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其顿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马其顿共和国
国歌:今天在马其顿之上
Денес над Македонија
北马其顿的位置(绿色) 欧洲(深灰色)  —  [图例放大]
北马其顿的位置(绿色

欧洲深灰色)  —  [图例放大]

首都
暨最大城市
斯科普里
官方语言[注 1]
宗教东正教伊斯兰教
政治体制单一制
议会民主制
议会共和制
法律体系欧陆法系
国家宪法《北马其顿共和国宪法》
政府北马其顿议会
• 总统
席杨诺夫斯卡-达夫科娃
• 总理
迪米塔尔·科瓦切夫斯基
成立
1991年9月8日
面积
• 总计
25,713平方公里(第148名
• 水域率
1.9%
人口
• 2019年估计
2,077,132(第148名
• 密度
80.1/平方公里(第122名
GDPPPP2022年估计
• 总计
408.10亿美元[1]第125名
• 人均
19,726美元[1]第85名
GDP(国际汇率)2022年估计
• 总计
141.98亿美元[1]第131名
• 人均
6,862美元[1]第98名
货币北马其顿代纳尔MKD
时区UTC+1欧洲中部时间
+2
行驶方位靠右行驶
电话区号+389
ISO 3166码MK/MKD
中央银行北马其顿共和国国家银行
人类发展指数0.759[2](第82名)-
基尼系数31.9 (2018年)
国家象征北马其顿狮子英语Proposed coat of arms of North Macedonia
最长河流瓦尔达尔河
最大湖泊奥赫里德湖
互联网顶级域.mk
.мкд英语.мкд
网站
vlada.mk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北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 Северна Македонија罗马化:Republika Severna Makedonija),通称北马其顿Северна Македонија罗马化:Severna Makedonija发音:[ˈsɛvɛrna makɛˈdɔnija]),是位于东南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首都与最大都市是斯科普里

原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成员国之一,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后获得独立,当时国号为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罗马化:Republika Makedonija),通称马其顿,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加入联合国,由于在“马其顿”名称的使用上与邻邦希腊长期存在争议,2019年2月12日起国号改为现名[3]。2020年3月27日,北马其顿加入北约,成为该组织的第30个会员国。

历史[编辑]

{史前

科基诺巨石天文台 马其顿人民最古老的生活痕迹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即从原始农业存在的时代开始。除了农业之外,当时的人们还知道、生产和使用陶瓷,以日常使用的罐子的形式,或作为神灵和人物的雕刻偶像。这批货物当时被武器使用。

在青铜时代,马其顿定居点的一个特点是它们建在高处且难以进入的地方,这导致了各个部落的大型定居点。铁器时代(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青铜器的过渡时期以来自北方的大量人口重新安置为标志,在科学上被称为爱琴海迁徙,以征服地中海东南部的富裕城市。此外,还有迈锡尼文化的破坏。一些定居点发生在瓦尔达尔山谷沿岸,因此那个时期的几个定居点被摧毁,主要是被大火烧毁。

古马其顿

赫拉克勒斯古城,由马其顿的菲力浦二世建立,位于今比托拉附近。

库特莱什之星是古马其顿的象征。 考古发现表明,自公元前 9000 年以来,马其顿就有文明。 公元前3500年[15]马其顿王国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9世纪,关于谁是马其顿的第一位国王存在疑问——卡兰被认为是阿尔吉德人的神话祖先,或者佩尔迪卡一世——马其顿王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国王。

大约在公元前 4 世纪,马其顿王国已成为更广泛地区的重要政治和经济因素,其主要外交政策活动集中在与希腊城邦的关系上,这些城邦经常与其他国家(如波斯)结盟对抗希腊人,或在城市的一些争端中选边站,从而试图破坏他们的统一并削弱他们。马其顿的菲力浦二世(公元前359年至公元前336年)在征服伊利里亚人和色雷斯人后,设法征服了整个希腊。他的儿子马其顿亚历山大三世(公元前 336 年 – 公元前 323 年)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首先打破了扩大的马其顿王国的内部抵抗,后来在对波斯的战役中,他摧毁了广阔的波斯帝国,并将马其顿国家扩展到三大洲——欧洲、亚洲和非洲,延伸到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中东、埃及和印度,从而创建了马其顿帝国。[16][17][18][19][20][21][22][23]在他死后,这个庞大的帝国,由于其将军(diadosis)对谁将成为他的继任者的分歧,分崩离析为三个部分: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国和安提戈涅王国。[24][25]马其顿亚历山大三世的征服对世界历史上希腊化时期的开始具有重要意义。

罗马共和国向东的渗透导致了所谓的马其顿 - 罗马战争(公元前215年至公元前168年),其中由安提戈涅王朝统治的马其顿王国完全落入罗马统治之下,马其顿的最后一位国王珀尔修斯被当作罗马的奴隶。作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它成为罗马的一个省,并分为 2 部作品——马其顿 Prima 和马其顿 Salutaris。[26]今马其顿的领土被划分为马其顿萨卢塔里斯省和莫西亚普里马省。[27]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后,马其顿成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

斯拉夫人的出现

撒母耳在奥赫里德的堡垒。 在六世纪和七世纪,斯拉夫人移居巴尔干半岛和马其顿,向南延伸到色萨利甚至伯罗奔尼撒半岛。[28]他们与发现的当地人口混合在一起,主要是色雷斯人和伊利里亚人,然后是古希腊人,古马其顿人等。在当时处于拜占庭管辖之下的马其顿领土上,马其顿斯拉夫人被半国家编队所覆盖 - 马其顿斯拉夫人。斯克拉维尼人对拜占庭进行了几次袭击,并加强了拜占庭城市。

837年,马其顿开始落入保加利亚国家的统治之下,到9世纪中叶,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保加利亚的统治之下,另一个则被纳入拜占庭统治之下。在 19 世纪,教会对沙龙西里尔和美多迪乌斯的启蒙开始了,包括为斯拉夫人施洗的几项任务,但也奠定了斯拉夫识字的基础,这始于 855 年斯拉夫字母的创造——动词。他们的学生 Kliment 和 Naum 将继续他们的活动,到 9 世纪末,他们将创建奥赫里德文学学校和普雷斯拉夫文学学校,使奥赫里德很快成为巴尔干地区最发达的教会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斯拉夫识字的摇篮。

在 19 世纪,马其顿将捕获最初在韦莱斯科-巴特地区创建的 Bogomil 运动和学习,以应对从属的封建教会经济体系。这不仅很快将扩大到马其顿,而且将扩大到整个欧洲。

随着 19 世纪下半叶马其顿的起义,即 969 年,马其顿的中世纪封建国家成立,反对保加利亚,976 年反对拜占庭统治,也称为塞缪尔帝国)。马其顿中世纪的封建国家一直存在到 1018 年,当时它被拜占庭军队征服。在 13 世纪和 14 世纪,拜占庭对马其顿的统治被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统治时期打断。

到14世纪末,马其顿被奥斯曼帝国完全征服,从而摧毁了其经济和社会制度,也减缓了其进一步的社会和文化发展。1767年,苏丹废除了奥赫里德大主教管区。

19世纪马其顿民族的认识和统一 主条目:加强教会文学中的民间语言,直到19世纪初 加强人民的语言

奥赫里德的建筑。 自14世纪以来,古斯拉夫语的塞尔维亚语变体在马其顿的影响开始增强。这是由于马其顿地方加入当时的塞尔维亚国家。这种影响主要是指拼写。此外,现代生活马其顿演讲的痕迹在当时的文学纪念碑中越来越明显。

在奥斯曼帝国时期,识字率下降。她的语言与古斯拉夫语的基础相去甚远,因为在活生生的民间语言中已经发生了更具表现力的变化。除了更多地考虑古老的书面斯拉夫传统的教堂敬拜书籍外,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本,这些文本用于阅读更广泛的人群或作为实际使用的文章。

在16世纪,塞尔维亚和威尼斯的书籍也被印刷出来。在17世纪,俄罗斯已经出版了大量以俄罗斯斯拉夫语印刷的教会书籍。

马其顿民族运动

《马其顿自治报》,贝尔格莱德,1905年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马其顿人的地位和马其顿国家的建立非常困难。19世纪后期,一些旨在建立马其顿自治的运动开始出现,覆盖整个马其顿地区,其中最古老的是马其顿革命组织。1905年,它更名为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VMORO),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组织分为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VMRO)和内部色雷斯革命组织(VTRO)。最初,该组织没有选择国籍,但对“......团结马其顿和埃迪尔内所有心怀不满的分子,无论其国籍如何......”然而,大多数成员是马其顿人。1903年,VMRO 组织了反对奥斯曼帝国的伊林登起义,在取得了一些初步成功(包括克鲁舍夫共和国的成立)之后,奥斯曼帝国因重大人员损失而窒息。克鲁舍夫共和国的起义和形成将对现在共和国的建立产生重大影响。 马其顿民族运动

在通往政治独立的道路上,马其顿分几个连续的步骤建立了它,并采取了某些法律行为。因此,首先,马其顿共和国议会于1991年1月25日通过了《主权宣言》。后来,在1991年9月8日,举行了关于马其顿独立的全民公决,公投问题投票:[29]

“你是否赞成马其顿的一个主权和独立的国家,有权加入未来的南斯拉夫主权国家联盟?”

据当时的马其顿共和国议会议长斯托扬·安多夫说,1991年8月,他与马其顿共和国总统基罗·格利戈罗夫进行了长时间和艰难的谈话,后者提出了全民投票问题,说服他删除全民投票问题的第二部分。由于担心JNA的军事介入,格利戈罗夫仍然坚持他对公投问题的措辞。[30]由于公投问题的第二部分,马其顿的独立公投遭到阿尔巴尼亚人民的抵制,这允许重新与中小企业的其他共和国结盟。1991年11月17日,马其顿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获得通过,阿尔巴尼亚国会议员没有投赞成票。 《宪法》通过后,基洛·格利戈罗夫总统采取了国际承认马其顿的行动。1991年12月16日,欧洲共同体部长理事会(现为欧洲联盟委员会)决定承认那些寻求承认但符合欧洲共同体所定条件的中小企业共和国的独立。此外,作出最后决定的最后期限定为1992年1月15日。欧洲共同体在《南斯拉夫宣言》中为国际承认中小企业共和国设定了条件:[31]

寻求国际认可, 接受承认新国家标准中所载的所有义务, 接受关于南斯拉夫问题的海牙会议的条件,特别是第二章中关于人权和民族及族裔群体权利的条件, 支援秘书长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努力以及南斯拉夫问题会议的继续。

《宣言》规定了中小企业共和国提交申请的最后期限(1991年12月23日)。然后,在南斯拉夫问题会议主席的说明下,那些寻求承认的共和国的报告被转交给仲裁委员会(由方济各会法律专家罗伯特·巴登特领导),该委员会将在作出关于承认的最后决定之前发表意见。马其顿共和国总统基罗·格利戈罗夫及时提交了国际承认申请,仲裁委员会起草了一份初步文本,并发送给马其顿共和国。仲裁委员会的意见(第2a点)对马其顿获得独立的愿望表示怀疑,这是由公民投票问题的第二部分引起的。因此,12月11日,格利戈罗夫总统在《新马其顿报》上发表了对仲裁委员会初步决定的反应。在给巴登特的一封信中,格利戈罗夫描述了马其顿独立的最新、一贯的法律法案的通过,并解释了全民投票问题的第二部分——他相信国际社会将平息中小企业的局势,并将建立一个新的共和国联盟。[29] 在格利戈罗夫的干预之后,马其顿外交部长登科·马莱斯基和仲裁委员会之间开始了一个高度的社会,以说服仲裁委员会马其顿对其邻国没有领土野心。为此,马其顿宪法的两项修正案在坏人的建议下获得通过:一项修正了关于如何改变国家边界的宪法规定,第二项修正案解释说,马其顿不会干涉希腊的内政,因为它对马其顿少数民族的地位感兴趣。在仲裁委员会遵守这两项修正案后,马其顿共和国议会于1992年1月6日通过了这两项修正案。在澄清了这些误解之后,仲裁委员会得出结论,马其顿符合国际承认的所有必要条件。然而,与这一建议相反,欧洲共同体部长理事会决定只承认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32]

历史[编辑]

根据巴尔干战争后的布加勒斯特条约的马其顿地区的划分

马其顿古为希腊文明北端的边疆地区,时而常被雅典等希腊文明中心爱琴海地区的人嘲笑其未开化,但古马其顿人本身亦是希腊人的一支,其所说的古马其顿语亦为古马其顿王国境内的古希腊语西北方言的统称。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马其顿地区先后由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希腊人所主导)等统治。5世纪起斯拉夫人开始进入马其顿地区(尤其是马其顿的内陆地区)定居,因而奠定了现代马其顿南北之分(南:希腊人/北:斯拉夫人)的基础。

837年时保加利亚征服了马其顿,并于10世纪末在该地的奥赫里德定都。1018年拜占庭帝国又征服了马其顿,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马其顿多次在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之间转手。15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了马其顿,并开始了长达500年的统治。

19世纪时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复国运动相继展开,民族主义高涨,马其顿也成为三国的必争之地。1878年签订的《圣斯特凡诺条约》规定该地划归保加利亚大公国,但由于列强干涉而未成功,导致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的出现,谋求与保加利亚统一。1913年三国在共同针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胜,奥斯曼帝国将马其顿割予三国,但三国之间又因马其顿具体分割方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最终希腊、塞尔维亚击败保加利亚,三国将马其顿瓜分。塞尔维亚所得到的部分就是现代北马其顿共和国的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塞属马其顿连同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腊、南斯拉夫为同盟国,保加利亚参加了由纳粹德国主导的轴心国阵营,希腊、南斯拉夫被德军占领之后,保加利亚分得了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但战争结束后各国之间的边界又还原到战前的形势。

北马其顿在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位置

二战之后,南斯拉夫成为由铁托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初始定名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46年时铁托将马其顿地区从塞尔维亚分开,成为一个南斯拉夫直辖的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9月17日马其顿从南斯拉夫和平分离,但马其顿共和国随即和希腊爆发国名争端,最后马其顿共和国于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F.Y.R.O.M)”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希腊共和国最终在1995年解除该国的经济封锁。[4]

1999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内部爆发科索沃战争,近40万阿尔巴尼亚族难民从科索沃涌入马其顿共和国。2001年春,该国西部的阿族人开始进行武装叛乱,引发短暂的内战,后来双方于6月在欧盟官员的调停下达成停火协议,阿族同意放下武装,政府同意给予阿族人更多权力,阿族人得以进入共和国的议会并参与选举,之后国内的民族关系有一定的改善。

随着2019年国名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2020年3月27日北马其顿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政治[编辑]

国会

北马其顿为实行议会制民主国家,行政权由北马其顿议会一院制)的政党所组成的联合政府掌握。国家元首为象征性的总统,政府首脑为总理

北马其顿长期争取加入北约欧盟,2020年3月27日已正式加入北约

国会大选每四年一次。最近一次的国会选举于2021年6月5日举行,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为第一大党和两大执政党之一,党首尼古拉·格鲁埃夫斯基从2006年8月开始任总理至2016年。现任总理为来自马其顿社会民主联盟迪米塔尔·科瓦切夫斯基英语Dimitar Kovačevski

总统选举每五年举行一次,现任总统达夫科娃英语Gordana Siljanovska-Davkova于2024年5月就任,来自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马其顿民族统一民主党[5]

地理[编辑]

疆域

北马其顿为内陆国家,国土占广义马其顿地区的一半。国内多山,主要河流为贯穿南北的瓦尔达尔河。首都斯科普里为最大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比托拉库马诺沃普里莱普泰托沃

经济[编辑]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解体前,北马其顿为国内最贫穷的地区,独立后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区域局势动荡不安、联合国塞尔维亚的经济制裁、希腊于1994年至1995年对北马其顿的经济制裁,及至2001年由于内战等原因,北马其顿的经济停滞不前。直到2002年才开始渐渐复苏,至今该地仍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失业率达30%。[6]

行政区划[编辑]

北马其顿分为八个统计区,这些统计区只是作为法律及统计用途。北马其顿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为市镇,全国划分为80个市镇,首都斯科普里由10个市镇所组成。

北马其顿的统计区划分
统计区 马其顿语名 面积
(km2)
人口 (2021年普查) 最大城市
东部统计区 Источен регион 3,537 150,234 什蒂普
东北统计区 Североисточен регион 2,310 152,982 库马诺沃
佩拉戈尼亚统计区 Пелагониски регион 4,717 210,431 比托拉
波洛格统计区 Полошки регион 2,416 251,552 泰托沃
斯科普里统计区 Скопски регион 1,812 607,007 斯科普里
东南统计区 Југоисточен регион 2,739 148,387 斯特鲁米察
西南统计区 Југозападен регион 3,340 177,398 奥赫里德
瓦尔达尔统计区 Вардарски регион 4,042 138,722 韦莱斯

市镇[编辑]

Rural/Urban municipalities
Rural/Urban municipalities

军事[编辑]

马其顿军的俄制Mi-24攻击直升机

1992年3月28日马其顿建立军队。除了直升机外此国没有其他战机。

北马其顿于2020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

社会[编辑]

人口[编辑]

马其顿族女性传统民族舞者

截至2019年该国有207万人口。马其顿人为主,阿尔巴尼亚人居第二。通用隶属于东南南斯拉夫语支马其顿语,与保加利亚语完全互通。[8]

主要民族有:

宗教[编辑]

基督徒共有64%。(北马其顿人口63%是东正教信徒,绝大多数为马其顿正教会教徒。1%人口信新教天主教、其他独立教会。)穆斯林共有36%(北马其顿是欧洲第三大(包括科索沃则为第四大)的伊斯兰教徒居多的国家,仅次于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文化[编辑]

名为塔维斯格拉维斯的马其顿菜
奥赫里德的古城堡
观光区古建筑民宿

媒体[编辑]

饮食[编辑]

名人[编辑]

外交[编辑]

此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正式外交关系。但在1999至2001年,该国与中华民国建立外交关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断交。但不久后撤销承认中华民国,并恢复与北京政府的外交关系。

因国名争议,北马其顿曾长期受希腊制裁,直至2019年与后者达成协议后改国号,两国关系才有望改善,北马其顿亦有望加入欧盟。但在2024年5月13日,时任北马其顿总统席杨诺夫斯卡-达夫科娃于就职时不承认国名,席杨诺夫斯卡-达夫科娃在就职仪式时向国会议员及获邀的贵宾演说时表示,她“尊重宪法和法律,同时将会捍卫马其顿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并说:“我宣布将会认真负责执行马其顿总统职务。”[7]

韩国也因上述的原因直到2019年才与北马其顿建立正式外交关系。[9]

注释[编辑]

  1. ^ 假如某少数民族占某个市镇的总人口的20%以上,该民族的语言在该地也有官方语言地位。享有此地位者有:土耳其语塞尔维亚语罗姆语吉卜赛语)等。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North Macedoni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5) (英语). 
  2.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24). 
  3. ^ 洪翠莲. 馬其頓正式改國名「北馬其頓」 第一時間加入北約. 新头壳. 2019-02-13 [201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3). 
  4. ^ 从“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到“北马其顿共和国”. 联合国新闻.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5. ^ 北马其顿新总统达夫科娃宣誓就职. 新华网. 新华社. 2024-05-13 (中文(简体)). 
  6. ^ 馬其頓全國失業率高達29% 弱勢群體就業靠搖號. 新浪新闻中心. 2013-10-07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6). 
  7. ^ 7.0 7.1 联合新闻网. 北馬其頓總統就職不承認國名 激怒希臘. 联合新闻网. [2024-05-13] (中文(台湾)). 
  8. ^ БАН: Официалният език в Скопие е "северномакедонски български". Mediapool.bg.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保加利亚语). 
  9. ^ S. Korea establishes diplomatic ties with North Macedonia. 韩联社. [2019-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英语). 

外部链接[编辑]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