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巴登
威斯巴登 Wiesbaden | |
---|---|
坐標:50°04′57″N 8°14′24″E / 50.0825°N 8.24°E | |
國家 | 德國 |
聯邦 | 黑森 |
面積 | |
• 總計 | 204.10 平方公里(78.80 平方英里) |
海拔 | 115 公尺(377 英尺) |
時區 | CET(UTC+01:00) |
• 夏時制 | CEST(UTC+02:00) |
郵政編碼 | 65001–65207, 55240–55246, 55247–55252 |
電話區號 | 0611, 06122, 06127, 06134 |
政府地址 | Schlossplatz 6 65183 Wiesbaden |
網站 | www.wiesbaden.de |
威斯巴登[1](德語:Wiesbaden)是德國中部黑森州的州府,法蘭克福之後該州的第二大城市。它同時還是歐洲最老的溫泉水療城鎮之一,有着26個溫泉和1個冷泉。
威斯巴登是黑森州的核心城市之一,其與法蘭克福、美茵茲、達姆施塔特、美茵河畔奧芬巴赫和哈瑙等城市共同構成萊茵-美茵都會區。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散之後,拿紹家族分封在各地的支系因絕嗣而重新統合為拿紹公國,定都在威斯巴登,直到1866年拿紹公國被普魯士併吞為止。
威斯巴登市的人口在1906年突破10萬大關。
地理
[編輯]概述
[編輯]威斯巴登是萊茵高(Rheingau)地區最大的城市,坐落在萊茵河右岸,正對着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首府美茵茲,並與之構成一個雙子中心(德語:Doppelzentrum)。其地理位置為北緯50° 05'東經08° 15'。
市中心的宮殿廣場處高度為115米,而城市的最高點是608米高的萊茵霍恩威格(德語:Rheinhöhenweg),最低點在海港入口處,海拔83米。
該市占地204平方公里,從南到北17.6公里、從東到西19.7公里。城市的北部是一片無盡延綿的林區(占城市總面積27.4%),西部是葡萄園,東部為農業區,共占用面積31.1%。79公里的城市邊界中10.3公里與萊茵河接壤。
萊茵高向東西拓展,覆蓋整個城市區域。威斯巴登也因此被稱為「萊茵高之門」。
氣候
[編輯]多得威斯巴登南部的自然保護區,該市氣候十分宜人:年平均溫度約9.5攝氏度,年降水量為每平方米622升,日照平均長度為大概1565小時。因此威斯巴登是德國最熱的城市之一。此外,又由於地處低谷和眾多高樓,市中心的空氣流動相當受限制。
城市發展背景
[編輯]威斯巴登當今的形象由三個部分勾勒出來:其中之一是難以數計的市中心建築。這些建築幾乎全部在60年內(約介乎1850年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間)建成。城市的規劃主要由兩位建築師負責:19世紀初由克里斯汀·扎伊斯(德語:Christian Zais)承擔,菲利克斯·奧古斯特·赫爾弗戈特·根茲默(德語:Felix August Helfgott Genzmer)後接手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這段時間內,除了宮廷僕役外,大量的富人湧入威斯巴登,以此映照出他們的形象和身價。最後,威斯巴登的市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倖免於難。
這樣的結果是,威斯巴登市中心顯得十分整齊一致。其間的建築物幾乎全部歸於古典主義、歷史主義和青春主義風格。19世紀末,大面積的住宅區採用了華麗的外觀和林蔭道點綴。作為一個世界療養城市,威斯巴登蜚聲國際,亦由此在市中心建起了林林總總的具有代表性的開放式建築物,如威斯巴登療養院、療養公園、黑森州州劇院和集市教堂。其中集市教堂是從1853年至1862年由卡爾·布斯(德語:Carl Boos)設計並建成。因此,如今威斯巴登被譽為歷史主義建築風格的模範。
外圍地區
[編輯]市中心外圍有一些以前的自治城市和地區。比布里奇(德語:Wiesbaden-Biebrich)和比爾施塔特(德語:Wiesbaden-Bierstadt)有城市的特徵。然而市中心東部郊區卻保留了村莊的特徵,如瑙魯德(德語:Wiesbaden-Naurod)、奧林根(德語:Wiesbaden-Auringen)、布雷肯海姆(德語:Wiesbaden-Breckenheim)、赫斯洛奇(德語:Wiesbaden-Heßloch)、伊格施塔特(德語:Wiesbaden-Igstadt)、諾登施塔特(德語:Wiesbaden-Nordenstadt)、埃爾本海姆(德語:Wiesbaden-Erbenheim)以及德爾肯海姆(德語:Wiesbaden-Delkenheim)。
值得注意的是,威斯巴登市中心幾乎沒有任何工商業。唯一例外的是美茵茲大街(Mainzer Straße)附近。這裡有美茵茲75號高樓(Mainzer 75)、陶努斯汽車貿易總部(Taunus-Auto)、大量的餐館和若干電子商店。主要的工業區在城市南部萊茵河畔。此外在東部郊區還有一些零星的小工業區。這些地區的發展優勢在於貫穿而過的聯邦66號高速公路。市中心附近更多的區域被用作美軍駐紮基地。以前的林賽空軍基地(Lindsey Air Station)如今變成了德國聯邦刑事警察局在威斯巴登三個駐點之一。這裡還有德國國民高等學校和許許多多的政府機構,如民政局等。
宗教
[編輯]威斯巴登最初屬於美茵茲主教教區。1543年,拿騷王朝曾在此處進行宗教改革。影響最大的是路德會,然而自18世紀始也出現了新教教徒。1817年在拿紹公國里實現了路德教徒和新教徒的聯合教堂 (福音派)(德語:Unierte Kirchen)。
18世紀在威斯巴登又復出現零星的天主教社團成員。自1791年他們又可以威斯巴登公開地進行禮拜並於1801年擁有了自己的會堂(德語:Bethaus),後來還自己重新修建了自己的教堂。這些信奉者隸屬於1827年新成立的林堡主教教區。
人口增長
[編輯]以下表格列數了按地區劃分的居住人口。給出數據基於市政管理局或統計局的人口統計結果。
居住人口總數軌跡表明,工業革命時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地區有很高的人口增長比例。從1800年至1939年居民人口從2239增長至19萬1955。這得益於萊茵河和近魯爾區良好的經濟情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威斯巴登人口增長主要歸於東部市郊的併入,和外來勞動力、外國人的移民。據2002統計,約有17.5%的住戶持有非德國護照,明顯低於法蘭克福(26.4%)和美因河畔奧芬巴赫(31.2%)的比例。當然這個數字也表明了,威斯巴登自1980年(11.3%的外國住戶)以來外來人口有了近55%的增長。
合作夥伴城市
[編輯]威斯巴登與以下城市為合作夥伴城市:
- 克拉根福 / 奧地利(自1930年)
- 蒙特勒 / 瑞士(自1953年)
- 腓特烈斯海恩-克羅伊茨貝格 / 柏林(克羅伊茨貝格、自1964年)
- 根特 / 比利時(自1969年)
- 豐代特 / 法國(自1975年)
- 盧布爾雅那 / 斯洛文尼亞(自1977年)
- 卡法薩巴 / 以色列(自1981年)
- 聖塞瓦斯提安 / 西班牙(自1981年)
- 弗羅茨瓦夫 / 波蘭(自1987年)
- 皇家唐橋井 / 英國(自1989年)
- 格爾利茨 / 薩克森自由州(自1990年)
- 奧科塔爾 / 尼加拉瓜(自1990年)
- 被驅逐的德國人(德語:Heimatvertriebene)的支援城市,卡羅維發利(自1953年)
經濟與基礎建設
[編輯]葡萄酒和香檳
[編輯]威斯巴登坐落在葡萄酒生產地萊茵高。每逢萊茵高葡萄酒周,舊市政廳旁的宮殿廣場(Schloßplatz)就會變成「世界上最大的酒吧」,正如葡萄酒周的口號所說的那樣。
在威斯巴登,葡萄酒和香檳極大地影響着人們的文化生活和尤其是美食生活。這種獨特的文化生活把威斯巴登和別的大城市區別開來。
旅遊名勝
[編輯]散步於威斯巴登四周有許多旅遊名勝。當地旅遊業,和這個集療養、議會、州府功能於一身城市融為一體,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不可忽視的推動力。每年約有96萬2000人次在此留宿。與此相比,各大旅遊城市留宿人次為:柏林1133萬、法蘭克福393萬、不來梅104萬、海德堡83萬。
這裡有67所賓館和旅舍,共提供約6200個床位。這裡的青年旅舍坐落在Elsässer Platz,是德國最大的青年旅舍之一,共有220個床位。此外還有三個露營點,每年接待旅客約6400人、留宿11800人次。
旅遊路線
[編輯]- 從名為Bäderstraße Taunus的大街開始。這條大街途徑Bad Schwalbach和Schlangenbad最終通往蘭河畔巴特埃姆斯(Bad Ems an der Lahn)。
- 萊茵高雷司令路線(Rheingauer Riesling)從Flörsheim am Main貫穿Hochheim am Main,經過南部城區最後通往萊茵高。
- 德國半磚木街(Deutsche Fachwerkstraße)蜿蜒穿過西部城區:從Hochheim經Eppstein、Idstein通往拉恩河畔林堡(Limburg an der Lahn)。
事實上,「巴登」在德語中就是溫泉的意思。至今其市中心的老溫泉仍保留着古羅馬時代的建築和洗浴風格,包括男女同浴。
圖片
[編輯]-
威斯巴登步行區
-
化工廠
-
市內的一個公園
名人
[編輯]威斯巴登市名人錄
[編輯]- 1823年,5月6日,Wilhelm Heinrich Riehl,自1883年von Riehl,† 16日11月1897年於慕尼黑,新聞工作者,小說家。
- 1829年,Adolf Seel,畫家。
- 1833年,19日12月,Wilhelm Dilthey,† 1。10月1911 in Seis bei Bozen,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
- 1845年,11月14日,Ernst Perabo,† 10月29日1920年,作曲家、鋼琴師。
- 1849年,3月16日,Karl Brugmann,† 29。6月1919年於萊比錫,語言研究學者、印地-日爾曼學家("Grundriß vergleichender Grammatik der indogermanischen Sprachen")
- 1874年,Ludwig Hohlwein,† 15。9月1946年,Plakatkünstler(Neuen Sachlichkeit)
- 1875年,3月22日,Hans Grimm,民族主義作家、政治評論家。
- 1880年,6月29日,Ludwig Beck,† 1944年7月20日射殺於柏林, 軍事家。
- 1882年,6月2日,Rudolf Bingel,† 1945 in Landsberg (Warthe),während der NS-Zeit Vorsitzender des Vorstandes der Siemens-Schuckertwerke
- 1885年,4月8日,Alexander Rüstow,† 30。6月1963 in Heidelberg,哲學家,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
- 1892年,9月4日,Helmuth Plessner,† 12。6月1985 in Göttingen,Philosoph und Soziologe,Hauptvertreter der Philosophischen Anthropologie
- 1906年,8月10日,Dr。Wilhelm Kempf,† 9。10月1982 in威斯巴登,Bischof von Limburg 1949-81
- 1907年,7月28日,Dolf Sternberger,† 1989年7月27日於法蘭克福,政治學者和新聞工作者
- 1921年,3月25日,Simone Signoret,女演員
- 1927年,3月1日,Rudi Arndt,政治家
- 1928年,3月12日,Paul Kuhn,樂隊領軍人物、歌手("Es gibt kein Bier auf Hawaii","Der Mann am Klavier")
- 1929年,1月20日,Jo Miard,eigtl。Karl-Heinz Müller,† 3日11月1982年in Heppenheim,Bildhauer
- 1929年,6月8日,Grete Wurm,† 2002年3月28日於斯圖加特,女演員
- 1936年,2月22日,Karin Dor,bürgerlich Kätherose Derr,女演員
- 1936年,11月22日,Hans Zender,指揮、作曲家
- 1938年或1939年,Katharina Thiersch,Denkmalpflege
- 1939年,3月31日,Volker Schlöndorff,導演
- 1942年,12月12日,Hannelore Rönsch,Bundesministerin für Familie und Senioren 1991年-1994年
- 1944年,7月7日,Jürgen Grabowski,足球運動員,1974年世界盃冠軍
- 1946年,12月4日,Pierre Even,盧森堡作曲家
- 1951年,11月16日,Bernd Lehmann,測地學者和Fachhochschule Trier 測量技術教授
- 1953年,3月6日,Wolfgang Grams,RAF-Terrorist
- 1955年,11月18日,Sandro R. Müller,Organist
- 1956年,Birgit Hogefeld,RAF-Terroristin
- 1957年,5月13日,Andrea Klump,mutmaßliche RAF-Terroristin
- 1959年,2月26日,John McEnroe,美國乒乓球手
- 1960年,2月25日,Stefan Blöcher,deutscher Feldhockeyspieler
- 1960年,8月25日,Sami Kalifa,歌手,流行樂團Wind成員("Für alle")
- 1962年,11月3日,Dirk Kurbjuweit,新聞記者、作家
- 1985年, 6月27日,Nico Rosberg,前F1車手,2016年F1世界冠軍
其它有影響的人物
[編輯]- Christian Zais(* 1770年於Cannstatt; † 1820年於威斯巴登)古典主義建築師、城市規劃者。
- Carl Remigius Fresenius,* 1818年於法蘭克福,† 1892年於威斯巴登,化學家,1848年建立了Fresenius學院。
- Konrad Duden,* 1829年於Wesel,† 1911年於威斯巴登的Sonnenberg,語言學者,其作品杜登給德語正字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Otto Henkell,* 1869年,† 1929年於威斯巴登,香檳生產商,其產業Henkell & Co享譽國際。
- 阿列克謝·馮·亞夫連斯基,* 1864年於托爾若克(俄羅斯),† 1941年於威斯巴登,表現主義畫家
- Bernard von Brentano * 1901年於美因河畔奧芬巴赫,† 1964年於威斯巴登,作家、填詞人、戲劇作家、小說家
- Eddie Constantine * 1917年於美國洛杉磯,† 1993年於威斯巴登,電影演員
- Kaspar Kögler * 1838年於Molsberg,† 1923年於威斯巴登,畫家,作家
- Martin Niemöller * 1892年於Lippstadt,† 1984年於威斯巴登,有影響力的神學者
- Ernst Litfaß * 1816年於柏林,† 27。12月1874年於威斯巴登,Verleger und Erfinder der 1854 erstmals eingesetzten Litfaßsäule
- Felix Genzmer * 1856年於Labes/Pommern,† 1929年於柏林,von 1881年至1903年威斯巴登市規劃人
- Helmut Schön * 1915年於Dresden,† 1996年於威斯巴登,足球運動員、教練
- Heinz Schenk,* 1924年於美因茲,演員、Showmaster("Zum Blauen Bock")
- Klaus C。Plönzke,* 1936於Schwedt/Oder,IT企業家,CSC Ploenzke AG創辦人,曾獲頒予聯邦十字勳章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編). Wiesbaden 威斯巴登. 世界地名译名词典.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3130. 2017-05. ISBN 978-7-5087-5525-0. OCLC 1121629943. OL 28272719M. NLC 009152391.(簡體中文)
來源
[編輯]- Erich Keyser(Hrsg.):Hessisches Städtebuch; Band IV 1。Teilband。aus:"Deutsches Städtebuch。Handbuch städtischer Geschichte" - Im Auftrage der Arbeitsgemeinschaft der historischen Kommissionen und mit Unterstützung des Deutschen Städtetages,des Deutschen Städtebundes und des Deutschen Gemeindetages,斯圖加特,1957年
- NN:Baedeker Stadtführer,Wiesbaden,Rheingau。Karl Baedeker Verlag。Ostfildern-Kemnat。12月2001。ISBN 3-87954-076-4
- Thomas Weichel:Wiesbaden im Bombenkrieg 1941-1945。Wartberg出版社。2004年10月,ISBN 3-8313-1408-X
- Thomas Weichel:Die Bürger von Wiesbaden。Oldenbourg。2001年4月。ISBN 3-486-56126-X
- Christian Schnee:Was war los in Wiesbaden 1950-2000。Sutton出版社。2001年9月。ISBN 3-89702-355-5
- Sibilla Friedrich-Pauly:Wiesbaden。Eine kleine Stadtgeschichte。Sutton出版社。2003年12月。ISBN 3-89702-579-5
- Fritz Mielert:Wiesbaden. Berühmte Städte,Bäder,Landschaften Bd.1。Verlag Wilhelm Ruhfus。多特蒙德,19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