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Q-2靶機
Radioplane RQ-4/OQ-2/OQ-3/OQ-7/OQ-13/ OQ-14/TDD | |
---|---|
概觀 | |
類型 | 靶機 |
首飛 | 1939年 |
生產 | 無線電飛機公司 |
產量 | 約15000架 |
現況 | 已退役 |
主要用戶 | 美國陸軍航空軍 美國海軍 |
技术数据 | |
長度 | 8ft8in(2.65m) |
翼展 | 12ft3in(3.73m) |
正常起飛重量 | 104lb(47kg) |
發動機 | 1具Righter O-15-1發動機 |
推力 | 7hp(5kW) |
性能數據 | |
最大速度 | 85mph(137km/h,74kn) |
Radioplane OQ-2是由無線電飛機公司研製,美國首款大規模量產的無人機。該機及其改進型共生產超過一萬架,並廣泛服役於二戰之中
發展
[编辑]
OQ-2最初是一款由華特.萊特設計的小型無線電控制遙控飛機。演員雷金納德·丹尼隨後購買該設計以及發動機,其將其向陸軍推銷。雷金納德·丹尼重新將這款遙控飛機命名為RP-2,並在1939年向陸軍展示了經過多次升級的版本,包括RP-2、RP-3和RP-4。[1]
1940年,陸軍訂購了53架RP-4(一些來源將RP-4稱為OQ-1,但這個代號從未被正式使用),隨後又於1941年訂購RP-5,命名為OQ-2。美國海軍也購買該款無人機,並將其命名為TDD-1。而後數千架OQ-2在無線電飛機公司位於洛杉磯凡奈斯機場的工廠中開始生產。
二戰結束後,無線電飛機的無人靶機曾進行各種實驗。在1950年的一次實驗中,使用一種衍生自QQ-3 Radioplane無人機的型號來鋪設軍用通信電纜。[2]而後公司於1952年被諾斯洛普公司收購。
設計
[编辑]OQ-2是一款結構簡單的無人機,採用一具雙缸二衝程活塞發動機,驅動兩個反向旋轉的螺旋槳,無線電控制系統由班迪克斯公司製造。OQ-2只能通過彈射發射,假若沒有被擊落,則通過降落傘回收(只有OQ-2有起落架,藉由降落傘緩衝著陸,而後所有的型號都放棄起落架)。
世界巨星的起源
[编辑]1945年6月26日,陸軍攝影師大衛·康諾弗在工廠中遇見了一位名叫諾瑪·珍·莫滕森的年輕女工人,鑑於其出色的外貌,康諾佛在工廠中替莫藤森拍攝了形象照,而後該名漂亮的工人於二戰結束後從工廠離職,並改名為瑪麗蓮·夢露。[3]
參考
[编辑]- ^ Parker 2013,第129–30頁
- ^ "Drone Plane Lays Wire" Popular Mechanics, October 1950, p. 96
- ^ Parker 2013,第5, 7–10, 13, 59, 131–2頁
書目
[编辑]- Parker, Dana T., Building Victory: Aircraft Manufacturing in the Los Angeles Area in World War II, Cypress, CA, 2013, ISBN 978-0-9897906-0-4
本文包含網路資料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by Greg Goebel, which exists in the Public Domain.
外部連結
[编辑]- "The Radioplane Target Drone" a complete history of Radioplane in the World War II 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