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梵语कर्मन्罗马化:karman巴利语kamma,汉语音译作羯磨羯摩等),或称果报业力业报报应,意为行动、作用或功业[1]。对相信存在灵性的人来说,该术语也指因果关系的灵性原则,通常被描述为业力原则(英语:principle of karma),其中个人(原因)的意图和行为会影响该个人的未来(效果)[2]:好意图和出于善念的行动有助于好的业和更快乐转世,而恶念和恶行则有助于恶业和坏的转世[3][4]

在诸多印度宗教(Indic religions)教义中,关于业力的学说与关于轮回的信念密切有关,因此与因果原则在灵性层面上的有效性在几世之后密切相关。在印度教佛敎耆那教中,该术语表示每一个行为的后果,行为和思想在各个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作为者本人的影响。佛敎及耆那教相信业力是通过法则产生的,而不是因审判者或明明上帝等生灵所作出的裁决而产生的:这与“神圣恩典”或“惩罚”无关。业力与转世之间在不同宗教的教义中有着不同的关系。与流行的看法相反,全部这些宗教的教义的目标都不是不积累业力。

对相信者来说,业力的概念与印度许多宗教流派(特别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5]以及道教[6]中的转世观念密切相关。在这些流派中,当前的业力会影响一个人在今生的未来,以及来生的性质和品质—一个人的轮回[7][8]。这个概念也被西方流行文化所采用,其中在一个人的行为之后发生的事件可以被认为是自然后果。

在中欧神秘主义学说方面,这个词出现在鲁道夫·史坦纳的人智学理论中,也与轮回有关。

词义

[编辑]

按《汉译巴利语词典》,kamma 意为:业、行为、作业、家业、羯磨、仪式。按梵语 karman,语根 kr,有作、为、行之意。karman,是“作事、作者、作之力”之意,此语之用法并未只局限于业的意思,而是也被用于广泛的意思。根据《大毘婆沙论》,业有五义:一、作用,二、持法式,三、分别果,四、行动,五、造作。[9]

  1. 作用:是指与善恶或道德无关的普通作用。如数论派的五业根[10](也译五作根)之业,是指手的抓取、足的步行、口的发音、大小便的排泄、本能的生殖行为等[11],佛教认为这是与报应无关的单纯作用。
  2. 持法式:是指佛教所谓的“羯磨”,即戒律的仪式作法。
  3. 分别果:就是分别可爱与不可爱的业果;可解释为由善恶而感得果报的业,会有令得果报的一种力量。
  4. 行动:业这个词的本义是动作、行为,如在胜论学派中,将业进一步细分为:取、舍、屈、申、行[12],现代常翻译为:向上运动、向下运动,收缩运动、伸展运动、方向不定运动。
  5. 造作:就是意业的能动性,能造作语业作用与身业行动。

karman 关于表示行为之语,另外还有从 car(行、实行)之语根所形成的 caraṇa、carya(巴cariya)、carita 等语。 caraṇa 是如来十号 vidyā-caraṇa-sampanna(明行具足者)之一的“行”,这是实践之意。carya 是 brahma-carya(梵行)的行,也有实践修行之意。 carita 是 Buddha-carita(佛所行)的所行,有行状、经历之意。这些都有实践的意思,不太能看出含有因果关系的业之意义,因此,与业之意义有关之语,从car所造者为少,从 kṛ 之语根所造者为多。

总之,karman 是有具体力的行为,可将它看成是指业能感果的具体力。karman 一语,与从 car 语根所产生,只有行为、实践之意的 caraṇa、carya、carita 等语的不同。[13]

历史

[编辑]

业作为自然哲学概念[14],起源难以追溯,最早可以被追溯到吠陀教发展时期(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500年间)。

印度教业力观

[编辑]

印度教认为,业力是自然、非个人、处于形之上层面上的法则,不是惩罚或奖赏,人都没有改变这个法则的能力。在印度教教义中,业力是构成印度种姓制度中的主要因素,在印度教教义中,业力论是对于罪恶问题的主要解答方案,而和佛敎耆那教不同,印度教神话中的神灵在使业力产生作用的方面上有特定角色。

佛敎业力观

[编辑]

佛教

[编辑]

业力的概念在早期的佛教教义中可能并不重要[15][16]。Schmithausen质疑早期的佛教是否已经认为业力在轮回当中发挥了作用[16][17],他指出“业力论可能是早期佛教救度论的附带内容”。兰格指出业力最初可能只是与轮回有关的几个概念之一[18][19]。蒂尔曼·维特(Tillman Vetter)指出,在早期佛教中,轮回的出现归因于欲望或无知[20]。巴斯韦尔也指出,“早期佛教并不认为身体和心理运动是业力的后果的原因,欲望(或渴望:trsna英语trsna)才是”[21]。马修斯指出 在《毗塔迦经》中没有关于业力的连贯表述[15],这可能意味着该教义是早期佛教救度论主要观点的附带内容[15]

佛教教义当中关于业力的观点比耆那教教义相关观点更加灵活和复杂[22][23][24]

部派佛教

[编辑]

部派佛教认为,业既是行造做的果[25],又是再次遇到缘境时产生行的因。按造作划分,业分三种:身业、口业、意业[26];按果报划分,业分四种: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黑白异熟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27]

大乘佛教

[编辑]

有论师认为,大乘佛教教义中的业是道德因果规律,轮回是其必然结果,佛教的业与轮回相互关联,它们是互为因、互为果的[28]。业报学说以论述因缘果报的因果论为代表。业及业报只限于阐述某种心智现象,并非指业所衍生的具体事物(那是缘而非业)。业即是行为[29]

“依业世界转,依业众生住,依业有情缚,如辐附车轮。依业得荣誉,依业被束缚,依业而毁损,依业而为虐。晓知业生诸种果,何言世间本无业。”[30]依不同的业力,有情众生出生高低、贵贱,世事的得失、善恶、毁誉、苦乐不等。而佛陀与阿罗汉的业则是无记业,没带来果报的。做十种严重程度的恶行,所造之业称十恶业,例如常常说别人坏话,所以就造了口恶业。相反所造则称之为十善业

学术界观点

[编辑]

对相关理论的批驳

[编辑]

宗教哲学家布鲁斯·R·赖希巴赫(Bruce R. Reichenbach)对 对 羯么法则(使业力产生作用的法则) 的毋神论式解释及有神论式解释 提出了一些批驳意见,他声称前者难以解释业报的轻重及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被决定的,后者难以解释创世主为何最初在制定了羯么法则的情况下仍使世界充满了罪恶及苦难,甚至无法解释制定羯么法则的意义是什么,而且难以证明创世主所作出的干预在羯么法则存在的情况下的合理性及必要性,这种解释更与印度教信奉者所追求达到的脱离轮回这一目标互相矛盾,布鲁斯亦表示他认为佛敎的一些信奉者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些观点的不足之处,因此他们声称业力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众生因无明而以为业力是真实存在的,但事实上业力不是实有的[31]

参看

[编辑]

注释与引用来源

[编辑]
  1. ^ See: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1th Edition, Volume 15, New York, pp 679–680, Article on Karma; Quote – "Karma meaning deed or action; in addition, it also has philosophical and technical meaning, denoting a person's deeds as determining his future lot."
    •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Religions, Robert Ellwood & Gregory Alles, ISBN 978-0-8160-6141-9, pp 253; Quote – "Karma: Sanskrit word meaning ac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action."
    • Hans Torwesten (1994), Vedanta: Heart of Hinduism, ISBN 978-0-8021-3262-8, Grove Press New York, pp 97; Quote – "In the Vedas the word karma (work, deed or action, and its resulting effect) referred mainly to..."
  2. ^ Karm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2)
  3. ^ Halbfass, Wilhelm (2000), Karma und Wiedergeburt im indischen Denken, Diederichs, München, Germany
  4. ^ Lawrence C. Becker & Charlotte B. Becker, Encyclopedia of Ethics, 2nd Edition, ISBN 0-415-93672-1, Hindu Ethics, pp 678
  5. ^ Parvesh Singla. The Manual of Life – Karma. Parvesh singla. : 5–7 [4 June 2011]. GGKEY:0XFSARN29ZZ. 
  6. ^ Eva Wong, Taoism, Shambhala Publications, ISBN 978-1-59030-882-0, pp. 193
  7. ^ "Karma" in: John Bowker (1997),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World Relig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 James Lochtefeld (2002),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Hinduism, Rosen Publishing, New York, ISBN 0-8239-2287-1, pp 351–352
  9. ^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业?业有何义?答:由三义故,说名为业,一、作用故,二、持法式故,三、分别果故。
    • 作用故者,谓:即作用,说名为业。
    • 持法式者,谓:能任持七众法式。
    • 分别果者,谓:能分别爱、非爱果。……
    复有说者:由三义故,说名为业,一、有作用故,二、有行动故,三、有造作故。
    • 有作用者,即是语业,如是评论,我当如是,如是所作。
    • 有行动者,即是身业,虽实无动,如往余方。
    • 有造作者,即是意业,造作前二。
    由此义故,说名为业。”
    “思、虑何差别?答:思者业,虑者慧,是谓差别。复次、思是造作相,虑是观察相。复次、能分别爱、非爱果,令无杂乱,是思相;能分别诸法自相、共相,令无疑惑,是虑相。”
  10. ^ 大毘婆沙论》:“如是外道所说五业,谓:举、下、屈、申、行为第五;或语、手、足、大、小门五。”
  11. ^ 姚卫群编译《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数论颂》:知根是眼、耳、鼻、舌、皮。口、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被称为作根……言语、执拿、移动、排泄、生殖是五(作根的作用)。佛教将这些归属为与业或报完全无关的无覆无记(纯粹的无记)。
  12. ^ 玄奘译《胜宗十句义论》:“业句义云何?谓:五种业,名业句义。何者为五?一、取业,二、舍业,三、屈业,四、申业,五、行业。
    • 取业云何?谓:上、下、方、分、虚空等处,极微等合离因,依一实,名取业。
    • 舍业云何?谓:上、下、方、分、虚空等处,极微等离合因,依一实,名舍业。
    • 屈业云何?谓:于大长实,依附一实,近处有合,远近处离合因,是名屈业。
    • 申业云何?谓:于大长实,依附一实,近处有离,远近处合离因,是名申业。
    • 行业云何?谓:一切质碍实和合,依一实,合离因,名行业。”
  13. ^ 水野弘元著《佛教教理研究·业》
  14. ^ 徐梵澄译《大林间奥义书·第一分·第六婆罗门书》:“唯然,此世界三重,名、色、业是也。其属于名者:所谓语言者,名之颂赞也;盖一切名皆起乎是。是即其三曼也,盖于一切名而皆等平。是其祈祷,盖支持一切名也。其次属于色者:所谓眼者,其颂赞也;盖一切色皆起乎是。是即三曼也,盖于一切色而皆等平。是其祈祷,盖支持一切色也。其次属于业者:所谓身者,其颂赞也;盖一切业皆起乎是。是即三曼也,盖于一切业而皆等平。是其祈祷,盖支持一切业也。是虽三重也,然而为一,即“自我”也。自我虽一,即是此三。是即永生,而为真实所掩。生命(气息),永生也;名色,真实也。以斯二者而生命隐矣。”
  15. ^ 15.0 15.1 15.2 Matthews 1986,第124页.
  16. ^ 16.0 16.1 Schmithausen 1986.
  17. ^ Bronkhorst 1998,第13页.
  18. ^ Langer 2007,第26页.
  19. ^ Langer: "When I was searching the Sanskrit texts for material, two things become apparent: first, rebirth, central as it is to Indian philosophy, is not found in the earliest texts; and second, rebirth and karman do not appear to be linked together from the beginning. In fact, originally karman seems to have been only one of several concepts connected with rebirth, but in the course of time it proved to be more popular than others. One of these ‘other concepts’ linked with rebirth is a curious notion of ‘rebirth according to one’s wish’, sometimes referred to in the texts as kAmacAra. The wish — variously referred to in the texts as kAma or kratu — is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form or place of rebirth and can be spontaneous (at the time of death) or cultivated for a long time. This understanding seems to have some affinity with the Buddhist notion that a mental effort, a positive state of mind, can bring about a good rebirth."(参见:Langer 2007,第26页
  20. ^ Vetter 1988,第xxi页.
  21. ^ Buswell 2004,第416页.
  22. ^ Kalupahana 1975,第127页.
  23. ^ Gombrich 2009,第20页.
  24. ^ Bhikkhu Thanissaro 2010,第47-48页.
  25. ^ 《阿含部·分别善恶报应经》:尔时佛告长者言:“汝应善听!一切有情造种种业,起种种惑。众生业有黑白,果报乃分善恶,黑业三涂受报,白业定感人天。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世有一类补特伽罗。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彼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已。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彼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已。感得有损害自体。彼感得有损害自体已。生有损害世间。彼生有损害世间已。触有损害触。彼触有损害触已。受有损害受。一向不可爱。一向不可乐。一向不可喜。一向不可意。
  26. ^ 《中阿含业相应品·思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于中,身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口有四业,意有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27.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四业者。一黑黑异熟业。二白白异熟业。三黑白异熟业。四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28. ^ 《佛陀与佛法》那难陀长老著,释学愚译
  29. ^ 陈义孝编,竺摩法师鉴定,《佛学常见辞汇》
  30. ^ 《殊胜论》P.65。
  31. ^ Reichenbach, Bruce R. Karma, causation, and divine interventi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First published in 1989] [26 Jan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October 2009) (英语). 

参考资料

[编辑]
  • 林朝成、郭朝顺着,《佛学槪论》,三民书局,362-395页,2000年,ISBN 9571431036
  • 《佛陀与佛法》,Narada Mahathera 著,释学愚法师 译,1996年:全文全文全文
  • 《觉悟之路》,Narada Mahathera 著,释学愚法师 译,2009年:繁体存档)、简体存档

更多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