棒或畫筆把顏料滴濺在畫布上,稀薄的顏料藉助噴霧器;作畫時和畫布的接觸不固定在一個位置,而是在畫布四周走動,或跨越過去,使構圖沒有中心、結構無法辨認;以反覆的無意識的動作畫成複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畫面上線條縱橫曲扭,色彩變幻無常。在其追求下意識的極端放縱的方法中可見到超現實主義畫派的影響。

在發展出他特有的技術前,因為過於專注於創作卻沒有突破,作品銷售不佳,加上個性怪辟、神經質的性格而無法靠兼職謀生,而一度須靠其兄弟及後來成為其妻的女友李·克拉斯納英語Lee Krasner接濟度日。

波洛克在1956年8月11日晚上因為酒後駕駛超速,發生交通事故而喪生。在他去世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於1956年為他舉辦了一場紀念回顧展,並在1967年舉辦了一場更為全面的大型展覽。1998年和1999年,MoMA和泰特不列顛分別為他舉辦了大型的回顧展覽。[1][2]

個人經歷

[編輯]

早期生活

[編輯]

波洛克1912年出生於懷俄明州科迪[3],是家裡五兄弟裡面最小的。他的父母,斯特拉·梅和勒羅伊·波洛克,在愛荷華州的廷利(Tingley)長大。他的父親本姓麥克伊(McCoy),但在一年內父母相繼離世,被鄰居收養,因而改姓。斯特拉和勒羅伊是長老會教徒,母親有愛爾蘭血統,父親是蘇格蘭血統。[4]勒羅伊原本是一名農夫,後來在政府做土地測量員[3]。傑克遜·波洛克在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奇科長大。當他在加利福尼亞的埃科帕克(Echo Park)居住的時候,他進入了洛杉磯手工藝術高中英語Manual Arts High School。在青年時期跟隨父親測量的過程中,他受到了美國印第安人文化的影響。本頓美國農村題材的作品對波洛克只有短暫的影響,但他節奏性的作畫和強烈的獨立性對波洛克產生了更長遠的影響。

為了戒酒,1938年到1941年,波洛克接受了約瑟夫·亨德森醫生的榮格心理治療法,1941年到1942年接受了Violet Staub de Laszlo醫生的治療。亨德森醫生決定使他投入到創作中 並讓波洛克進行繪畫,使得期間他的作品出現了很多榮格的概念。最近有人認為波洛克可能患有雙相型障礙症

事業發展階段及獨特的繪畫技巧

[編輯]

1945年十月,波洛克與美國畫家李·克拉斯納結婚,十一月搬到了在紐約長島東漢普頓的Springs區域現在人們所知的波洛克-克拉斯納畫室。佩吉·古根海姆借給他們這個木質結構房屋的首付款,在這附近有一個穀倉,波洛克把它變成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這裡,他完善了自己用油漆作畫的技巧,這種技巧使他在繪畫歷史上特點鮮明。

1936年,波洛克在一個墨西哥壁畫家大衛·阿爾法羅·西蓋羅斯的實驗性工作室中首次接觸液體塗料,此後他在1940年代早期採用在畫布上潑灑油漆的方法作為一種繪畫技巧,例如「男人和女人」(Male and Female)和「潑畫作品1號」(Composition with Pouring I)。在他搬到Springs以後,他開始把畫布鋪在畫室的地上,開發出了後來被稱為「滴畫」的繪畫技巧。此時,他使用一種被稱為醇酸磁漆的合成樹脂塗料,這在當時是一種新的塗料。波洛克把這種家用塗料而非藝術家們所用的顏料的使用稱為「需求的自然增長」[5]他採用硬刷、棍子甚至是塗油注射器作為繪畫的工具。波洛克潑灑和滴落顏料的技巧被認為是「行動繪畫」的起源之一。通過這種方法,波洛克讓顏料逐漸地從他選擇的工具滴落到畫布上,使得他可以實現更直接的創作手段。通過摒棄在垂直表面繪畫的傳統,他可以從任何方向觀察並在畫布上作畫。 對波洛克產生影響的可能有烏克蘭裔美國畫家珍妮特·索貝爾英語Janet Sobel(1894-1968),她的作品和波洛克所謂的「滴畫」有關聯。[6]佩吉·古根海姆在1945年把索貝爾的作品加入到了「本世紀藝術展」(The Art of This Century Gallery)。波洛克的評論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在1946年見到了索貝爾的作品,並在他的文章《美國風格繪畫》(American-Type' Painting)中表示這些作品是他見過最早的全畫,並聲稱「波洛克承認這些畫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印象」。[7] 在用這種方式作畫的過程中,波洛克逐漸放棄了形象的表現方式,並對西方使用畫架和畫筆的傳統進行了挑戰。他開始不僅局限於使用手和手腕繪畫,而發展到使用全身進行繪畫。 在1940年代,波洛克對印第安沙畫表演進行了觀察。對他的滴畫技法產生影響的還包括墨西哥壁畫家以及超現實主義畫家。波洛克否認他的作品是偶然產生的,他通常對於一個作品的產生有特定的想法。他的技巧將有控制的身體運動、顏料粘稠的流動、重力以及畫布對顏料的吸收等一系列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結合起來,就像舞蹈一樣,直到產生他想要的作品為止。

1950年代

[編輯]

波洛克最為出名的繪畫是在1947年到1950年的「滴畫」時期創作的。他在1949年8月8日出版的《生活》雜誌中占據了4頁的版面,使他迅速達到了巔峰。在他名聲的頂峰,波洛克突然拋棄了滴畫的風格。[8] 波洛克在1951年以後的作品在色彩上更加沉重,包括一系列在油畫坯布上用黑色顏料繪製的作品。在此之後他恢復了對色彩的使用,[9]並重新拾起了形象的元素。在這一時期,波洛克與一家更具商業性質的畫廊合作,為需要新作品的收藏者們提供作品。在這種壓力及個人挫折的影響下,他的酗酒狀況進一步惡化。

從命名到編號

[編輯]

波洛克不希望觀眾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任何形象的元素,因此放棄了對作品的命名,轉而使用編號。對此,波洛克表示:「被動地接受這幅畫提供的意象,而不要先入為主地帶着主觀印象去尋找主題。」波洛克的妻子克拉斯納說波洛克「以前會給他的畫進行傳統的命名,而現在只是對他們進行編號。編號是中立的,他們使得人們把作品作為純粹的畫來對待。」[10]

去世

[編輯]

1955年,波洛克創作了應該是他的最後兩幅作品《氣味》(Scent)和《尋找》(Search)。1956年他完全沒有作畫。1956年8月11日晚10點15分,波洛克酒後駕車出車禍身亡,結束了他持續了整個成年的與酗酒的鬥爭。在波洛克死後,他的遺孀克拉斯納管理了他的遺產,並保證無論藝術趨勢如何改變,波洛克的聲望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他們共同被葬在溫泉區的綠河墓地。

藝術風格

[編輯]

繪畫技巧

[編輯]

1946年波洛克已經徹底拋棄了現實主義,他的畫迅速發展成為激烈的情感的傾瀉。他的方法是將美國產的油漆從罐中倒出, 油漆順着放在罐中的木棍流出,這樣一條不間斷的色『線』便在畫布上形成。線的特徵是由繪畫者身體上和繪畫材料上的近乎無限的變化決定的:顏料的粘度(通過減少厚度和稀釋來加以控制);傾倒的角度和由此而產生的傾倒速度; 波洛克身體特別是手腕、胳膊和肩膀所表現出的力度, 他時而急馳掠過, 時而充滿節奏韻律。[11]在波洛克的作畫過程中,他拋棄了西方傳統繪畫中使用的畫架和畫筆,大膽突破傳統畫法所使用的顏料,例如他創新使用「彩瓷漆」,金屬漆等作為顏料,以及各種材質的紙張畫布和多樣的工具。為了得到顏料滴濺、潑灑而成的線條,波洛克經常在一個鐵皮罐的底部鑽個洞來漏下顏料。他完全擺脫了受制於手腕,肘和肩的傳統作畫模式,對於作品完成後的樣子事先並不知曉,而是通過讓整個的身體無意識性、即興、隨意的自由運動,同時將顏料用「滴畫法」應用於畫布和畫紙上,這種無意識性,即興繪畫方法就是著名的「行動繪畫」。[12] 從對具體對象有選擇性的描繪到完全脫離物像,從對畫面形式有意識的控制到融自身行動於畫面中,他終於探尋到了這一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滴畫法」。只有這抽象無定形而又自由不羈的滴畫形式才能儘可能的展示其豐富的內心情感。因為波洛克所探求和實驗的繪畫技法,更注重線的連貫, 而傳統的筆繪作品在不斷的補充和調整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運用一些間斷不連貫的線。

繪畫風格

[編輯]

在波洛克的很多作品中,我們無法看到對象的真實特徵,看到更多的是那種幾乎要噴薄而出的強烈情感宣泄。這一點在後來甚至可以看作是他藝術成功的特色所在。在波洛克之前,無論是古典主義畫派還是現代派的畫家,他們創作時大多會考慮畫面中心視點和其他關注點之間的關係,對畫面的主體對象和次要對象也會施加不同的表現力度。然而波洛克完全漠視這種空間規律的存在,在他的畫面中一切矛盾都是合理的存在。[13] 如果說在創作中逐漸突破物像和空間規律的束縛, 是傑克遜·波洛克走向藝術巔峰的良好基礎。那麼,以情感表現為基礎而實現的行動繪畫,就是將其推向藝術巔峰的最直接動力。以波洛克為代表的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出現一種逐漸脫離人物固有形象的趨勢,他們更傾向於表這種情感的表現越是脫離物像越能夠表達得更為真實。[13]

風格影響

[編輯]

對波洛克產生影響的可能有烏克蘭裔美國畫家珍妮·索貝爾(1894-1968),她的作品和波洛克所謂的「滴畫」有關聯。[6]佩吉·古根海姆在1945年把索貝爾的作品加入到了「本世紀藝術展」(The Art of This Century Gallery)。波洛克的評論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在1946年見到了索貝爾的作品,並在他的文章《美國風格繪畫》(American-Type' Painting)中表示這些作品是他見過最早的全畫,並聲稱「波洛克承認這些畫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印象」。[7] 在1940年代,波洛克對印第安沙畫表演進行了觀察。對他的滴畫技法產生影響的還包括墨西哥的壁畫家以及超現實主義畫家。波洛克否認他的作品是偶然產生的,他通常對於一個作品的產生有特定的想法。

評價

[編輯]

社會評價

[編輯]

傑克遜.波洛克被認為是美國本土產生的一位對當代繪畫產生巨大影響的畫家。作為第一個被歐洲關注的美國抽象畫家,他改變了美國的藝術史。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在美國國內被廣泛關注的畫家。[14]作為波洛克最重要的一位支持者,格林伯格認為波洛克是「這個國家(美國)產生的最偉大的畫家」。柯克.瓦內度甚至強調波洛克是世界上頂級的現代畫家。[15]

藝術風格評價

[編輯]

羅伯特.休斯在《新藝術的震撼》中認為傑克遜.波洛克的畫呈現出一種「滿幅」的構圖風格。這種畫法「被讚譽為1911年畢加索和勃拉克的分析立體主義繪畫以後最引人注目的繪畫空間方法的新發明。 古德諾認為「波洛克的每一張作品都不是輕易畫出的……當他作畫時他沉湎於嚇人的狂熱行為。」在1952年ARTnews雜誌的文章中,藝術評論家羅森伯格將波洛克的繪畫稱作為「行動繪畫」,其含義是,畫在這裡呈現的已經不是一幅畫,而是其作畫行動的整個過程。 英國卡迪夫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教授羅伯特·佩珀羅爾(Robert Pepperell)認為波洛克1952年的作品《藍色枝條》(Blue Poles)「有大量的混亂圖案,但是整體上又是具有結構的。」有學者認為,人們在欣賞波洛克作品的時候,腦內的「鏡像神經元」起了作用。這種神經元讓人和猴子能夠在頭腦中模仿他人的動作,就像自己在進行這個動作一樣。已經有研究表明人在看到手寫的字母時會在腦中模仿書寫的動作過程。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衛·弗里德伯格 (1948年)英語David Freedberg及同事則提出一種觀點,認為人在欣賞畫作的時候,人腦會試圖重現作者的繪畫過程。這可能至少部分解釋了人們為什麼會覺得波洛克的作品動力澎湃。[16]

對藝術界的影響

[編輯]

二戰之後,波洛克成為了美國新一代繪畫的象徵。他的作品第一次完全採用了抽象的形式,在繪畫過程中畫家是主觀的、感情化的。波洛克的繪畫能夠反映他溫和的性格。他也是第一個進行所謂的「純粹抽象」繪畫的畫家,因而影響了大批美國和歐洲的藝術家。其中前者包括威廉·庫寧和佛朗茲·克萊茵,後者包括沃斯(有時候被稱作歐洲的波洛克)和卡萊爾·愛派勒。他作為行為畫派的代表和戰後美國抽象畫派全面勝利的象徵,波洛克死後其聲望並沒有停止增加。[17] 波洛克對計算機藝術也有很深的影響。今天,有數百張被專業網站製作的類似波洛克作品的繪畫被用於蘋果設備中。[18]

社會影響

[編輯]

個人展覽

[編輯]

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在1956年和1957年分別舉辦了兩次波洛克的藝術回顧展覽。世界上一些展覽了波洛克的重要作品的藝術館包括: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的古根海姆美術館;奧爾布賴特.諾克斯藝術館;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藝廊;威尼斯的古根海姆美術館;倫敦的泰特美術館;巴黎的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等等。[17]

作品售價

[編輯]

傑克遜·波洛克的作品《1948年第5號》在2006年以1.4億美元的價格轉賣,創造了歷史最高記錄,成為全世界出售價格最高的畫。直到後來被保羅·塞尚的《玩紙牌的人》打破(2.5億美元)。[19]

相關影視

[編輯]

《傑克遜·波洛克》是一部51分鐘長的關於波洛克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沒有僅關注波洛克的生活問題,而是強調他投身於藝術的那些情景。得益於漢斯·納木瑟在波洛克生前拍攝的一段視頻,我們能夠領略到波洛克「滴畫」時的風采。[20]

誰是他媽的傑克森·波拉克》講述美國一名七十四歲的退休女卡車司機泰莉十五年前在廉價商店花了五塊美金買了一張畫,後來有人告訴她,這可能是美國名畫家波洛克的真跡,價值數千萬美元。這部紀錄片通過記錄泰莉鑑定這幅畫的真偽的全過程來表達普通人在挑戰信息不對稱的精英社會時所面臨的困境。

波洛克的故事在2000年被拍成電影《波拉克與他的情人》(Pollock),由艾德·哈里斯主演,飾演Lee Krasner的馬西雅·蓋·哈登亦因此奪得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英文)Varnedoe, Kirk and Karmel, Pepe, Jackson Pollock: Essays, Chronology, and Bibliography. Exhibition catalog, 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Chronology pp. 315–329, 1998, ISBN 0-87070-069-3
  2. ^ (英文)Horsley, Carter B., Mud Pies, Jackson Pollock, Museum of Modern Art, November 1, 1998 to February 2, 1999, The Tate Gallery, London March 11 to June 6, 1999 While it is de rigueur to concentrate on the signature works that define an artist’s "styl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its evolution...
  3. ^ 3.0 3.1 Piper, David. 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Art, ISBN 0-7537-0179-0, p460-461.
  4. ^ (英文)B. H. Friedman, Jackson Pollock: Energy Made Visible, p.4. Da Capo Press, 1995, ISBN 0-306-80664-9
  5. ^ (英文)Boddy-Evans, Marion. "What Paint Did Pollock Use?". About.com. http://painting.about.com/od/colourtheory/a/Pollock_paint.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07-09-28.
  6. ^ 6.0 6.1 存档副本. [2011-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2). 
  7. ^ 7.0 7.1 Jackson Pollock: interviews, articles, and reviews By Pepe Karmel, Kirk Varnedoe
  8. ^ Jerry Saltz. "The Tempest" (reprint). Artnet.com. http://www.artnet.com/magazineus/features/saltz/saltz9-18-06.as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09-08-30.
  9. ^ "Biography". Jackson-pollock.com. http://www.jackson-pollock.com/biography.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07-09-28.
  10. ^ Boddy-Evans, Marion. "What Paint Did Pollock Use?". about.com. http://painting.about.com/od/colourtheory/a/Pollock_paint.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07-09-28.
  11. ^ 傑克遜·波洛克的繪畫技法——《縱深五英尋》 鹿鐳 世界美術 1991-10-01
  12. ^ 抽象表現主義者的無意識性,本能性和自發性繪畫 張久學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0-09-15
  13. ^ 13.0 13.1 美國滴畫大師傑克遜·波洛克作品探析 王靜;吳衛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09-06-15
  14. ^ 存档副本.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 
  15. ^ 存档副本.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16. ^ 存档副本.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0). 
  17. ^ 17.0 17.1 存档副本.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7). 
  18. ^ 存档副本.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0). 
  19. ^ 存档副本.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4). 
  20. ^ 存档副本.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4). 

延伸閲讀

[編輯]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