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丹尼斯·維勒弗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丹尼·維勒納夫
Denis Villeneuve
2018年,維勒納夫出席第71屆坎城影展
導演
出生 (1967-10-03) 1967年10月3日57歲)
職業電影導演
編劇
配偶譚雅·拉波因特英語Tanya Lapointe
兒女3名
親屬馬丁·維勒納夫英語Martin Villeneuve(弟弟)
活躍年代1990年至今
中國大陸德尼·維爾納夫[1][2][3]
丹尼斯·維倫紐瓦[註 1]
臺灣丹尼·維勒納夫
港澳丹尼·維爾諾夫

丹尼·維勒納夫(法語:Denis Villeneuve法語:[dəni vilnœv],1967年10月3日),加拿大電影導演和編劇。

生平

[編輯]

他生於加拿大魁北克,具有法國人血統。[4]魁北克大學蒙特利爾分校學習影視製作。曾三次獲得加拿大電影最高榮譽吉尼獎最佳導演獎,獲獎作品分別為2001年的 《迷情漩渦》、2010年的《蒙特婁校園屠殺事件簿》[5]和2011年的《焦土之城[6],另外這三部影片也都獲得了最佳電影獎。

2010年作品《焦土之城》代表加拿大入圍角逐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7][8],2011年1月他被選為年度最值得關注的電影製作人之一[9],《焦土之城》被《紐約時報》列為2011年度十佳電影之一[10]。2013年他首次執導美國電影《囚徒》,是由休·傑克曼傑克·吉倫哈爾梅麗莎·里奧主演的犯罪驚悚片,2013年9月20日上映。

2015年執導的《邊境殺手》入選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片。

2016年執導的科幻片《降臨》入選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片,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8項提名,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9項提名。

2017年執導的《銀翼殺手2049》,是經典科幻片《銀翼殺手》睽違三十五年後的續集,推出後佳評如潮,獲得五項奧斯卡提名,最終拿下最佳攝影與最佳視覺效果兩項大獎。

2021年10月,由經典科幻小說改編而成的《沙丘》在美國上映並在網絡同步上線,獲得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十項提名,並一舉拿下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音樂、最佳音響共六個獎項。該片是他長年的夢想,也是他連續導演的第三部科幻作品,第二部《沙丘:第二部》於2024年3月上映。

個人生活

[編輯]

他的妻子譚雅·拉波因特英語Tanya Lapointe是一名記者和電影製作人,他育有三個來自前一段關係的孩子。他的弟弟馬丁·維勒納夫英語Martin Villeneuve也是電影製作人。

影視作品

[編輯]

長片

[編輯]
年份 名稱 導演 編劇 監製 備註
1998 8月32日英語August 32nd on Earth
August 32nd on Earth
進入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2000 迷情漩渦英語Maelström (film)
Maelström
獲得柏林電影節影評人費比西獎
2009 蒙特婁校園屠殺事件簿英語Polytechnique (film)
Polytechnique
進入戛納電影節
2010 烈火焚身
Incendies
提名201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2013 私法爭鋒
Prisoners
進入2013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雙面危敵
Enemy
進入2013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2015 毒裁者
Sicario
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主競賽片
提名 - 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
2016 異星入境
Arrival
入選第73屆威尼斯影展主競賽片
獲獎 - 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導演
提名 -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混音獎英語Academy Award for Best Sound
提名 - 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影片剪輯獎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
2017 銀翼殺手2049
Blade Runner 2049
獲獎 - 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獲獎 - 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混音獎英語Academy Award for Best Sound
2021 沙丘
Dune
獲獎 - 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獲獎 - 奧斯卡最佳音響獎
獲獎 - 奧斯卡最佳影片剪輯獎
獲獎 - 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獲獎 - 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
獲獎 - 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獎
2024 沙丘:第二部
Dune: Part Two

短片

[編輯]
年份 名稱 導演 編劇 備註
1990 《La Course Destination Monde》
1994 《REW FFWD》 加拿大國家電影學會製作[11]
1996 大宇宙英語Cosmos (1996 film)
Cosmos
進入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展
2006 《120 Seconds to Get Elected》
2008 下一層英語Next Floor
Next Floor
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2011 《Rated R for Nudity》
2013 《Étude empirique sur l'influence du son sur la persistance rétinienne》

注釋

[編輯]
  1. ^ 豆瓣譯名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新華社譯名室 (編). 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993. ISBN 7-5001-0221-6. OCLC 669189662. NLC 000651102. (簡體中文)
  2. ^ 張曼. 演员张震出任戛纳电影节评委. 新華社. 2018-04-19 [2023-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6). 
  3. ^ 《银翼杀手2049》:当代塔可夫斯基还是对经典的反动?. 澎湃新聞. 2017-10-30 [2023-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6). 
  4. ^ 存档副本. [2011-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2). 
  5. ^ "Polytechnique sweeps Genie Award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oronto Star, April 12, 2010.
  6. ^ "Villeneuve’s Incendies wins eight Genies, including best pic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lobe and Mail, March 10, 2011.
  7. ^ Vlessing, Etan. Canada picks 'Incendies' to vie for Oscar. hollywoodreporter. September 22, 2010 [2010-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01). 
  8. ^ Nominees for the 83rd Academy Awards. oscars.org. [2011-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2). 
  9. ^ Variety taps Canadians among directors to watch. CBC News. January 3, 2011 [2013-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5). 
  10. ^ www.nytimes.com/2011/12/18/movies/awardsseason/2011-films-melancholia-tree-of-life-moneyball.html?emc=eta
  11. ^ REW-FFWD (Online film). NFB.ca.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19 April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