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蝗灾史
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中国三大灾害[1]。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明末农学家徐光启《除蝗疏》言:“国家不务畜积,不备凶饥人事之失也。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旱灾之后更容易引起蝗灾,所谓“旱极而蝗”,[2]由于蝗虫能飞移,有时候大量发生,形成大集团,因此灾害扩大面积往往远大于水、旱[3]。
彭邦炯《商人卜螽说——兼说甲骨文的秋字》一文认为中国蝗灾史可追溯到甲骨文。[4]《诗经》提到“去其螟螣(螣即蝗虫),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5]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秉畀炎火”意思是指晚间以火诱捕蝗虫以消灭之。[6]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记载:“虫食谷者,部吏所致”,蔡邕说,“蝗者,在上贪苛之所致也”。灾难的源头,均出自于官衙的苛捐杂税。
汉代
[编辑]《后汉书·五行志》载:(46年)“春三月,蝗螟大起,被害者九十郡国;二十八年(52年),大蝗,被害者八十郡国。”
唐代
[编辑]贞观二年(628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7]
开元三年(715年),淮河流域发生严重的虫灾,“蚀稼,声如风雨。”宰相姚崇下令捕蝗灭虫,汴州刺史倪若水抗拒,反对捕蝗,姚崇向倪若水批评说:“坐看食苗,忍不相救?因此饥馑,将何以安!”《旧唐书》载倪若水率民捕蝗,“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8]此法称为“埋瘗法”。
《通典》卷7:“开元四年(716年),山东诸州大蝗。”
《新唐书·五行志》载: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发生蝗灾,“有白鸟数千万,群飞食之,一夕而尽,禾稼不伤。”
贞观二年六月(628年),“京畿旱蝗。”(《新唐书》卷36《五行三》)
兴元元年(784年)四月,“自春大旱,麦枯死,禾无苗,关中有蝗。”[9]
《旧唐书·五行志》载:(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
《新唐书》武德六年,“夏州蝗。蝗之残民,若无功而禄者然,皆贪挠之所生。先儒以为人主失礼烦苛则旱,鱼螺变为虫蝗,故以属鱼孽。”
开成四年(839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旧唐书》卷37《五行志》)
五代十国
[编辑]《旧五代史·五行志》记载: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爆发蝗灾,“许、汝、蔡、陈、颍五州生,有野禽群飞蔽空,食之皆尽。”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夏六月,大蝗蔽日而飞,昼为之黑,庭户衣帐悉充塞。”(《十国春秋·吴越忠懿王世家》)
《旧五代史·五行志》载,乾祐二年(949年),蝗虫蔓延到宋州(今河南商丘),“蝗一夕抱草而死”。这种“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记载殊为可议,有人认为是粉饰太平,也有人认为当地植物有杀蝗效果,如周怀宇《隋唐五代淮河流域蝗灾考察》一文说:“在淮河流域的植物类中,也有杀蝗的草本植物……”,“宋州发现当地生长杀蝗的草本植物……”,一般称“抱草瘟”,或吊死瘟(蝗霉病)。
宋代
[编辑]雍熙三年(986年),“山蝗,鄄城县有蝗自死。”(《宋史·太宗本纪,五行志》)
淳化三年(992年)七月“贝、许、沧、沂、蔡、汝、商、兖、单等州,淮阳、平定、彭城飞蝗,抱草自死。”(《宋史·太宗本纪,五行志》)
至道二年(996年)六月“亳州蝗,秋七月谷熟,许、宿、齐三州蝗抱草死。”(《宋史·太宗本纪,五行志》)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秋七月丙辰,“开封府祥符县蝗抱草死,有数里。”(《宋史·真宗本纪》)
元符元年(1098年)八月“高邮飞蝗抱草死。”(《宋史·五行志》)
乾道元年(1165年)六月壬辰,“淮南转回判官姚岳言:境内飞蝗自死。”(《宋史·武宗本纪·五行志》)
《宋书》载景祐元年春正月,“诏募民掘蝗种,给菽米。”
元朝
[编辑]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诸暨蝗及境,皆抱竹死。”(《元史·真宗本纪》)
明朝
[编辑]朱元璋《御制皇陵碑》:“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
嘉靖三十九年,“蝗食禾苗殆尽;万历十四年飞蝗蔽空;清朝康熙三十四年蝗起宝武界,饥民相食。”(天津市《宝坻县志》)
万历十九年(1591年),“天津县夏蝗飞蔽天,声如雷雨,食苗殆尽”,新乐“夏五月蝗生县东,未几数日滋类遍野。”
天启六年(1626年),迁安“秋七月飞蝗蔽野,大伤禾稼。”
崇祯三年(1630年)六月初九日,徐光启上疏“屯盐疏”,其中第三篇为“除蝗疏”,后编入《农政全书》。
有专家统计明朝蝗灾次数一共有94次。[10]
清代
[编辑]陈芳生著有《捕蝗考》,有“备蝗事宜”和“前代捕蝗法”两部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条分缕析,颇为详备,虽卷佚寥寥,然颇俾于实用”。
《济南府志》记载康熙四年“春饥,免顺治十八年以前民欠赋粮并发帑分赈。六月大旱,飞虫蔽天,坠地如蜣螂”。
光绪三年《海盐县志》卷十三:“康熙十年七月二十日,蝗从西北来,飞过城上。”
嘉庆《松江府志》卷八十载:“康熙十一年,飞蝗蔽天,自北而南,所过但食竹叶芦穗,无食禾者。”
康熙五十六年(1716年)“徐州邻县秋蝗入州界,不食禾皆抱草而毙。”(《清史稿·灾异志》)
清雍正十年(1732年)“泗阳西乡柴林湖夏蝗蝻遍地,厚数寸。官兵惶惧,旋尽抱草僵死。”(《清史稿·灾异志》)
清乾隆五年(1740年)八月“河南蝗来境,抱草而死,不为灾。”(《清史稿·灾异志》)
光绪八年《归安县志》卷二七:“乾隆二十年,蝗蝻生。”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郧阳二月“蝻起,至四月皆依草附木而枯。”《清史稿·灾异志》
咸丰二年(1852年)底:“柳、庆上年早蝗过重,一二不逞之徒倡乱,饥民随从抢夺,比比皆然”[11]。
咸丰三年(1853年),“夏,武郡蝗虫蔽日”(咸丰《武定府志》)
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蝗从南来,飞蔽天日.集田害稼”(宣统《重修恩县志》)
咸丰六年(1856年),“夏,蝗虫又起,飞翳天日,栖树枝折,复值岁饥,木叶草亘,人虫争相取食,衰鸿遍野,卖男鬻女”[12]
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飞蝗遍野。六月,蝻生,食禾害稼”(民国《定陶县志》)
民国十年《嵊县志》卷十三:“咸丰六年八月,有蝗自北来,顷刻蔽天。”
咸丰六年(1856年),安徽皖北大旱,“旱,飞蝗大至,食禾几尽。”(民国《太和县志》)
民国《吴县志》卷五五:“咸丰六年七月,蝗从西北来,如云蔽空,伤禾。同治元年七月甲申,飞蝗自北至南,有雷声送去。”
《清史稿·灾异志》载:“八月,昌平蝗,邢台蝗,香河、顺义、武邑、唐山蝗。”
咸丰七年,“秋七月至望复返,群飞蔽日,食禾太甚。”(雍正《辽州志》)
光绪三年(1877年)阜宁五月“大风雨,蝗抱草毙。”(《清史稿·灾异志》)
光绪《松江府志》卷三十九载“秋八月,飞蝗蔽天,城乡俱是,中秋后热如夏,蝗复来。”
宣统《太仓州志》卷二十六载“夏,蝗自北来,既而入海,灾亦不甚。”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1958年2月,在大跃进初期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发起的“除四害运动”之消灭麻雀的全国性大规模群体运动,结果使农田当中的蝗虫几乎没有天敌,而让次年的粮食严重欠收,发生极为严重的三年大饥荒。
中国大陆每年蝗灾发生面积2.8亿亩次左右,分布在20个省(区、市)的1100多个县(市、区、旗、团场)。其中,飞蝗(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常年发生3000万亩次左右。
注释
[编辑]- ^ 中国蝗灾发生防治史.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1 [2024-01-22]. ISBN 978-7-109-28324-4 (中文).
- ^ 徐光启云:“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也。”(《农政全书》卷四四)
- ^ 中國歴代民食政策史. 中国经济学社丛书. 商务印书馆. 1934 [2024-01-22] (中文).
- ^ 彭邦炯《商人卜螽说——兼说甲骨文的秋字》(《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
- ^ 《诗经·小雅·大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陈芳生,《捕蝗考》
- ^ 《贞观政要》卷8《务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7页。
- ^ 《旧唐书·五行志》
- ^ 王溥:《唐会要》卷44,中华书局1955年6月第1版,第790页
- ^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55页。
- ^ 《论粤西贼情兵事始末》
- ^ 民国《钦县县志》
参考文献
[编辑]- 倪根金,《历代蝗灾及治蝗述要》(《历史教学》1998年第6期)
- 陆人骥,《中国历代蝗灾的初步研究——开明版〈二十五史〉中蝗灾记录的分析》(《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 袁林著,《西北灾荒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