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健
Roger Y. Tsien 钱永健 | |
---|---|
出生 | 美国纽约市 | 1952年2月1日
逝世 | 2016年8月24日 美国俄勒冈州尤金[1] | (64岁)
居住地 | 美国加州圣迭戈 |
国籍 | 美国 |
母校 | 哈佛大学 剑桥大学 |
知名于 | 绿色荧光蛋白(GFP) 钙成像 |
父母 | 钱学榘(父亲) 李懿颖(母亲) |
奖项 | 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 沃尔夫奖(2004年) 盖尔德纳国际奖(1995年)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生物化学 |
机构 | 伯克利加州大学 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 |
钱永健(英语:Roger Yonchien Tsien,1952年2月1日—2016年8月24日[1]),美国华人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及化学系教授。因为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2][3]
生平
[编辑]钱永健是华裔美国人,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籍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4],为吴越国国王钱镠三十四世孙。[5]
1972年,钱永健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及物理学最优等学士学位。1977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1981年,担任剑桥大学研究员。
1982年至1989年,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1989年开始,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直至离世。
去世
[编辑]2016年8月31日,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发出新闻稿宣告钱永健的死讯:新闻稿指钱教授在同月24日的俄勒冈州尤金离世,终年64岁[6]。新闻稿只提及他的贡献,未有讲述死因[6][7]。同一报导在另一份报章的报导中,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校监普拉蒂普∙科斯拉回应记者提问时,指钱教授在骑自行车越野时去世[8]。
家庭
[编辑]钱氏家族是浙西学术世家。父亲钱学榘早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庚子赔款奖学金负笈美国,曾在位于杭县笕桥的“中央政府航空学校”(今中华民国空军军官学校)实习,其上司是毛邦初。钱学榘获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曾服务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航空委员会(今国防部空军司令部),任副主任工程师,时主任工程师李耀滋。李耀滋之妹李懿颖日后成为钱学榘妻子,也就是钱永健之母。1949年,钱学榘移居美国。3年后其子钱永健在美国纽约出生,曾服务于美国波音公司,任波音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居加州,专长绘画,曾办过独立画展。
李耀滋移居美国,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并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李耀滋曾任全美华人协会主席,与邓小平颇有交情。李耀滋之弟李诗颖,亦为麻省理工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李耀滋之妻林同端是林同棪的妹妹,而林同棪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曾获总统里根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林同棪堂弟林同骅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林同骅之子林伯中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钱学榘的堂兄为即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钱永健是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在一次学术采访中曾被问起提及堂伯父钱学森。钱永健长兄钱永佑为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医学院双院士,曾任斯坦福大学生理系主任[9]。
钱永健妻温迪·格劳伯·钱(Wendy Globe Tsien)女士,无子女,有一继子。
荣誉
[编辑]钱永健是当今生命科学集大成的科学家,几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学领域大奖,也是唯一一位华人沃尔夫奖和诺贝尔奖“双得主”
奖项
[编辑]- 1968年: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全国一等奖
- 1968年:美国全国绩优奖学金(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 1969年:哈佛大学德图尔奖(Detur Prize)
- 1972年:美国英国政府马歇尔奖学金
- 1977年: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科明斯·伯克利研究奖(Comyns Berkeley Research Fellowship)
- 1978年:剑桥大学格迪奇奖(Gedge Prize)
- 1983年:谢勒尔学者计划
- 1986年:美国纽约科学院兰博特奖(Lamport Prize)
- 1989年:美国全国神经紊乱和中风研究院佳维兹神经科学研究奖(Javits Neuroscience Investigator Award)
- 1991年:美国潘萨农基金会年轻科学家奖
- 199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W·艾尔登·斯宾塞奖
- 1995年:比利时阿托伊斯-百勒特·拉托尔奖
- 1995年: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加拿大诺贝尔奖”)
- 1995年:美国心脏研究会基础研究奖(Basic Research Prize)
- 1998年:国际生物分子筛选学会(Society for Biomolecular Screening)高效筛选创新奖(Award for Innovation in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 2000年:英国皇家显微镜学会皮尔斯奖(Pearse Prize)
- 2002年:美国化学学会创新发明奖(ACS Award for Creative Invention)
- 2002年:国际蛋白质学会(Protein Society)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奖(Christian B. Anfinsen Award)
- 2002年:荷兰皇家学会海尼根奖(“荷兰诺贝尔奖”)
- 2002年: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奖章
- 2004年:以色列沃尔夫医学奖得主(“以色列诺贝尔奖”)
- 2004年:日本庆应医学奖
- 2004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校长科学工程杰出研究奖
- 2004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神经科学佩尔奖(Perl Prize in Neuroscience)
- 2005年:加拿大罗巴兹研究院J·艾琳·泰勒国际医学奖(J.Allyn Taylo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Medicine)
- 2006年:国际生物分子资源仪器学会ABRF奖
- 2006年:美国布兰戴斯大学罗森斯特尔奖
- 2007年:国际生物药学大会生物药学领袖奖(BioPharma Leadership Award)
- 2007年:美国国防部乳腺癌创新者奖
-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10]
- 2008年: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E·B·威尔逊奖章(学会最高荣誉)
- 2009年:美国亚裔工程师协会科技杰出奖
- 2009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终生创新奖
- 2009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杰出科学家奖
- 2009年:国际分子成像学会分子成像成就奖
- 2010年:第97届印度科学大会主席金质奖章
- 2010年:英国皇家化学会斯皮尔斯纪念奖(Spiers Memorial Award)
院士会士
[编辑]- 1995年:美国医学院院士
- 1998年: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 199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2005年: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通讯院士
- 2006年: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 2008年: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
- 2010年: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 2011年:英国生理学学会荣誉会士
- 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荣誉院士
- 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荣誉院士
荣誉学位
[编辑]- 1995年:荷语天主教鲁汶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 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 2009年:香港大学颁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 2010年:匈牙利塞麦尔维斯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 2012年:英国剑桥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其他
[编辑]- 2009年2月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钱永健日”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Roger Y. Tsien, chemist shared Nobel for tool to research Alzheimer's, dies at 64. Washington Post. 2016-08-31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 ^ 钱永健等三位美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 [2016-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3).
- ^ 存档副本. [2016-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8).
- ^ 《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吕成冬,浙江科学技术,2019年08月30日初版,ISBN 978-753-41-8752-0
- ^ 存档副本. [202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6).
- ^ 6.0 6.1 LaFee, Scott. Nobel Laureate Roger Tsien Dies, Age 64. UC San Diego News Center. 2016-08-31 [2016-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3) (英语).
- ^ UCSD Nobel laureate Roger Tsien dies.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LLC. 2016-08-31 [2016-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1) (英语).
- ^ Robbins, Gary; Fikes, Bradley J. Roger Tsien, who was awarded the 2008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dies at 64. LA Times. 2016-08-31 [2016-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2) (英语).
- ^ 《钱永健:一家子都是杰出科学家》. 新华网. 2008-10-07 [2008-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5) (中文(简体)).
- ^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2017-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