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宝珊道山体滑坡事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体滑坡所造成的破坏。

宝珊道山体滑坡事件是指于1972年6月18日晚上8时55分在香港香港岛半山区宝珊道发生的山体滑坡,一幅受强烈风化的火成岩山坡,在连绵大雨下滑动,导致宝珊道路面以及一座两层高的洋房被冲毁,并顺势把干德道一座六层高的楼宇冲塌,洪水及山泥混和楼宇瓦砾与路面混凝土,形成泥石流,冲向位于旭龢道38-40号,楼高12层的旭龢大厦(英文:Kotewall Court,建于1965年,事发时楼龄仅7年)。大厦即时应声折断倒塌,并波及在山坡下尚未入伙的景翠园E座(今H座),该厦最高四层被撞毁。此一系列大厦倒塌意外成为香港战后近28年来伤亡最惨重的同类事故,旭龢大厦亦成为香港至今层数最高的全幢倒塌之楼宇。

在旭龢大厦内,大部分住客未能及时逃生,被埋在瓦砾之下。驻港英军奉召到场救灾,更派出九龙和新界的车队驶经尚未启用的红磡海底隧道,其后交由消防员接手处理。经过日以继夜的挖掘,搜救人员成功拯救不少生还者,其中包括前大法官列显伦,消防员依循他的收音机所播放的歌声而将他救出。旭龢道意外共证实67死19伤[1][2]

事故过后,旭龢大厦旧址改建为旭龢道休憩花园(旭龢道38-40号),景翠园E座(今H座)则于修补被削去的部分之后入伙。

1972年11月28日,政府发表1972年雨灾调查委员会最后报告书,指出导致这宗山体滑坡,是因为山坡下方有个施工地盘且缺乏严格监管,以及半山区山体内本身的水位很高,当遇上下雨天时,水位更会上升,导致山体不稳定。

土力工程处在1982年发表香港半山地区整体边坡稳定性研究报告,指出宝珊地段受高地下水位及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斜坡稳定性较低,政府于1984至85年间,在宝珊地段安装了73条合共长达90米的排水斜管作排水之用。2000年代初,监测数据显示一些横向排水管出现排水量下降的趋势,而在暴雨期间局部位置的地下水位亦上升至较高的水平,于是土力工程处设计了一个创新而可持续的地下水位调控系统,以控制宝珊地段的地下水位,名为“宝珊排水隧道”。该系统于2009年启用,包括两条排水隧道(直径为3.5米,总长度为500米)和172条排水斜管,并配有自动实时地下水监测系统。2021年,隧道内设立了“山体滑坡科技展学馆”,开放给公众人士、学校或团体预约以进行导赏参观,向公众传达斜坡安全的重要性。

注释

[编辑]
  1. ^ (繁体中文)旭龢道災場掘出 最後一具屍體 總計六十七具. 工商日报第九页. 1972年8月29日. 
  2. ^ (繁体中文)半山連環塌樓處 數十人仍未救出 搶救人員昨繼續挖地道及泵入氧氣 旭龢道一帶居民說前晨已看到一些異常現象. 大公报第四版. 1972年6月20日. 

参考资源

[编辑]
  • 何佩然:《风云可测 ── 香港天文台与社会的变迁》。香港:香港天文台,2003年。ISBN 9622097014.
  • 《一九七二年雨灾调查委员会中期报告书》。香港:香港政府印务局,1972年。
  • 《一九七二年雨灾调查委员会最后报告书》。香港:香港政府印务局,1972年。
  • 林建南编导:《气象万千.山雨欲来》。香港:香港电台电视部,2005年4月26日。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