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航太工业
俄罗斯国土辽阔、地缘政治复杂、众多邻国等因素,因此使得俄罗斯航太产业是俄罗斯至关国家利益的重要产业部门,其中航空产业聘雇355,300人,[1]航太产业则有超过250,000位工作者。[2]以下将航太产业区分为:航空产业、太空产业,前者属于大气层内的飞行机具,后者属于在大气层外的卫星、太空载具等等。
航空产业
[编辑]一、历史进程
[编辑]苏联曾经生产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飞机,但是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航空市场大幅下滑。自1990到2000年间,俄罗斯的飞机产量急遽下降,1992年的年产量为282架,1996年下降为12架,到2000年只生产了4架。国内航空产业下滑的原因在于相较先前国家的需求减少、政府资金大幅下降、国有制造商和设计局的脱节日益加剧。作为回应,俄罗斯的总统普钦在2006年带领联合航空制造公司UAC(Obyedinyonnaya Aviasroitelnaya Korporatsiya),整合俄罗斯飞机制造业。[3]
二、近年发展
[编辑]政府目前透过在2007年推出的3年预算中,每年7亿美金的资金支持航空产业。但是,与UAC企业无关的公司将会在取得资金上受限。航空产业长期投资的特性,与政府资金短期的特性刚好相反,导致国内飞机生产程度低下。俄罗斯政府减少了飞机进口税,允许外国飞机的供给量增加,以满足国内航空公司对先进飞机机队持续增长的需求。[3]因此国产飞机在苏联解体后虽然受到政府支持而继续存在,但也一度遭遇产量挑战与因竞争力不足的低落期,不过因为2022年后制裁的影响,俄方明白不能再如以往依赖海外制造商的飞机,也认为这次变动将是不可逆转的,宣布开展提高部分国产化率的运动,同时称不会再因为客观因素变化而停止,列为坚定实施的国家长期策略[4][5]。
三、航空客运市场
[编辑]俄罗斯的航空公司利用各类民用飞机和直升机开辟了大量航线,航空客运在俄罗斯国民经济和民生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西伯利亚等地区,由于地面交通通行具有季节性,航空客运有时是唯一的交通方式。据统计,通过对过去25年中航空客运与铁路客运的载客量对比发现,进入21世纪后以后,2000-2013年,航空客运周转量的平均增长率为11.7%,而2011-2013年间甚至达到每年15%。之后,受经济形势恶化影响,2014年的增长率为7.5%,而2015年则出现了6%的下滑,总体而言,2009年之后,航空客运在旅客周转量上已经超过铁路客运。[6]
2015年,由于总体经济形势的恶化,加上TransAero公司破产的影响,俄罗斯国内的客机数量出现了下滑,其中,干线飞机数量由688架下降到547架,支线飞机数量由298架下降为206架,这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机队规模大幅缩减,而2015年的机队缩减幅度比2009年的还要大。截至2015年底,在经历了TransAero公司破产后,俄罗斯执行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中,拥有宽体客机机队的仅剩3家:Aeroflot、Utair、S7。[6]
四、代表性企业
[编辑]- TsAGI公司:1918年由俄罗斯航空之父Zhukovsky成立,TsAGI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研究中心,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的ㄇ命令,被指定为国家研究中心,也是第一个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结构设计,试验性生产和检测结合的科学研究机构,公司开发了新的空气动力装配,和提升飞机稳定性、操控性标准、强度的要求。在过去的20年中,在空气动力学、飞行动力学、飞行控制系统上有重大的突破,改善了民用飞机的材料强度、服务寿命、增加可靠性,保证了50,000到60,000小时的使用寿命。发展的成果应用在:IL-96-300型宽体客机、Tu-204型客机上、Mig-29、Mig-31型战斗机、An-124、An-225型运输机。在近几年来,TsAGI也和位于欧洲、美国、亚洲,主要的研究发展中心和飞机制造商建立了联系。[7]
- 联合航空制造公司(UAC):PJSC UAC是根据2006年2月20日第140号总统令而成立,旨在保护和发展俄罗斯飞机产业的科学和工业潜力,和国家的安全、防御,以及专注在知识、产业和金融资源上,以执行长期的航空计划。目前,UAC拥有约30家企业,是全球航空市场最大的企业之一。公司内部公司拥有“苏恺”,“米格”,“IL”,“Tu”,“Yak”,“Beriev”等世界知名品牌的权利,以及新的SSJ-100和MS-21等等品牌。公司的业务有民用和军用飞机的设计、生产、测试、操作、保固和维修服务。UAC为了提高民用飞机在其销售结构中的比例,主要是通过增加SSJ100系列的生产,并启动其未来的MS-21系列飞机的生产。该公司的资产位于俄罗斯的不同地区,与位于印度和意大利经营的外国合作伙伴有合资企业。 UAC的优势包含:高品质、迅速履行契约,与外国航空公司开展有效、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以及在国际市场上推广国内产品的优良技术。于2015年4月,公司更名为大众股份公司“联合飞机公司”(PJSC UAC)。[8] 主要产品:Ilyushin公司的IL系列客机和运输机、Tupolev公司的Tu系列大型客机
- Technodinamika公司:母公司为Rostec国有企业,成立于2009年,由35个部门组成,员工约3万人。项目涵盖航空航空工业的系统和零件的设计、工程、制造和售后服务,包括:电力系统、起落架系统、安全和生存系统、燃料和液压系统、驱动系统、地面支援设备、降落伞系统和空中运输系统、引擎零件和辅助动力装置。[9] 主要产品:应用于Ilyushin公司的IL系列客机和运输机、Tupolev公司的Tu系列客机和运输机、Antonov公司的An系列客机和运输机、Mig公司的Mig系列直升机、Kamov公司的Ka系列直升机
太空产业
[编辑]一、历史进程
[编辑]俄罗斯太空计画可以追溯至1957年,当时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 1号由苏联发射。俄罗斯现在拥有第三大太空舰队,包含了通信、气象、侦察卫星。项目包含俄罗斯的载人太空梭Soyuz、Salyut 1号太空站、Lunokhod 1号太空探测车。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Roscosmos负责监管民间太空行动,而俄罗斯航太防卫军VKS负责国防卫星的发射、管制军用飞型机具的资产。[10]
俄罗斯的民间太空计划仍然在使用苏联解体之前制造和储存的设备和材料,如Proton火箭、卫星、和平号太空站的储备。有一些追求高品质生产的推力,希望能够与美国在太空中的成就平起平坐。自1957年以来美国和苏联的发射次数,不仅证明了苏联航太产业的生产能力,也显示了两国设计理念的不同。美国建造寿命长,但需要技术复杂的装配;苏联则建造寿命短的卫星,需要更频繁的替换。[11]
两国设计理念的差异可追溯到太空计划的起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负责V-2火箭的德国火箭科学家Peenemünde,作为美国和苏联战利品的一部分,对两国产生了分界的效果。两国都利用这些人的经验和技术建立自己的导弹发射计划,但因为苏联的氢弹比美国的氢弹更大、重,所以它需要一个更大更有力的火箭来载运它。事实上,苏联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飞弹(ICBM),在西方被称作R-7。苏联在生产具有高运载能力火箭方面的专长,使得他们成为第一个可以生产将人类送入星球轨道的发射装置的国家[11]
成功生产出具有高运载能力的火箭,减少了压缩、减轻载荷(货物)的动机。直至今日,俄罗斯卫星仍在其追配较简单的电子设备(在西方转向固态零件很久以后,苏联卫星仍继续使用真空管),而且比西方相对应的产品更重。苏联建造的卫星寿命比美国典型的卫星寿命短得多,维持这些太空系统的要求导致了苏联卓越的(按照西方标准)替换损坏或过时的卫星的能力。对于某些类型的卫星,苏联能够在24到48小时内发射替代品。[11]
在美国和苏联,太空计划是两国技术优势和生产能力的象征。美国把军事计划放在公众的视野之外,并把美国国家太空总署(NASA)形塑为一个独立的民间太空计划,以自己的预算关注于国家、民间太空所做的项目上。另一方面,苏联从未建立过独立的民间和军事太空计划,而是以同样的预算来支持这两个方面的计画。许多相同的基础设施、生产组织、设计局和人员被用来为这两个计划提供服务。此外,不需要通过立法机关来决定预算,相反地,资金通过政府直接从政府部门转移到设计局和生产组织。最终,苏联中央决定谁能够获得资金,并由中央委员认定哪些项目值得资助,也部分取决于当时美国在做什么,和谁在产业、军事领导人间拥有政府的耳目。[11]
采购太空计画的任何系统,无论是军方还是民间,要先源于部长会议的命令才能开展。然后将钱拨款给一般机械部(MOM),经过部会通过后直接选定工厂或设计局来执行任务。同样的资金将用于系统测试,如果测试进行顺利,军事产业委员会(VPK)将下达大规模生产订单。一旦所有的部分都准备就绪,来生产满足要求并且通过测试的系统,系统的僵化将阻止想要注入创新和未经测试的技术尝试。通常情况下,一个经过良好测试的太空载具会被用于太空计划中各种不同的部分。一般而言,为苏联的人类太空计划所设计的太空载具,将被用于机器自动化的用途。例如,载著加加林(苏联太空人)进入轨道的苏联Vostok太空梭,被改造成Zenit照相侦察机和光子材料处理平台。[11]
二、体制
[编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全面推行市场经济体制,航太企业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制,由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统一管理军用、民用、商业航太活动。尽管航太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打造若干大型集团公司,但重要航太工业力量仍属于国有或国家控股的型态。目前,俄罗斯重大航太项目的管理是以集权式为主的混合管理模式,特征如下:[12]
1.相对集权的管理模式:前苏联的国防管理体制属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重大航太项目都是在苏共中央和国家的领导下展开。俄罗斯航太管理体制的重大项目主要决定权仍集中在总统、议会手中,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只是军用、民用、商业航太活动的具体管理者。俄罗斯注重用法律、政策、规划引导航太企业的行为,航太企业不再以下级单位身份,而是改以生产商的角色承担航太任务。
2.相对开放的决策机制:在现代的管理方式下,俄罗斯的航太重大决策的专断性减少、灵活性增加。俄罗斯积极承接国际国的商业发射任务,增强了航太产业的活力;为了减轻费用开支,在国际太空站上与欧洲和美国开展合作。俄罗斯政府行为更务实,在考虑航太活动的政治价值的同时,还合理考虑经济、社会因素。
3.重视战略规则,吸引多方资源: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在做重大项目决策时更具备长远的眼光,国家已不再是航太工程的唯一投资户,积极吸引各方资源发展航太事业已成为俄罗斯的重要发展战略。俄罗斯将Proton号载运火箭推入了国际商誉发射市场,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通过与国外的合作,火箭引擎技术为俄罗斯赚入庞大的外汇收入;国际太空站的运作获得了国外资金支持,保证了俄罗斯航空产业的发展能力。俄罗斯比较重视航空战略规则的引导,计画中的重点发展方向明确,强调各种计划的循序发展。
三、近年发展
[编辑]俄罗斯航空局在2012年3月,向俄罗斯政府提交了一份新的2030年太空探索规划草案。这份草案的战略目标是确保俄罗斯航太产业维持在世界先进水准,并保持在前三位置。草案指出,要优先、逐步实现俄罗斯航太产业的现代化,研发包括太空梭在内的新的太空载具,积极开展太阳系行星探索活动。根据草案,到2030年,俄罗斯航太产业必须要在全球航太市场中占有10%的份额,而这一数字在2011年仅为0.5%;到了2020年,俄罗斯航太产业必须完全实现制造卫星和太空载具的国产化,尤其是电子零件的国产化;到2030年,俄罗斯的所有在轨卫星必须能够满足95%的国内民用和军事服务需求。同时,俄罗斯计划开展多项太空探索任务,包括载人登陆月球和向金星、木星发射探测器,以及与国际合作伙伴一起在火星上建设永久性研究基地。这些规划项目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预算和私人投资。[13]
俄罗斯在2013年底,由总统普钦签署命令,以航太仪器制造研究院为基础,组建联合火箭太空集团(United Rocket and Space Corporation;OPKK)。俄罗斯航太领域长期以来受体制限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多起恶性的航太事故(如1996年Mars 96探测器,升空五小时后在大气平流层内烧毁,据俄《Kommersant》生意人报援引项目参与者的话,表示当时欧洲资金已被各大航太企业私自分走,送到太空的探测器只留空壳,发射失败正掩盖此一贪污罪行。[14]),合并企业是俄罗斯改革的第一步,自此,俄罗斯航太领域的所有企业都将并入到集团之中。[15]
根据总统命令,未来俄罗斯飞弹航太产业管理体系将分成两个部分[15]:
一,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Roscosmos),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国防订货的程序、制定和协调国家航太政策,选拔训练太空人、组织技术开发,完成以科学和社会经济为目的的飞行试验,保证太空梭的发射。太空总署将保留若干个研究所、发射场和地面太空基础处设施部门,预计人员规模从目前的200多人增加到450人左右。
二、联合火箭太空集团(OPKK;URSC),集团将整合飞弹航太领域的研制和生产部门,包括俄国政府全资的20多家企业机构、拥有部分股权的23家企业机构,这些企业机构的专业方向基本覆盖了航太活动及弹道飞弹研制生产的所有领域,将构成俄国飞弹航太产业的主要力量。其职责是做为主承包商,集中力量完成国防订单。俄罗斯政府将成为公司的股东,集团受总统直接领导,并交由执行机构代为管理。
国家 | 发射/2015 | 失败/2015 | 发射/2016 | 失败/2016 | 发射/2017 | 失败/2017 |
---|---|---|---|---|---|---|
俄罗斯 | 29 | 3 | 19 | 1 | 21 | 1 |
美国 | 20 | 2 | 22 | 0 | 29 | 0 |
中国 | 19 | 0 | 22 | 1 | 18 | 2 |
欧洲 | 9 | 0 | 9 | 0 | 9 | 0 |
印度 | 5 | 0 | 7 | 0 | 5 | 1 |
日本 | 4 | 0 | 4 | 0 | 7 | 1 |
以色列 | 0 | 0 | 1 | 0 | 0 | 0 |
北韩 | 0 | 0 | 1 | 0 | 0 | 0 |
伊朗 | 1 | 0 | 0 | 0 | 0 | 0 |
纽西兰 | 0 | 0 | 0 | 0 | 1 | 1 |
总数 | 87 | 5 | 85 | 2 | 90 | 6 |
资料来源:Spacelight101[16]
四、代表性企业
[编辑]1.俄罗斯太空活动国有公司(Roscosmos State Corporation for Space Activities;Roscosmos):
Roscosmos成立于1992年,过去称作俄罗斯太空总署,是俄罗斯太空活动的协调枢纽,它执行许多民间活动(包括地球监测和太空人计画),并与俄罗斯国防部进行军事发射的整合。新公司在2015年成立,是由该机构和联合火箭太空集团合并而成的,该公司是一个旨在加强航太部门的股份制公司。Roscosmos主要国外提供发射服务,如Proton号火箭。除了提供外国发射卫星的服务,也在本国做了许多行动,如:军事卫星、地球观测、电信、Glosnass导航卫星。俄罗斯现在正在推展一个重要的火星任务ExoMars,并与欧洲太空总署合作。 ExoMars的第一站(“追踪气体轨道机具”)于2016年成功发射,虽然有一项漫游者行动由于时间安排的问题被推迟了两年,直到2020年预计发射。Roscosmos希望这次任务能够打破近年几次失败的火星任务 ,最近的一次是在2012年发生的Phobos-Grunt探测器发生故障,因为探测器无法脱离地球轨道。另外,媒体报导,俄罗斯有兴趣开发一系列机器人月球任务,这将被称为Luna-Glob计划,但是,因为预算受限的问题,这项任务的第一环节将被推迟,最早在2025年开展。[17]
代表型号:
(1)NPO Energomash公司所生产的RD系列引擎,广泛使用于全球的太空载具上,如Proton号火箭(俄国)、Zenit号火箭(乌克兰)、Angara号火箭(俄国)、Soyuz号火箭(俄国)、Atlas号火箭(美国)。
(2)Khrunichev国家研究和生产太空中心,所生产的Proton号火箭、Angara号火箭、UR-100N洲际弹道飞弹。
(3)Reshetnev资讯卫星系统公司所生产的Glonass系统,是俄罗斯的卫星定位系统。
2.联合火箭太空集团(United Rocket and Space Corporation;OPKK):
URSC于2014年3月由国家太空工业重组而成立。它是100%的国有企业,包括大部分俄罗斯航太工业企业:包括由48家小公司、14家独立公司组成的10家大型整合机构,其中有8家股份公司和6家联邦统一企业(被私有化为100%国有的股份公司)。 URSC的主要目标是: 将火箭和航太产业公司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结构中,实行集中管理;发展技术和制造的能力,吸引和集中发展火箭和太空技术的重点项目所需的知识、工业、金融等方面的资源,提高国家火箭和太空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制定和实施统一的企业产业政策;保持和发展URSC及其子公司的科学和产业潜力;追求盈利,收入包括附属子公司股票的股息。[18]
代表型号:
(1)Energia公司所生产的Soyuz号火箭、Vostok号火箭。
参考来源
[编辑]- ^ Putin Backs State Company Investment in Passenger Plane Production. Russia Business Today. 2018-02-02 [2022-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5) (英语).
- ^ Russian Report: Domestic Space Industry Comparatively Inefficient. SpaceNews. 2008-04-21 [2023-05-16] (英语).
- ^ 3.0 3.1 Global Aerospace Market Outlook and Forecast (PDF). Deloitte. 2010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2-15).
- ^ 存档副本. [202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9).
- ^ 存档副本. [202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9).
- ^ 6.0 6.1 王依. 俄羅斯航空客運市場寬體客機運營現狀與未來. 航天科学技术. 2015, (34): 37-38.
- ^ TsAGI.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 ^ UAC.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1).
- ^ Technodinamik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 ^ The 10 countries most active in space. Aerospace Technolog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3).
- ^ 11.0 11.1 11.2 11.3 11.4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 Russian Space Program: 138. 1995.
- ^ 李存金、武玉青、王粉丽. 美國、俄羅斯和歐洲重大航天項目管理模式特徵分析. 航天工业管理. 2015, (2): 33-37.
- ^ Victor Zaborskiy. Russia: From Space Programs to Space Strategy?. 2012.
- ^ 方亮. 俄羅斯航天業緣何墮落.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 ^ 15.0 15.1 王永生、赵东明. 俄羅斯航天機構艱難改革路. 科技创新导报. 2014, (29): 4-8.
- ^ Spacelight101. 2015 Space Launch Statistic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7).
- ^ Space.com. Roscosmos: Russia’s Space Agenc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 ^ United Rocket and Spa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Federati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