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朝鲜大屠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朝鲜大屠杀
艺术家巴勃罗·毕卡索
年份1951年
媒介油画
尺寸110 cm × 210 cm(43.3 in × 82.7 in)
收藏地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朝鲜大屠杀》(法语:Massacre en Corée)是巴勃罗·毕卡索于1951年1月18日创作的表现主义绘画,为毕卡索的第三幅反战作品,描绘一批行刑军队屠杀一群裸体妇女和儿童的情景,被认为是毕卡索对美国干涉朝鲜战争及相关暴行的谴责[1][2][3],目前在巴黎的毕加索博物馆展出。

背景

[编辑]

《朝鲜大屠杀》是毕卡索继1937年创作《格尔尼卡》和1944年至1945年创作《停尸房英语The Charnel House》后,第三幅以反战为主题的画作。这幅画的标题明指在作画前一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不过毕加索在作品中没有准确描绘详细的事件或准确的发生地点。[4]

毕卡索过去曾经历过的西班牙内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战争大幅度影响其艺术创作。虽然没有参加过任何战争,但毕卡索经常以自己的作品发表政治声明。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著一个重大动荡时期,在此期间,毕加索曾住在被占领的巴黎英语Paris_in_World_War_II解放巴黎后,他的战后艺术表现出反战形象和和平象征。[5]他曾声称他的作品是一本“日记”,不仅记录了他的个人生活,也记录著他过去所处时代的情势及冲突。

描绘

[编辑]

《朝鲜大屠杀》这幅作品的尺寸约为43英寸(1.1公尺)乘以82英寸(2.1公尺),比《格尔尼卡》小,但双方的主题概念非常相似,《朝鲜大屠杀》的表现力比前者更强烈。该幅画作则可能描绘1950年7月发生的老斤里事件,当时有大批朝鲜半岛难民被美军屠杀,或者受到同年的为美军主导,向信川地区进行的信川良民虐杀事件影响。因此,《朝鲜大屠杀》的主轴则准确描绘平民被反共势力所杀害的情景。对此,艺术评论家克尔斯滕·霍文·基恩 (Kirsten Hoving Keen) 则明确的表示:“毕卡索受到了美国在韩国暴行报导的启发”。

在构图方面,《朝鲜大屠杀》则强烈受到弗朗西斯科·戈雅的画作《1808年5月3日的枪杀》的影响,该者画作描绘西班牙半岛战争初期,拿破仑的士兵若阿尚·缪拉处决西班牙平民的情境。因此《朝鲜大屠杀》则是以戈雅作为蓝本进行构图制作,此外,画作也受到爱德华·马奈描绘了马西米连诺一世处决的五幅画作的影响。[6]

与《1808年5月3日的枪杀》相似,毕卡索在《朝鲜大屠杀》以分叉构图为标志,将画作的区域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左侧为一群赤裸、狼狈的妇女和儿童躺在乱葬坑脚下,右边则站著全副武装、同样赤身裸体的“骑士”,有著“类似于史前巨人的巨大四肢、坚硬肌肉”。整个画作出现的人们则表现出相当僵硬的动作。

正如在过去绘画和版画中对于士兵的描绘,画作骑士的头盔已经扭曲呈现畸形的外观,使用的武器是自中世纪到现代侵略工具的大杂烩;这被认为是毕卡索对于战争屠杀行为的讽刺。此外士兵们并没有阴茎。与左侧女性的怀孕状态突出性特征作为明显的对比。不少观众解读为“军人以毁灭生命者的身份,用枪支代替了自己的阴茎从而阉割自己,并剥夺了下一代人的生命。”[7]

意义和遗产

[编辑]

在毕卡索的作品中,《朝鲜大屠杀》比《格尔尼卡》更不为人知。与其他更著名的作品相比,《朝鲜大屠杀》在视觉叙事方面则表现的更加直白。因此在1951年首次展出时反响不佳的评价。展览策展人伊莎贝尔·利穆赞 (Isabelle Limousin) 解释道:“这对于这位艺术家的同时代观众来说显得更加简单、太易读”,但她认为它是“非常强大的作品”。[8]

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将这幅画描述为:“毕加索最重要、且捍卫著人权的和平主义作品之一,其绘画的意涵远超越意识形态和立场。”

毕加索专家皮埃尔·戴克斯英语Pierre_Daix认为,这幅画:“进入了残酷绘画的伟大传统,并描绘著20世纪版本的无辜者大​​屠杀”。[9]

破坏

[编辑]

2022年10月9日,环境压力组织反抗灭绝的两名活动家向正在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巡展的《朝鲜大屠杀》,使用强力胶将他们的手黏在保护画作的有机玻璃上进行抗议,随后这些活动人士被捕,但后来被无罪释放。在该场事件中,画作本身并未受到破坏。[10]

另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David Hopkins, After Modern Art: 1945–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5. ISBN 0-19-284234-X, ISBN 978-0-19-284234-3
  2. ^ Picasso A Retrospective, Museum of Modern Art, edited by William Rubin, copyright MoMA 1980, p.383
  3. ^ Ingo F. Walther, Pablo Picasso, 1881–1973: Genius of the Century (Taschen, 2000), p. 94. ISBN 3-8228-5970-2, ISBN 978-3-8228-5970-4
  4. ^ Lentini, Damian. Massacre en Corée (Massacre in Korea). Haus Der Kunst. [28 Dec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8). 
  5. ^ Picasso and War (PDF). Musée de l'Armee Invalides. February 2019 [28 Dec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6-20). 
  6. ^ Keen, Kirsten Hoving. "Picasso's Communist Interlude: The Murals of War and Peace".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Vol. 122, No. 928, Special Issue Devoted to Twentieth Century Art, July, 1980. p. 464.
  7. ^ Nicholas John Cull, David Holbrook Culbert, David Welch, Propaganda and mass persuasion: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1500 to the present (ABC–CLIO, 2003), p.156. ISBN 1-57607-820-5, ISBN 978-1-57607-820-4
  8. ^ Grovier, Kelly. Picasso: The ultimate painter of war?. BBC Culture. 20 June 2019 [28 Dec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30). 
  9. ^ Massacre in Korea, the Guernica of the Cold War. Museu Picasso de Barcelona. 8 January 2020 [28 Dec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30). 
  10. ^ Ore, Adeshola. Prized Picasso ‘unharmed’ after Extinction Rebellion activists glue hands to painting in Melbourne. the Guardian. 2022-10-09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3)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