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病毒/Selected article/13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又称皮蛇,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英语varicella zoster virus感染所致的疾病病毒性疾病,特征为局部出现强烈疼痛的群聚皮肤水泡,典型病征为在身体左侧或右侧或脸部呈现带状的水痘,水痘出现前二至四天会出现麻刺感拉丁语paresthesia或局部疼痛,红疹通常会于二到四周内痊愈,然而有些人发生持续数月或数年的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英语postherpetic neuralgia,如果疹子扩散到眼部可能导致视力减损

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会潜伏英语virus latency神经元中,当病毒再度转为活性,便会经由神经行遍全身造成疹子。引起病毒活化的危险因子包含年长、免疫功能低下、婴幼期(小于18个月大)水痘病史。病毒如何滞留于人体或再次活性化的成因目前仍不清楚。未得过水痘的患者会在暴露于疹子病毒的情况下得水痘,但不会引起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疫苗英语shingles vaccine可降低50-80岁施打者一半的得病机率,也有助于降低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或再发时的严重度。当带状疱疹发病的最初72小时内,服用阿昔洛韦抗病毒药物可缓和病情和减短病期。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抗病毒药物或类固醇对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有所影响。据估计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可能罹患带状疱疹,常见于年长者或儿童中,小于5%的人发病超过一次。带状疱疹被认为是历史悠久的疾病,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火之腰带”,西班牙语中称为“小蛇”,印地语中称为“起大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