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仁 (教育家)
此条目的主要贡献者与本条目所述的内容疑似存在利益冲突。 (2020年2月29日) |
此条目形似新闻稿,或带有过度的宣传性语调。 (2020年2月29日) |
杨守仁 | |
---|---|
出生 | 福建省莆田县下洋村 | 1933年4月22日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母校 | 中国地质大学 |
职业 | 古生物学家 |
杨守仁(1933年4月22日—), 男,福建莆田人,中国古生物学专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生平
[编辑]1933年4月22日,杨守仁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下洋村。1942年2月至1948年1月期间,他先后于莆田县私立育德小学(2年)和莆田县涵江中心小学(4年)学习;1948年2月至1951年1月期间,他莆田县江口华侨私立初级中学学习;1951年2月,他考入福建省莆田县第一中学高中部学习。1953年7月从莆田一中毕业后,杨守仁考入北京地质勘探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1957年大学毕业,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教,一直从事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1]
学术贡献
[编辑]20世纪80年代以来,杨守仁合作完成了“黔滇桂地区泥盆纪至三叠纪生物群研究”、“华南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综合地层学及生物群研究”、“下扬子地区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塔里木盆地二叠纪生物地层研究”和“江苏南部震旦纪至三叠纪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研究”等五个国家项目。
1992年以来,他独立主持完成了“中国南部全新世海滩岩中的生物群及其古生态古环境研究”、“黔桂地区三叠纪海生微体化石及其沉积环境的综合研究”和“闽浙全新世海滩岩及其动物群与定量古气候的探索”等三项国家项目。期间杨守仁发表了学术论著55篇部,频与国际同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杨守仁作为主编,组织编撰了《中国地学通鉴·地质卷》,该书卷于2018年正式出版。[2]
奖项和荣誉
[编辑]许多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多次引用和好评,并多次得到奖励。1984年,“北京西山门头沟组双壳类的发现与研究”得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四等奖;1992年,“塔里木盆地地层研究的主要进展”得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优秀阶段成果奖;1993、1996年,“黔桂苏赣地区二叠-三叠纪海相地层古生物及沉积环境研究”先后获北京大学第四届科技成果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杨守仁曾获得“北京大学1989-1990年度优秀教学奖”,并于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3]
学术论著
[编辑]牙形石研究论文:
- 广西西部早、中三叠世序列[4];
- 江西信丰县铁石口地区二叠—三叠纪牙形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5];
- 江苏镇江Hypophice-ras 层中的二叠纪牙形石及其意义[6];
- 贵州西南部“法郎组”牙形石及其时代[7];
- Ladinian-Carnian Conodonts and Their Biostratigraphy in Asia[8];
- 广西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牙形石演化、分带及二叠—三叠系界线
- 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区[9]。
双壳类研究论文:
头足类研究论文:
- Cephalopods of the “Falang Formation”(Triassic) from Guanling and Zhenfeng Counties,Guizhou Province,China.[13]
海滩岩研究论文:
- Distribution of Holocene Beachrock in China and Climatic Changes[14];
- 岛南岸全新世海滩岩中的贝类及其气候特征[12];
- 中国全新世海滩岩分布与气候变化[15][16][17];
- 浙江沿海全新世海滩岩基本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18]。
社会兼职
[编辑]曾任中国地质矿产部古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头足类学科组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学科评议小组成员;《古地理学报》杂志的编辑委员会编委。 [3]
参考资料
[编辑]- ^ 光荣离退休名单,北京大学地空学院,2015-07-05[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中国地学通鉴·地质卷(全二册)[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3.0 3.1 赤诚勇敢 创新探索,莆田市科学技术协会,2016-08-1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广西西部早、中三叠世牙形石序列,CNKI学问,1986 [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江西信丰县铁石口地区二叠—三叠纪牙形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期刊界,1990年 [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江苏镇江Hypophiceras层中的二叠纪牙形石及其意义,CNKI学问,1993年 [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贵州西南部“法郎组”牙形石及其时代,《地层学杂志》 ,1995年 [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Ladinian-Carnian Conodonts and their Biostratigraphy in Asia,idm.gov.vn,1995年 [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区,CNKI学问,2001年 [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地质学报》1982年第56卷第4期目录,《地质学报》编辑部,1982年 [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广西西部早三叠世双壳类组合,CNKI学问,1986年 [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2.0 12.1 海南岛南岸全新世海滩岩中的贝类及其气候特征,CNKI学问,1997年 [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Cephalopods of the “Falang Formation”(Triassic) from Guanling and Zhenfeng Counties, Guizhou Province, China,Wiley Online Library,2010-09-07 [13]
- ^ Distribution of Holocene Beachrock in China and Climate Change,Google Books,1996年 [14] .
- ^ 中国10ka来海滩岩时空分布与气候变迁,CNKI学问,1996年 [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中国南部全新世海滩岩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CNKI学问,2004年 [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海南岛南岸全新世海滩岩中的贝类及其气候特征,CNKI学问,1997年 [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浙江沿海全新世海滩岩基本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维普资讯,1999年 [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