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縣城隍廟舊址
無錫縣城隍廟舊址 | |
---|---|
位於後西溪恆隆廣場南廣場的無錫城隍廟舊址。 | |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無錫市梁溪區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清 |
編號 | 441(第五批) |
認定時間 | 2002年10月 |
31°34′32″N 120°17′35″E / 31.57548°N 120.29304°E
無錫縣城隍廟舊址位於中國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恒隆廣場(Center 66)南側的後西溪廣場上。該建築建造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歷經變遷,現存廟門戲台和一些附屬建築。
簡介
[編輯]無錫之有城隍廟始於宋代,原建築位於無錫縣衙西側。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熊懋徙建城隍廟於三皇街,正統二年(1437年)廟毀,知縣項伾重修。後知縣范澤又修,邵寶撰寫了重修記。漸至明末,迭有修葺。清康熙初,無錫知縣吳興祚又重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大殿倒塌,地方人士進行募資修建。嘉慶年間,增建了西偏廳、堂屋、走廊、廡舍等建築。咸豐十年(1860年),城隍廟被太平軍燒毀,僅剩頭門及儀門。直到光緒二年(1876年),邑人吳汝渤等集資興修,才重建內殿。[1]
當時整座廟的建築,由門頭、儀門、廡舍、大殿、庭院等部分組成,其中門頭掛「城隍廟」豎匾,儀門書「你來了嗎」橫額一塊,戲台直通大殿,中間有一空地,可容千人。正中大殿屋檐下掛有一把大算盤,兩旁寫有四句歇語:「人有千算,天只一算,陰謀暗算,總歸失算。」殿內神龕中供城隍神像,旁立判官,神案前有八個泥塑皂隸,還有牛頭馬面。大殿後是庭院,庭院內有後殿,供有比大殿中略小的城隍神像一尊,是要每年農曆三月廿八抬至惠山朝拜東嶽行廟之用。另有內殿,為城隍臥室,供奉城隍夫人。[1]
辛亥革命後,廟宇作為民居、學校。1983年改為崇安區少年宮,存有偏廳、廊廡、廊亭、側門等建築。[2]其中,戲台與廟門相連,呈凸字形,門旁置抱鼓石一對,浮雕日月麒麟圖案,兩邊廂房構成戲台的兩翼,是化妝間、道具室。過去有習俗每逢農曆五月廿八為城隍誕辰,每於前一日請戲班演京戲兩天酬神,民眾聚觀於殿內。戲台高約3米。台口兩側立花崗石方柱一對。石柱北面和東西兩面內側各鐫楹聯一付。北面楹聯,其上聯為:「神聽和平,雅奏重番新樂府」,下聯為:「民欽正直,崇台式煥舊規模。」[3]
2008年11月,因建恒隆廣場,東大街各建築悉數拆除,崇安區少年宮內的城隍廟亦在列。2013年9月,隨着無錫恒隆廣場的開幕,拆遷時悉心保存的城隍廟舊址原建築構件亦予重組回遷,使六十餘年內一直藏於其他建築內的城隍廟重得面世。[2][4]
逸事
[編輯]- 無錫縣城隍廟原在無錫縣衙門西側,後遭祝融,惟城隍神像被搶救出來,抬至三皇街鄭公祠旁暫居。無錫鄭氏後裔也慷慨捐出鄭公祠南側原鄭元和的宅第,重建了無錫縣城隍廟,這即是如今之城隍廟。至於鄭元和,亦為一古代名人。此人出身於宦紳之家,生活常不檢點,曾墮落成乞丐,相傳「蓮花落」就是他所創。後來,名妓李亞仙與他相知,收留了他。鄭受李亞仙鼓勵,發奮讀書,最後一舉高中。各劇種中的「繡襦記」便是由鄭元和、李亞仙的故事編成的。[5]
- 在過去,凡新任縣令必到城隍廟中齋宿,以示報到。此外,在民間,若家中有人去世,親屬便要到城隍廟燒「回頭香」,需在夜裡從後門進入大殿,燒紙後,摸着每根殿柱轉一圈,以免亡者被鎖在柱子上受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