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艾盲走螨
外观
蕲艾盲走螨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蛛形纲 Arachnida |
目: | 中气门螨目 Mesostigmata |
科: | 植绥螨科 Phytoseiidae |
属: | 盲走螨属 Typhlodromus |
种: | 蕲艾盲走螨 T. crossostephium
|
双名法 | |
Typhlodromus crossostephium |
蕲艾盲走螨(Typhlodromus (Anthoseius) crossostephium)为植绥螨科盲走螨属下的一个物种,本种隶属花绥螨亚属(Anthoseius)。
物种描述
[编辑]雌虫背板几乎完全被有网纹,上有21对背毛。大多被毛成铲形,Z4 及 Z5 背毛,顶端还有明显铲面。背板可见五对孔,气门沟延伸至 j1 。胸板三对纲毛,腹肛板4对伴有孔洞的肛前毛。螯肢定趾四齿,动趾3齿。受精囊盏成钟状。第三对足及第四对足均有三对铲状刺毛(macrosetae),第二对足膝节有七对纲毛[1]。
雄虫腹肛板有六对肛前毛,担精趾L状。本种的背毛有一小段末端透明的节段,除本种外,目前全世界植绥螨仅知菲律宾盲走螨身上有此一特征[1]。
本种形态上类似T. acaciae、T. betulae、T. bullatus、T. gressitti、T. krimbasi、T. gutierrezi、菲律宾盲走螨及T. tridentiger。肛前毛及肛前孔皆有四对,气门沟皆延伸至 j1 及 R1 纲毛。动趾上皆有三齿,胸板上 st3 及 z5 纲毛末端皆为铲状,第四对足皆有三根刺毛。其中又与T. tridentiger和菲律宾盲走螨尤其相似[1]。
分布及栖地
[编辑]本种目前仅知分布于兰屿岩岸上的蕲艾上发现,为首个于岩岸地形上发现的植绥螨科物种[1]。
发现过程
[编辑]2017年,台湾生物学者何琦琛在兰屿象鼻岩附近岩岸地区的蕲艾上面,采集到一种植绥螨,为首次在岩岸地形上面发现的该科物种。经过廖治荣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态最类似的菲律宾盲走螨有稳定性差异,为一未曾描述过之物种,将其命名为蕲艾盲走螨[1]。
命名语源
[编辑]本种种加词以其寄主蕲艾(Crossostephium chinense)命名[1]。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Liao, Jhih-Rong; Ho, Chyi-Chen; Ko, Chiun-Cheng. Discovery of a new species of genus Typhlodromus Scheuten (Acari: Phytoseiidae: Typhlodrominae) on rocky shore habitat from Lanyu Island. Systematic and Applied Acarology. 2017-09-12, 22 (10) [2017-09-12]. ISSN 1362-1971. doi:10.11158/saa.22.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