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迈雷迪·安德烈
外观
塞迈雷迪·安德烈 Szemerédi Endre | |
---|---|
出生 | 匈牙利王国布达佩斯 | 1940年8月21日
国籍 | 匈牙利 |
母校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奖项 | 阿贝尔奖 (2012) 波利亚奖 (1975) 肖克奖 (2008) Leroy P. Steele Prize (2008) 伦伊·阿尔弗雷德奖 (1973)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计算机科学 |
机构 | 罗格斯大学 |
博士导师 | 伊斯拉埃尔·盖尔范德 |
博士生 | Jaikumar Radhakrishnan Ali Shokoufandeh Ryan Martin Sachin Lodha Gabor Sarkozy Bela Csaba 赵羿 Ayman Khalfallah Sarmad Abbasi |
塞迈雷迪·安德烈(匈牙利语:Szemerédi Endre,1940年8月21日—)是一名匈牙利数学家,他主要的研究领域为组合数学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他自从1986年以来一旦担任美国罗格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
生平
[编辑]他生于布达佩斯,先后毕业于匈牙利的罗兰大学与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大学。他的博士导师为伊斯拉埃尔·盖尔范德。
研究与成就
[编辑]塞迈雷迪在离散数学、理论电脑科学、算术组合、组合几何方面总共发表了超过200篇学术论文。其中,在1975年,他证明了艾狄胥·帕尔和图兰·帕尔的著名猜想:若一个正整数序列有正的上密度,则具有任意长的等差数列。这条定理现在以他为名,称为塞迈雷迪定理。证明过程当中,他引入了塞迈雷迪正则性引理。引理对于图的性质检验和图极限理论有重要应用。
得名自塞迈雷迪的还有重合几何的塞迈雷迪-特罗特定理、图论的豪伊瑙尔-塞迈雷迪定理和鲁绍-塞迈雷迪问题。奥伊陶伊·米克洛什和塞迈雷迪证明了拐角定理,是迈向塞迈雷迪定理高维推广的重要一步。 塞迈雷迪与奥伊陶伊和科姆洛什·亚诺什合作,证明了拉姆齐数R(3,t)的上界ct2/log t,并构造了深度最优的排序网络。此外,塞迈雷迪与奥伊陶伊、瓦茨拉夫·赫瓦塔尔、蒙提·纽邦合作证明了交叉数不等式,即若一幅图恰有n个顶点和m条边,且m > 4n,则将其画在平面上时,必有至少m3 / 64n2个交叉。
荣誉
[编辑]1987年他成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2010年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也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成员。
2012年3月21日,他获得挪威科学与文学院授予的阿贝尔奖,“以表彰其在离散数学和理论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对堆垒数论和遍历理论产生的深远影响。”[2][3]
参考资料
[编辑]- ^ Doctor honoris causa Endre Szemeréd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une 15–16, 2010.
- ^ Hungarian-American Endre Szemerédi named Abel Prize winner. The 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 [March 21,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30).
- ^ Ramachandran, R. Hungarian mathematician Endre Szemerédi gets 2012 Abel Prize. The Hindu. March 22, 2012 [22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