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社会党
中国民主社会党 | |
---|---|
英语名称 | China Democratic Socialist Party |
成立 | 中国国家社会党(1932年4月16日) 中国民主社会党(1946年8月15日) |
解散 | 2020年4月29日 |
总部 | 中华民国台北市文山区木新路二段11号13楼(废止前最后)[1] |
党员 | 不详 |
意识形态 | 民主社会主义[2] 社会民主主义[2] 改良主义[2] 保守主义[3] 中国统一 |
政治立场 | 大帐篷 派别: 中间偏左[2]至中间偏右[3] |
国际组织 | 无 |
国会席次 | 0 / 113
|
直辖市长人数 | 0 / 6
|
县、市长人数 | 0 / 16
|
地方议会席次 | 0 / 907
|
党旗 | |
中华民国政治 政党 · 选举 |
中国民主社会党(英语:China Democratic Socialist Party,CDSP),简称民社党,是中华民国的一个已解散政党,由“中国国家社会党”及“中国民主宪政党”在1946年8月14日于上海市合并组成。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曾参与制宪国民大会,并于1949年随著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在戒严时期,民社党曾是中华民国三个合法政党之一。1980年代后期党禁解除之后,部份党员相继分裂另组政党,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台籍人士则转入民主进步党。1990年代初期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选,民社党在选举中大败,随后更彻底失势,面临名存实亡的危境。
该党的创办人为被前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赞为“中华民国宪法之父”的张君劢。该党末任党主席为政治哲学学者、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系教授孙善豪博士。原中央党部位于台北市文山区木栅。
2020年4月29日,行政院内政部依《政党法》公告废止中国民主社会党政党备案,宣告民社党正式解散,成立88年的党史也随之结束。
历史
[编辑]中国大陆时期
[编辑]中国民主社会党渊源甚早,1912年中华民国建国,梁启超统合共和党、统一党和民主党组织为进步党,是当时国会第一大党,学者张东荪虽未入党,然参与密切[4]。1918年,中国北洋政府国会大选,梁启超与张东荪所组织的“研究系”参选,却不敌给段祺瑞组织的“安福俱乐部”惨败。而后梁启超、张东荪等人则转以著述、讲学、办学、办报为主要事业,并组织“共学社”、“讲学社”等。
1932年,张东荪与张君劢组织中国国家社会党(民社党前身),创办《再生》周刊,反对国民党“党外无党”的一党专政态势,要求国民党终止训政阶段,施行宪政。国社党传承自“研究系”而来,参加重庆国民政府的国民参政会。然而,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名单公布后,非国民党人士缩减,1941年国社党与青年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组织与无党派人士组成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希望能成为有力的政治势力,制衡国民党,国社党为重要成员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国家社会党退出民盟,与同属梁启超系统的民主宪政党合并,于1946年8月15日正式成立中国民主社会党,1947年,张君劢被推选为党主席,参与制宪国民大会。张东荪亦因此与张君劢决裂,孙宝刚、孙宝毅、伍宪子与沙彦楷等人则组织“中国民主社会党革新派”,反对参与国民政府,不久解散,1948年,又有人另组“中国自由社会党”,终未成气候[5]。
当时,由于中国民主社会党与中国青年党共同参与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因而有国民党、民社党、青年党三党为三个合法政党的说法[6]。195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
台湾时期
[编辑]1949年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央党部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但是党主席张君劢不满国民党的施政及在大陆失败后欠缺改革之决心,长期滞留海外,先后于东南亚、印度等地讲学,也曾计画在香港建立据点,成为第三势力,然终未果。至于台湾的党务则委托曾经竞选副总统的徐傅霖代理主席,但是由于内部步调不一,冲突不断,组织一再变迁,改为主席团制,仍不免一分为二,直到1962年张君劢号召党的团结,1963年形式上结束分裂的局面。
民社党迁至台湾后,与青年党为国民党外仅存能公开活动的政党,许多台湾早期的党外人士曾以民社党身份参与并且当选。在县市长方面,杨仲鲸于1950年当选花莲县县长;而后于1960年起,林番王当选两任基隆市市长;1968年,杨金虎当选高雄市市长。在省议会方面,桃园县的黄玉娇自1977年起,当选多届省议员。基隆市望族、曾任省府顾问的颜钦贤亦是民社党资深党员。
此外,部份民社党员则以无党籍身分参政。首任民选台北市市长、曾任两届台南县选区省议员的吴三连,早在民社党还是国社党时期,即已加入。曾任两届台北市市长的高玉树,首任省辖嘉义市市长、曾任多届嘉义县选区省议员的许世贤,及曾任多届台北县选区的省议员李秋远均曾加入民社党。
1950年代末期,李万居、郭国基等人对国民党专政下的选风、政治局势不满,便举行选举座谈会,希望透过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青年党与国民党交涉。1960年,党外候选人在民社党总部召开“在野党及无党派人士本届地方选举检讨会”,郭国基等人主张要成立强而有力的新政党“中国民主党”,但终究以雷震案收场,胎死腹中[7]。当时国民党长期以“反共抗俄宣传费”补助两个在野党,至1960年5月14日民社党发表书面声明,拒绝由国库拨给反共抗俄宣传费,自由中国杂志社论亦对国民党作法严厉批判。大体而言,民社党与青年党并没有发挥进一步制衡的作用,民社党仅能在历次选举中,倚靠国民党“礼让”若干席次,而被著名党外人士黄信介嘲笑为“花瓶政党”、“厕所里的花瓶”。
1979年,民社党召开第三届全国党代表大会后,便长期未再召开代表大会。1988年,沈朝江、江连兴、谢正一要求召开第四届代表大会,发起组织“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务革新委员会”,当年8月14日革新派300多人自行集会。选举沈朝江任党主席,改迁党部至台中市。而原民社党党中央则于8月15日召集“建党四十二周年纪念大会”,革新派闹场,两派决裂。1989年,王世宪等原党中央向内政部登记注册,沈朝江等人则以“中华新民社党”为名登记,后又改名为中国民主党[8]。
在台湾解除党禁以及进行国会全面改选之后,由于中国民主社会党分裂成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务革新委员会、保民党、大同党及相关联的中华社会民主党等四个新政党并且失去立法院与国民大会的所有国会席次,且长期未参与公职选举,消失在台湾政治,被主流社会所遗忘。2002年第六届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后,改主席团为主席一人,历任主席为伊步伦、孙善豪等。
2016年,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要求中国民主社会党提出申报财产资料及补充资料,民社党向党产会提出了《政党现有财产申报表》、《政党已变动财产申报表》。[1]
2017年,民社党党主席孙善豪逝世,此后未有新任党主席上位,党务无人领导,民社党陷入名存实亡的局面。
2020年4月29日,内政部公告因民社党未依《政党法》补正完成,宣布废止民社党的备案。[9]
象征
[编辑]中国民主社会党党旗为“大红纯白铁黑三色党旗”,党徽为“绿色井字党徽”。党旗意涵根据《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常识问答初稿》的解释如下:
张君劢在1947年第一次全代会拟定党歌如下[11],其后1959年2月15日在该党迁台后,代主席孙亚夫委托计大伟谱曲[12]:
党员誓词如下:
“ | 余誓以至诚,信仰本党主张,遵守本党党章,接受本党委托,奉行本党决议,从此献身本党。本党本忠恕敬爱之道与全党同仁致力国是,如果违背,愿受本党之制裁,谨誓。 | ” |
历任主席
[编辑]中国国家社会党主席
[编辑]- 前身为1931年再生社,张君劢、张东荪与罗隆基创建。
- 1932年4月16日,张君劢与张东荪等人在北平秘密组织中国国家社会党。
- 中央总务委员会(1932年-1936年)(张君劢、张东荪、 罗隆基、胡石青、诸青来等11人组成,张君劢兼总秘书。)
- 中央总务委员会(1936年-1941年)(张君劢、张东荪、汤乡茗、罗文干、陆鼎揆、诸青来、卢韩昌,执行委员则有梁实秋、梁秋水、徐公勉、黄炎培,张君劢兼总秘书。)
中国民主宪政党主席
[编辑]- 梁启超(1912年-1913年)
- 梁启超(1916年-1927年)
- 1927年梁启超、伍宪子、徐勤等组建中国宪政党。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同盟的政党联盟。
- 1945年改名中国民主宪政党
- 伍宪子(1945年-1946年)
- 与中国国家社会党合并,成立中国民主社会党。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席
[编辑]- 1941年中国国家社会党和统一建国同志会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同年中国民主宪政党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 1946年8月15日中国国家社会党与中国民主宪政党合并,成立中国民主社会党,1946年11月中国国家社会党参加了中国国民党主导的南京制宪国民大会,并且退出民盟。
中国民主社会党主席
[编辑]- 1946年8月15日,中国国家社会党与中国民主宪政党合并,成立中国民主社会党,并成立组织委员会推选主席
- 三派合流,改主席为主席团
- 主席团,任期:1957年9月21日-1959年
- 1958年徐傅霖去世后,内部不和,再度分裂成徐傅霖派、八常委派与向构父派,直到1962年4月张君劢再次写信调解。
- 三派合流,重建主席团,又称党的召集人
- 主席团,任期:1963年5月11日-1969年11月1日[13]
- 主席团,任期:1969年11月1日-1979年
- 主席团,任期:1979年-?
- 主席团,任期:1990年代-?
- 王世宪(?-1993年)、杨毓滋(?-1994年)、李缎(?-1995年)、王培基(1996年-?)、汪振华(1996年-1999年)、伊步伦(1996年-?)、谢汉儒(1996年-?)、成开勋(1996年-?)、李厚业(1996年-?)
- 2002年第六届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后,改主席团为主席一人:
公职人员及选举
[编辑]正副总统候选人
[编辑]中国民主社会党:正副总统候选人 | ||||
---|---|---|---|---|
选举 | 候选人 | 得票数 | 得票率 | 状态 |
第二任总统选举 | 徐傅霖 | 48 | 3.09% | 落选 |
第二任副总统选举 | 石志泉 | 109 | 7.14% | 落选 |
中央党公职
[编辑]省市党公职
[编辑]中国民主社会党:省市党公职 | ||||||||
---|---|---|---|---|---|---|---|---|
机关 | 职务 | 届次 | 地区 | 名称 | 政治面貌 | |||
台湾省政府 | 省府委员 | 官派 | 台湾省 | 吴三连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政府 | 省府委员 | 官派 | 台湾省 | 颜钦贤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后转入中国国民党 | |||
台湾省政府 | 省府顾问 | 官派 | 台湾省 | 谢汉儒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参议会 | 省参议员 | 第一届 | 台湾省 | 任公藩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参议会 | 省参议员 | 第一届 | 台湾省 | 李缎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参议会 | 省参议员 | 第一届 | 台湾省 | 叶荣钟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参议会 | 省参议员 | 第一届 | 台湾省 | 谢汉儒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参议会 | 省参议员 | 第一届 | 台湾省 | 张瑞麒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参议会 | 省参议员 | 第一届 | 台湾省 | 颜钦贤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参议会 | 省参议员 | 第一届 | 台湾省 | 杨金宝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临时省议会 | 省议员 | 第二届 第三届 |
嘉义县 | 许世贤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临时省议会 | 省议员 | 第二届 第三届 |
台南县 | 吴三连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议会 | 省议员 |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
嘉义县 | 许世贤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议会 | 省议员 | 第一届 | 台南县 | 吴三连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湾省议会 | 省议员 |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
台北县 | 李秋远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后转入民主进步党 | |||
台湾省议会 | 省议员 |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
桃园县 | 黄玉娇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后转入民主进步党 |
县市党公职
[编辑]中国民主社会党:县市党公职 | ||||||||
---|---|---|---|---|---|---|---|---|
机关 | 职务 | 届次 | 地区 | 名称 | 政治面貌 | |||
台北县参议会 | 县参议员 | 第一届 | 台北县 | 周碧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北县议会 | 县议员 |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
新庄镇 泰山乡 三重镇 五股乡 芦洲乡 林口乡 |
李秋远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员,后转入民主进步党 | |||
台北市政府 | 市长 | 官派 第一届 |
台北市 | 吴三连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北市政府 | 市长 | 第二届 第五届 |
台北市 | 高玉树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台北市议会 | 市议员 | 第四届 第五届 |
双园区 龙山区 城中区 |
李赐卿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基隆市政府 | 市长 | 第四届 第五届 |
基隆市 | 林番王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阳明山管理局 | 管理局顾问 | 官派 | 阳明山管理局 | 周碧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桃园县议会 | 县议员 |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
中坜镇 | 黄玉娇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后转入民主进步党 | |||
嘉义市政府 | 市长 | 第一届 | 嘉义市 | 许世贤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员 | |||
嘉义市参议会 | 市参议员 | 第一届 | 嘉义市 | 许世贤 | 以无党籍身分参政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员 | |||
高雄市政府 | 市长 | 第六届 | 高雄市 | 杨金虎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
花莲县政府 | 县长 | 第一届 | 花莲县 | 杨仲鲸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
刊物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https://www.cipas.gov.tw/declarations/5
- ^ 2.0 2.1 2.2 2.3 中国民主社会党的宪政探索.2013.唐秋远.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中国台湾网. 兩岸主要黨派:中國民主社會黨. news.sohu.com. 2002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0) (中文).
- ^ 3.0 3.1 CCTV.com-中国民主社会党. www.cctv.com. CCTV. 2007-11-06 [2022-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9) (中文).
该党1949年随国民党一起去台湾,其政治主张与国民党无异,外界称为国民党办的党外之党、“政治花瓶”。
- ^ 《功不可灭的哲学大师—张东荪》,郭谦,2005年
- ^ 张君劢是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华民国张君劢学会
- ^ 《中华民国年鉴》,中华民国行政院新闻局,2008年
- ^ 雷震与台湾民主运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李筱峰
- ^ 政党及全国性政治团体名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华民国内政部民政司
- ^ 政党废止备案名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内政部
- ^ 《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常识问答初稿》,《再生周刊》第222期,1948年7月4日,第17页
- ^ 中国民主社会党的宪政探索.2013.唐秋远.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 ^ 《计大伟─人生行脚》
- ^ 陈正茂. 滄桑五十年—記民社黨在台灣. 台北城市科技大学通识学报. 2013, 1 (2): 269–294 [202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7).
- ^ 海峡两岸民主社会主义通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华艺线上图书馆
书籍
[编辑]- 《早期台湾民主运动与雷震纪事:为历史留见证》,谢汉儒,2002年
- 《雷震回忆录之新党运动黑皮书》,雷震,2003年
- 《台湾早期政党史略(一九〇〇─ 一九六〇)》,陈正茂,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