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荫棠 (奉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民国之精华》中的王荫棠照片

王荫棠(1872年?—?)[1]泽南奉天省海龙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2]

生平[编辑]

王荫棠自幼好学。及长,对新学与旧学皆有素养。王荫棠是清朝廪生,保用直隶州知州。曾在家乡兴办山城子小学,筹款甚多。嗣而充海龙府劝学总董,任内除旧弊,兴学务。不久,王荫棠充东平县统计长兼收捐总董。宣统元年(1909年),举充奉天咨议局议员,任内提议积毂备荒,并倡议修建奉海铁路,编练堡防。[2]

民国二年(1913年),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2]1913年5月2日的《盛京时报》“东三省新闻”中,有《王荫棠在京遇刺之详情》称:“廿六日北京发现一种极可恐怖事,即羊肉胡同华宾旅馆之案是也。”当时,国会众议员王荫棠居住在华宾旅馆,感觉情况不对。廿六日,有人到华宾旅馆想对王荫棠不利,但王荫棠因较为机警而未受伤。警察将人犯逮捕后进行审问,得知该人犯姓宋。据王荫棠自称,此番招忌是因“众议员投票见忌于人,故有今日之结果。”[3]

1914年国会解散后,王荫棠回到家乡。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称帝,王荫棠在家乡极力发表反对言论。民国五年(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同年,国会重开,王荫棠回到北京,继续担任国会众议院议员。[2]

参考文献[编辑]

  1. ^ 《民国之精华》作四十四岁,案1916年44岁,则生于约1872年。
  2. ^ 2.0 2.1 2.2 2.3 佐藤三郎. 民國之精華·中華民國議員列傳. 北京写真通信社. 1916年: 第15页. 
  3. ^ 王荫棠在京遇刺之详情,盛京时报1913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