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尔斯·沃梅伦
马蒂尔斯·魏莫伦(荷兰语:Matthijs Vermeulen,1888年2月8日—1967年7月26日),是20世纪荷兰作曲家及音乐评论员。原名为马费亚斯·基斯坦努斯·范朗斯格斯·云迪莫伦(荷兰语:Matheas Christianus Franciscus van der Meulen)。
生平
[编辑]童年及投身音乐事业
[编辑]出生于荷兰东南部的海尔蒙德的一个天主教家庭,父亲名为范朗斯格斯·雅各伯·云迪莫伦(Franciscus Jacobus van der Meulen )是一名铁匹,马费亚斯年幼时因患上大病后,有感是上天拯救了他的生命,因此年青时便进入了修道院并打算成为一位神父。
在修道院他有机会接触音乐,特别是16世纪时期帕莱斯特里纳的复调音乐和对位法,令他非常感兴趣,并开始有感音乐才是他真正的兴趣。1907年,他离开了修道院,并迁居至阿姆斯特丹,他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中得到了其中一位教授兰格(Daniël de Lange)的垂菁,并得到他的私人教授近两年,之后再跟随另一位作曲家迪彭布罗克(Vermeulen Alphons Diepenbrock)学习,同时,他开始以笔名“马蒂尔斯·魏莫伦”在一些报章杂志上撰写音乐评论,包括《阿姆斯特丹人》及《荷兰电讯报》。1914年,他完成了《第1号交响曲》,并题献予迪彭布罗克,但换来的却是等待接近1年后所换来的拒演及退回。这件事令他和音乐学院的关系变得紧张。另一方面,马蒂尔斯在他的乐评中往往亦渗进了他的政治思想,特别是他不满当时的荷兰音乐过份倾向德国化,亦使他在音乐界上受到非议,使他的作品根本没甚机会在荷兰本土上演,他第一首能在荷兰上演的,是他的《第2号交响曲》,不过由指挥到乐手都全是业馀无薪的乐手,这件事令他觉得自己无法在荷兰立足,于是在1921年,他迁往法国生活。
法国生活
[编辑]魏莫伦选择前往法国,一方面是受德布西和拉威尔的印象派音乐所影响,并希望从他们的音乐中为自己坚持的复调式音乐带来新的启发。他定居于巴黎附近的路维希恩(Louveciennes),并从事多份报章的评论,包括一份荷属东印度的报纸Soerabaiasch Handelsblad驻法国代表。然而,他在报章上的评论慢慢偏向非音乐类型,而他的音乐生涯亦不见得有任何实际的进展。虽然他在法国写成了他第3至第5交响曲,以及多首室乐作品,但亦不太怎受到重视,及后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魏莫伦的生活日见艰难,其中1944年更是对他打击最大的一年:先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因饿荒而离世,三个月后,他的次子若斯坎(Josquin)亦在战场上战死,而他在Soerabaiasch Handelsblad工作亦因报馆财政困难而结业。二战后,他和幸存的家人离开生活了廿多年的法国,返回荷兰定居。
晚年
[编辑]回荷后,魏莫伦重新投入评论及音乐工作。他先在《阿姆斯特丹绿党报》中任职评论,当中他特别针对有共产背景的《荷兰真理报》作出批评。另外,他亦迎娶了当年音乐学院导师的女儿为第二任妻子。音乐方面,尽管他和皇家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的关系仍未能完全修补,但继任彭布罗克的指挥爱德华·范·贝纳姆以及鹿特丹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埃德瓦·弗普斯(Eduard Flipse)都跟他合作。1953年,魏莫伦的《第2号交响曲》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国际伊利沙伯音乐创作比赛中”夺得第5名。至此他的音乐开始在国内有较多公演的机会,而《第2号交响曲》亦于1956年的荷兰音乐节中再次上演。
晚年魏莫伦的音乐创作并不多,当中第6、7号交响曲及弦乐四重奏皆为这时期完成的作品。1967年,魏莫伦因病去世,终年79岁。
音乐风格
[编辑]魏莫伦的早期作品,是依从浪漫时期德奥派别如马勒等的风格来撰写,作品以调性音乐为主;不过自《第2号交响曲》起,便开始采用无调性的写作手法,音色趋向使用大量不协调和弦和音群;然而,他在无调性的主导下,仍然会注重不同声部之间的对位,以及乐句中的旋律性和伸延性;他又特别喜欢以不对称的小乐句去构成主题和副题旋律,令乐句中的色彩显得富有变化感。这种看似互相矛盾的概念,在他晚期时的第5、6、7号交响曲中都能反映出来。
虽然魏莫伦的音乐至今的演出次数仍然甚少,不过他在荷兰音乐界的地位却早已得到肯定。1972年起,荷兰设立了“马蒂斯·魏莫伦”奖,每年颁奖予杰出的荷兰作曲家,亦于1986年起,增设为年轻作曲家而颁发的同等奖项。
作品
[编辑]- 剧乐《飞行的荷兰人》
- 7首交响曲
- 2首大提琴奏鸣曲
- 弦乐三重奏、四重奏各一首
- 小提琴奏鸣曲
- 多首艺术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