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廿四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廿四味粤拼:jaa6 sei3 mei2,耶鲁粤语拼音:ya6 sei3 mei2)是广东人常饮的凉茶之一,味苦性寒凉,以清热毒为主要功效,被喻为最有代表性的广东凉茶之一。

成份

[编辑]

廿四味来自民间,不像其他来自古籍的方剂,并没有固定的药方。虽然名为廿四味,然而不是每家店所售的廿四味都用廿四种药材煎煮而成。不同的店铺熬制廿四味时可能会视乎不同情况(如体质、天气、病情、地域)而加减,各有秘方,有些店会多加一些至“廿八味”,有些大概只有十多味没有划一标准。由于店方不会在店面张贴成分,消费者无从得知详情,但大致得出以下药材:

  1. 水翁
  2. 鸭脚皮
  3. 苦瓜干
  4. 苦梅根(岗梅根
  5. 木患根(木槵根)
  6. 山芝麻
  7. 三桠苦(三丫苦)
  8. 五指柑(五指茶?)
  9. 毛射香
  10. 连翘
  11. 芦根(露兜根?)
  12. 地胆头
  13. 榕树须
  14. 黄牛茶(黄牛木
  15. 救必应
  16. 鬼羽箭
  17. 布楂叶(布渣叶)
  18. 九节茶
  19. 蔓荆子
  20. 金樱根(金樱银)
  21. 金沙藤(海金砂?)
  22. 金钱草
  23. 蒲公英
  24. 相思藤(相思藤)
  25. 火炭母
  26. 冬桑叶
  27. 千层纸
  28. 白茅根
  29. 淡竹叶

这些药材都是以清热利尿为主,药性比较偏向大苦大寒。

宜忌

[编辑]

由于廿四味之主要药材都偏寒凉,所以体质虚寒者、孕妇不宜饮用。廿四味所用药材较多,饮用者又不清楚廿四味内的药材,所以服用西药期间或容易药物敏感的人士,也不宜饮用,避免引起不必要之副作用。

事实上,现时大部分中医都不主张病人未经诊断随意服用廿四味。过去廿四味得以普及,因为当时社会上大部分人士都是贫苦大众、劳动阶层,大多从事又扛又抬的体力劳动工作。由于当时的人体质比较壮实,就算生病也是以实症为主,与现今社会的人士较少劳动和体质柔弱不同。当时的人遇上身体上出现毛病,看医生一般属于非常奢侈的行为,唯有以服用廿四味来治病。现今中医主张以滋阴降火的方法来对付身体出现的热象,让身体平衡得以回复。[1]

参考

[编辑]
  1. ^ 香港注册中医师黄德如,《最紧要健康【中医篇】》- 第四集,2007年10月17日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