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Ericliu1912/沙盒4
約西元前12世紀至11世紀間,周武王率軍征伐商朝,在牧野之战中擊敗商王帝辛(紂),滅亡商朝而建立周朝,史稱「武王克商」。「武王克商」是中國古代重大歷史事件,為商代及西周年代学關鍵課題,故歷代學者無不運用傳世文獻、考古器物及天文現象等資料勉力推算「武王克商」之年;據中國大陸年代學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1997年統計,古今中外就「武王克商」之年至少有44種說法。「夏商周斷代工程」將「武王克商」之年的範圍釐定於前1050年至前1020年間,並將具體年份定於前1046年,惟相關見解尚未獲得學界公認,至今仍屢有異說。
史籍記載
[编辑]古籍中有關「武王克商」之年的記載主要有:
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紂。⋯⋯
粵若來三月既死霸,粵五日甲子,咸劉商王紂。⋯⋯
惟四月既旁生霸,粵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廟。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粵五日乙卯,乃以庶國祀馘于周廟。
維一月丙午旁生魄,若翼日丁未,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紂。越若來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則咸劉商王紂,執矢惡臣百人⋯⋯
時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王朝至燎于周,維予沖子綏文。——《逸周书·世俘》
〔武王〕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
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
——《國語·周語下》
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至氾而汎,至懷而壞,至共頭而山隧。⋯⋯
遂選馬而進,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厭旦於牧之野;鼓之而紂卒易鄉,遂乘殷人而誅紂。——《荀子·儒效》
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當戰之時,十日亂於上,風雨擊於中,然而前無蹈難之賞,而後無遁北之刑,白刃不畢拔而天下得矣。
——《淮南子·兵略訓》
有關西周積年(可用以推算「武王克商」之年)的記載主要有:
自武王滅殷以至〔於〕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
另有《史記·周本記》及《帝王世紀》所載西周諸王在位年數,以及《史記·魯周公世家》所載鲁国諸公在位年數等資料,亦可用以推算「武王克商」之年。
而1976年出土之利簋,則是至今唯一記載「武王克商」經過之青铜器:
珷(武王)征商隹(唯)甲子朝歲鼎(貞)克昏(聞)夙又(有)商
後世考證
[编辑]由於史料缺失,周初之年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經難以考稽。如今,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之始公認只能上溯至司馬遷《史記》中所載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註 5]。
戰國時期之殷曆家曾推算「武王克商」之年於歲次辛未(合西元前1070年或前1130年);西汉末年,劉歆首開製《三統曆》,釐定「武王克商」之年於歲次己卯(合西元前1122年),成為中國古代最具勢力之說法。近代以來,
1996年中國大陸年代學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展開,1997年統計,古今中外就「武王克商」之年至少有44種說法。
序號 | 「武王克商」之年(西元前) | 干支 | 提出者及支持者 | 出處 | 參考資料 |
---|---|---|---|---|---|
1 | 1130 | 辛未 | 林春溥 | (據《毛詩正義》推算) | 《竹柏山房叢書》 |
2 | 1127 | 甲戌 | 謝元震 | 〈西周年代論〉 | 《文史(第二十八輯)》
《文史(第二十九輯)》 |
3 | 1123 | 戊寅 | 胡厚宣 | 《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引 | |
4 | 1122 | 己卯 | 刘歆 | 《世經》 | 《漢書·律曆志》 |
邵雍 | 《皇極經世》 | ||||
劉恕 | 《資治通鑑外紀》 | ||||
鄭樵 | 《通志》 | ||||
金履祥 | 《資治通鑑前編》 | ||||
马端临 | 《文献通考》 | ||||
吴其昌 | 〈金文厤朔疏證〉
〈殷周之際年曆推證〉 |
《燕京學報》第六期
《國學論叢》第二卷第一期 | |||
島邦男 | 〈克殷年月日考(克殷年月日考)〉
〈伐殷考(伐殷考)〉 〈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說(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說)〉 |
《東洋學》第十四號
《文經論叢》創刊號 《甲骨學》第十一期 | |||
5 | 1118 | 癸未 | 成家徹郎 | 〈武王克商之年代〉 | 《西周史論文集》 |
6 | 1117 | 甲申 | 胡厚宣 | 《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引 | |
7 | 1116 | 乙酉 | 皇甫谧 | 《帝王世紀》 | 叢書集成本 |
8 | 1112 | 己丑 | 刘朝阳 | 〈周初曆法考〉
〈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勢和今後出路〉 |
《華西協和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專刊》乙種第二冊
《天文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
9 | 1111 | 庚寅 | 一行 | 《大衍曆議》 | 《新唐書·律曆志》 |
董作賓 | 〈武王伐紂年月日今考〉
〈西周年曆譜〉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三本下冊 史語所集刊 1952
《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三期 | |||
嚴一萍 | 〈何尊與中國年代〉
〈從利簋銘看伐紂年〉 |
《中國文字》新第八期 | |||
鄭天杰 | 〈周初曆法與周初年代〉 | 《史學彙刊》第十一期 | |||
10 | 1106 | 乙未 | 張汝舟 | 〈西周考年〉 | 《二毋室古代天文曆法論叢》 |
張聞玉 | 《西周王年論稿》 | 貴州人民出版社 | |||
11 | 1105 | 丙申 | 马承源 | 〈西周金文和周曆的研究〉 | 《上海博物館集刊》1982 |
12 | 1102 | 己亥 | 黎東方 | 《西周青銅器銘文中之年代學資料》 | 臺北學生書局1975 |
13 | 1093 | 戊申 | 葛真 | 〈用日蝕、月相來研究西周的年代學〉 | 《貴州工學院學報》1980年第二期 |
14 | 1088 | 癸丑 | 水野清一 | 〈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引 | 據《中國古代金屬遺物(中国古代金属遺物)》 Metallurgical remains of ancient China 1975 |
15 | 1087 | 甲寅 | 白川靜 | 〈西周斷代和年曆譜()〉 | 《金文通釋》第五卷 |
16 | 1078 | 癸亥 | 胡厚宣 | 《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引 | |
17 | 1076 | 乙丑 | 丁驌 | 〈西周王年與殷世新說〉
〈西周王年新說更正〉 〈伐紂之記載檢討〉 |
《中國文字》新四 1981 7
新五 1981 12 新十三期 1990 2 |
18 | 1075 | 丙寅 | 唐兰 |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年代問題〉 | 《新建設》1955年第三期 |
劉啟益 | 〈西周紀年銅器與武王至厲王在位年數〉 | 《文史(第十三輯)》 | |||
19 | 1071 | 庚午 | 李仲操 | 〈對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論夏商周年代〉 | 《中原文物》1997年第一期 |
20 | 1070 | 辛未 | (殷曆家) | 據《易緯·乾鑿度》推算 | |
鄒伯奇 | 〈太歲無超辰說〉 | 《學計一得》 | |||
李仲操 | 《西周年代》 | 文物出版社 | |||
張政烺 | 〈武王克殷之年〉 | 《洛陽考古四十年》 | |||
劉啟益 | 文王受命至成王五年年表 |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年第五期 | |||
21 | 1067 | 甲戌 | 姚文田 | 〈周初年月日歲星考〉殷正 | 《邃雅堂學古錄》 |
22 | 1066 | 乙亥 | 姚文田 | 〈周初年月日歲星考〉周正 | 《邃雅堂學古錄》 |
新城新藏 | 〈周初之年代(周初の年代)〉 | 《中國天文學史研究》 | |||
23 | 1065 | 丙子 | 姚文田 | 〈周初年月日歲星考〉按董作賓推算 | 《邃雅堂學古錄》 |
哈特納 | 〈殷商的某些消息()〉 | 《第十四屆科技史國際會議論文集》1974 | |||
白光琦 | 〈西周的年代與曆法〉 | 《西周史論文集》上 | |||
24 | 1063 | 戊寅 | 山田統 | 〈周初的絕對年代〉 | 《大陸雜誌》第十五卷第五、六期 |
25 | 1059 | 壬午 | 彭瓞鈞 | 古代和現代中國的行星天文學 通過17次交食確定夏商周絕對年代 | 美國天文學通報 15 1983 |
26 | 1057 | 甲申 | 朱右曾 | 張汝舟據逸周書集訓校釋推算 | |
张钰哲 | 哈雷彗星的軌道演變趨勢和它的古代史 | 天文學報 1978 19期1 | |||
趙光賢 | 從天象上推算武王伐紂之年 | 歷史研究 1979.10 | |||
张培瑜 | 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 | 人文雜誌 1985.5 | |||
27 | 1055 | 丙戌 | 章鴻釗 | 中國古曆析疑 | 科學出版社 1958年版 |
荣孟源 | 試談西周紀年 | 中華文史論叢 1980.1 | |||
28 | 1051 | 庚寅 | 高木森 | 略論西周武王的年代問題與重要青銅彝器 | 華學月刊107期 1980 11 21 |
姜文奎 | 西周年代考 | 大陸雜誌82卷4期 1991 | |||
29 | 1050 | 辛卯 | 今本《竹書紀年》 | ||
李兆洛 | 初建元以前歷代甲子 | 李氏合刻五種卷三 | |||
葉慈 | 三代年表(Chronological Tables of the Three Dynasties)
"West" and "East" and the Zhou Dynasty |
The Rulers of China 1957 | |||
30 | 1049 | 壬辰 | 王保德 | 書經武成篇之生霸死霸及武王伐紂的年代月日考 | 東方雜誌 復刊後17卷7期 1984 |
31 | 1047 | 甲午 | 林春溥 | 古史考年異同表(按史記推算) | 竹柏山房叢書 |
32 | 1046 | 乙未 | 班大為 | 商西周的天文年代(Astronomical Dates in Shang & Western Zhou)
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The Cosmo-political Background of Heaven's Mandate) |
Early China 7期 1981-82
Early China 20期 1995 |
高明 | 《中國古文字學通論》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
33 | 1045 | 丙申 | 倪德卫 | 西周之年曆(The Dates of Western Chou) | 哈佛亞細亞研究學報43卷1983第2期(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
夏含夷 | 竹書紀年與武王克商的年代 | 文史 第三十八輯 | |||
周法高 | 西周年代新考
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 |
大陸雜誌65卷5期 1984
中央圖書館館刊 19.2.28. 1996 | |||
趙光賢 | 關於周初年代的幾個問題
武王克商與西周諸王年代考 |
人文雜誌 1987.2
北京文博 1995.1 | |||
34 | 1044 | 丁酉 | 李丕基 | 武王克殷年月考 | 國民雜誌 1卷5期 1941 |
35 | 1041 | 庚子 | 吉德炜 | 晚商的絕對年代(Absolute Chronology) | 商史的淵源(Sources of Shang History)1978 |
36 | 1040 | 辛丑 | 倪德衛 | 1040年當為武王克商之年(1040 as the Date of the Chou Conquest)
武王克商之日期 |
Early China 8期 1982-83
《竹書紀年》解謎第八章 |
周文康 | 武王伐紂年代考 | 徐州師範學院學報 1983.4 | |||
37 | 1039 | 壬寅 | 何幼琦 | 武王伐紂的年代問題
西周的年代問題 周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 |
中山大學學報 1981.1
西周年代學論叢 |
38 | 1035 | 丙午 | 萧子显 | 《南齐书·祥瑞志》 | |
39 | 1030 | 辛亥 | 丁山 | 周武王克殷日曆
文武周公疑年 |
責善半月刊 1940.1.20
責善半月刊 1941.2.1 |
方善柱 | 西周年代學上的幾個問題 | 大陸雜誌 51卷1期 1975 | |||
周流溪 | 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說
西周年代考辨 |
史學史研究 1997 2 | |||
40 | 1029 | 壬子 | 黃寶權 | 武王克殷年代考 | 中國歷史文獻研究集刊 1 |
41 | 1027 | 甲寅 | 梁启超 | 最初可記之年代 | 飲冰室專集之四十七 |
雷海宗 | 殷周年代考 | 武漢文史哲季刊 2.1. 1931 | |||
莫非斯 | 西周曆朔新譜及其他 | 考古社刊 第五期 1936 | |||
陈梦家 | 《西周年代考》
商殷與西周的年代問題 |
商務印書館
歷史研究 1955.2 | |||
高本汉 | 殷代的兵器與工具 | 瑞典遠東博物館刊 17期 | |||
屈萬里 | 西周史實概述 | 史語所集刊 42 4 1971 | |||
何炳棣 | 周初年代平議 | 香港中文大學學報 1974.1 | |||
42 | 1025 | 丙辰 | 勞榦 | 論周初年代問題與月相問題的新看法
論周初年代和召誥洛誥新證明 從甲午月食討論殷周年代的關鍵問題 殷周年代的問題——長期求證的方法及其處理的結果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七卷1期 1974
中研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歷史考古組 1981 史語所集刊 64 1 1993 史語所集刊 67 2 1996 |
43 | 1024 | 丁巳 | 平势隆郎 | 試論西周紀年 | 中國古代紀年的研究 |
44 | 1018 | 癸亥 | 周法高 | 西周年代考 |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所學報 第四卷1期 1971 |
序號 | 「武王克商」之年(西元前) | 干支 | 提出者及支持者 | 出處 | 參考資料 |
---|---|---|---|---|---|
1 | 1130 | 辛未 | 林春溥 | ||
2 | 1127 | 甲戌 | 謝元震 | 《西周年代》 | |
3 | 1123 | 戊寅 | 胡厚宣 | ||
4 | 1122 | 己卯 | 刘歆 | 《世經》 | |
邵雍 | 《皇極經世》 | ||||
劉恕 | 《資治通鑑外紀》 | ||||
鄭樵 | 《通志》 | ||||
金履祥 | 《資治通鑑前編》 | ||||
马端临 | 《文献通考》 | ||||
吴其昌 | 《金文厤朔疏證》 《殷周之際年曆推證》 |
[2][3] | |||
島邦男 | 《克殷年月日考(克殷年月日考)》 《伐殷考》 《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說》 |
[4] | |||
5 | 1118 | 癸未 | 成家徹郎 | 《》 | [5] |
6 | 1117 | 甲申 | 《》 | ||
7 | 1116 | 乙酉 | 皇甫谧 | 《帝王世紀》 | |
8 | 1112 | 己丑 | 刘朝阳 | 《周初曆法考》 《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勢和今後出路》 |
[6] |
9 | 1111 | 庚寅 | 一行 | 《大衍曆議》 | |
董作賓 | 《武王伐紂年月日今考》 《西周年曆譜》 |
[7][8] | |||
嚴一萍 | 《何尊與中國年代》 《從利簋看伐紂年》 |
||||
鄭天傑 | 《周初曆法與周初年代》 | ||||
10 | 1106 | 乙未 | 張汝舟 | 《西周考年》 | |
張聞玉 | 《西周王年論稿》 | [9] | |||
11 | 1105 | 丙申 | 马承源 | 《西周金文和周曆的研究》 | |
12 | 1102 | 己亥 | 黎東方 | 《西周青銅器銘文中之年代學資料》 | [10] |
13 | 1093 | 戊申 | 葛真 | 《用日蝕、月相來研究西周的年代學》 | [11] |
14 | 1088 | 癸丑 | 水野清一 | 《》 | |
15 | 1087 | 甲寅 | 白川靜 | 《西周斷代和年曆譜》 | |
16 | 1078 | 癸亥 | 《》 | ||
17 | 1076 | 乙丑 | 丁驌 | 《西周王年與殷世新說》 《西周王年新說更正》 《伐紂之記載檢討》 |
|
18 | 1075 | 丙寅 | 唐兰 |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年代問題》 | |
劉啟益 | 《西周紀年銅器與武王至厲王在位年數》 | ||||
19 | 1071 | 庚午 | 李仲操 | 《對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論夏商周年代》 | [12] |
20 | 1070 | 辛未 | 《》 | ||
鄒伯奇 | 《》 | ||||
李仲操 | 《西周年代》 | ||||
張政烺 | 《武王克殷之年》 | ||||
劉啟益 | 《文王受命至成王五年年表》 | ||||
21 | 1067 | 甲戌 | 姚文田 | 《》 | |
22 | 1066 | 乙亥 | 姚文田 | 《》 | |
新城新藏 | 《》 | ||||
23 | 1065 | 丙子 | 姚文田 | 《》 | |
哈特納 | 《》 | ||||
白光琦 | 《西周的年代與曆法》 | [13] | |||
24 | 1063 | 戊寅 | 山田統 | 《周初的絕對年代》 | [14][15] |
25 | 1059 | 壬午 | 彭瓞鈞 | 《》 | |
26 | 1057 | 甲申 | 朱右曾 張汝舟(推算) |
《》 | |
张钰哲 | 《哈雷彗星的軌道演變趨勢和它的古代史》 《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 |
[16][17] | |||
葛真 | 《》 | ||||
趙光賢 | 《從天象上推算武王伐紂之年》 | [18] | |||
张培瑜 | 《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 | [17] | |||
27 | 1055 | 丙戌 | 章鴻釗 | 《》 | |
荣孟源 | 《試談西周紀年》 | ||||
28 | 1051 | 庚寅 | 高木森 | 《略論西周武王的年代問題與重要青銅彝器》 | |
姜文奎 | 《西周年代考》 | [19][20] | |||
29 | 1050 | 辛卯 | 今本《竹書紀年》 | ||
李兆洛 | 《初建元以前歷代甲子》 | ||||
葉慈 | 《》 | ||||
30 | 1049 | 壬辰 | 王保德 | 《書經武成篇之生霸死霸及武王伐紂的年代月日考》 | |
31 | 1047 | 甲午 | 林春溥 | 《》 | |
32 | 1046 | 乙未 | 班大為 | 《商及西周的天文年代(Astronomical Dates in Shang and Western Zhou)》 《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The Cosmo-political Background of Heaven's Mandate)》 |
[21][22] |
高明 | 《中國古文字學通論》 | ||||
「夏商周断代工程」 | |||||
33 | 1045 | 丙申 | 倪德卫 | 《西周之年曆(The Dates of Western Chou)》 | [23] |
夏含夷 | 《竹書紀年與武王克商的年代》 | ||||
周法高 | 《西周年代新考》 《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 |
[24] | |||
趙光賢 | 《關於周初年代的幾個問題》 《武王克商與西周諸王年代考》 |
||||
34 | 1044 | 丁酉 | 李丕基 | 《武王克殷年月考》 | |
35 | 1041 | 庚子 | 吉德炜 | 《》 | |
36 | 1040 | 辛丑 | 倪德衛 | 《1040年當為武王克商之年(1040 as the Date of the Chou Conquest)》 《武王克商之日期()》 |
[25] |
周文康 | 《武王伐紂年代考》 | [26] | |||
37 | 1039 | 壬寅 | 何幼琦 | 《武王伐紂的年代問題》 《西周的年代問題》 《周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 |
|
38 | 1035 | 丙午 | 萧子显 | 《南齐书·祥瑞志》 | |
39 | 1030 | 辛亥 | 丁山 | 《周武王克殷日曆》 《文武周公疑年》 |
|
方善柱 | 《西周年代學上的幾個問題》 | [27] | |||
周流溪 | 《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說》 《西周年代考辨》 |
||||
40 | 1029 | 壬子 | 黃寶權、 | 《武王克殷年代考》 | |
41 | 1027 | 甲寅 | 梁启超 | 《最初可記之年代》 | |
雷海宗 | 《殷周年代考》 | [28] | |||
莫非斯 | 《西周曆朔新譜及其他》 | ||||
陈梦家 | 《西周年代考》 《商殷與夏周的年代問題》 |
[29] | |||
高本汉 | 《殷代的兵器與工具(Some Weapons and Tools of the Yin Dynasty)》 | [30] | |||
屈萬里 | 《西周史事概述》 | [31] | |||
何炳棣 | 《周初年代平議》 | [32] | |||
42 | 1025 | 丙辰 | 勞榦 | 《周初年代問題與月相問題的新看法》 《論周初年代和召誥洛誥新證明》 《從甲午月食討論殷周年代的關鍵問題》 《殷周年代的問題——長期求證的方法及其處理的結果》 |
[33][34][35] |
43 | 1024 | 丁巳 | 平势隆郎 | 《試論西周紀年(西周紀年に關する試論)》 | |
44 | 1018 | 癸亥 | 周法高 | 《西周年代考(Chronology of the Western Chou Dynasty)》 | [36] |
註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北京师范大学國學研究所 (编). 《武王克商之年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ISBN 7303045333.
- ^ 吳其昌. 《金文厤朔疏證》. 《燕京學報》. 1929, (6): —.
- ^ 吳其昌. 《殷周之際年曆推證》. 《國學論叢》. 1929, 2 (1): 149—241.
- ^ 島邦男. 《克殷年月日考》. 《集刊東洋学》. 1965, (14): 17—43.
- ^ 成家彻郎. 《》. 陕西历史博物馆 (编). 《第二次西周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70—81. ISBN 7541948101.
- ^ 刘朝阳.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势和今后出路》. 《天文学报》. 1953, 1 (1): 30—82.
- ^ 董作賓. 《武王伐紂年月日今考》. 《臺大文史哲學報》. 1951, (3): 177—212.
- ^ 董作賓. 《西周年曆譜》 (PDF).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52, 23 (下): 681—760 [2023-06-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13).
- ^ 张闻玉. 《西周王年论稿》. 貴陽: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 ISBN 7221041814.
- ^ 黎東方. 《西周青銅器銘文中之年代學資料》.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75.
- ^ 葛真. 《用日食、月相来研究西周的年代学》. 《贵州工学院学报》. 1980, (2): 81—100.
- ^ 李仲操. 《对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论夏商周年代》. 《中原文物》. 1997, (1): 2—9.
- ^ 白光琦. 《西周的年代与历法(节选)》. 陕西历史博物馆 (编). 《第二次西周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70—81. ISBN 7541948101.
- ^ 山田統. 由鄭清茂翻译. 《周初的絕對年代(上)》. 《大陸雜誌》. 1957, 15 (5): 14—17.
- ^ 山田統. 由鄭清茂翻译. 《周初的絕對年代(下)》. 《大陸雜誌》. 1957, 15 (6): 17—21.
- ^ 张钰哲. 《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史》. 《天文学报》. 1978, 19 (1): 109—118.
- ^ 17.0 17.1 张钰哲; 张培瑜. 《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 《人文杂志》. 1985, (5): 68—75.
- ^ 赵光贤. 《从天象上推断武王伐纣之年》. 《历史研究》. 1979, (10): 56—61.
- ^ 姜文奎. 《西周年代考(上)》. 《大陸雜誌》. 1991, 82 (4): —.
- ^ 姜文奎. 《西周年代考(下)》. 《大陸雜誌》. 1991, 82 (5): —.
- ^ Pankenier, David W. Astronomical Dates in Shang and Western Zhou. Early China. 1981, (7): 2—37. doi:10.1017/S0362502800005599 (英语).
- ^ Pankenier, David W. The Cosmo-political Background of Heaven's Mandate. Early China. 1995, (20): 121—176. doi:10.1017/S0362502800004466 (英语).
- ^ Nivison, David S. The Dates of Western Chou.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83, 43 (2): 481—580. doi:10.2307/2719108 (英语).
- ^ 周法高. 《西周年代新考》. 《大陸雜誌》. 1984, 68 (5): 1—32.
- ^ Nivison, David S. 1040 as the Date of the Chou Conquest. Early China. 1982, (8): 76—78. doi:10.1017/S0362502800005459 (英语).
- ^ 周文康. 《武王伐纣年代考》.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3, (4): 109—114.
- ^ 方善柱. 《西周年代學上的幾個問題》. 《大陸雜誌》. 1975, 51 (1): 15—23.
- ^ 雷海宗. 《殷周年代考》. 《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 1931, 2 (1): 1—14.
- ^ 陈梦家. 《商殷与夏周的年代问题》. 《历史研究》. 1955, (2): 53—75.
- ^ Bernhard, Karlgren. Some Weapons and Tools of the Yin Dynasty.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945, 17: 101—144 (英语).
- ^ 屈萬里. 《西周史事概述》 (PDF).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71, 42 (4): 775—802 [2023-06-16].
- ^ 何炳棣. 《周初年代平議》. 《香港中文大學學報》. 1973, 1: 13—36.
- ^ 勞榦. 《周初年代問題與月相問題的新看法》 (PDF).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1974, 7 (1): 1—26 [2023-06-16].
- ^ 勞榦. 《從甲午月食討論殷周年代的關鍵問題》 (PDF).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93, 64 (3): 627—638 [2023-06-16].
- ^ 勞榦. 《殷周年代的問題——長期求證的方法及其處理的結果》 (PDF).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96, 67 (2): 239—261 [2023-06-16].
- ^ Chou, Fa-kao. 《Chronology of the Western Chou Dynasty》 (PDF).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1971, 4 (1): 173—205 [2023-06-16].
序號 | 「武王克商」之年(西元前) | 干支 | 提出者及支持者 | 出處 | 參考資料 |
---|---|---|---|---|---|
1 | 1130 | 辛未 | 林春溥 | 《古史考年異同表》(據《毛詩正義》推算) | 《竹柏山房叢書》 |
2 | 1127 | 甲戌 | 謝元震 | 〈西周年代論〉 | 《文史(第二十八輯)》 《文史(第二十九輯)》 |
3 | 1123 | 戊寅 | 胡厚宣 | 《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引 | |
4 | 1122 | 己卯 | 刘歆 | 《世經》 | 《漢書·律曆志》 |
邵雍 | 《皇極經世》 | ||||
劉恕 | 《資治通鑑外紀》 | ||||
鄭樵 | 《通志》 | ||||
金履祥 | 《資治通鑑前編》 | ||||
马端临 | 《文献通考》 | ||||
吴其昌 | 〈金文厤朔疏證〉 〈殷周之際年曆推證〉 |
《燕京學報》第六期 《國學論叢》第二卷第一期 | |||
島邦男 | 〈克殷年月日考(克殷年月日考)〉 〈伐殷考(伐殷考)〉 〈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說(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說)〉 |
《東洋學》第十四號 《文經論叢》創刊號 《甲骨學》第十一期 | |||
5 | 1118 | 癸未 | 成家徹郎 | 〈武王克商的年代〉 | 《西周史論文集》上 |
6 | 1117 | 甲申 | 胡厚宣 | 《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引 | |
7 | 1116 | 乙酉 | 皇甫谧 | 《帝王世紀》 | 《帝王世紀輯存》 |
8 | 1112 | 己丑 | 刘朝阳 | 〈周初曆法考〉 〈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勢和今後出路〉 |
《華西協和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專刊》乙種第二冊 《天文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
9 | 1111 | 庚寅 | 一行 | 《大衍曆議》 | 《新唐書·律曆志》 |
董作賓 | 〈武王伐紂年月日今考〉 〈西周年曆譜〉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三本下冊 《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三期 | |||
嚴一萍 | 〈何尊與周初的年代〉 〈從利簋銘看伐紂年〉 |
《董作賓先生逝世十四周年紀念刊》 《中國文字》新第八期 | |||
鄭天杰 | 〈周初曆法與周初年代〉 | 《史學彙刊》第十一期 | |||
10 | 1106 | 乙未 | 張汝舟 | 〈西周考年〉 | 《二毋室古代天文曆法論叢》 |
張聞玉 | 《西周王年論稿》 | ||||
11 | 1105 | 丙申 | 马承源 | 〈西周金文和周曆的研究〉 | 《上海博物館集刊:建館三十周年特輯》 |
12 | 1102 | 己亥 | 黎東方 | 《西周青銅器銘文中之年代學資料》 | |
13 | 1093 | 戊申 | 葛真 | 〈用日蝕、月相來研究西周的年代學〉 | 《貴州工學院學報》1980年第二期 |
14 | 1088 | 癸丑 | 水野清一 | 〈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 | 據《中國古代金屬遺物(中国古代金属遺物)》 Metallurgical remains of ancient China 1975 |
15 | 1087 | 甲寅 | 白川靜 | 〈西周斷代和年曆譜()〉 | 《金文通釋》第五卷 |
16 | 1078 | 癸亥 | 胡厚宣 | 《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引 | |
17 | 1076 | 乙丑 | 丁驌 | 〈西周王年與殷世新說〉 〈西周王年新說更正〉 〈伐紂之記載檢討〉 |
《中國文字》新四、新五、新十三期 |
18 | 1075 | 丙寅 | 唐兰 |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年代問題〉 | 《新建設》1955年第三期 |
劉啟益 | 〈西周紀年銅器與武王至厲王在位年數〉 | 《文史(第十三輯)》 | |||
19 | 1071 | 庚午 | 李仲操 | 〈對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論夏商周年代〉 | 《中原文物》1997年第一期 |
20 | 1070 | 辛未 | 殷曆家 | 據《易緯·乾鑿度》推算 | |
鄒伯奇 | 〈太歲無超辰說〉 | 《學計一得》卷上 | |||
李仲操 | 《西周年代》 | ||||
張政烺 | 〈武王克殷之年〉 | 《洛陽考古四十年》 | |||
劉啟益 | 《文王受命至成王五年年表》 |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年第五期 另參見《西周紀年》 | |||
21 | 1067 | 甲戌 | 姚文田 | 〈周初年月日歲星考〉殷正 | 《邃雅堂學古錄》 |
22 | 1066 | 乙亥 | 姚文田 | 〈周初年月日歲星考〉周正 | 《邃雅堂學古錄》 |
新城新藏 | 〈周初之年代(周初の年代)〉 | 《中國天文學史研究》(東洋天文学史研究) | |||
23 | 1065 | 丙子 | 姚文田 | 〈周初年月日歲星考〉董作賓推算 | 《邃雅堂學古錄》 |
哈特納 | 〈殷商的某些消息()〉 | 《第十四屆科技史國際會議論文集》the Fourte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 |||
白光琦 | 〈西周的年代與曆法〉 | 《西周史論文集》上 | |||
24 | 1063 | 戊寅 | 山田統 | 〈周初的絕對年代〉 | 《大陸雜誌》第十五卷第五、六期 |
25 | 1059 | 壬午 | 彭瓞鈞 | 〈古代和現代中國的行星天文學〉 | 《美國天文學通報》15 |
26 | 1057 | 甲申 | 朱右曾 | 張汝舟據逸周書集訓校釋推算 | |
张钰哲 | 《哈雷彗星的軌道演變趨勢和它的古代史》 《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 |
||||
葛真 | 《》 | ||||
趙光賢 | 《從天象上推算武王伐紂之年》 | ||||
张培瑜 | 《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 | ||||
27 | 1055 | 丙戌 | 章鴻釗 | 《》 | |
荣孟源 | 《試談西周紀年》 | ||||
28 | 1051 | 庚寅 | 高木森 | 《略論西周武王的年代問題與重要青銅彝器》 | |
姜文奎 | 《西周年代考》 | ||||
29 | 1050 | 辛卯 | 今本《竹書紀年》 | ||
李兆洛 | 《初建元以前歷代甲子》 | ||||
葉慈 | 《》 | ||||
30 | 1049 | 壬辰 | 王保德 | 《書經武成篇之生霸死霸及武王伐紂的年代月日考》 | |
31 | 1047 | 甲午 | 林春溥 | 《》 | |
32 | 1046 | 乙未 | 班大為 | 《商及西周的天文年代(Astronomical Dates in Shang and Western Zhou)》 《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The Cosmo-political Background of Heaven's Mandate)》 |
|
高明 | 《中國古文字學通論》 | ||||
「夏商周断代工程」 | |||||
33 | 1045 | 丙申 | 倪德卫 | 《西周之年曆(The Dates of Western Chou)》 | |
夏含夷 | 《竹書紀年與武王克商的年代》 | ||||
周法高 | 《西周年代新考》 《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 |
||||
趙光賢 | 《關於周初年代的幾個問題》 《武王克商與西周諸王年代考》 |
||||
34 | 1044 | 丁酉 | 李丕基 | 《武王克殷年月考》 | |
35 | 1041 | 庚子 | 吉德炜 | 《》 | |
36 | 1040 | 辛丑 | 倪德衛 | 《1040年當為武王克商之年(1040 as the Date of the Chou Conquest)》 《武王克商之日期()》 |
|
周文康 | 《武王伐紂年代考》 | ||||
37 | 1039 | 壬寅 | 何幼琦 | 《武王伐紂的年代問題》 《西周的年代問題》 《周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 |
|
38 | 1035 | 丙午 | 萧子显 | 《南齐书·祥瑞志》 | |
39 | 1030 | 辛亥 | 丁山 | 《周武王克殷日曆》 《文武周公疑年》 |
|
方善柱 | 《西周年代學上的幾個問題》 | ||||
周流溪 | 《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說》 《西周年代考辨》 |
||||
40 | 1029 | 壬子 | 黃寶權、 | 《武王克殷年代考》 | |
41 | 1027 | 甲寅 | 梁启超 | 《最初可記之年代》 | |
雷海宗 | 《殷周年代考》 | ||||
莫非斯 | 《西周曆朔新譜及其他》 | ||||
陈梦家 | 《西周年代考》 《商殷與夏周的年代問題》 |
||||
高本汉 | 《殷代的兵器與工具(Some Weapons and Tools of the Yin Dynasty)》 | ||||
屈萬里 | 《西周史事概述》 | ||||
何炳棣 | 《周初年代平議》 | ||||
42 | 1025 | 丙辰 | 勞榦 | 《周初年代問題與月相問題的新看法》 《論周初年代和召誥洛誥新證明》 《從甲午月食討論殷周年代的關鍵問題》 《殷周年代的問題——長期求證的方法及其處理的結果》 |
|
43 | 1024 | 丁巳 | 平势隆郎 | 《試論西周紀年(西周紀年に關する試論)》 | |
44 | 1018 | 癸亥 | 周法高 | 《西周年代考(Chronology of the Western Chou Dynas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