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Jaymyang/榕小蜂
User:Jaymyang/榕小蜂 | |
---|---|
科学分类 |
榕小蜂属于小蜂总科(Chalcidoidea),在无花果内度过幼虫期。有些是传粉昆虫(归于榕小蜂科),但小蜂总科内有些物种则仅以植物为食而未行传粉。传粉的榕小蜂会造出虫瘿,但其他种类的榕小蜂可能自己制造瘿,也可能侵占其他榕小蜂的瘿;尚不能确认它们是否为寄生蜂。 [1]
历史
[编辑]亚里士多德在其《动物史》中记载,野生无花果( caprifig )的果实中有榕小蜂(fig wasps);它们的生命始于蛴螬(幼虫),成年榕小蜂(psen)破开“皮”(蛹),飞离无花果,寻找栽培的无花果并钻进去,防止其落果。他认为, psen是自然发生的;他并未发现无花果是进行有性繁殖,而psen扮演此过程的辅助角色。 [2]
分类学
[编辑]榕小蜂是一个多系群,各谱系的相似性乃基于与无花果树(榕树)的共同关联。随着研究进步,有一些谱系被移到其他科,特别是金小蜂科和长尾小蜂科 。因此本科内的属数仍在变动之中。最近认为榕小蜂科(Agaonidae)应包括所有的传粉榕小蜂[3]和Sycophaginae亚科。 [4]其余类群(如Epichrysomallinae 、 Sycoecinae 、 Otitesellinae和Sycoryctinae应归属于金小蜂科。 [4]
形态适应
[编辑]榕小蜂科的雌性型态就像一般昆虫,雄性则大多无翅。雄性的唯一任务是在无花果的隐头花(向内倒生的花)内与雌性交配,并咬出一个洞以让雌性离开无花果。这与捻翅目昆虫和蓑蛾科昆虫正好相反(雄性是一般昆虫,而雌性从不离开宿主)。未行传粉的小蜂种类则演化出极长的产卵管,以将卵产在无花果内部。 [需要引用]
无花果的种类超过600 种,大多数都有隐花果,其内有三种类型的花:雄花、短雌花和长雌花。雌性榕小蜂的产卵器能抵达短雌花的子房,但无法到达长雌花的子房。因此蜂的幼虫出生于短雌花上,而长雌花上只会结籽。由此产生的误解是成熟的无花果内充满了死黄蜂,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果实中“脆脆的部分”只是种子。这是因为无花果会产生无花果蛋白酶(ficain),消化死去的黄蜂,并吸收其营养形成成熟的果实和种子。 有几种商业和观赏无花果品种属于单性结实,这些品种不需要榕小蜂授粉就能结果。 [5]
生命周期
[编辑]榕小蜂的生命周期与其栖息的榕树的生命周期紧密相连。栖息在特定树木上的黄蜂可分为两类:授粉黄蜂和非授粉黄蜂。传粉黄蜂与无花果树之间存在强制性的苗圃传粉互利关系,而非传粉黄蜂则以植物为食,而不会给植物带来好处。然而,这两个群体的生命周期非常相似。
尽管各个物种的生活有所不同,但典型的授粉榕小蜂的生命周期如下。在周期开始时,交配过的成熟雌性传粉蜂通过一个小的天然开口(孔口)进入未成熟的“果实”(实际上是一种称为隐花果的茎状结构),并在腔内产卵。
交配后的成年雌性在强行穿过孔口时,通常会失去翅膀和大部分触角。为了便于通过孔口,雌性头部的下方覆盖有短刺,以便能够抓住孔口壁。
雌性榕树在产卵时,也会产下从原寄主榕树上采集的花粉。这为榕树内表面的一些雌花授粉,使它们成熟。雌蜂产卵并完成授粉后就会死亡。
授粉后,有几种不授粉的黄蜂会在无花果变硬之前产卵。这些黄蜂要么是无花果的寄生虫,要么是传粉黄蜂的寄生虫。
随着无花果的发育,黄蜂卵孵化并发育成幼虫。经过蛹期后,成熟雄性的第一个行为就是与雌性交配 - 在雌性孵化之前。因此,雌性就会怀孕。许多物种的雄性没有翅膀,无法在无花果外长期生存。交配后,雄蜂开始从无花果树上挖洞,挖出一条隧道,供雌蜂逃生。
一旦离开无花果,雄蜂很快就会死去。雌性会找到出路,并拾取花粉。然后它们飞到另一棵同一种类的树上,在那里产卵并重新开始这个循环。
共同进化
[编辑]无花果与黄蜂的互利共生起源于7000万至9000万年前,是一次独特进化事件的产物。 [7] [8] [9]此后,形态学和分子研究均证明了黄蜂属和榕属之间存在粗略规模的共枝形成和共同适应。 [9] [10]这表明无花果和黄蜂有同辐射的趋势。 [9]如此严格的协同物种形成应该会导致两个谱系产生相同的系统发育树[8] ,而最近的研究将无花果切片映射到黄蜂属的分子系统发育上,并进行统计比较,为这种规模的协同物种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8]
遗传学上明确的传粉黄蜂物种群与遗传学上定义不明确的无花果物种群共同进化。 [11]榕树的不断杂交促进了新的传粉黄蜂物种的不断进化。宿主转换和传粉者宿主共享可能导致无花果和榕小蜂(如Pegoscapus )物种的惊人多样性,因为它们会导致杂交和基因渗入。 [11]
属
[编辑]根据不同出版物对榕小蜂的属和分类: [3] [4] [12] [13]
博物馆藏品
[编辑]世界上主要的无花果黄蜂收藏之一现藏于利兹博物馆和美术馆发现中心[14] ,由史蒂夫康普顿博士收藏。 [15] [16]
参考
[编辑]- ^ Boucek, Z. 1988. Australasian Chalcidoidea (Hymenoptera): a biosystematic revision of genera of fourteen families, with a reclassification of species. C.A.B. International, Wallingford, England. 832 pp.
- ^ Leroi, Armand Marie. The Lagoon: How Aristotle Invented Science. Bloomsbury. 2014: 244–247. ISBN 978-1-4088-3622-4.
- ^ 3.0 3.1 Cruaud et al. 2010
- ^ 4.0 4.1 4.2 Heraty et al. 2013
- ^ Roy, D. (2019). Tropical/subtropical fruit crops: Fig. In Breeding of fruit crops (pp. 113-115). Alpha Science International Ltd.
- ^ Zhen, Wen-Quan; Huang, Da-Wei; Xiao, Jin-Hua; Yang, Da-Rong; Zhu, Chao-Dong; Xiao, Hui. Ovipositor length of threeApocrypta species: Effect on oviposition behavior and correlation with syconial thickness (PDF). Phytoparasitica. April 2005, 33 (2): 113–120 [5 October 2015]. S2CID 35479915. doi:10.1007/BF03029967.
- ^ Machado et al. 2001
- ^ 8.0 8.1 8.2 Cook & Rasplus 2003
- ^ 9.0 9.1 9.2 Herre et al. (2008)
- ^ Molbo et al. 2003
- ^ 11.0 11.1 Machado C.A., Robbins N., Gilbert M.T.P., Herre E.A. Critical review of host specificity and this co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in the fig/fig-wasp mutualism. (2005). Proc. Of the National Acad. Of Sci. of the U.S.A.102(1), 6558-6565. doi: 10.1073/pnas.0501840102
- ^ Cruaud et al. 2011
- ^ Roger A. Burks; Mircea-Dan Mitroiu; Lucian Fusu; et al. From hell’s heart I stab at thee! A determined approach towards a monophyletic Pteromalidae and reclassification of Chalcidoidea (Hymenoptera). 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 2022-12-20, 94: 13–88. ISSN 1070-9428. doi:10.3897/JHR.94.94263. Wikidata Q115923766 (英语).
- ^ Natural Science – Leeds Museums and Galleries. Leeds Museums and Galleries. [19 August 2020].
- ^ Compton, Steve. Dr Steve Compton. [19 August 2020].
- ^ Compton, S. Host‐parasitoid relationships within figs of an invasive fig tree: a fig wasp community structured by gall size (PDF). Insect Conservation and Diversity. 2018, 11 (4): 341–351. S2CID 89701549. doi:10.1111/icad.12282.
[[Category:小蜂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