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族起義
印度民族起義 | |||||||
---|---|---|---|---|---|---|---|
1857年德里攻城戰 | |||||||
| |||||||
參戰方 | |||||||
印度兵 莫臥兒帝國 馬拉地貴族 瓜廖爾 奧德 占西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巴哈杜爾沙二世 那那·薩希伯 巴克德·汗 † 占西王后 † 塔特亞·托普 哈茲拉·馬哈爾夫人 巴布·孔瓦爾·辛格 |
帕特里克·格蘭特 第一代克萊德男爵科林·坎貝爾 喬治·安森 † 阿奇代爾·威爾遜 約翰·尼科爾森 † 詹格·巴哈杜爾[1] |
印度民族起義[2][3][4][5]指1857-1858年期間印度反對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殖民統治的一次失敗的大型起義。學界對此次起義的名稱不統一,另有1857年印度起義(Indian Uprising of 1857)、印度叛亂(Indian Rebellion)、印度譁變(Indian Mutiny)、印兵譁變(Sepoy Mutiny)[4][6][7][8]、大叛亂(The Great Rebellion)、1857年叛亂(Revolt of 1857)、印度暴動(Indian Insurrection)、[9]第一次印度獨立戰爭(First War of Independence)[10][11][12]等稱謂。
此次起義起因在學界眾說紛紜,直接導火線是回教徒士兵裡盛傳有關豬油的謠言,演變成反抗東印度公司對印度土著兵和正規英兵施予差別待遇。東印度公司聯手21個土邦的王公,討伐嘩變軍隊,雖最終完成戡亂,惟公司管理印度的商業、軍事體制亦因而被廢,東印度公司管轄的領土被移交給英國政府直接管理,印度自此置於大英帝國內閣印度事務大臣直屬,稱英屬印度,早已名存實亡的莫臥兒帝國正式覆滅。1876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英語:Queen Victoria)兼任印度女皇(英語:Empress of India),以繼承印度皇統的方式,正式稱帝,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英語:Empress)。[13]印度自此被併入大英帝國版圖長達89年,至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為止。
土邦王公各有政治投機,旁遮普的錫克王公予以武器和人力補給;海得拉巴、邁索爾、克什米爾、特拉凡哥爾等大邦名義上順從東印度公司。[13]一些小邦如阿瓦德和瓜廖爾則與印度兵同一陣線,[14][15]另一個小邦占西邦的占西王后親身上陣卻墮馬被殺,因為為民捐軀而成為傳奇;[16]印度兵眾隊各自為戰,儘管推舉了大權旁落的突厥-蒙古裔莫臥兒帝國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名義上統率各軍,實則沒有總司令,但莫臥兒帝國皇帝出山也催使一直受伊蘭斯教迫害的錫克教土邦站在英國兵一方。[17]至1858年大致剿除(殘存零星抵抗持續至1859年)。
戰事最初起於於密拉特,後蔓延至北印度和中印度廣泛地區。雙方主要在今印度比哈爾邦、中央邦、北方邦以及德里一帶交戰。[16]戰事大大動搖了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在此等地區的管治,惟東岸和西岸重要商港孟買、孟加拉、馬德拉斯未受太大波及。
戰事緣起
[編輯]原因
[編輯]至1850年,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已控制了印度次大陸的絕大部分,開始對現代化運動,如設置司法系統、土地產權法改革、修鐵路等,亦有西化運動諸如宣揚基督教等。雖促進了印度經濟,但推行過程中破壞傳統,激化了與當地人的矛盾。由於人口數量上的懸殊差別,東印度公司為了鞏固其殖民統治,保證貿易利益,不得不開始依靠當地人統治當地人,建立了僱傭當地「土著兵」的僱傭軍制度,稱為西帕衣團(印地語:shipahi),其兵多為「土著兵」,而軍官則由專門設立的學校訓練的英國人擔任。到1857年孟買、馬德拉斯和加爾各答三個英國殖民地各有自己的部隊,「土著兵」的總人數已經遠超英國正規軍,共有二十萬西帕衣兵,而英國士兵只有四萬人。
歷史系列條目 |
---|
印度歷史 |
東印度公司招收各種種姓階層的印度人,而不是按照傳統用婆羅門和剎帝利擔任戰士;此外東印度公司給予西帕衣兵的待遇相當不公平,工資很低,並且他們參加遠征時(如往阿富汗或緬甸等幫助英國進行殖民擴張時),必須自己支付旅途費和行李運費。特別是1856年遠征緬甸參加英緬戰爭,按照印度傳統,如果前往緬甸會導致喪失種姓,且被逐出所在的聚落。很多土著兵對此非常不滿。而戰鬥結束後,東印度公司又開始取消僱傭兵的原有的一些權利,減少他們的薪水,並規定軍階升級不能超過中士。相比之下,英國士兵住在舒適的房子,印度土著兵卻只能住簡陋的帳篷。
「豬油、牛油」反抗事件
[編輯]導火線則是關於子彈潤滑油的傳言:1857年初開始在僱傭兵中流傳這樣一種說法:東印度公司以豬油、牛油混合的潤滑油塗在來福槍(步槍)的子彈紙皮包裝上。由於印度教視牛為神靈忌食牛肉,而回教則視豬為污穢之物,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在裝彈之前,士兵又必須用牙齒來咬破來福槍子彈的紙皮,因而無論是印度教徒或者回教徒士兵,都拒絕使用這些子彈。東印度公司稱此說法只屬謠言,並且已經換了新的用蠟作潤滑油的子彈。但印度兵依然懷疑潤滑油不乾淨,拒絕咬掉新槍支所使用塗了潤滑油的子彈殼。
3月29日,第34團的一名士兵Mangal Pandey攻擊了他的長官一位英國中士,並殺死了另一名士官長,隨後飲彈自裁未遂,被判死刑,並在4月8日處絞。東印度公司決定取消這個34團的番號,以作為連坐的集體懲罰。從而激化了矛盾,引起其他團的士兵不滿。
戰事導火線第一槍
[編輯]1857年5月9日,第3輕騎兵團85名印度士兵因拒絕使用子彈,英國人把他們關進牢獄,判處10年苦役。這懲處觸怒了他們的夥伴,5月10日,處於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隊第11輕騎兵團和20輕騎兵團率先暴動,救出第三輕騎兵團士兵,並攻擊歐洲人居住區。他們擊斃了英國軍官,殺死所見到的歐洲人和印度籍的基督徒,並燒毀房子。在密特拉的英國兵共有2083人及12門野戰炮,印度兵則有2500餘人。當地的英國軍官也許覺得自己可以控制局勢,並沒有通知其他地方的英國守軍協助,英軍的指揮失誤加上行動緩慢,印度兵的騎兵團部隊得以向首都德里勝利進軍。印度士氣大振。
5月11日攻抵德里後,當地的印度人紛紛加入,攻擊紅堡並打死了5名英國人。在嘩變軍隊的擁戴下,早已名存實亡的君王,居住在紅堡中的蒙兀兒帝國末代皇帝巴哈杜沙二世也宣布接受推舉,名義上統率兵變的印度兵。
西帕衣團則繼續在各地攻擊英國人和基督徒,使事變迅速擴及印度領土的三分之二的地區。
不同宗教派系對戰事的取態
[編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造反者由各方勢力組成,他們內部的看法並不一致。許多印度人加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希望恢復突厥化蒙古人治下的莫臥兒帝國或者印度教國度馬拉塔帝國。英國人在1853年占領了詹西地區,詹西王后拉克希米·拜伊親身上陣反抗,墜馬被殺。許多伊斯蘭教徒則為了宗教原因而參加反抗運動。
也有印度人不支持發動戰事。如旁遮普的錫克教徒就由於歷史上所受的宗教迫害,對信仰伊斯蘭教的莫臥兒帝國恨之入骨,如今他們與英國人站在同一條戰線。同樣與英國人站在一起的有尼泊爾的廓爾喀兵團。在北部阿瓦德地區,遜尼派也不希望莫臥兒帝國復辟。在印度南部地區,由於當時並沒有受到東印度公司的管轄,所以只有零星反抗,而沒有大規模的起義活動。這些情況使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可以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討伐與尾聲
[編輯]英國人最初反應遲鈍,沒能馬上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最後,兩個兵團從密拉特和西姆拉出發,進攻德里,與此同時,另一些英國部隊從其它地區被調往印度前去增援。
英軍在行軍近兩個月後,在德里附近的Badl-ke-Serai村交戰,嘩變軍隊退守德里。在這座大城市裡,嘩變軍隊輕易得到援軍和糧食,而英國軍隊則為數不多,也無法一舉攻佔德里,雙方僵持。直到9月中旬,英軍得到了增援,才再次發動進攻,重新奪回了德里。末代皇帝巴哈杜沙二世被俘,隨後被英國人發配到緬甸。莫臥兒帝國早已名存實亡的統治,從此正式終結。
其它地方的動亂到1858年被英國人逐一平定,零星的游擊戰持續至1859年被剿除。
影響
[編輯]此次嘩變最直接的結果是莫臥兒帝國從此正式終結,而英國政府也撤銷了東印度公司的管理體制,改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另外,英國也汲取以往殖民統治的教訓,英印間開始有了協商的政策,英國強加的社會標準與印度教社會產生對立(如,解除印度教婦女再婚合法障礙的法令)。
相關
[編輯]來源
[編輯]- ^ The Gurkhas by W. Brook Northey, John Morris. ISBN 81-206-1577-8. Page 58
- ^ 季羨林.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人民出版社. 1958: 42.
- ^ 中山大學歷史系亞洲史教研室. 印度民族起义论文集. 中山大學. 1956.
- ^ 4.0 4.1 高馬可(John M. Carroll). 香港簡史. 由林立偉翻譯. 蜂鳥出版. 2021: 42. ISBN 9789887505303.
- ^ 鈴木旭. 世界史輕鬆讀. 由劉愛夌, 李雅婷翻譯. 晨星出版. 2022: 129. ISBN 9786263200760.
- ^ Indian History - British Period - First war of Independence. [2019-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 ^ Il y a cent cinquante ans, la révolte des cipayes. 1 August 2007 [2019-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9).
- ^ German National Geographic article. [2019-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5-03).
- ^ The Empire, Sydney, Australia, dated 11 July 1857, and the Taranaki Herald, New Zealand, 29 August 1857
- ^ K. Natwar Singh. Marx, Nehru and Savarkar on 1857. Asian Age. 2004-08-23 [2008-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 ^ Inder Malhotra. The First War of Independence. Asian Age. [2008-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6).
- ^ Amberish K Diwanji. Who was Veer Savarkar?The First War. The Rediff Special (Rediff.com). 2004-08-23 [2008-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 ^ 13.0 13.1 Spear, Percival (1990), A History of India, Volume 2, New Delhi and London: Penguin Books, ISBN 978-0-14-013836-8, P147–148
- ^ Bandyopadhyay, Sekhara (2004), From Plassey to Partition: A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New Delhi: Orient Longman, p. 523, ISBN 81-250-2596-0, P177.
- ^ Bayly, Christopher Alan (2000), Empire and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Gathering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India, c 1780–187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57085-9, P357
- ^ 16.0 16.1 Bandyopadhyay, Sekhara (2004), From Plassey to Partition: A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New Delhi: Orient Longman, p. 523, ISBN 81-250-2596-0, P169–172.;Bose, Sugata; Jalal, Ayesha (2004), Modern South Asia: History, Culture, Political Economy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p. 253, ISBN 0-415-30787-2, P88–103. Quote: "The 1857 rebellion was by and large confined to northern Indian Gangetic Plain and central India.", Brown, Judith M. (1994), Modern India: The Origins of an Asian Democracy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480, ISBN 0-19-873113-2, P85–87, and Metcalf, Barbara D.; Metcalf, Thomas R. (2006), A Concise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37, ISBN 0-521-68225-8, P100–106
- ^ Brown, Judith M. (1994), Modern India: The Origins of an Asian Democracy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480, ISBN 0-19-873113-2, P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