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
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天津市和平区湖北路59号
类型公立
隶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创办日期| established location = [[天津英租界]]
校训立功立德 明达明辨
校树法国梧桐
电话号码(022)23391920
学校网址天津市二十中学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是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建校于1952年,1953年成为天津市市级重点中学。1955年,二十中学迁入湖北路59号。2007年二十中学示范校建设竣工[1]。前身由天津私立浙江中学和津华女子中学合并而成。高中部设立于和平区湖北路59号,初中部设立于和平区泰安道13号。湖北路校区主楼为天津英租界时期英国文法学校的主楼,校园内种有法国梧桐金银花海棠,枝繁叶茂绿荫环抱。

校训、校风

[编辑]

”立德立功,明达明辨“ “勤奋进取,知书达礼”

教师资历

[编辑]

二十中学现有教职工210名,其中43%的教师具有高级专技人员职称。二十中学曾先后培养出10名天津市特级教师,3位和平区首席教师。此外还有区级名教师11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20人,多人被评为国家、市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市级优秀园丁、优秀班主任、青年师德标兵。[2]

办学特色

[编辑]

语商教育

著名校友

[编辑]
  • 埃里克·利德尔苏格兰人,1924年巴黎奥运会400米赛跑冠军。生于中国天津,5岁前曾就读于英国文法学校幼儿部。
  • 爱泼斯坦,犹太裔中国人,中文名艾培,记者、作家。1928年至1930年在天津英国文法学校学习。
  • 约翰·赫赛英语John Hersey,美国作家,在英国文法学校里是爱泼斯坦的同班同学。[3]
  • 玛格·芳登,英国首席芭蕾舞表演家。在她的时代,被许多人认为是英国最出色的女芭蕾舞表演者。
  • 齐啸云,京剧净角演员。
  • 德斯蒙德·鲍尔,Desmond Power,中文名庞力权,加拿大人。1938年,高中毕业于英国文法学校(Tientsin Grammar School),《小洋鬼子》(little foreign devil)的作者。
  • 张俊秀,1947年考入浙江中学。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任中国国家足球队主力门将。1985年,任国家足球集训队领队兼教练。
  • 皮黔生,文革时期为二十中学初中学生,曾任天津市委常委、天津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2010年11月12日,辽宁省高级法院终审判决,认定皮黔生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4]
  • 朱新华,为1960年实行“九年一贯制”时期学生,朱德孙女,现为解放军总医院干休所卫生所所长、主任医师。[5]
  • 娄向丽,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娄凝先与作家袁静之女。1964年,娄向丽为天津市第二十中学乒乓球队的成员,代表天津参加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获得了团体亚军、单打季军。[6]
  • 秦刚,男,1966年3月生,籍贯河北。国际关系学院(82级)毕业。2005年至2010年8月,秦刚担任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一职。2010年9月,秦刚赴中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大使馆任公使。现任外交部副部长。

主要学生组织

[编辑]
  • 五十年代,学生乒乓球队有队员十名,后发展到二十名左右,多次获得市比赛团体第一名。六十年代,在天津市射击业校的帮助下成立射击队,有男女队员各十几名。另有田径队、游泳队、排球队、篮球队。
  • 1984年,应学校教学计划成立航模组、无线电组、化学小星火计划组、小诗社、写作提高组、戏剧朗诵组、生物花卉组、合唱队、舞蹈队等,定每年四月份为“校园文化月”。
  • 成立了学生会组织及各种学生社团

校史

[编辑]

历任校长

[编辑]

姓名 就任 离任 备注
1 张亚丽 1952年4月 1953年2月
2 沈慧儒 1953年2月 1957年10月 1954年力促二十中学
搬入原英国文法学校校址
3 魏偕元 1957年10月 1968年5月
4 李文起 1968年1月 1969年11月 革委会主任
5 王玉桓 1968年5月 1972年4月 革委会主任
6 姜籍甫 1972年4月 1975年9月 革委会主任
7 张茂春 1975年9月 1977年7月 革委会主任
8 魏偕元 1978年5月 1980年9月 1980年调至天津教育学院任院长
9 贾淑娴 1983年8月 1994年10月
10 赵淑珍 1994年10月 2004年4月
11 王晓驰 2004年4月 2010年12月 2010年12月

任校党委书记

12 张永泉 2010年12月 2015年12月
13 王杰 2015年12月 现任

五十年代

[编辑]

1950年,9月9日,天津市教育局任命私立浙江中学原正副主任委员张亚丽、高治中代理正副校长职务。
1951年,8月,私立浙江中学和津华女子中学两校合并,名浙江中学。
1952年,4月,浙江中学由天津市教育局接收,按全市公立学校教目顺序排列,定出校名天津市第二十中学至今,由原浙江中学校长张亚丽任校长。初成立时,学校“地跨二区、校分四舍”,即总校在赤峰道与河北路交口,一分校在总校后身,二分校在河北路上,音乐教室在一分校对面。
1953年,2月,张亚丽调离,至河北大学任副教授。天津市教育局派沈慧儒出任校长。
1953年,确立为市级重点中学,并承担教学改革和学制改革试验的任务。
1954年,天津市政府批准将市民政局办公用房(今和平区湖北路59号原英国文法学校)归属天津市第二十中学。
1955年,学校由赤峰道校区搬入湖北路校区。
1955年,天津市政府将第二十一业余中学安排到天津市第二十中学,利用教室晚上上课。
1957年,10月,因中国共产党发起反右运动,校长沈慧儒被划为“右派”,停止一切职务,留在资料室工作。 1958年,沈慧儒被撤销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
1958年,9月,天津市第二十中学与新华区中心小学(现重庆道小学)、新华区第一幼儿园(现和平区第一幼儿园)合并,并更名为天津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小学,天津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幼儿部。
1959年,沈慧儒被取消右派身份,即“摘帽右派”,教初中历史课。

六十年代

[编辑]

1960年,1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确实表现改好了的右派分子的处理问题的决定》,沈慧儒成为中国第一批正式宣布摘掉“右派”帽子名单中的一员。[7]

1960年,3月,开始“九年一贯制”的学制改革试验。中学学制六年改为四年,教材采取“删繁就简”,并将初一的部分内容下放到小学。小学学制六年改为五年。幼儿园实验大班儿童学习语数的初小的内容,故亦称为“中、小、幼一条龙”试验。
1961年,组织教员至北京参加学制改革试验展览。决定采用景山学校的“十年制”教材,调整学制,改为“十年一贯制”。
1963年,撤销了“一条龙”管理体制,幼儿部与中学部小学部分离。
1964年,4月,教育部发行中学提高程度统编教材,决定采用该教材,故调整学制,改为“九二制”即“十一年一贯制”。由于学制的不断调整,学校组织机构也的相应的变化。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开始停课。原校长沈慧儒惨遭迫害毒打,于9月17日自杀去世。
1968年军宣队工宣队先后进驻学校,成立二十中学革命委员会。8月,学制改革试验停止,中学部与小学部分离。
1969年,11月,恢复党支部。

七十年代

[编辑]

1972年春,为贯彻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落实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学校党支部、革委会、工宣队、军宣队联席会议决定:“自力更生,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学校领导与教师带领70届100多名学生在西郊区大、小南河南洼的100亩撂荒盐碱地上与永红公社、大小南河生产队合作进行改造监碱地和校办农场基建工作。三年内,建造牲口棚、铡草室、饲养员室、大车棚共6间;100平方米猪圈一个; 学生宿舍4个,办公室4间兼住干部老师;教室两间;阅览室一间;200平方米200人礼堂一座,100平方米食堂(兼烧水锅炉房)一座;抽水泵房;井房一间。完成农场房屋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占地约20亩。挖沟洗碱,平整土地,改造盐碱地80亩(大田65亩,园田5亩,稻田10亩),打谷场1亩。 1975年,进行半天劳动生产、半天上课的教学改革。例如有,

语文:以语文教学写为龙头,带动听、说、读教学与农村调查相结合的大语文改革;

生物:植物生长条件与农作物(玉米)种植实践、理论相结合的改革;

化学:酸、碱、盐教学与盐碱地改造相结合的改革。

每年学生由教师带领分期分批来这里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完成课程。校办农场实现自给自足,每年,为学校教职工提供40斤稻米,为学校食堂提供肉、菜。

1978年,3月,天津市教育局重新确立二十中学为市级重点中学。5月,军宣队工宣队相继撤离学校。学校革委会撤销,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79年,9月11日,沈慧儒追悼会在天津烈士陵园举行。中共天津市委、市革委、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民进市委、市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等送了花圈。沈慧儒的“右派”身份得以平反。

八十年代

[编辑]

1982年,学校实验大楼峻工,内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房。(现为学校食堂)
1983年,原英国文法学校校长伍德(John Emmett Woodall)率五十多人的校友团来校寻记忆之根,并向学校赠送其早年穿过的校袍。自此,校探访人数渐多,沟通渠道逐渐通畅。
1985年,校办农场变卖。今农场农舍已被拆除,改建为小南河渔业公司办公室接待室,农田改作鱼塘。

九十年代

[编辑]

1991年,主楼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维修。
1995年,创立公办民助双菱中学,时为初中校。1998年改为完中校。2007年转制为私立校。校址原在湖南路3号(原电子职校),后曾迁往泰安道13号(原59中),今在湖北路2号(原21中)。
1996年,建立了全校闭路电视系统、对讲系统、编辑系统以及校长视听系统,改建了教师办公专用机房。
1999年,天津市教育局将原电子职校(南海路3号)校舍调归天津市第二十中学。该校区校舍进行全面装修,建成多媒体网络教室,操场南盖起两层实验楼。

2000年代

[编辑]

2006年,7月12日,示范校建设工程开始打桩。英国文法学校主楼彻底大修。
2007年,5月,操场西教室、传达室拆除。办公部门临时迁往南海路校区。
2007年,8月,示范校建设竣工,建筑面积25955平方米,整体建筑风格与老校舍一致。已拆除的潘复楼移址重建,作为天津市第二十中学办公行政楼。南海路校区归还教育局。
2008年,春季学期,学校职员陆续搬入新办公楼,潘复楼正式启用。
2009年,3月,西后院建设为人造草藤球运动场。

设施

[编辑]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有校舍2处、主要建筑有教学楼4座、多功能办公楼2憧:

湖北路校区:占地面积25955平方米,建筑面积共25,955平方米:

  • 主楼
    • 图书馆(一楼)
    • 电子阅览室
    • 体美训练馆
    • 音乐教室
    • 阅览室(三楼)
  • 体育馆
    • 篮球馆
    • 乒乓球馆
  • 新楼
    • 600人礼堂
    • 300人报告厅
    • 物理实验室(3楼)
    • 化学实验室(1、3楼)
    • 生物实验室(2楼)
    • 信息技术教室(4楼)
    • 录播教室(4楼)
    • 学生图书角(4楼楼道)
  • 潘复楼
    • 学校办公室-103
    • 财会室-106
    • 校长室
    • 书记室
  • 食堂

建设路校区:占地面积6,578平方米,建筑面积7,797平方米:

二十中学附小

[编辑]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小学,其校史最早可追溯至中华民国时期国民中心小学,1949年以来,先后更名为五区中心小学、新华区中心小学、二十中附小(二十中学小学部)、重庆道小学。2002年8月与南京路小学合并,恢复校名天津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小学。目前校区在原南京路小学校址。现有21个教学班,学生640人。学校占地面积2448平方米,建筑面积3461平方米。(此小学除借用名称外,其他与天津市第二十中学无关)[8]

影视作品

[编辑]

电影

[编辑]

电视剧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天津市和平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 (编). 天津市和平区志(1979-2010年).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8. ISBN 9787557635947. 
  2. ^ 办学特色之一.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 2011-07-06 [2011-07-29] (中文). [永久失效链接]
  3. ^ 出生在天津意租界的美国著名作家. 天津市河北区政务网. 2007年6月3日 [2011年3月13日] (中文). [永久失效链接]
  4. ^ 巨贪皮黔生,索贿百万还人情债. 腾讯新闻-法制周末. 2011年2月23日 [2011年3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8日) (中文). 
  5. ^ 红墙内的“公主”:第一代领导人的孙女们. 雅虎文化-画报. 2011年3月1日 [2011年3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3月8日) (中文). 
  6. ^ 娄向丽:心中有幅美丽的草原图画. 网易新闻-北方新报(内蒙古). 2009年6月1日 [2011年3月14日] (中文). [永久失效链接]
  7. ^ 新华社. 各地两万六千多人摘掉右派帽子. 解放军日报. 1960年1月4日 [2011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17日) (中文). 
  8. ^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小学.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 2009年9月28日 [2011年3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5日) (中文). 
  9. ^ 津味大戏《玉碎》移师天津拍摄正酣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7-13

相关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