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Ghren/筆記5
外观
- 7月1日——全國公路由交通部移轉軍事委員會運輸統制局接管,以何應欽兼督辦,俞飛鵬、張嘉璈為會辦;軍事委員會任命周體仁為第三軍軍長、李世龍為副軍長;德國、意大利宣布承認「汪精衛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外交部向中外記者宣讀德、意絕交宣言,並電令駐德大使及駐意代辦撤退回中國[1]:6577。
- 7月3日——國民政府任命葉秋原、陳紫楓為立法院立法委員[1]:6579。
- 7月7日——中共中央發布《為紀念抗戰四周年宣言》[1]:6581。
- 7月14日——國民政府發表中英兩國關於撤銷不平等條約之換文,中方文稱:「本月四日貴大使照會以英國政府擬俟遠東和平恢復時,與中國政府商討取消領事裁判權,交還租界,並根據互惠平等原則修改條約等由,業經閱悉,中國政府對於英國政府此種友誼,表示深為欣慰。」[1]:6584
- 7月15日——國民政府以行政院秘書長魏道明出任駐法國大使,特派行政院政務處長蔣廷黻代理行政院秘書長[1]:6584。
- 7月20日——蔣介石在重慶接見航空委員會顧問陳納德,商談美國空軍志願兵援華事宜[1]:6586。
- 7月22日——行政院決定成立全國水利委員會,任命薛篤弼為主任委員,各有關部、會長員為委員,將原有之黃河、長江、珠江、導淮各水利機關均歸該委員會[1]:6587。
- 7月28日——軍事委員會任命程樹芬為第七軍副軍長,莫德守為第四十八軍副軍長[1]:6590。
- 7月31日——軍事委員會任命賀維珍為第三十一軍軍長、黎行恕為副軍長[1]:6591。
- 8月1日——蔣介石發布命令,將陳納德指揮下之美國志願空軍正式組成中國武裝部隊(即飛虎隊),由陳納德任總指揮[1]:6593。
- 8月2日——韓國光復軍第五支隊隊長羅月煥奉韓國臨時政府命到重慶述職,並報告該部前方工作情形,按羅在中國北戰場組織韓僑參加對日作戰並深入敵後破壞二年[1]:6594。
- 8月4日——郭泰祺在重慶中樞紀念周報告近來國際形勢,指出:「日本是侵略集團鏈鎖中最弱的一環」,「只要民主國家堅持並加強對它的經濟封鎖,它就會走向崩潰之途」,「民主集團的勝利一定會從遠東開始,毫無疑義。」[1]:6594-6595
- 8月12日——國民政府設立外匯管理委員會,特派孔祥熙兼任委員長,派俞鴻鈞等12人為委員,並指定俞源鴻鈞、陳輝德、陳行、貝祖貽、席德懋為常務委員[1]:6598。
- 8月20日——軍事委員會任命潘文華為第五十六軍軍長,8月21日任命忠言為第一〇〇軍副軍長[1]:6604。
- 8月24日——軍事委員命李覺為第二十五集團軍副總司令,陳孔達為第七十軍軍長,康翔為新編第五軍副軍長[1]:6605。
- 8月25日——軍事委員會任命王敬久為第十集團軍總司令[1]:6606。
- 8月26日——國民政府任命馮欽哉為察哈爾省政府主席,派張含英為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1]:6606。
- 8月28日——國民政府明令改組福建省政府:原省政府主席陳儀另有任用,應免本兼各職,任劉建緒為省政府主席[1]:6607。
- 9月2日——軍事委員會任命練惕生為第六十二軍副軍長[1]:6611。
- 9月4日——蔣介石派俞飛鵬兼任運輸總局局長[1]:6612。
- 9月5日——國民政府令:外交部常務次長曾鎔甫免職,特派為行政院駐緬甸代表[1]:6613。
- 9月9日——軍事委員會任命鄭洞國為第八軍軍長[1]:6615。
- 9月16日——國民政府特任許崇灝為考試院秘書長[1]:6619。
- 9月17日——日軍發動第二次長沙會戰[1]:6619。
- 10月1日——長沙附近日軍各師團開始退卻[1]:6631。
- 10月3日——軍事委員會任劉希程為第九十三軍副軍長[1]:6634。
- 10月9日——國民政府令:兼福建省保安司令陳儀另有任用,應免兼職,任劉建緒兼福建省保安司令[1]:6636。
- 10月11日——軍事委員會任命顧錫九為第八十九軍代軍長,10月12日任命史克勤為第四十九軍副軍長[1]:6638。
- 10月16日——第三次南岳軍事會議開幕,蔣介石主持會議並致開會詞,會議主要內容是檢討第二次長沙會戰之失誤[1]:6639。
- 10月19日——據《大公報》訊:蔣介石撥款5萬元在中央軍校建築四行孤軍團長謝晉元紀念碑;運輸統制局西南運輸處改組為中緬總局,俞飛鵬任局長,陳體誠及美國公路運輸專家威爾斯任副局長[1]:6641-6642。
- 10月23日——蔣介石指派康澤為主任,負責籌備設立「戰時青年訓導團」[1]:6643。
- 11月2日——蔣介石以日軍集結越南,將進攻雲南,切斷滇緬公路,是日電請羅斯福總統利用影嚮,使英國與中國通力合作[1]:6648。
- 11月11日——白崇禧巡視桂南,是日檢閱防守桂邊軍隊,發表訓話稱:日軍進攻昆明時,或將由越南重入桂省,廣西軍民應與雲南軍民協力合作,防守邊界[1]:6654。
- 11月12日——蔣介石會見周恩來,希望中共自動出席參政會,說過些時候可以給葉挺自由,但現在不能放[1]:6654。
- 11月15日——軍事委員會任命丁友松為第八十軍副軍長,米文和為第六十九軍代理軍長[1]:6656。
- 11月16日——軍事委員會任命曹日暉為第九十軍副軍長[1]:6657。
- 11月18日——軍事委員會任命王育瑛為第八十七軍副軍長,11月20日任命劉希程為第九十八軍軍長[1]:6659。
- 11月25日——軍事委員會任命宋希濂為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張軫為副總司令,呂瑞英為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梁培璜為第六十一軍軍長[1]:6663。
- 11月26日——軍事委員會任命張凌雲為第五十九軍副軍長,陳繼淹為第七十七軍副軍長[1]:6664。
- 11月30日——軍事委員會任命劉多荃為第十集團軍副總司令,鍾彬為第十軍軍長[1]:6665。
- 12月1日——行政院秘書長蔣廷黻發表談話,表示美國如與日本作戰,中國亦將對日宣戰,無論在任情況下,中國決不與日本單獨媾和[1]:6666。
- 12月9日——國民政府發布布告,明確宣布:「茲特正式對日宣戰,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國民政府以熱河省政府委員兼主席繆澂流另有任用,免本兼各職,命劉多荃繼任[1]:6672-6674
- 12月17日——軍事委員會任命趙世鈴為第四十三軍代軍長,王鐵漢為第四十九軍軍長[1]:6681。
- 12月23日——日軍第40師團主力自湖北南部岳陽地區向湖南北部新墻河岸推進,突破第九戰區守軍第一三四帥一部在河北岸之前沿陣地,第三次長沙會戰開始;軍事委員會任命陶廣為第三十二集軍副總司令[1]:6686。
- 12月27日——國民政府特任宋子文為外交部長,到任前由蔣介石兼任,沈鴻烈為農林部長、賈景德為銓敍部長、陳儀為行政院秘書長[1]:6689。
- 12月29日——蔣介石兼理外交部長職[1]:6690。
- 12月31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建議組織中國戰區,以提高中國之地位[1]:6692。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韓信夫、劉明逵、郭永才、王明湘、齊福霖、范明禮、張允侯、張友坤、章伯鋒、胡柏立、耿來金、劉壽林、鍾碧容、鍾卓安、陳崧、王好立、朱信泉、任澤全、蔡靜儀、丁啟予、陳永福、嚴如平、柏宏文、吳以群、羅文起、查建瑜、婁獻閣、白吉庵、李靜之、張小曼、石芳勤、徐玉珍、江紹貞、熊尚厚、吳以群、劉一凡、郭光、郭大鈞、王文端、李起民、李隆基、常丕軍、劉敬坤、陳道真、李振民、張振德、梁星亮、陳仁庚、董國芳、張守憲、王榮斌、陳敏、章笑明、汪朝光、卞修躍、賈維、陳民、朱宗震編著.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