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莲娜·迪特利希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10月11日) |
玛莲娜·迪特利希 Marlene Dietrich | |
---|---|
出生 | 玛丽·玛莲娜·迪特利希 Marie Magdalene Dietrich 1901年12月27日 德国柏林 |
逝世 | 1992年5月6日 法国巴黎 | (90岁)
墓地 | 柏林舍嫩贝格市立三号公墓 |
职业 | 演员、歌手 |
活跃时期 | 1919年–1984年 |
配偶 | 鲁道夫·席贝尔 (1923–1976;夫逝) |
儿女 | 玛丽亚·里瓦 |
网站 | www |
签名 | |
玛丽·玛德莲娜·“玛莲娜”·迪特利希(德语:Marie Magdalene "Marlene" Dietrich,1901年12月27日—1992年5月6日[1]), 德国演员兼歌手,拥有德国与美国双重国籍[2][3][4],在其近七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持续自我革新,由此保持了颇高的受欢迎度。
迪特利希于1920年代柏林开始演艺生涯,出演戏剧及无声电影。1930年她凭借在《蓝天使》中的表演赢得国际声誉,也由此同派拉蒙电影公司签约,进军好莱坞。迪特利希出演了《摩洛哥》(1930年)、《上海快车》(1932年)和《欲望》(1936年)等电影,以其个人魅力及“异国美貌”大获成功,成为这一时代收入最高的女演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迪特利希在美国进行广泛巡演。战后她出演电影数量下降,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主要从事歌舞表演,巡游世界。
二战期间迪特利希投身人道主义事业,为德国及法国避难和流亡者提供住所和经济支持,并为其争取美国公民权。她在前线巡演并鼓舞士气,以此获得了美国、法国、比利时及以色列方面的表彰。1999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迪特利希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9名[5]。
生平
[编辑]出道
[编辑]玛莲娜·迪特利希生于1901年的柏林,出生时名为玛丽·玛德莲娜·迪特利希(Marie Magdalena Dietrich)。5岁时父亲逝世,而后她的母亲和名普鲁士军官结婚。1918年她在魏玛的音乐学院学小提琴,并于1921年在柏林展开演员生涯.
1923年演出第一个角色,同年与助理制作鲁道夫·席贝尔(Rudolf Sieber)结婚,并生下第一个女儿。1930年是玛莲娜·迪特利希事业起飞的开始,当年她在根据德国作家亨利希·曼的小说《垃圾教授》为蓝本改编的电影《蓝天使》(Der blaue Engel)中饰演罗拉一角,其中演唱了歌曲《我从头到脚为爱而生》(Ich bin von Kopf bis Fuß auf Liebe eingestellt)而红遍全球,然后同导演约瑟夫·冯·史坦堡前往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陆续拍摄六部电影,包括1930年的《摩洛哥》、1931年的《羞辱》、1932年的《金发维纳斯》及《上海快车》、1934年的《放荡的女皇》及《魔鬼是女人》,1935年她结束与史坦堡的合作。
辉煌时期
[编辑]1936年纳粹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邀请她回到德国,并保证除了提供高薪之外,还给予她完全修改剧本与挑选合作伙伴的自由,但被迪特利希拒绝。她留在在美国跟着多位导演包含亚弗列·希区考克、恩斯特·刘别谦、奥森·威尔斯(电影“公民凯恩”的导演)与比利·怀德合作电影。1937年的奥地利短暂之行后,她开始了常年的旅途。两年后她接受了美国国籍,尽管当时她的母亲还住在柏林。
在三十年代中期,她和凯瑟琳·赫本、葛丽泰·嘉宝、梅·蕙丝以及琼·克劳馥等人同时成为“票房毒药”,因为观众不再喜欢她们“高艺术水准”的电影了。在这样的绝境下,电影《大骗局》(Destry Rides Again/The big bluff)的崭新形象,挽救了她的事业。剧中她改变原本不可接近的女神形象,成为为命运奋斗,嗓音低沉沙哑专唱淫词艳语的酒吧女郎。其后迪特里茜因歌声而更加出名。尽管她认为这根本称不上唱歌,倒更像在说话。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莉莉玛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成为宣慰非洲与欧美军队艺人中最受欢迎的一位,为此她中断了自己的正职,一直积极参与并资助战时的避难和流亡者。战争结束前,她随着最早进入德国的美军部队重新回到了德国,并寻找自己的母亲与姐妹。而她的母亲于1945年11月过世。
二次大战后
[编辑]从50年代开始,她几乎只发展歌唱事业,并取得极高的成就,当时她的音乐指导是伯特·巴卡洛克(Burt Bacharach)。
在1960年一次欧洲巡回演出中,她再次回到德国柏林。和在波兰、俄国或以色列演出不同的是,在这里迎接她的不只是喜欢她的观众,还有另一群敌视她的人与媒体,他们视她为“叛国者”,甚至对她进行炸弹恐吓。1961年她拍摄最后一部大片《纽伦堡的审判》,这是一部关于法律工作者被卷入纳粹非法体系的电影。
后期至过世
[编辑]之后,她的酗酒问题越来越严重,1975年在澳大利亚一次登台演出中她股骨受伤,从此结束舞台生涯。在三年后,她出现在1979年的电影《漂亮的小白脸,可怜的小白脸》(Schöner Gigolo,armer Gigolo)。在本片中她的角色完全是在轮椅上完成的,这是她最后一次现身,拍摄完本片之后她选择完全离开公众的视线,在巴黎蒙田大街公寓中度过馀生。
数年后,她接受了马克西米利安·谢尔的请求,在纪录片《玛莲娜》中再次出现,但只有声音而没有身影。谢尔用老电影片断与图片等制作出这部作品。在这部纪录片中,谢尔与迪特里茜一直以德语和英语交替争论中,电影用迪特利希的预言做为结束,本片后来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1962年,她的第一部自传《ABC》出版。1987年发行第二部自传《我是,谢天谢地,柏林人》。
1992年迪特利希逝世于巴黎,官方发布的死因是心脏问题与肾衰竭。但身为她秘书与女友读诺玛波克却有不同说法,她认为真正死因很可能是迪特利希在两天内第二次中风后,服用过量安眠药以结束自己生命。诺玛波克在迪特利希的过世的数周前频繁的造访她的住所,根据迪特利希生前愿望,她被葬在柏林斯都本劳赫大街(Stubenrauchstrasse)43-45号市立墓园中一座朴素的墓中。
在她逝世后,仍伴随着有关“叛国者的争论”,因受到公众信件抗议与演员爱沃琳·库内克(Evelyn Künneke)的公开谴责,最后原先计划好的纪念活动以“组织方面的原因”为理由而取消了。1996年,在柏林甚至发生了一件以她的名字来命名街道而延伸出的争议。
影响
[编辑]1997年,柏林市动物园城区将新建的波茨坦广场,以及凯悦酒店和歌剧院及赌场间的区域命名为“玛莲娜·迪特利希广场”。纪念词写道:“柏林的世界电影与音乐明星,为了自由与民主,为了柏林与德国”。2001年在她一百岁诞辰之际,柏林市正式对敌视她的过往提出道歉。2002年5月16日,她被追认为柏林的荣誉市民。
玛莲娜·迪特利希通过她中性的气质征服了公众,她支持男女平等且经常穿着男装,这在当时是非常受到争议的。但也因此,她成为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妇女运动的偶像。由于她是名双性恋者[6],因此也成为同性恋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与社会方面,她投身反对希特勒不人道的民族主义思想得到国际赞扬,这份赞扬明显的早于她在祖国德国所能受到的赞誉。在1947年,她获得了美国最高的公民奖“总统自由勋章”。1950年法国政府则授予她“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作品
[编辑]有声影片
[编辑]年份 | 影片 | 角色 | 导演 | 其他演员及注解 |
---|---|---|---|---|
1930 | 《蓝天使》(Der blaue Engel) | Lola-Lola | 约瑟夫·冯·史坦堡 | 埃米尔·杰宁斯、库尔特·盖隆 (分别拍摄德文及英文版) |
1930 | 《摩洛哥》 | Mademoiselle Amy Jolly | 约瑟夫·冯·史坦堡 | 贾利·古柏、阿道夫·门吉欧 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
1931 | 《羞辱》(Dishonored) | Marie Kolverer | 约瑟夫·冯·史坦堡 | 维多·麦克劳伦、华纳・欧兰德 |
1932 | 《上海快车》(Shanghai Express) | Shanghai Lily | 约瑟夫·冯·史坦堡 | 克里夫·布洛克、黄柳霜 |
1932 | 《金发维纳斯》(Blonde Venus) | Helen Faraday | 约瑟夫·冯·史坦堡} | 卡莱·葛伦、 赫伯特·马歇尔、安德烈·帕尔马 |
1933 | 《歌之歌》(The Song of Songs) | Lily Czepanek | 鲁宾·马莫利安 | 布赖恩·艾亨、莱昂内尔·阿特威尔 |
1934 | 《放荡的女皇》(The Scarlet Empress) | Princess Sophia Frederica / Catherine II | 约瑟夫·冯·史坦堡 | 约翰·戴维斯·洛奇、萨姆·贾菲、玛丽亚·里瓦 |
1935 | 《魔鬼是女人》(The Devil Is a Woman) | Concha Perez | 约瑟夫·冯·史坦堡 | 莱昂内尔·阿特威尔、爱德华·埃弗雷特·霍顿、塞萨尔·罗梅罗 |
1936 | 《I Loved a Soldier》 | Anna Sedlak | 亨利·哈撒韦 | 查尔斯·博耶、阿吉姆·坦米罗夫 (未拍摄完成) |
1936 | 《欲望》 (Desire) | Madeleine de Aupre | 弗兰克·鲍沙其 | 贾利·古柏、约翰·哈利迪 |
1936 | 《乐园思凡》 (The Garden of Allah) | Domini Enfilden | 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 | 查尔斯·博耶、约翰·卡拉丁 |
1937 | 《无甲骑士》(Knight Without Armour) | Countess Alexandra Vladinoff | 雅克·费代尔 | 罗伯特·多纳特、艾琳·范布勒 |
1937 | 《天使》 (Angel) | Maria Berker | 恩斯特·刘别谦 | 赫伯特·马歇尔、梅尔文·道格拉斯、爱德华·埃弗雷特·霍顿 |
1939 | 《碧血烟花》 (Destry Rides Again) | Frenchy | 乔治·马歇尔 | 詹姆斯·史都华、尤娜·默克尔 |
1940 | 《七枭雄》 (Seven Sinners) | Bijou Blanche | 泰·加内特 | 约翰·韦恩、布罗德里克·克劳福德 |
1941 | 《新奥尔良之光》 (The Flame of New Orleans) | Countess Claire Ledoux | 勒内·克莱尔 | 布鲁斯·卡伯特、罗兰·杨 |
1941 | 《Manpower》 | Fay Duvall | 拉乌尔·沃尔什 | 爱德华·罗宾逊、George Raft |
1942 | 《雄霸闺房》 (The Lady is Willing) | Elizabeth Madden | 米切尔·雷森 | 弗雷德·麦克默里、艾琳·麦克马洪 |
1942 | 《The Spoilers》 | Cherry Malotte | 雷恩·莱特 | 约翰·韦恩、伦道夫·斯科特 |
1942 | 《匹兹堡》(Pittsburgh) | Josey 'Hunky' Winters | 刘易斯·塞勒 | 约翰·韦恩、伦道夫·斯科特 |
1944 | 《Kismet》 | Jamilla | 威廉·迪特勒 | 罗纳·考尔门、詹姆斯·克雷格 |
1944 | 《追男记》 (Follow the Boys) | 她自己 | A.爱德华·萨瑟兰 | George Raft、Vera Zorina、奥森·威尔斯 |
1946 | 《Martin Roumagnac》 | Blanche Ferrand | 乔治·拉孔布 | 让·加宾、Jean d'Yd |
1947 | 《金耳环》(Golden Earrings) | Lydia | 米切尔·雷森 | 雷·米伦、Murvyn Vye |
1948 | 《柏林艳史》(A Foreign Affair) | Erika Von Schlutow | 比利·怀德 | 珍·亚瑟、约翰·伦德 |
1949 | 《拼图》(Jigsaw) | 她自己(友情客串) | 弗莱彻·马克尔 | 弗朗肖·托恩、让·华莱士 |
1950 | 《舞台惊魂》(Stage Fright) | Charlotte Inwood | 亚佛烈德·希区考克 | 珍·惠曼、迈克尔·威尔丁、理查德·托德 |
1951 | 《天空无路》(No Highway in the Sky) | Monica Teasdale | 亨利·科斯特 | 詹姆斯·史都华、格莉妮丝·约翰斯 |
1952 | 《恶人牧场》(Rancho Notorious) | Altar Keane | 弗里茨·朗 | 阿瑟·肯尼迪、梅尔·费勒 |
1956 | 《环游世界八十天》 | Saloon Hostess (友情客串) | 迈克尔·安德森 | 大卫·尼文、Cantinflas、莎莉·麦克琳、弗兰克·西纳特拉 |
1957 | 《春满销金城》(The Monte Carlo Story) | Maria de Creveçoeur | 塞缪尔·A·泰勒 | 维多里奥·狄西嘉、阿瑟·奥康纳 |
1957 | 《控方证人》 | Christine Vole (Helm) / cockney woman | 比利·怀德 | 蒂龙·鲍尔、查尔斯·劳顿 |
1958 | 《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 | Tanna | 奥森·威尔斯 | 查尔顿·赫斯顿、奥森·威尔斯、珍妮特·利、莎莎·嘉宝 |
1961 | 《纽伦堡的审判》 | Mrs. Bertholt | 斯坦利·克雷默 | 史宾塞·屈赛、伯特·兰卡斯特、理查德·威德马克、朱迪·加兰 |
1962 | 《黑狐: 阿道夫· 希特勒的兴衰》(Black Fox: The Rise and Fall of Adolf Hitler) | 旁白(只有声音) | 路易·克莱德·Stoumen | |
1964 | 巴黎假期(Paris When It Sizzles) | 她自己 | 理查德·奎因 | 奥黛丽·赫本, 威廉·荷顿 |
1979 | 《漂亮的小白脸,可怜的小白脸》(Schöner Gigolo, armer Gigolo) | Baroness von Semering | 大卫·海明斯 | 大卫·鲍伊, 金·露华、西德恩·罗姆英 |
1984 | 《玛琳》(Marlene) | 她自己(只有声音) | 马克西米利安·谢尔 | 马克西米利安·谢尔、安妮·阿尔伯斯、伯纳德·霍尔 (获得金像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
参考文献
[编辑]- ^ Flint, Peter B. Marlene Dietrich, 90, Symbol of Glamour, Dies. The New York Times. 1992-05-07.
- ^ Marlene Dietrich to be US Citizen. Painesville Telegraph. 1937-03-06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 ^ Citizen Soon. The Telegraph Herald. 1939-03-10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 ^ Seize Luggage of Marlene Dietrich. Lawrence Journal World. 1939-06-14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3).
- ^ AFI's 50 Greatest American Screen Legend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4-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3).
- ^ 好莱坞博物馆拍卖玛莲娜物品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4-09-10.
延伸阅读
[编辑]- Bach, Steven. Marlene Dietrich: Life and Legend.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Inc. 1992. ISBN 978-0-688-07119-6.
- Bach, Steven. Marlene Dietrich: Life and Legen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1. ISBN 978-0-8166-7584-5.
- Chandler, Charlotte. Marlene Dietrich, a personal biography. Simon & Schuster. 2011. ISBN 978-1-4391-8835-4.
- Gammel, Irene. Lacing up the Gloves: Women, Boxing and Modernity. Cultural and Social History. 2012, 9 (3): 369–390 [2020-06-27]. doi:10.2752/147800412X13347542916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 McIntosh, Elizabeth P. Sisterhood of Spies: The Women of the OSS. London: Dell. 1998. ISBN 978-0-440-23466-1.
- Morley, Sheridan. Marlene Dietrich. Sphere Books. 1978. ISBN 978-0-7221-6163-0.
- O'Connor, Patrick. The Amazing Blonde Woman: Dietrich's Own Style.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1991. ISBN 978-0-7475-1264-6.
- Riva, Maria. Marlene Dietrich 1st. Knopf. 1993. ISBN 978-0-394-58692-2.
- Riva, Maria. Marlene Dietrich. Ballantine Books. 1994. ISBN 978-0-345-38645-8.
- Spoto, Donald. Blue Angel: The Life of Marlene Dietrich. Doubleday. 1992. ISBN 978-0-385-42553-7.
- Thomson, David.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Cinema. London: Secker and Warburg. 1975. ISBN 978-0-436-5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