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哈巫語音系
噶哈巫語音系(Kaxabu phonology)為噶哈巫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1]
音位字母
[編輯]噶哈巫語使用22個拉丁字母,及一個二合字母/ng[ŋ]/、與一個聲門塞音/'/(ʔ/。字母分為元音及輔音二大部分。元音含基本元音4個(i、u、e/ə/、a)、及元音變換字母2個(é、o)共6個。輔音16個(p、t、{k~q}→k、b、d、g、s、x、h、z、m、n、l、r、w、y)。因/ng/沒有用在單詞的開頭故無大寫。聲門塞音/ʔ[']/,或用撇號/'/符號、或則省略。[2][3] 另輔音字母/{q}/可用/k/來表示,而字母/j/用/y/替代。其餘字母用在增音、特殊表示,及外來語上。輔音及元音字母前加/*/號表示增音、變音。
uux大寫字母及標示 | A | B | D | *É[4](E) | E(Ə[5]) | G | H | I | K | L | M | N | *O | P | R | S | T | U | W | X | Y | Z | '/(ʔ) | |
---|---|---|---|---|---|---|---|---|---|---|---|---|---|---|---|---|---|---|---|---|---|---|---|---|
uux小寫字母及標示 | a | b | d | *é[6](e) | e(ə[5]) | g | h | i | k | l | m | n | ng | *o | p | r | s | t | u | w | x | y | z | '/(ʔ) |
輔元音表
[編輯]噶哈巫語的重音一般位在最後音節。/p,t,k,ʔ[']/4個塞音均非送氣音,/k/可表舌根塞音/k/及清小舌塞音/q/、/{k~q}/→/k/。再則閉元音/i/及/u/接/h/或/r/時{/ih/→/é/, /ur/→/o/},音變成半閉元音/é/及/o/。須注意中央元音e/ə/和半閉前元音/é/之區分。不過書寫時亦可寫為音變後的形式。於噶哈巫語則詞尾的舌尖邊音/l/變成同部位的鼻音/n/;閃音/r/大都已丟失,不過噶哈巫語有些語詞還是有用到;/d/變成濁舌尖擦音/z/或則濁齒擦音/ð/。[2][3][7][8]為符合「一字母一音」的正字學習方法、減低音變(輔音變化、元音變換、及元音弱化等)的干擾;另中央元音也可用[ə]來表示之,在書寫時亦可寫為音變後的字母形式。
|
語音字例
[編輯]- 輔音
- 元音
- 雙元音
字詞結構
[編輯]臺灣原住民對於「媽媽」的叫法,幾乎各族全稱呼為「ina」(伊-娜)或近似發音。baki(祖父)一詞同賽夏語、巴賽語,其音要唸為類如閩南語的"肉枝"一詞之發音。[10] aki(父親)單詞修改自伊能嘉矩之記錄、在其文記錄"父親"一詞為 Akki,[9]其音要唸為類如閩南語的"阿枝"一詞之發音。
中文 | 祖父 | 祖母 | 爸爸 | 媽媽 | 酋長 | 我 | 星星 | 鹿 | 蓮霧 | 豬 (家豬) | 芋頭 | 愛(想要) | 漢人 | 西洋人 (高鼻子) | 美國 (紅毛) | 電視 | 唾液 | 死亡 |
噶哈巫語 | baki akung apu | apu | aki aba | ina | taupungu | aku | bintul | benan | xawixi | baruzak | dukul | haapet | tapuru | rupazeng a muzing | lubahing a bekes | télébi | hapat | purianhat |
字詞音節
[編輯]字詞一般都由二音節以上構成,而一般情形一音節含一元音。
重音
[編輯]重音基本上同巴宰語或噶瑪蘭語一樣 、落在"末音節"(倒數第一音節)上。
聲調
[編輯]噶哈巫語同大多數南島語系一樣為不具有有聲調的語言。噶哈巫語具有特殊的音韻,特殊的點在於音韻的音高。首音節有四種音高,分別是低調、中調、高調、升調;末音節則有三種音高,又各分別是高調、中調、降調。[11]
連音
[編輯]連音(音節重整)類同於歐語一般,當兩個詞組連續唸時、則因前後詞組元音及輔音的接合或則音順而形成語音接續之連音現像。連音基本上以兩個音節為一組、由左向右進行。
同音簡縮
[編輯]同音簡縮:兩個相同語音前後鄰接時,基本上會簡刪為一個。/mas-aubin/(接下來/接著/aubil)為/masa-aubil/的同音簡縮。
音變規則
[編輯]音變有(1).元音變換3組「/i/→/é/」、「/u/→/o/」及「/e/→/a/」。(1).輔音變化或輔元音變化3組「/t/→/d/」、「/t—e/→/t—a/」及「/p/→/b/」。
元音/-a/接/e-/音變
[編輯]輔音/-a/接(PF)後綴/en/之後,/-a-en/後綴元音會變換為「/-a-an/」。比如:/kita-en/(被看見)音變為/kita-an/。。
輔音/-t/接/a-/音變
[編輯]輔音/-t/接未來式(AF/PF)後綴/ay,aw/之後會輔音變化為「/-day,-daw/」。比如:/maxiu-t-ay/(會變濁)音變為/maxiu-d-ay/。/Ta-ebed-aw naki imisiw a kahuy.(那棵樹是我要砍的)/,句中/ta-ebet-aw/(要砍)音變為/ta-ebed-aw/。/ka-kapit a kaxa/(釣魚鉤),詞組中/ka-kapi-t/(鉤/釦子)中的/-t/音後接/a/音變為/d/,/ka-kapi-d a kaxa/。/sa-sumat-an/(教堂)音變為/sa-sumad-an/。/ma-irat a bahah/(燃燒的炭/著火的炭)音變為/ma-irad a bahah/。/Inihaw isia maha pau-sungud-ay.(在那裡似乎要舖橋)/,/pau-sungud-ay/為/pu-sungut-ay/的音變,後綴/-ay/指"非已然語氣(未來)"。
輔音/-t/接/e-/音變
[編輯]輔音/-t/接(PF)後綴/-en/之後,後綴元音會變換為「/-an/」。比如:/azet-en/(被擠)會變換為/azet-an/;可以進一步變換為/azed-an/。
輔音/-p/接/e-,u-,i-/音變
[編輯]輔音/-p/接(PF)後綴/e-/、/u-/或/i-/之後,/-p-e/或/-p-u/會輔音變化為「/-b-(e,u,i)/」。比如:/Balan ka mu-ngazip u adus.(貓咬老鼠)/變成/Balan ka mu-ngazib u adus./。/Alep-i ki xuma!(關門!)/變成/Aleb-i ki xuma!/
Kaxabu音與Pazeh音對應關係
[編輯]發音有地區別,如「Kaxabu音」與「Pazeh音」之別,/Ø/表空缺音。
(1). 語音對應關係:
|
(2). 語音對應關係:
|
音節表
[編輯]輔音及元音音節表中輔音由/p/至/y/,元音由/a/至/*é/。而元音/*o/與/*é/為元音變換字母。[12]
輔音→ ----- 元音↓ | p | t | k | ' | b | d | g | s | x | h | z | m | n | ng | l | r | w | y |
a | pa | ta | ka | 'a | ba | da | ga | sa | xa | ha | za | ma | na | nga | la | ra | wa | ya |
i | pi | ti | ki | 'i | bi | di | gi | si | xi | hi | zi | mi | ni | ngi | li | ri | wi | yi |
u | pu | tu | ku | 'u | bu | du | gu | su | xu | hu | zu | mu | nu | ngu | lu | ru | wu | yu |
e(ə) | pe | te | ke | 'e | be | de | ge | se | xe | he | ze | me | ne | nge | le | re | we | ye |
*o | po | to | ko | 'o | bo | do | go | so | xo | ho | zo | mo | no | ngo | lo | ro | wo | yo |
*é(e) | pé | té | ké | 'é | bé | dé | gé | sé | xé | hé | zé | mé | né | ngé | lé | ré | wé | yé |
由PAN語音演變
[編輯]從音變過程不但可以觀察出語種之間的連繫關係,亦可以看出語種在時間流程上之演化進程。
由PAN音變分合
[編輯]從音變過程可以觀察出語種在時間流程上之演化進程。於噶哈巫語裡,原始南島語音素合併及分裂之演變、而合併音素多於分裂音素。原始南島語之音素前會加/*/符號。[13][14]
|
噶哈巫語的音變流程亦「分裂」出如下一些原始南島語音素:
|
例文
[編輯]上邪
[編輯]《上邪》取自於漢樂府民歌。漢女自"山無陵"以下連用五件天地山海不移之情事來反諷表明自個兒生死不渝的愛;讀此樂府宛如一位情深意堅漢女之告白。/na/(倘使,假若)也可用/sia/替代。[15][16]
Kawas babaw se (上邪)
樂府:我欲與君相知,
拉丁:Haapet makaiak a masakup isiw-aku.樂府:長命無絕衰。
拉丁:Paka-sedem kuah mu-sihang.樂府:山無陵;
拉丁:Na mataru a binayu ka ma-uri-urit.樂府:江水為竭;
拉丁:Na axung a dalum ka ma-kari-karit.樂府:冬雷震震;
拉丁:Na amisan ka ma-kura-kuras.樂府:夏雨雪;
拉丁:Na abaxan ka ma-hahe-hahela.中文:天地合,
拉丁:Na babaw kawas yaka daxe ka maa-sapa-sapla lia.樂府:乃敢與君絕。
拉丁:Eder, kaxu nimisiw a dali, gizem-ay a rurunu-ay yaku ka maki isiw nia.
大衛的詩篇
[編輯]本"詩篇二十三章"(David a sams u dusa isit tuu bauba kaidi Sams/Sams)源自舊約聖經詩篇第二十三章第1節至6節(A-muzizay kakawas, David a sams 23:1-6)。[17][18][19][20] 內文第1人稱代詞複數之譯寫主要採用包含式。
|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
The Lord is my shepherd, I shall not want. |
註釋
[編輯]-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存档副本 (PDF). [2017-06-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2-12).,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 ^ 2.0 2.1 李壬癸,"台灣南島語言的語音符號系統",台灣南島言論文選集(第2集),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4/11,pp.1465-1681. ISBN 957-01-8413-2 / GPN 1009303036
- ^ 3.0 3.1 3.2 Hui-shan Lin(林蕙珊/師範大學)[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Disyllabic Verbal Reduplication in Pazih-Leftward or Rightward?(巴宰語雙音節重疊詞──左向重疊或右向重疊?)" [2][永久失效連結],中研院語言所/語言暨語言學期刊,2010(4)(第十一卷第四期).
- ^ 在鍵盤上按住 alt 鍵同時再按數字鍵 0201 來產生這個字母[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5.0 5.1 在鍵盤上按住 alt 鍵同時再按數字鍵 01240 來產生這個字母[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在鍵盤上按住 alt 鍵同時再按數字鍵 0233 來產生這個字母[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Blust, Robert. "Notes on Pazeh Phonology and Morphology" (PDF). Oceanic Linguistics. 1999, 38 (2): 321–365 [2021-01-18]. doi:10.1353/ol.1999.00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2-31).
- ^ 李壬癸(Paul Jen-kuei Li),"臺灣南島語言的語音符號(Orthographic Systems for Formosan Languages)",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臺北市(Taipei),中華民國八十年五月(May 1991),pp.54-56.
- ^ 9.0 9.1 伊能嘉矩,伊能嘉矩の台灣踏查日記,台灣風俗文物出版社,台北,1992年,7月,pp.63-68.(日語原本)
- ^ 發音人:臺灣南投埔里守城潘永歷長老,retrieved at 2009-03-10.
- ^ 林鴻瑞. 噶哈巫語音韻研究. 噶哈巫語音韻研究. 2016: 140.
- ^ Ipay(偕玉蘭)/Kacaw(任家宏),"Sinanaman tu Sudad na Kebalan atu Sanu(噶瑪蘭語讀本與詞彙)",台灣基督教長老會,2012年8月.ISBN 978-986-8693647
- ^ (Li 2001:7): Li, Paul Jen-kuei and Shigeru Tsuchida. 2001. Pazih Dictionary (巴宰語詞典). Taipei, Taiwan: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 ^ 燕海雄,"論東亞語言塞音的音變規則",中西書局,上海,2011年1月. ISBN 978-7-5475-0210-5
- ^ 《漢書.禮樂志》。
- ^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ISBN 957730219X.
- ^ 潘英嬌(Su-wa Pu-kut)/翻譯, 台灣埔里守城地區基督教長老教會(牛眠教會),2001年1月31日
- ^ 潘永歷,"噶哈巫的話(Kaxabu Muwalak Misa a Ahan)",台灣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201年2月21日.
- ^ NLT,"聖經新普及譯本(Holy Bible-New Living Translation)",香港/漢語聖經協會[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3 年1月27日.ISBN 978-962-513-839-8
- ^ New Simplified Bible (NSB),"Matthew 6:9-13"[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tudy Bible - Online Greek Hebrew KJV Parallel Bible Study Tools,2013/06/22.
參考文獻
[編輯]- 林鴻瑞著/黃慧娟指導,"噶哈巫語音韻研究"[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清大語言所碩士論文,2016年.(台灣語言學學會的年度碩士論文佳作獎)
- 潘地彰/潘大和,"巴宰苗栗縣鯉魚潭(內社Taba)聚落潘氏語言集",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苗栗鯉魚潭,1974年9月7日完成/2013年11月1日印製,pp.1-70.
- 林鴻瑞,"噶哈巫語時間詞與空間詞研究"[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學士論文/暨南大學中文系,June 2012.(台灣語言學學會的年度碩士論文佳作獎)
- 黃美金,齊莉莎,"第十一屆國際南島語言學會議見聞",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ewsletter Quarterly)[10],Aussois France,2009/06/21-2009/06/26.
- John Wolff,"Reconstructing PAn Morphology by Analyzing Commonalities between Pazih and Tagalic Languages(比較巴宰語及塔加洛語探討古南島語動詞結構)",第11屆國際南島語言學會議(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11-ICAL)[11],Aussois France,2009/6/21-2009/06/26.
- 賴貫一,程士毅,〈阿霧安人的話語和腳蹤: Kakawas iu minuzakay ki Abuan a saw: 巴宰語實用手冊〉,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2006年。(中文)(巴宰文)
- 黃美金,齊莉莎,"第十一屆國際南島語言學會議見聞",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ewsletter Quarterly)[12],Aussois France,2009/06/21-2009/06/26.
- John Wolff,"Reconstructing PAn Morphology by Analyzing Commonalities between Pazih and Tagalic Languages(比較巴宰語及塔加洛語探討古南島語動詞結構)",第11屆國際南島語言學會議(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11-ICAL)[13],Aussois France,2009/6/21-2009/06/26.
- 蔡伊雯,"埔里守城方言語音變異研究"[1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 Jack Ryalls, Susan J. Behrens,"Introduction to Speech Science--From basic theories to clinical application(言語科學概論--從基礎理論到臨床應用)"[1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orld Publishing; 1 edition (April 24, 2003),pp.167. ISBN 978-0205291007
- 李壬癸/(林清財),"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瀕臨滅絕的文化--巴則海族的祭祖歌謠及其他歌謠)",原民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3月/1998年7月/2000年12月,pp.146-168.
- 陳柔森/葉婉奇/李易蓉,"重塑台灣平埔族圖像--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1)",原民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1月/2000年5月,pp.112-127.
- Peter Ladefoged, Ian Maddieson,"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世界語音)"[16],Wiley-Blackwell; 1 edition (February 5, 1996). ISBN 0631198156 , ISBN 9780631198154
- 林英津[1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巴則海語—埔里愛蘭調查報告>[1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臺灣風物 176-200,1989年3月31日.
- 衛惠林,〈巴宰族的親屬結構〉,《臺大考古人類學刊》35、36,pp.1-11,1974年。
- 劉斌雄,〈埔里巴則海親屬結構的研究〉,《中研院民族所集刊》36,pp.79-111,1973年.
- 洪秀桂,〈南投巴宰海人的宗教信仰〉,《臺大文史哲學報》22,pp.445-509,1973年.
- 余文儀(臺灣府知府)主修,《續修臺灣府志》(余志)卷2,8,14,15,16,「26卷本」,乾隆29年(1764年)。
參見
[編輯]- 噶哈巫語語法
- 巴宰語音系
- 上塔納納語言(Upper Tanana language)
- 萊爾·沃森(Lyall Watson)
- 近戰(Close combat)
- 反身代詞(Reflexive pronoun)
- 從句(dependent clause)
- 雅甘語(Yaghan language)
- 溫圖安語系(Wintuan languages)
- 托洛瓦語(Tolowa language)
- 提尼瓜語(Tinigua language)
- 陶希洛語(Taushiro language)
- 帕特溫語(Patwin language)
- 卡維夏那語(Kawishana language)
- 卡瓦系瓦語(Kagwahiva language)
- 阿皮阿卡語(Apiaká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