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Sinsyuan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Sinsyuan!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 3.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6日 (四) 09:09 (UTC)[回复]


101早期设定[编辑]

竹节高升 台北101孤标傲世[编辑]

中国时报 2003/08/10 【唐玉麟】   “把台北带向全世界!”全台湾最新地标的台北一○一金融大楼,具有中国塔楼特色,犹如“青竹”与“花蕊”,八楼为一节,节节高升,整个大楼高达五百零八公尺,成为全世界最高大楼,展现东方特色现代建筑物。   这栋“世界第一”建筑作品,是国内李祖原与王重平两位建筑师共同设计,李祖原崇尚儒学,钻研国学大师牟宗三新儒学;王重平笃信佛教,追随惟觉法师为师父,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入一砖一瓦的建筑世界。   “造型就是力量”王重平说,他们最早设计台北金融大楼模型是“六六大顺”吉祥语的六十六层大楼(高二百七十三公尺),再加附属两栋廿层大楼,供证交所、中国信托银行使用,但证交所与中信银有些意见,希望归并至主大楼里,整合后金融大楼,越长越高。   当时,李祖原、王重平等人找来世界知名摩天大楼超级比一比,将台北金融大楼第三个模型一百层大楼模型设计完成,但仍较全世界最高大楼马来西亚双塔摩天大楼(高四百五十二公尺)矮了一截,有些遗憾。   此时,适逢廿一世纪来临,是新世纪开始,应该圆满再加一,在林鸿明母亲林谢罕见参与支持下,最终敲定台北金融大楼是一○一层大楼,主体结构高四百四十八公尺再加钢骨针六十公尺,总计高度五百零八公尺,为世界第一。   “中国文化精髓,讲求生生不息,与大自然相融合,这是台北金融大楼设计原创精神,”坐拥满屋子是台北金融大楼模型图的王重平骄傲地说,它,并不是像一把利剑刺在那里,仿如中国竹及花蕊般,八层为一节,花开富贵,让在此办公者,才高八斗、节节高升。   整个大楼结构设计,每八层楼外墙正面,精雕画栋中国吉祥图案,高约三尺、宽约六尺的“祥云”及抽象眉毛脸谱;而大楼腰带则有外圆内方的“古钱”,人称孔方兄;四楼屋顶有龙骨造形,栩栩如生,甚至大楼四周外墙边缘则有抽象兽形,人称小龙,具有驱恶避邪意义。   王重平说,他信风水,但不迷风水。面对台北金融大楼发生“航高限制”与意外事故等情形,宏国集团高层确曾找过风水师顾问堪舆过,决定金融大楼正门朝向信义路,是“坐北朝南”好方位,但大楼近临松智路有一个巷道直冲大楼,犯路冲,遂决定规划兴建椭圆形喷水池,化解于无形。   由于台北盆地,彷如大碗公,地质属冲积平原,犹如碗里粥,再加信义计画区有断层经过,台北金融大楼特别重视防震功能、防风、防火、防盗、避雷及全世界最快电梯等,以达到完善预防措施,创造不少软体第一。   耗资约五百亿元(总工程费二百五十亿元与设定地上权二百零五亿元)台北金融大楼,为台湾创造世界第一。王重平说,他们不断向世界高度挑战,但不可能永远维持世界第一,因此将台北金融大楼塑造为东方特色与品质建物,追求永恒目标。

台北国际金融大楼缩水[编辑]

中国时报 1999/08/10 【记者羊晓东台北报导】挑战﹁世界第一﹂的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因考虑飞航安全因素,经交通部民航局、台北市政府及业者三方磋商之后,已确定降低楼层高度,由原计画的五百零八公尺降至三百九十一点八公尺;原先业者打算兴建一百零一层的世界第一高楼,将缩水变成九十层。   尽管高度缩水,金融大楼公司允诺,相关变更设计,将尽可能在不影响施工进度原则下进行;因降低大楼高度而减少的建筑物容积,将在合约范围内,依法令规定,于原建筑物量体中容纳。金融大楼公司将征求其股东同意,不再向政府机关提出其他补偿的要求。   交通部次长张家祝、民航局长张有恒、台北市政务副市长欧晋德及金融大楼公司副董事长胡定吾等人,昨日下午经过三小时磋商,决定在维护飞航安全与服务品质的共识下,确定缩水减少近一百二十公尺。与会人士指出,此一结论是在降低伤害至最小的情况下,维护政府形象、顾及业者权益的最佳选择。   民航局在讨论过程中曾分析各种楼层高度对飞航服务品质的影响,并强调楼高在四百公尺以下时,其影响已大幅降低,民航局可在两年内改善导航设施,配合航管作业流程,提升飞航服务品质。   根据台北市政府与金融大楼公司当初合约规定,市府设定地上权七十年由金融大楼公司投资。金融大楼原先申请四百八十八公尺高度,于去年十一月获前任市府都市计画委员会审议通过,但因涉及影响松山机场飞航安全,民航局因而要求业者降低高度,业者则一度表示﹁不玩了﹂,令主管机关相当难堪,不过,经各方紧急研商,最后全案仍以业者降低楼层高度至三百九十一点八公尺收场。

台北国际金融中心从五十九楼变101楼 环评会昨通过变更案将成全球第三高建筑[编辑]

中国时报 / 1998/05/26


【记者龚招健台北报导】台北市政府廿五日有条件通过﹁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变更开发案的环境影响评估。﹁台北国际金融中心﹂经变更后,容积率不变,但楼高由五十九层增为一百零一层,将成为全球第三高建筑。由于本案攸关信义计画区发展成败,环评委员要求本案必须符合绿色建筑、消防安全的最高标准,并有效降低对周边交通的冲击。   台北市环保局廿五日召开﹁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变更开发案第二次环评会。由环保局、交通局、消防局等相关局处代表、学者专家组成的环评委员经过冗长讨论,最后以六比五有条件通过此一变更开发案。对于环评委员要求的交通、消防、太阳能利用等具体配合措施,业主﹁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也当场接受。   由于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是攸关信义计画区发展成败,环评委员对本案期许极高,不但要求建筑物必须符合绿色建筑规范,在消防安全、外在景观上也必须符合国际水准,并有效降低对周边交通的冲击,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水资源循环使用,夜间照明特色、每八楼有一个紧急避难区、增辟区内巡回公车或电动步道,并成立地区交通基金会暨管理委员会加强行车动线规划,与周边大楼共同解决区内交通问题。   根据市政府财政局当初以BOT方式提出的建议案,﹁台北国际金融中心﹂系楼高五十九层、一高层二中层型态的建筑。经变更设计后,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楼层增加四十层,高度增加一百卅八公尺,总楼地板面积约增加百分之八点八七︵主要是停车位增加︶,成为一瘦高型建筑,但容积率保持不变,因此遮敝效应大幅降低。   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协理沈云飞表示,在原开发计画案中,中高层区二十层预定使用单位为台湾证券交易所,于细部规划与各使用单位多次研商,各单位进驻中高层区意愿皆不高,均希望分配于主楼区,致使楼层数分配必须重新修正,配合机电、消防及使用效益整体考量,将原五十九层修正为主体八十九层及尖塔十二层,预计最快四年后完工。

台北国际金融大楼楼高争议妥协至391.8公尺[编辑]

工商时报 1999/08/10

【记者陈正宗台北报导】台北国际金融大楼楼层高度影响飞航服务的争议,九日终于由民航局、北市府、业者三方取得协议,将大楼高度自原计画的五百零八公尺,降低至三百九十一点八公尺,而相关的变更设计尽可能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则下进行,且因降低大楼高度而减少的容积,将在合约范围内,依法令规定在原建物量体中容纳调整。业者金融大楼公司也承诺将征求其股东同意,不再提出其他补偿的要求。   针对台北国际金融大楼案的楼层高度争议,交通部次长张家祝、民航局长张有恒、副局长张国政、航政司长吴荣贵、航管组组长江建琴,及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公司副董事长胡定吾、总经理林鸿明、协理沈云飞等,与台北市副市长欧晋德(见图,何曰昌摄)、财政局长李述德、都市发展局长陈威仁、法规会主委邱聪智、建管处长陈光雄等,于九日下午三时卅分,第三度在台北市政府协商,经过长达三小时的讨论与沟通,终于达成初步协议。   在会中,主要听取民航局提出分析各种楼层高度对飞航服务品质的影响,并说明楼高在四百公尺以下时,所受影响已大幅降低;民航局说明可在二年内改善导航设施,配合航管作业程序,提升飞航服务品质,希望业者能够配合变更设计,降低楼层高度。   北市副市长欧晋德在昨晚八时卅分,召开记者会说明三方协议内容。他指出,在维护飞航安全与服务品质的共识下,金融大楼公司同意将大楼高度,自原计画的五百零八公尺,降低至三百九十一点八公尺。   欧晋德表示,有关变更设计,尽可能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则下进行;至于因降低大楼高度而减少的容积,将在合约范围内,依法令规定,在原建筑物量体中容纳调整。   欧晋德强调,根据市府与金融大楼公司当初合约规定,市府设定地上权七十年由金融大楼公司投资,基地范围内的高楼层不得低于一百廿六公尺,低楼层则不得高于八十五公尺,协议变更设计也将依此原则执行。   欧晋德说,业者当初申请案的楼层高度四百八十八公尺,已在前市府即去年十一月间,获得北市府都市设计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但后来拟增加至五百零八公尺的设计案,则仍在工务局建管处审核中。   欧晋德表示,交通部与北市府双方皆秉持﹁飞安第一、政府一体、尊重专业、依法行政﹂的原则进行协商,业者金融大楼公司也秉持尊重社会公共安全的精神,全力配合坦诚讨论,才能够在两周内协商顺利进行,迅速因应,而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创造三赢。   市长马英九也在事后发表书面谈话,他表示乐见如今有此圆满、三赢的局面。

台北金融大楼不可能增高[编辑]

工商时报 2001/03/20 【蔡惠芳/台北报导】   民航局表示,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公司期望民航局能在今年七月有个答案,恢复大楼高度到一百零一层一事,是台北国际大楼公司一厢情愿的讲法,目前民航局虽然和台北国际大楼公司不断协商,但是从未允诺会恢复大楼的高度,目前仍维持双方协商的三百九十一.八公尺,没有改变。不过民航局正积极规划松山机场二八跑道的进场程序,将以阶段性方式建立直接进场的能量,助导航设施也在全力改善中。   民航局表示,八十八年八月双方已达成共识,并签下协议书,当中白纸黑字明确指出,民航局可在两年之内改善导航设施,并配合航管作业程序提升飞航服务品质,而金融大楼公司已同意将大楼高度自原来计画的五百零八公尺,降到三百九十一.八公尺。   协议中也约定相关的变更设计,将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则下进行;至于因变更设计所减少的容积,则在合约范围内,依法令规画在原建筑物量体中容纳,而且“金融大楼公司将征求其股东同意,不再提出其他补偿”。   因此民航局官员指出,台北金融大楼公司总经理林鸿明的说法,是一厢情愿,因为业者当然希望维持原案。   民航局也指出,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的基地距松山机场有三.八公里,国际金融大楼公司在八十五年函询民航局,该基地位置是否位于台北航空站的禁限建范围内,但并未告知建筑物高度,当时民航局因台北航空站禁限建范围为松山机场南面三公里范围,因此答复该基地位置不在台北航空站禁限建范围内。   但后来金融大楼公司向台北市政府申请建造执照,数度变更高度到五百零八公尺,均未知会民航局,一直到国际金融大楼公司在八十八年四月至民航局讨论障碍灯装置事宜的时候,民航局才确知建筑物高度将影响松山机场航机的运作。经交通部在当年八月九日率民航局、会同台北市政府、金融大楼公司业者协商之后,金融大楼公司已同意降低大楼高度到三百九十一.八公尺。   从当时到现在一年七个月以来,民航局已积极规划松山机场二八跑道的进场程序,将以阶段性方式建立直接进场的能量,除了研拟NDB或LDA传统仪器进场程序外,也已设计航机利用卫星导航信号,实施GPS非精准进场的程序草案,同时民航局也聘请美国民航航空总署派机实施飞航测试中。

101早期历史[编辑]

台北金融大楼计画大事纪[编辑]

【记者王超群】 中国时报 1999/07/15

  80.7.2   行政院主管座谈金融组会议决定选择适当公有地鼓励民间兴建国际金融大楼。   80.11.9   原则以信义计画区A21、A22、A23市有土地筹建国际金融大楼。   81.12.24   行政院会决议,筹建国际金融大楼,并列入八十二年国家建设计画。   84.5.9   内政部都委会审议通过A22、A23抵费地都市计画变更为业务设施(国际金融中心)及广场用地。   85.11.15   交通部民航局书函表示,金融大楼不在飞航管制区内,对该大楼兴建并无意见。   86.5.5   公告招标/甄选投资人开发暨营运台北国际金融大楼。   86.7.12   价格标开标,由中华开发公司领衔之企业联盟以高于底标一倍的二○六亿馀元得标。   87.7.8   台北市政府环保局公告﹁环境影响评估﹂审查结论,认为经审查认定可有条件接受开发。   87.8.21   台北市都市设计审议委员会决议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得申请建造执照。   87.10.8   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建造执照。   87.4.27   建造主体总包决标,日本熊谷组、华熊营造、荣工处、大友为营造以一九三亿馀万元得标(今年七月十四日签约)。(王超群整理制表)

为加速推动国内金融服务业自由化 及建设台北成为亚太区域[编辑]

工商时报 / 1994/01/01

【记者孟锦明台北报导】为加速推动国内金融服务业自由化,及建设台北成为亚太区域金融中心两大政策目标,行政院经建会三十一日与中央银行、财政部达成协议,宣布今年十大金融措施,主要重点为:持续开放外汇专业经纪商设立,第一家﹁台北外汇经纪有限公司﹂预计于今年三月间正式成立;引进全球债券交易即时系统;开放国外企业发行台湾存托凭证;成立基金交易市场。   经建会﹁服务业自由化推动专案小组﹂昨天宣布,为积极筹设区域金融中心,政府将以改善金融发展条件,增加国内、外金融机构参与,扩大金融市场之深度与广度为目标,因此,配合金融中心的筹建,今年政府也提出十大金融措施,重点分别为:   一、积极筹设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持续开放金融市场,引进金融期货、选择权、金融交换等新种商品,并健全融资租赁、应收帐款收买、消费金融等周边事业相关法规,以提高市场效率。


兴建金融中心大楼分资格标正式标两段办理[编辑]

中國時報     1995/05/17

【记者曾至贤台北报导】在内政部都委会通过国际金融中心设置都市计划案后,北市府昨日上午邀集都市发展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研商招商投资兴建金融中心大楼的办法,会中初步决定投标分为资格标和正式标两段办理,且采国际标的方式国内外金融及相关行业之公司或其组合之团体,资本额在五十亿元以上者均可参与。   但因以往台北新文化中心招商办法中,对地上权权利金、土地租金等均有相当的争议,会中也决议委托国际知名顾问公司深入评估后,再决议是采取公告现值、公告地价或营业额多寡等方式来收取。   配合投资兴建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之招标案,市府也将组成审核小组,负责整个审核评定的作业。   根据这项招商投资兴建须知,规定建筑物总楼地板面积不得超过二十三万平方公尺,而重点则在投标须知及承租条件上,其中地上权存续其间将比照其他公有土地市府提供土地地上权五十年予得标公司,期满后则地上建筑物应将所有权移转登记归市府所有。   而投标分为资格标与正式标两次办理,其中资格标也有相当的限制,必须是国内外金融及其相关行业之股份有限公司或其组合之团体,其实收资本额在新台币五十亿元以上,另外,也必须有曾经开发及经营的实绩证明,如无此项经验,则可另觅经理人合作并检附经理人之工作经验证明,而整个投资开发及经营计划也必须在资格标中提出,其中自备资金最低应占投资总额之百分之二十五,而经审核后,资格标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正式标投标。   有关承租条件包括权利金、土地租金等,因争议较大,且因该案为必须送议会审议通过,为避免再引发租金太便宜的纷争,但如果定太高则可能会发生乏人问津的情形,会中决议委托国际知名顾问公司深入的评估后定案。

国际金融大楼筹建细部规划两周内提出[编辑]

中国时报 1995/12/28

【记者陈秀玲台北报导】为了加速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兴建速度,台北市政府秘书长廖正井二十七日主持﹁国际金融大楼筹建工作小组﹂,会中责成财政局应在两周内,提出关于金融大楼细部的工作时程与顾问公司委托模式评估报告。   由廖正井担任召集人的﹁国际金融大楼筹建工作小组﹂,昨日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共有二、三十位来自财政部、中央银行与市府财政局、都市发展局、工务局等中央和地方层级官员与会。   廖正井首先指出,未来金融大楼开发方式应采取类似凯悦饭店、丽晶酒店模式,设定土地地上权由得标的开发者自行集资兴建以争取时效,否则以市府第一预备金不足、动用第二预备金或由市府垫款等都必须经议会通过,在时效上恐缓不济急,反而延误进度。   对于参与金融大楼工程招标的厂商资格,发展局代表认为以总顾问标模式较为适合,除了拥有详尽前置作业,并可向世界宣示台北市跻身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心,达到活化促销的目的。   财政部代表陈树指出,财政部对金融大楼的期望很高,所以兴建金融大楼可说是一件和时间赛跑的工程,愈早完工愈好,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建议未来设计标单时应对一次委托或分项委托应负的责任列明清楚。他亦赞成开国际标,但可以让部分国内顾问公司参与。   工务局长李鸿基认为应先针对国内顾问公司进行筛选,再与国外著名的顾问公司合作一同投标。

金融大楼案通过市政会议[编辑]

工商时报 1996/10/23

【记者曾宪文台北报导】亚太金融中心﹁台北国际金融大楼﹂昨日大有进展,台北市政府市政会议廿二日通过该大楼以设定地上权方式交予民间投资开发兴建,预定十一月初送市议会审议,以便争取在八十六年三月公开甄选投资人。依昨日通过的条件,地上权权利金不得低于订约当期土地公告现值的七成;地上权存续期间最长为七十年,地租不得低于当期公告地价二%。   市府财政局指出,未来投资除在标单中,提出不同额度的权利金竞标外,并应提出与权利金等值交换的楼地板面积交换。而以设定地上权交换楼地板面积的土地开发方式,也在昨日获得通过。   虽金融大楼放宽地上权期限至七十年,但为使金融大楼能永续使用,也规定期间届满时,投资人得优先续约,但每次续约存续期间不得超过卅年。此外,前三年地租予以减半,如遇公告地价调整,地租也跟进调整。   昨日通过的设定地上权计画中,也明订投资人极为关切的地上权转让与抵押,投资人地上权契约生效日起五年内,不得转让、分割或就地上权的权益设定负担。在设定地上权存续期间,未经市府书面同意,投资人不得将地上权转让、抵押、分租或分割契约内的权益,也不得设定担保物权或其他负担。   财政局表示,得标者应在一年内申请建筑执照,并于领得建筑执照后一个月内动工兴建,不能按时动工就终止契约;在建物未达一定完工规模时,不得预收分租建物的订金或向股市公开募集资金,且须经市府认定无移作兴建资金之用。   至于本案最大特色为以权利金交换等值楼地板面积,可减轻投资者压力,提高其投资报酬水准,同时考量市府得以保有部分建物产权,以分享未来不动产增值效益。此新的方式在财政局举办三场公听会时,获得有意参与投资人认同,但未来仍须得到议会同意才可行。   依金融大楼筹建计画流程,规划顾问团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现进入第二阶段包括环境影响评估等,预计在十二月底完成。未来在八十六年一月卅一日完成第三阶段制作招商投资开发标单文件,明年三月初甄选投资人,六月底确定投资人并完成签约,八十七年一月起第一期工程请领建筑执照并开始动工,预计三年兴建完成。但这些时程是否能按进度执行,市议会本会期会支持或反对将是关键。

阿扁盼议会支持金融大楼案[编辑]

中国时报 1996/11/29

台北市财政局长林全二十八日指出,台北国际金融大楼设定地上权案,可望于十二月四日由议会大会交付委员会审查,如一切顺利应可在本会期通过。陈水扁市长表示,金融大楼是配合中央推动的亚太营运中心计画,财政局应寻求中央银行总裁及财政部长出面,说服市议会早日通过该项提案。   林全昨天列席台北市政府技监、参事、顾问会议时表示,至十月三十一日为止,金融大楼百分之百符合执行进度。他并就金融大楼预算编列提出详细说明,筹建金融大楼委托顾问公司经费,由中央单位在八十五年度先行出资一千万元︵中美基金出资四百万元、保险业务发展基金出资三百万元、财政部证券管理委员会向各证券交易单位募集三百万元︶,以及市府八十六年度所编列的九百九十一万馀元预算。   林全指出,整个规画案已在十月分送请议会审查但目前尚未付委,他曾为此拜会议长陈健治了解何时可能付委,陈健治表示可望在十二月四日的大会付委,而且各党议员对这项提案没有太大杂音,只要一切顺利在本会期内通过的可能性很高。   陈水扁随后指示,由于国际金融大楼是配合中央的亚太营运中心计画,中央应与地方合作推动,并责成财政局邀请中央银行总裁许远东、财政部长邱正雄出面,透过管道向议会多多疏通。陈水扁并指示相关局处,以分期分区分段办理方式,为敦南金融特区催生。

台北国际金融大楼案五日公告 六日出售标单[编辑]

工商时报 1997/05/06

记者陈正宗、蔡惠芳台北报导】预期总资金需求高达三百六十亿元的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案,五日正式公告,启动甄选投资人开发及营运的作业程序。该案自六日起至七月五日出售招标资料,同时受理挂号邮寄投标文件,七月七日下午五时截止投标,并定七月八日至十二日进行第一阶段资格标审查,七月十二日上午十时将开正式的价格标。基于有行政院提供一百九十二亿元低利贷款的诱因,已向台北市财政局提出投资意向书的卅馀家厂商,将赶在两个月内进行组合,成立企业联盟的投资团队,势必演出一场热闹的商战。(相关新闻另刊十一版)   目前已向台北市政府财政局提出投资意向书的厂商,以财团归属区分,主要有和信集团中国信托商银、捷和建设,新光集团新光人寿,富邦集团富邦建设,太设集团太平洋建设、东帝士集团东云建设,长亿集团泛亚工程,威京集团中华工程、京华证券及宏福集团宏福建设等。   其他还有大陆工程、达欣工程、宏普建设、中租建设、世正开发、永佳营造、中国国际商银、复华证券公司、优美公司、英商怡和公司等;太子建设副董事长庄南田,也以中华民国建筑投资公会联合会理事名义递交投资意向书。   而具有公营事业色彩的台北世界贸易大楼公司、中华电信两家,也正详细评估投资的可行性;至于台湾证券交易所,则受到保留优先投资的资格,未来得与最后定案的投资团队再协商投资比例。   至于原本被视为竞争者之一的远东企业远鼎建设、远东国际商银,与国民党党营事业中华开发、华信银行,及霖园集团国泰人寿、台玻集团等,虽然未如预期递出投资意向书,但并不表示前述企业已放弃该项投资案。   北市财政局表示,进入出售投标资料且同时开始受理投标的阶段,并不需要先递送投资意向书。该局指出,原本设计投资意向书的目的,是为便于了解市场反应,并应需要召开说明会时可通知有意投资人,因而目前尚难断定有多少团队正式投标。   受台北市政府委托,进行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市调和投资计划评估的港商怡和高力公司台湾分公司表示,台北国际金融中心面积达三‧五公顷,总楼地板面积高达十万坪,参与投资的财团将以标购设定地上权七十年的条件,取得土地开发权,融资则由行政院提拨一百四十二亿元的经建会中长期基金、五十亿元的行政院开发基金,一共一百九十二亿元,提供开发商低利长期融资。   不过因底标价高达一百零四亿元,使各大财团不敢轻易出手,毕竟投资风险不小。   怡高分公司总经理黄柏铃分析,台北国际金融大楼的内部投资报酬率粗估约七%左右,相当于一般办公大楼的投资报酬率,可是投资金额实在很大,这两项因素就令很多大财团﹁又爱又怕﹂,爱的是信义计划区一定是未来的﹁明日之星﹂,政府也提供相当额度的低利融资协助开发,可是怕的是回收年限太长,使用用途又有五○%的楼地板面积必须作金融相关行业使用、五○%作为零售商场用途的限制,而且不适用促进产业升级条例的租税优惠措施,因此七月十二日开标时,是否有财团会出手,还有待观察。

市府重新评估国际金融中心开发案[编辑]

工商时报 1995/07/21 【记者曾宪文台北报导】台北市政府大力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大楼开发案,原预计在赶在今年七月招商投资兴建,但现以该基地土地价值在二百亿元以上,为慎重考量起见,将进行可行性评估,以确定适当参与投资兴建对象,并探讨未来使用此中心的适当规范。而市府有意以土地市价的五○%为经营权利金底价,设定地上权五十年,也考虑提高为八十年,以提高民间参与投资意愿。但招商须知要获得市议会同意,未来变数仍大。   对金融中心大楼招商案暂停下来,台北市财政局长林全指出,是为确定招商前游戏规则,并要进行可行性评估,特别是开发案的财务评估,市府才可决定正确的招商策略。   位在信义计画区的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基地面积约一万零六百九十六坪,以每坪市价二百四十万元至二百五十万元间计,总市价在二百五十亿元左右,如比照国有财产局草拟的地上权权利金以土地市价六○%计,其权利金底价高达一百五十亿元左右,将会吓跑欲投资业者,因此,考虑以五○%计,以较低权利金吸引业者投资,加速开发金融中心。   此外,业者也估计此开发案的营建工程费用在一百五十亿元以上,投资业者除负担钜额权利金外,又要负担工程经费,因此,也考虑是否比照世贸中心延长地上权期限到八十年。   市府为能广征各方意见,最近也邀请金融及土地规划业者座谈,参与的金融业者包括主其事的台北银行及中华开发、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中信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华信银行、万通银行、大安银行及台北中小企银等,业者颇关心进驻及投资报酬等问题,土地规划业者则较考虑到中心的实质规划问题。   市府最快可在北市议会九月下旬开议时,将招商投资兴建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须知送审,而市议员对配合中央的亚太金融中心开发案是否持支持的态度,或延续本会期府会之争的僵持局面,均影响此案的招商时间及未来整个工作进度。

台北国际金融大楼昨日甫对外招标 标单就成为各路财团的抢手货[编辑]

工商时报 / 1997/05/07

【记者蔡惠芳台北报导】台北国际金融大楼昨日甫对外招标,标单就成为各路财团的抢手货,为台北市信义计画区带来一大超级利多,甚至将再度成为各大财团角力战的战场!由于不少企业都﹁预测﹂信义计画区会咸鱼翻身,因此知名企业集团纷纷在当地积极设置企业总部大楼,不过基于台北国际金融大楼的投资规模太过庞大,财团也都忧心,国际金融大楼将会对区内的交通及生活品质造成严重的冲击。   目前在信义计画区内已有廿多家财团拥地自重、各据一方,包括国泰人寿、新光人寿、和信企业集团、昇阳建设、威京集团、鸿禧开发、赞泰、家美、达欣、德周、侨泰、新联阳、冠德、基泰、太子、太平洋、海华等建设公司和台凤、华南银行、中油公司、台机、远东仓储等知名企业,叫得出名字的财团可说是统统到齐。   在看好信义计画区即将出现解套行情之下,除了有海华、富邦、冠德、太平洋、基泰等建商和台凤、远东仓储等公司,估计高达台币两百亿元的案量,预估在下半年密集推案﹁抢钱﹂,其他包括昇阳建设、中油公司、华侨银行、国泰人寿等公司,都计划设置企业总部大楼,使得◆寂八年之久的信义计画区,再度跃居为财团的厮杀战场。   最近昇阳建设﹁国宝﹂大楼斜对面的住宅区土地,正酝酿以每坪七十七万元成交。据土地掮客透露,目前还有不少笔土地正在待价而沽。   不少大财团也在信义计画区﹁押宝﹂,计划兴建企业总部大楼,希望借由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吸引国内外跨国性企业的进驻,带动信义计画区的特殊身段。新东阳企业就兴建了一栋昇阳国际金融大楼,目前已完工,昇阳建设公司表示这栋大楼将作为企业总部大楼之用。   和信企业集团盖在市政府后面的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大楼已经完工,并且进驻,目前国泰人寿、中油公司、华侨银行,也分别计划兴建一座企业总部大楼。   国泰人寿公司对参与台北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抱著有兴趣、但未必会投标的看法,副总经理张仲源表示,国泰人寿、国泰建设已经在区内拥有几块住商混合的土地,有的已拿到建造执照,有的正在申请变更执照,其中一块五千四百八十坪的土地,将作为国泰人寿、国泰建设未来的企业总部大楼。   至于新光人寿公司在信义计画区的土地,已兴建新光三越百货的信义店大楼;三重帮宏泰建设则是持有土地面积最多的财团,存量高达两万多坪,其中有一块已兴建住宅大楼,另一块是租给嘉年华公司盖一座综合影城;威京集团则看好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将带来跨国性企业进驻,因此投资兴建一座亚太商务会馆大楼,经营高级俱乐部和商务出租住宅大楼。   富邦保险公司也看好台北国际金融大楼所带来的效益,董事长蔡明忠表示,台北国际金融大楼一旦顺利开标,对于塑造信义计划区烫金的身价,以及晋升为金融特区的地位,其意义相当特殊的。富邦去年底向台糖公司标下的三千四百坪住宅区土地,目前决定第一个方案是规划﹁台北信邑区﹂别墅大楼个案,第二个﹁备胎﹂则可能改为整栋高级商务出租住宅大楼,当作长期经营的资产。   太子建设开发公司副董事长庄南田也表示,信义计画区已有﹁明日之星﹂的架式,去年底太子以每坪一百卅八万元买下的一千八百多坪住商混合土地,将兴建台南帮金融证券事业的企业总部大楼。

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新建工程得标团队正式签约 楼高一百零一层不会变更设计[编辑]

工商时报 1999/07/15 【记者蔡惠芳台北报导】塑造﹁世界第一﹂摩天大楼新标竿的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建筑主体工程合约在十四日上午正式签约,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鸿明表示,对于民航局反映影响飞安、飞机航线所造成的困扰,其实早在去年申请建造执照时,民航局已回函表示并不在航高管制区,目前地下室开挖工程已经投入近卅亿元的工程费,民航局也一直没有要求降低高度,因此楼高一百零一层的设计规划,并不会变更设计或废标。

  台北金融大楼公司董事长郑世松昨天早上与日本熊谷组、台湾华熊营造、大友为营造、荣民工程公司组成的企业联盟,包括总承包厂商日本熊谷组会长熊谷太一郎、熊谷组营造总经理田代静夫、华熊营造董事长林赫连、荣工公司董事长沈景鹏、大友为营造董事长卢毓钧等人,正式签订新建工程合约。

  而总承包厂商也分别与日商新日本制铁公司常务董事吉泽富雄、中国钢铁结构公司总经理赖献玉两家钢结构得标厂商,电梯与电扶梯得标厂商崇友实业董事长傅培基,以及帷幕墙得标厂商美国联和公司总裁Herbert Resar等分包厂商签约。   不过,签约仪式会场上,不少人士仍把焦点话题,围绕在日前民航局指称台北国际金融中心的高度,有影响飞安问题之虞上面,也质疑民航局对于这栋全世界早已家喻户晓的超高层摩天建筑物的高度,可能影响飞安的意见,简直是﹁后知后觉﹂。   林鸿明表示,其实早在去年申请建造执照的时候,就请示过民航局,可是民航局也已回函表明并不在禁限建管制区以内,未料日前又指称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在飞机航道线上。

  林鸿明指出,站在开发业者的立场,申请建照是完全依法申请,再者民航局也一直没有进一步要求台北金融大楼公司变更设计、降低建筑物高度,所以目前并不会变更设计或废标。

  熊谷组与台湾华熊营造、荣工、大友为营造四家公司,在以一百九十三亿八千八百万元的金额脱颖而出,击败其他三组跨国竞标团队后,预计二○○一年七月领得第一梯次大型购物中心的使用执照,二○○二年十月完工启用。 林鸿明表示,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的总包(即总集成的包商)工程可说是台湾营建业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工程。总楼高五百零八公尺,不但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与知名度,更可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进驻台北市,有利于推动金融国际化。

台北国际金融大楼案廿二日下午签合作备忘录[编辑]

工商时报 1997/07/22

【记者陈正宗台北报导】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开发营运案继续推展,廿二日下午将由台北市政府、中华开发、证券交易所三方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开发备忘录。该备忘录主要内容包括:证交所保证进驻十五年;定十月廿日由三方负责人正式签订设定地上权的合约;而权利金须在地上权设定完成后的五日内,即约十一月上旬付清。至于股权变动方面,将不得减资,且原有股东股权转让、增资都须北市府同意;依市府立场,原则由原有股东成员优先,对增加新股东部份则采严谨态度。   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开发营运案,至今已确定证交所参与投资,按中华开发团队原有资本额五十亿元计算,证交所将投资五亿元,占有一○%股权,并将依投资比例取得楼地板面积约一万坪。   而因证交所参与投资,中华开发领衔的企业联盟其他成员的股权比例,将由中华开发协调让出;至今所悉,除证交所占一○%以外,其他参与投资的企业联盟成员占有股权,都将较其原有股权打九折的金额出资。   廿二日下午将签署的合作开发备忘录,甲方由台北市政府财政局长林全代表,预为今年十月廿日签订正式合约而准备;正式签约时,则预定由台北市长陈水扁、中华开发董事长刘泰英、证交所董事长李仲英等代表三方签订。   北市财政局长林全表示,合作开发备忘录的主要内容,除了由证交所保证进驻十五年以外,还对权利金付款方式的进度予以明确化;包括北市府协助中华开发取得一百九十二亿元的低利融资,而在正式签约后的十日内,即今年十月卅日以前,中华开发须先付权利金卅亿元,其馀尾款一百七十六亿八千八百八十九万元,则待办理地上权设定完成后的五日内付清。   不过,前述权利金可配合行政院开发基金、经建会中长期资金提供的额度,从中获得六十五亿元供权利金用途;因须由台北银行依程序办理,若无法在地上权设定完成五日内拨款的话,可将该金额暂时扣除,俟正式核准拨款后再付清,不过,中华开发仍须负担该期间产生的利息。   至于中华开发在该案得标后,即宣称将公开募集资金,把资本额增加到二百亿元等情形,可能涉嫌与原有招标须知不符的准﹁违约﹂行为,在今天签署的合作开发备忘录也将有所规范。   北市财政局长林全指出,得标投资人的企业联盟原有股权变动,必须由台北市政府同意,并从严遵守不得邀请新股东参与;若原有股东因故退出,则由其他原股东按原投资比例认购承受。   而有关增减资方面,林全表示,确立不能减资,增资也须经由北市府同意。林全强调,投资人可以提出任何增资的构想,但届时由市府按投资开发的实际进度、财务状况,再考量是否同意增资,同时也宜由原股东优先认股增资较妥当;他认为,在正式开工以前就提出增资问题,并不恰当。

楼高一○一层未来新地标 国际金融中心设计独特开创国际摩天大楼新风格[编辑]

中国时报 / 1998/01/14 【记者江妙莹台北报导】楼高一百零一层的台北市信义区国际金融中心大楼新建工程,昨天举行破土仪式,这幢被喻为跨世纪的国际超高层建筑物,将成为台北新地标;大楼建筑设计师李祖原透过斜立面及八层楼节节高升的组合方式,将安全、防灾及视野等功能有效发挥,开创国际摩天大楼新风格。   设计台北国际金融大楼,李祖原舍弃过去习于将高层大楼当作单一大量体的创作理念,他以中国人的吉祥数字﹁八﹂︵发的谐音︶作为设计单元,每八层楼为一个建筑单位,以堆积木方式层层而上,不仅在外观上形成有节奏的律动美感;也代表中国人﹁一路发﹂的吉祥象征,开创国际摩天大楼的新风格。   李祖原认为,国际金融中心新大楼多节式的外观设计有许多优点,由于每八层楼设计一个避难平台,防灾功能效益大,可解决全世界所有摩天大楼难以克服的防灾盲点;同时,节节高升的造型,以自然的方式形成风切的作用,将减轻风力对高层建筑的地面影响。   除此之外,斜的建筑面也是国际金融大楼的另一项特色,每层楼地板递增的设计方式,不仅方便眺望,使台北盆地景观一览无遗,也解决了高楼光线反射的物理现象,体贴的考虑使大楼内及邻栋建筑群的上班族及使用者,不受光害影响。   这幢以﹁新空间、新天空、新向度、新视野﹂为设计意念的国际级建筑作品,不仅为台北信义计画区创造新的天际线,也是台湾迈入廿一世纪与国际接触的重要舞台。未来大楼内包括了国际金融、世界资讯、网路科技、地域文化等多重功能,如何满足国际金融人士无国界、无时差的交易、办公等科技化需求?李祖原说,将待进行细部设计时,经仔细讨论后定案。


国际金融大楼动工冠盖云集 财经各界寄予厚望咸认是我国发展亚太金融中心的跨世纪工程[编辑]

中国时报 1998/01/14 【记者江妙莹台北报导】筹建两年、国内首例奖励民间投资兴建的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投资开发案,昨天上午举行动土典礼,现场冠盖云集,财经各界均对国际金融中心启用后,可协助我国成为亚太金融中心寄予厚望。台北市政府也表示,透过管制松绑、空间解构及开发许可为原则,将成就信义计画为后现代都市规划管理的典范。   楼高一百零一层的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昨天在风和日丽的气候下举行破土仪式,与会的政经界要员,均视为吉祥征兆。包括财政部长邱正雄、中央银行总裁许远东等人,一致表示,该大楼是我国发展亚太金融中心的跨世纪工程及重要指标,未来将提供高效率、高品质的金融服务,以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相关产业进驻。   自喻与时间赛跑的台北市长陈水扁也表示,国际金融大楼的完成,不仅可带动整个信义计画区的发展,还能够推动台北市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强化经济竞争体质。四年后、亦即九十一年,这栋跃居世界第四高大楼的金融大楼落成后,廿一世纪的台北,将与世界先进城市并驾齐驱,成为世界金融重镇之一。他进一步强调:﹁国际金融大楼的新地标,也将是台北新地王的诞生。﹂   由于国际金融大楼的动工,可能引发周边企业财团总部的开发效应,市府官员认为,短期的环境、交通冲击难以避免,不过,配合交通系统、开发奖励和回馈办法等措施,以及现正进行中的信义计画地区第二次通盘检讨案,可提高信义计画副都市中心的自由发展,成就信义计画为后现代都市规划管理的典范。   占地约一万坪土地的国际金融中心,台北金融大楼公司以超高价位二百零六点八九亿元得标,设定地上权自八十六年至一五五年、共七十年。财政局长林全表示,扣除土地开发成本后,台北国际金融中心为市府创造一百亿元左右的盈馀,未来可挹注北二高信义支线、捷运信义线、空中走廊、电动步道等交通系统软硬体工程经费。--Outlookxp留言2024年6月21日 (五) 11:09 (UTC)[回复]


台北国际金融大楼90年底完成裙楼[编辑]

工商时报 / 1999/01/14

【记者陈正宗台北报导】目标建立亚太金融中心硬体建设的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自从去年一月十三日动工后,至今进入密集施工阶段,也局部调整完工启用的时程。其中预定民国九十年底十二月完成较低楼层的裙楼区,另于九十二年三月,完成总楼高一百零一层的塔楼区启用,届时将为我国缔造拥有世界级金融中心的新页及新地标。   由中华开发、宏国建设等十个民间企业组成的团队,加上证券交易所参与共同投资的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去年一月十三日举行动土典礼,在各界高度期盼与祝福中,开启后续的进度。   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基地,位于信义计画区商业用地的核心位置,西侧邻台北世贸中心,北侧邻市政中心,东侧为信义区政中心,南侧则面临卅公尺宽的信义路五段,基地面积共有三万零二百七十七平方公尺。   该案由市府提供市有土地,历经八十六年五月起公开招标、决标后,由业者投资筹组的﹁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以权利金二百零六亿八千八百八十八万元得标,取得设定地上权七十年的土地使用权;复于八十六年十月廿日,由北市府与业者团队签订开发契约与设定地上权契约,去年一月十三日动土。在地上权期满时,地上物无偿归市府所有。

世界最高台北国际金融大楼熊谷组团聚391亿馀得标兴建[编辑]

中国时报 / 1999/04/28

【记者刘心阳台北报导】世界第一高楼﹁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新建工程案,廿七日下午决标。四组联合承揽团队竞争激烈,最后由日商熊谷组、荣工公司、与和信集团大友为营造等联合承揽团队以一九三亿馀元得标。本大楼预定九十一年十月完工,届时证期会与证交所均将迁移至此。   标高五○八公尺、一○一层的﹁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新建工程招标案,昨天下午在宏国大楼决标,由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公司全体董事决定。由于一般认为承揽本案将可扬名立万,加上工程金额约二百亿元,为一般上市营造厂三到四年的承揽量,是建筑营造界罕见的大案,四组联合承揽团队都曾表明势在必得,并投下近亿元的备标费用。   台北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中联信托董事长郑世松表示,四组团队出标金额相当接近,最后所有董事一致决议由熊谷组团队以最低价一九三亿八千八百万元、与二十项技术审查合格的资格得标。熊谷组具有新光站前大楼、香港中国银行大楼、上海浦东大楼等多栋超高建物的兴建经验,工程技术一流。团队股份中,熊谷组占四成,荣工、大友为与熊谷组子公司华熊则各占两成。   台北国际金融公司副董事长、中华开发总经理胡定吾表示,大楼基地工程已于去年一月动工,这次新建工程预计六月可进场,九十一年十月完工,购物中心部分将先于九十年七月对外营运,已有多组国外知名娱乐集团表达合作经营购物中心的意愿。   对于外界关切的高楼消防与地处断层问题,台北国际金融公司总经理、林三号国际开发副总林鸿明表示,该大楼采退缩设计,每八楼有一防灾平台,大火时可供上下四楼层民众在最短的时间内避难与逃生,所有消防设计均有美国高楼专家担任顾问。同时,该大楼地基范围已经地质钻测,确定远离断层线数百公尺,应无断层危机。   胡定吾表示,四家竞标团队均获得相关银行的工程融资保证函信,也都在四个月前缴交二十亿元保证金,显现各团队都是有备而来,财务实力坚强。   这次四大竞争团队都由外国与本土营造厂携手组成,分别为:一、日本熊谷组、华熊营造、荣工公司、与大友为营造联合承揽团队;二、日本鹿岛建设、中鹿营造、日本大林组、互助营造联合承揽团队;三、韩国三星建设与达欣工程联合承揽团队;四、韩国现代建设株式会社与太平洋建设联合承揽团队。均有超高大楼兴建经验。   至于外界质疑决标金额是否太低,承揽团队可能无利可图?郑世松表示,厂商取得承揽这项全球知名的工程,光是无形的广告效益,粗估就有数十亿元,这点厂商竞标心理在招标前就已充分掌握,反映在底标上的节省,等于替全民省了一笔开销。



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招商忙 购物中心、办公室租赁代理权 各路人马虎视眈眈[编辑]

工商时报 / 2001/07/26 【蔡惠芳/台北报导】   台北市信义计画区“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楼施工进度,若按原先申请建造执照一百零一层的高度来计算,目前施工进度已达一四‧二三%,预计明年年中,第一阶段购物中心将可完工、十月开幕营运,近来各路人马为争取购物中心、办公室两大招商作业的商机,已风起云涌,据悉购物中心可望有二到四家百货公司进驻,至于办公室租赁代理权,也有多组外商公司争取。   荣工公司表示,台北国际金融大楼的工程可分为塔楼区、裙楼区两部分。其中塔楼区已调来四部塔式吊车,进行钢构吊组,为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塔式吊车;在钢构吊组施工上,以每三层为一节,目前已进行到第七节,即第十五到十八楼的高度,平均十五天到廿天,即可完成一节(约三层楼)的大小梁吊组作业,因此施工速度很快。

  在裙楼区方面,已规划为大型购物中心,六月十三日已完成上梁,地下室采逆打结构施工法进行,七月中已完成筏式基础大底,以及水箱层结构楼板施工的混凝土浇置作业,目前将进行机电设备、储冰槽、发电机的安装。

  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公司预估,若十二家原始股东、台湾证券交易所以及国际跨国金融机构等原始股东全部进驻办公室,再加上大型购物中心预计明年年中完工、十月开幕营运,估计以每坪办公室月租三千五百元来推估,一年可望带来四十七亿元的租金收入。   最近,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公司正进行购物中心和办公室租赁代理权的招商作业,引发已进驻信义计画区、购地开发不动产的各路人马,虎视眈眈。据悉,新光人寿旗下新光三越百货、统一企业和高岛屋百货等已进驻信义计画区的财团,均极力区隔市场,业者估算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可能引进两家至四家百货公司进驻,加上新光三越百货二馆今年底可望开幕、纽约纽约购物中心、统一高岛屋百货信义店等,明年底之前至少会形成六到八家大型百货业竞争的局面,战况空前。   至于金融中心大楼的办公室租赁代理权,最近不少外商不动产公司也俨然准备展开一场争夺战,包括:仲量联行、戴德梁行、怡和高力物业、世邦魏理仕等外商不动产投顾公司,每一家都不肯“缺席”,有业者估计一旦取得金融大楼公司的办公室租赁代理权,将可“吃”个一、两年,是相当可观的商机。

焦佑伦:把台北101 推向世界舞台 接任董事长 主体大楼办公室全球招租行动下月登场 将带领专业团队冲刺[编辑]

工商时报 04/焦点新闻 2003/09/27


【蔡惠芳/台北报导】   昨日新当选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公司董事长的华新丽华董事长焦佑伦在当选后表示,台北一0一大楼的主体工程已达最后阶段,此时将立即投入购物中心十一月开幕、以及办公大楼十月展开全球招租的准备,把台北一0一大楼推向世界舞台。   焦佑伦原本就是最早主导十几家原始股东参与竞标台北国际金融大楼的幕后灵魂人物之一,据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公司总经理、宏国关系事业副董事长林鸿明透露,当时一九九七年他一开始有意参与竞标这项BOT投资计划时,就是在很偶然的机会下,找了现任新光金控董事长吴东进、国泰金控董事长蔡宏图等志同道合的好友,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决定一起竞标,再进一步找上国泰建设、华新丽华公司等当原始股东。因此焦佑伦可以说是一开始投资一0一大楼,就参与颇深。   焦佑伦昨天从胡定吾手中,接掌台北国际金融大楼公司的新任董事长后表示,他从大楼开始投标之初,就参与所有的开发、兴建和招商过程,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上梁,现在正进行装修的最后阶段,裙楼的购物中心也准备在十一月十四日正式开幕营运,未来他一定会与台北金融大楼的所有经营团队,为后续的营运开幕和招商,作全力冲刺。   焦佑伦表示,目前主体大楼的办公室全球招租行动,即将在十月八日左右登场,他会带领专业团队,把台北一0一大楼推向国际舞台,与世界接轨。   原任董事长胡定吾昨天改选后,仍继续担任董事职位,由于胡定吾在大楼一开始投标之初,就参与规划,因此未来胡定吾仍以其管理经验,协助推动中心开幕营运和办公室的全球招租计划。   昨天下午召开的股东会和董监事改选,十四家出资股东全数出席,总计选出十三席董事、四席监事。其中中华开发工银、中联信托两大股东,各拥有二席董事;与上届相较,主要异动的席次仅二席,其中中华开发工银的代表由龚神佑改为胡定吾出任,台北国际金融公司总经理宝座,仍由中联信托副董事长林鸿明担任。

台北101大楼上梁 飙上508公尺 平地起高楼历史性一刻 陈总统、马英九、胡定吾连袂按钮 盼吸引国际精品进驻振兴景气[编辑]

中国时报 2003/07/02

【洪川咏、尤子彦/台北报导】   世界第一高楼的“台北一○一大楼”,在历经六年动工兴建之后,昨(一)日上午举行最后一根梁柱上梁典礼,完成第一百零一层楼、连同塔尖高达五百零八公尺的结构体。陈水扁总统、台北市长马英九与台北金融大楼公司董事长胡定吾共同按钮,将写满贵宾签名的大梁缓缓升到半空中,见证历史性一刻。   上梁仪式于十点半正式开始,大楼的股东代表、贵宾与台北市各区代表将典礼现场挤得水泄不通。刚当上中华开发工银董事长的胡定吾,以及开发金控董事长陈敏薰也连袂出席,两人一前一后出现在会场,立刻被媒体团团围住,成为全场焦点。   陈敏薰说,中华开发是台北金融大楼的第二大股东,当然希望大楼能赚钱,而且,未来中华开发总部也会进驻;至于购物中心,未来更将有全球名牌精品店进驻,爱买名牌的她会不会前来消费?陈敏薰笑说:“当然,一定会来买东西。”一旁的胡定吾也立刻笑著说,以后要规定敏薰只能在一○一消费。   在上梁典礼致辞时,政商关系良好的胡定吾,对前后任市长陈水扁、马英九,以及各界在过去六年来由筹备到兴建大楼的关切,表达谢意。   胡定吾说,自从八十六年与当时任台北市市长的陈水扁总统签定国内第一个BOT案,迄今已经过六年。这六年来,是平地起高楼、一步一脚印,不但打造了具有高科技与人文意识的世界级大楼,也将把台北市带到与国际舞台最接近的位置。   “台北一○一”台北金融大楼总经理林鸿明说,大楼购物中心将在今年十一月开幕营业,二、三楼分别有近三十个店面,以吸引国际名牌精品店进驻,目前招商进度已经完成九二%,七月底将达到一○○%,届时将成为全世界最受瞩目的购物中心。   至于办公大楼部份,目前已委托仲量联行在下半年对外招商,明年四月开始营运,据悉该办公大楼每坪每月租金至少在三千元以上,实际租金八月公布。   据了解,预定进驻的企业包括台湾证券交易所、中华开发等;身为股东之一的中国信托金控总经理罗联福则表示,中国信托的总行不会进驻,但在办公大楼中将会有一家分行,以服务消费力高的贵宾级客户。

101名字意思与改名日[编辑]

金融大楼更名TAIPEI 101 百货商场近期招商 明年十月开幕[编辑]

中国时报 2002/07/19

【龚招健/台北报导】   台北国际金融大楼昨日更名为TAIPEI 101,近期将对百货商场部分进行招商,大楼办公室则于年底开始招商,证交所与中国信托将以股东身分进驻;购物中心预计明年十月开幕,办公大楼后年九月营运。出席新大楼识别系统揭示仪式的市长马英九期许新地标成为台北的曼哈顿,带来新商机。   为凸显国际化定位,TAIPEI 101业主强调全名以英文发音,即TAIPEI ONE-O-ONE。马英九特别提醒各界,要注意TAIPEI的正确英文发音,他指出,TAIPEI是依过去威妥玛拼音的写法,其中的P应发B的音,不论采用汉语或通用拼音法,都念TAIBEI。   TAIPEI 101落成启用后,大楼内办公与活动人数预计约两万人,为纾解附近交通流量负荷,马英九表示市府将兴建捷运信义线,预计兴建六个停靠站,其中一站就在TAIPEI 101,但市政府财政拮据,相关经费尚无著落。为减低地面行人的流量,市府计划将TAIPEI 101周边的华纳威秀商圈、世贸展览馆群、凯悦饭店、国际会议中心等,以人行空桥连通。   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鸿明表示,TAIPEI 101主体大楼全部都是办公室,预计年底开始招商,后年九月开幕启用;主体大楼旁的百货商场(Mall)预定明年十月开幕,目前正准备招商,八月份举行招商酒会。   TAIPEI 101是台北市政府与民间合作的首个BOT案,由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以二百零六亿八千多万元取得土地开发权,并拥有七十年的建物使用权,但土地所有权仍属市府,建物所有权预计于二○六七年回归市府。

  配合改名为TAIPEI 101,业主昨日发表全新的企业识别系统,并由财政部长李庸三、市长马英九等人共同揭幕。林鸿明表示,以“立地台北”命名的TAIPEI 101,六个字母分别代表科技、艺术、创新、人性、环保、认同,数字101则代表楼高及超越满分、更上层楼的吉祥涵意。   TAIPEI 101完工后楼高达五百零八公尺,总楼板面积十一万四千六百五十九坪,总计投入五百八十亿元资金,平均每坪投入成本约五十万五千元。

感谢您提供新闻报导,稍后将在“台北101”条目进行内容扩充。--Sinsyuan✍️🌏🚀 2024年6月21日 (五) 11:14 (UTC)[回复]

您好@Sinsyuan,“凌时差制作所有限公司”与“凌时差音乐制作有限公司”两间公司是同地址。也提到de jure(法律上)与de facto(实务上存在的)。想请您帮忙做出判断。谢谢。--2402:1980:8283:EAE2:714F:BBBD:B8F5:73B7留言2024年6月22日 (六) 03:46 (UTC)[回复]

登记地点都是一样的话,应该可以重定向至“凌时差音乐”。--Sinsyuan✍️🌏🚀 2024年6月22日 (六) 03:4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