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埃奈西德穆 (書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enesidemus是一本德文書籍,由HelmstedtGottlob Ernst Schulze教授於 1792 年匿名出版。舒爾茨試圖反駁卡爾萊昂哈德賴因霍爾德為支持伊曼紐爾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1781)而建立的原則。標題參考了古希臘皮浪派哲學家埃內西德摩斯(Aenesidemus)。其英文翻譯的完整標題是Aenesidemus 或關於元素哲學的基礎,由萊因霍爾德教授在耶拿發表,連同對理性批判的假裝的懷疑論辯護(德語:Aenesidemus oder über die Fundamente der von dem Herrn Professor Reinhold in Jena gelieferten Elementar-Philosophie. Nebst einer Vertheidigung des Skepticismus gegen die Anmassungen der Vernunftkritik Nebst einer Vertheidigung des Skepticismus gegen die Anmassungen der Vernunftkritik ).


概括

[編輯]

這本書應該是信康德批判哲學的赫米亞斯(希臘語:「赫爾墨斯的追隨者」)和對該哲學持懷疑態度的埃內西德穆斯(希臘語:「讚美人民的人」)之間的書面通信。大衛休謨對歸納法的懷疑,根據這本書,康德並沒有反駁。正如休謨所斷言的那樣,因果關係靈魂或自在之的存在是無法證明的。

舒爾茨的懷疑

[編輯]

哲學無法確定自在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通過建立一般原則,我們無法知道我們知道的能力的局限性。然而,漸進式發展可以接近完整的知識。 [1]

沒有懷疑論者可以懷疑通過意識立即給出的心理表徵和心理事件的真實性和確定性。

懷疑論並不聲稱形而上學的問題無法回答。

懷疑論懷疑關於自在之物存在或不存在的知識的可能性。然而,康德犯了迴避問題的錯誤,因為他預設了自在之物存在並與觀察對象因果互動。

康德和萊因霍爾德聲稱,可以從觀察主體頭腦中的表徵中了解物體的真實性。這是從主觀思想推論客觀現實。這種推論是從邏輯前提得出存在性結論的謬誤

康德的批判哲學是自相矛盾的。他說,自在之物會在觀察者頭腦中引起感覺。康德將因果關係應用於本體。但是,在他的批評中,他聲稱因果關係是一種只能應用於現象理解範疇

康德將真實存在置於上帝自由意志不朽靈魂的假設中。但這不僅僅是道德神學所必需的,道德神學只需要相信它們是理性理念

心理學要求靈魂有能力。相反,心理學是對實際心理事件的詳細描述和系統分類。 [2]

如果我們認真對待批判哲學,我們就會致力於將經驗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普遍主觀形式的系統,另一方面是大量無定形、無意義的客觀物質。 [3]

我們如何確定康德的道德義務是自由的結果?這可能是某種非理性自然力量的結果。

反應

[編輯]

康德在 1792 年 12 月 4 日寫給雅各布·西吉斯蒙德·貝克的信中給出了回應:

「在 Aenesidemus 的假名下,提出了更廣泛的懷疑論,即我們根本無法知道我們的表徵是否對應於任何其他事物(作為對象),這等於說:一個表徵是否是一個表徵(代表任何東西)。因為「表象」意味着我們與其他事物相關的決定(表象在我們中占據了它的位置)...」 [4]

萊因霍爾德寫道,真正的懷疑主義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只有觀察對象才能感受到其意識中的東西。唯一的真相是主體的觀念,即存在與其內部心理表徵一致的客體。

約翰費希特同意萊因霍爾德的主觀性。他將自己的理想主義建立在觀察對象的內在知識形式之上。 Arthur Schopenhauer同意舒爾茨的觀點:[「因此,作為表象的世界,我們在此單獨考慮它的那個方面,有兩個本質的、必要的和不可分割的部分。一半是對象,其形式是空間和時間,並通過這些多樣性。但另一半,即主體,並不存在於空間和時間中,因為它在每一個表象存在中都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因此,這些具有對象的存在者中的一個單獨完成了作為表象的世界,就像存在的數百萬個一樣完整。如果那個單一的人消失了,那麼作為代表的世界將不復存在。因此,即使在思想中,這兩半也是不可分割的,因為這兩半中的每一半只有通過另一半並為了另一半才有意義和存在;每個都與另一個一起存在並與之一起消失。」 ]. [5]

參考

[編輯]
  1. ^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Vol. 7, New York: Macmillan, 1972
  2. ^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521-48328-X
  3. ^ Between Kant and Hegel, trans. and ed. George Di Giovanni and H. S. Harris, Indianapolis, Hackett, 2000, ISBN 0-87220-504-5
  4. ^ Di Giovanni and Harris 2000, p. 25
  5. ^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Volume I, Book 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