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孫秀 (西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孫秀(3世紀—301年),字俊忠,祖籍琅琊治所在今山東省臨沂市)。是西晉時期的大臣,曾任中書令、侍中、中書監、驃騎將軍、儀同三司,後被攻殺於中書省。後來發動孫盧之亂孫恩是其族人。[1]

生平[編輯]

孫氏家族世奉五斗米道。孫秀早年為琅琊小吏,[2]狡黠自喜,潘岳痛惡其為人,數撻辱之。[3]

後孫秀成為司馬倫親信,晉升侍郎[4]。趙王司馬倫為鎮西將軍,撓亂關中,氐羌於元康六年(296年)反叛。[5]當時雍州刺史解系上表欲殺孫秀以謝氐羌,朝廷不許,只召回司馬倫和孫秀,由梁王司馬肜任鎮西將軍。[6]孫秀的友人辛冉從關中回來對梁王司馬肜說:「氐羌自己造反,不是孫秀干的」,因而免死[7]

晉惠帝太子司馬遹因得罪賈皇后以及其黨羽被廢後,太子寵臣右衛督遠房宗室司馬雅和常從督許超與孫秀密謀:「國家沒有合適的繼承人,社稷將危,必有擁立太子的行動。而您和皇后的關係親密,太子被廢的事情,大家都說您預先知道,一旦太子反正,您肯定躲不了,為何不和我們一起先擁立太子?」孫秀將計劃告訴司馬倫,司馬倫深以為然,主意定好之後,孫秀又勸司馬倫說:「太子為人剛猛,到了得志之日,一定隨心所欲按照性情來,明公您一向聽命賈皇后,街談巷議都認為您是賈皇后黨羽。現在即便是建大功於太子,太子即便忍宿怨,太子也未必會感激您,還會認為您是迫於壓力幫助太子以免罪。一旦有過失,仍不會免於一死。不如拖延時間,賈皇后必然會殺害太子,然後趁機打着為太子報仇的旗號廢賈皇后,不僅可以立功,還可以憑功掌權。」司馬倫同意。孫秀為了拱火,施反間計,說殿中之人想要了廢皇后,迎立太子。同時還故意散播先前的密謀,使得賈謐得知,司馬倫和孫秀還勸說賈謐儘快殺害太子以絕眾望。賈皇后聽說後憂懼,於永康元年三月(300年四月)矯詔並派遣曾和她私通的太醫程據毒害太子[8][9][10]。孫秀因為協助司馬倫掌權,以大郡為封地。

孫秀派人求石崇的寵妾綠珠不得,於是勸當時掌權的司馬倫誅殺石崇和他外甥歐陽建。而石崇和歐陽建以及黃門侍郎潘岳密謀勸淮南王司馬允和齊王司馬冏起兵討伐司馬倫,結果密謀被孫秀得知,孫秀收捕三人[11]潘岳曾輕辱孫秀,孫秀得勢之後,潘岳試着討好孫秀問到「您還記得往日的交情嗎?」孫秀引用詩經中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表明自己沒有一天忘記。潘岳自知不能免禍。不久,永康元年八月,孫秀藉故誣陷潘岳、石崇和歐陽建密謀推翻司馬倫並夷三族[12][13]

同月,孫秀上書建議給相國司馬倫加九錫,百官不敢有異議,唯吏部尚書劉頌反對,司馬倫手下的張林欲誣陷劉頌為張華一黨想要誅殺,被孫秀勸止。於是下詔,加司馬倫加九錫,以孫秀為侍中、輔國將軍,相國司馬、右率如故。

永康元年十一月(300年12月)[14],孫秀曾因羊獻容的外祖父孫旗是自己的同族,而立她為晉惠帝的皇后。

永康二年(301年)正月,孫秀指使趙奉詐稱司馬懿說「司馬倫儘早稱帝」,於是司馬倫篡位,以孫秀為侍中、中書監、驃騎將軍、儀同三司。孫秀協助司馬倫篡位後,對孫秀十分敬重。孫秀當時住在司馬昭為曹魏相國的府邸,司馬倫事無巨細都會向孫秀諮詢。而司馬倫的詔書命令,孫秀也可以隨意更改。由於張林一直與孫秀不合,並且不滿沒有得到開府的待遇,私自寫信給世子司馬荂,勸說誅殺孫秀,結果司馬荂將信轉交給司馬倫,接着司馬倫給孫秀看,孫秀勸司馬倫誅殺張林並夷三族[15]

永康二年(301年)三月,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常山王司馬乂、新野公司馬歆、河間王司馬顒等人起兵反孫秀。

永康二年(301年)閏三月,征虜將軍張泓所率軍齊王司馬冏擊敗,孫秀於是假稱已經攻破齊王軍隊,令百官都來祝賀[16]

自三王起兵以來,群臣將士都想誅殺司馬倫和孫秀,孫秀十分害怕,躲在中書省。聽聞討伐成都王的軍隊在湨水被擊敗,憤懣害怕不知所為。逃回的孫會、許超、士猗和孫秀商討,要麼收集殘兵出戰、要麼焚燒宮室,誅殺不跟隨的人,挾持司馬倫南逃投奔孫旗、孟觀,要麼欲乘船東走入海,主意未定。四月,孫秀以及孫會、許超、士猗於中書省被廣陵王司馬漼、左衛將軍王輿所殺[16]。趙王倫被俘賜死,死前曰:「孫秀誤我,孫秀誤我」。

家庭[編輯]

[編輯]

至少兩個兒子[17]。其中一名為孫會,身材矮小面向醜陋,二十歲為射聲校尉,娶河東公主為妻。以前和富家子弟在城西販馬。突然聽說孫秀娶了公主,百姓莫不駭愕[18]。另一名不詳。

評價[編輯]

注釋[編輯]

  1. ^ 《晉書·孫恩傳》:孫恩,字靈秀,琅邪人,孫秀之族也。
  2. ^ 晉書·趙王倫傳》
  3. ^ 《晉書·潘岳傳》
  4. ^ 世說新語·賢媛》注引《晉諸公贊》:孫秀,字俊忠,琅邪人。初,趙王倫封琅邪,秀給為近職小吏。倫數使秀作書疏,文才稱倫意。倫封趙,秀徒戶為趙人,用為侍郎。」
  5. ^ 《晉書·張華傳》載云:「初,趙王倫為鎮西將軍,撓亂關中,氐羌反叛,乃以梁王彤代之。或說華曰:『趙王貪昧,信用孫秀,所在為亂,而秀變詐,奸人之雄。今可遣梁王斬秀,刈趙之半,以謝關右,不亦可乎?』華從之,彤許諾。」
  6. ^ 《晉書·解系傳》載:「會氐羌叛,與征西將軍趙王倫討之。倫信用佞人孫秀,與系爭軍事,更相表奏。朝廷知系守正不撓,而召倫還。系表殺秀以謝氐羌,不從。倫、秀譖之,系坐免官以白衣還第,闔門自守。」
  7. ^ 晉書·張華傳》:秀友人辛冉從西來,言於肜曰:「氐羌自反,非秀之為。」故得免死。
  8. ^ 晉書·愍懷太子》:太子既廢非其罪,眾情憤怨。右衛督司馬雅,宗室之疏屬也,與常從督許超並有寵於太子,二人深傷之,說趙王倫謀臣孫秀曰:「國無適嗣,社稷將危,大臣之禍必起。而公奉事中宮,與賈后親密,太子之廢,皆云豫知,一旦事起,禍必及矣。何不先謀之!」秀言於趙王倫,倫深納焉。計既定,而秀說倫曰:「太子為人剛猛,若得志之日,必肆其情性矣。明公素事賈后,街談巷議,皆以公為賈氏之黨。今雖欲建大功於太子,太子雖將含忍宿忿,必不能加賞於公,當謂公逼百姓之望,翻覆以免罪耳。若有瑕釁,猶不免誅。不若遷延卻期,賈后必害太子,然後廢賈后,為太子報仇,猶足以為功,乃可以得志。」倫然之。秀因使反間,言殿中人慾廢賈后,迎太子。賈后聞之憂怖,乃使太醫令程據合巴豆杏子丸。三月,矯詔使黃門孫慮齋至許昌以害太子。
  9. ^ 晉書·趙王司馬倫傳》:倫從之。秀乃微泄其謀,使謐黨頗聞之。倫、秀因勸謐等早害太子,以絕眾望。
  10. ^ 晉書·孝惠帝紀
  11. ^ 晉書·石苞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秀怒,乃勸倫誅崇、建。崇、建亦潛知其計,乃與黃門郎潘岳陰勸淮南王允、齊王冏以圖倫、秀。秀覺之,遂矯詔收崇及潘岳、歐陽建等
  12. ^ 資治通鑑·卷八十三(孝惠皇帝上之下永康元年)》:秋,八月,......衛尉石崇之甥歐陽建素與相國倫有隙,崇有愛妾曰綠珠,孫秀便求之,崇不與。及淮南王允敗,秀因稱石崇、潘岳、歐陽建奉允為亂,收之。
  13. ^ 晉書·潘岳傳》:孫秀為小史給岳,而狡黠自喜。岳惡其為人,數撻辱之,秀常銜忿。及趙王倫輔政,秀為中書令。岳於省內謂秀曰:「孫令猶憶疇昔周旋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於是自知不免。俄而秀遂誣岳及石崇、歐陽建謀奉淮南王允、齊王冏為亂,誅之,夷三族。
  14. ^ 晉書·孝惠帝紀》:甲子,立皇后羊氏,大赦,大酺三日。
  15. ^ 晉書·趙王上司馬倫傳》:
  16. ^ 16.0 16.1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孝惠皇帝中之上)
  17. ^ 晉書·孝惠帝紀》:親勒本營,斬秀及其二子。
  18. ^ 晉書·趙王司馬倫傳》:秀子會,年二十,為射聲校尉,尚帝女河東公主。公主母喪未期,便納聘禮。會形貌短陋,奴僕之下者,初與富室兒於城西販馬,百姓忽聞其尚主,莫不駭愕。
  19. ^ 晉書·張華傳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