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华新水泥厂旧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华新水泥厂旧址
华新水泥厂旧址正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1946年至2005年
编号7-1812
认定时间2013年3月

华新水泥厂旧址,是一座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新水泥厂的筹备工作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开展,以供战后进行经济建设之用;兴建工程在1946年9月开始,因社会和经济状况而面临困难,但最终能够解决,后来获得了“远东第一”的荣誉。但是,随着传统工业在2010年前后遭到逐步淘汰,黄石港区的工业从繁盛变为萧条;华新水泥厂也在2005年停产,计划改造为水泥博物馆。水泥厂旧址保存完好,在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

筹备、兴建与初期发展

[编辑]

1907年(清朝光绪33年),由于粤汉铁路的修筑工程需要大量水泥湖广总督张之洞招请国人兴办水泥厂;程祖福上书表示有意承办,由此成立了大冶湖北水泥厂[1]。这家水泥厂其后被启新洋灰公司接管、并更名为启新华记湖北水泥厂,又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的1938年被中华民国经济部迁往战线后方,更名为华中水泥厂[2]。水泥专家王涛出任华中水泥厂厂长,又成为昆明水泥公司的总经理[2]。1943年5月,华中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与昆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股东联席会议,决定把两家企业合并成立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

王涛认定中国最终会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因此要开始筹备兴建一座大型、先进的水泥厂,以便在战后进行经济建设;他为此筹募资金,联络股东,又选择厂址和设备[4]。为了确保战后的水泥厂建设不会受贬值影响,王涛买下林场来储备木材,又把150万美元的资金存入花旗银行[4]。在抗日战争进入中方反攻阶段后,王涛派遣工程师张宝华赴美国订购设备;张宝华与爱丽斯·强默公司谈判,订购了两台回转窑、两台生料磨英语Rawmill、四台水泥磨英语Cement mill,他订购的款式可以组建每年生产50万吨水泥的生产线,这样的先进性和规模在当时的中国以至亚洲都相当高[4]

抗日战争刚结束后的中国经济十分恶劣,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问题严重,令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原有的3,000万法币资本不敷应用,只好增资1,000万法币[4]。其后,华新水泥厂在1946年9月动工,但因为经济环境恶劣而耗尽资金;王涛变卖房屋等家产来补贴水泥厂的建设,加上早前的保值措施,令华新水泥厂得以继续兴建下去[4]。到了第二次国共内战,王涛把家眷带到厂内,保证与员工共患难、从而安定人心;他又提出先用已有物资开始生产水泥,这在1949年初成事[a],但战乱沉重打击对水泥的需求,令水泥厂停工断粮[4][5]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就此与王涛协商,王涛答应用水泥厂的煤炭、闲置设备等物资交换粮食[4]

中国共产党在三大战役取胜后即将能够统治中国大陆,不少企业的地下共产党员组织护厂队,以避免中国国民党人员在溃败前破坏工厂;华新水泥厂成立了由王涛担任主任的应变委员会,又在1949年3月正式成立护厂队,在厂内站岗、巡逻[4]。同年5月,一群国民党溃兵进水泥厂索取钱财,王涛故意把写有“水泥二千吨”的支票展示给他们;溃兵只好劫持接载员工的工厂班车,赴长沙领取水泥,又拆走工厂电话线,疑是企图变卖[4]。但是,他们发现王涛开出的是空头支票、工厂班车司机又刻意拆下零件,愤怒的溃兵们于是强行修理、并继续劫持工厂班车,逃亡到湖南衡阳[4]。水泥厂向溃兵军官行贿,司机脱身后把车驶回水泥厂,令厂方没有损失汽车,而王涛也派工人修复电话线[4]

中后期发展及停产

[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大冶县(今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或没收了国民政府国资企业、以及官僚资本企业,当中包括华新水泥公司;人民政府接管华新水泥公司后鼓励恢复生产,水泥厂在1950年12月建立第二条生产线[6]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1966年8月,华新水泥厂被更名作东风水泥厂;至1967年,水泥厂的行政领导机构遭到群众组织夺权,东风水泥厂革命委员会其后成立[7]。1970年,水泥厂恢复原名,并成立“厂整党建党领导小组”[7]

华新新型窑窑头控制仪表

在1957年,华新水泥厂出产了53.9万吨的水泥,是五年前的两倍有多;出产的主要水泥品种有400和500号混合水泥,亦有试产道路水泥和800号水泥[6]。华新水泥厂在1959年获得“湖北省工交、运输、基建、财贸战线社会主义先进集体”的荣誉,华新水泥亦被誉为“远东第一”,不少1950年代北京建设均选用了该企业的产品[8][9]。水泥厂第三座水泥窑英语Cement kiln在1975年扩建、1977年投产,这座水泥窑的样式在1970年代中国大陆的水泥厂建设中广泛流传[10]。从开厂至1984年,华新水泥厂累计为中国大陆的经济建设提供超过1,900万吨水泥,历年来的净利润和所有已缴交税项合计超过四亿人民币[5]。该厂实施全面的品质管理,把产品品质置于产量、物资消耗和生产设备之上,出产的水泥曾连续22年全部及格;厂方亦重视降低能源消耗、进行技术革新,并推行经济责任制,确立各工作单位的职责[5]。1994年,第四座水泥窑投产[10]。水泥厂的生产规模在其后的1999年达到全年350万吨,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单所工厂产量最高的水泥企业[11]

黄石港区工业在1990年代曾经十分繁盛,但传统工业在2010年前后遭到逐步淘汰,令当地工业萧条,只好改为发展服务业[12]。2005年,华新水泥厂停产[b][8][10][13]。在当局的推动下,华新水泥厂将会改为水泥博物馆[8]

以华新水泥厂旧址为基础兴建的湖北水泥博物馆

设备

[编辑]

华新水泥厂旧址内建筑和设备包括厂房、水泥窑、磨房、装包机等[13]。华新水泥厂的第一和第二号湿法加工水泥窑从美国进口,直径为3.5公尺,长145公尺,是当时中国最大型的回转窑,也是其中一款当时举世最大型的回转窑;三号窑是由中国自产的大型水泥湿法旋窑,名为“华新窑”,四号窑是一座预分解窑[1][4][10]。水泥厂也有两台备有水力分离器闭路循环的湿法生料磨,直径2.74公尺、长3.96公尺,以及四台备有选粉机闭路循环的水泥磨,直径和长度与湿法生料磨相同[4]。厂内还有建厂以来的所有工业零件模型[10]

保护

[编辑]

华新水泥厂被学者评论为见证中国民族工业历史的重要工业遗产,旧址保存完好,但保护状态处于冻结,日益衰败的内部环境与四周的繁华都市出现隔离的景况[1][10][14]。水泥厂旧址是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发现之一,在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作为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的一部分;2013年,水泥厂旧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0]。包括厂区生产、包装车间等设施的合共占18.38公顷的旧址被划为核心保护区,包括家属区等设施、位于厂区外围的31.49公顷范围则版划为建设控制区[14]。华新水泥厂旧址分别在2015年及2016年初开始进行保安工程和修缮工作[13]。经过学者考察和市府推动,水泥厂将会改造成一所水泥博物馆[8]

参注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华新水泥厂投产的月份有争议,一说为1949年2月,另一说为同年4月。
  2. ^ 华新水泥厂停产的原因有争议,一种说法认为生产水泥造成污染、又消耗不少能源,因此华新水泥厂以环保理由停产;另一种说法指,华新水泥厂是因为现代水泥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求而停止运作。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管菁; 胡雅年; 陈飞. 曾經遠東第一 華新水泥廠舊址申報文保國字號. 长江日报. 2009-01-05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9). 
  2. ^ 2.0 2.1 赵丁言 (编); 胡少怀. 在抗战硝烟中建立的华中水泥厂. 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4-05-31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9). 
  3. ^ 水泥史话之——昆明水泥厂. 西部水泥网. 2010-08-26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9).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周醉天; 韩长凯. 中國水泥史話(8)——王濤與華新水泥廠. 水泥技术. 2012, (2). doi:10.3969/j.issn.1001-6171.2012.02.001. 
  5. ^ 5.0 5.1 5.2 江辉. 抓住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华新水泥厂提高经济效益的调查. 中国建材. 1984. 
  6. ^ 6.0 6.1 李盛华. 华新百年历程之三.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2009-07-07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1). 
  7. ^ 7.0 7.1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黄石市组织史资料, 1922-1987.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2. 
  8. ^ 8.0 8.1 8.2 8.3 王玉燕. 黃石/水泥廠轉生術 變身博物館. 经济日报. 2016-07-21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1). 
  9. ^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湖北省志: 建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孙永生; 郑莉娟; 李洪斌. 工业遗产所在街区的整体保护——以华新水泥厂旧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4-09-13. 
  11. ^ 郑建辉. 华新水泥:顺势而为 持续发展动力强劲. 中国水泥研究院. 2014-07-03 [2016-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3). 
  12. ^ 邓伟. 工業老城區崛起服務業生力軍. 楚天金报. 2014-08-06 [2016-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3). 
  13. ^ 13.0 13.1 13.2 石勇; 廖晓慧. 华新水泥旧址文物修缮全面铺开. 东楚晚报. 2016-03-25 [2016-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4). 
  14. ^ 14.0 14.1 王舒娴. 黃石初擬城區首批紫線專項規劃. 楚天都市报. 2012-04-17 [201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