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 (古代)
外观
(重定向自陕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设置陕州。治所在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洛宁县、渑池县、灵宝县和山西省平陆县、芮城县、运城市东北部等地。隋唐江淮漕粮北运长安,为水陆转运站。隋朝时,为弘农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曰陕州,三年(620年)兼置南韩州,四年废南韩州。天宝元年(742年),天下改州为郡,曰陕郡。下辖六县:陕县、硤石县、灵宝县、夏县、芮城县、平陆县。天祐元年(904年),改兴唐府,唐哀帝时复故[1]。
元朝时,陕州属河南府路。明朝洪武元年(1371年)四月,陕州改属南阳府,州治陕县省入。终明一朝,属河南府,下领灵宝县和阌乡县[2]。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約當改土歸流之時),改为陕州直隶州,包括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灵宝县。1913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改为陕县。
隋朝行政区划变迁 | |||||||||||
---|---|---|---|---|---|---|---|---|---|---|---|
区划 | 開皇元年 | ||||||||||
州 | 洛州 | 陕州 | 熊州 | 和州 | |||||||
郡 | 河南郡 | 洛陽郡 | 河陰郡 | 陽城郡 | 崤郡 | 閿乡郡 | 宜陽郡 | 同軌郡 | 新安郡 | 伊川郡 | 新城郡 |
县 | 河南县 | 洛陽县 緱氏县 |
河阴县 | 陽城县 堙陽县 康城县 |
陕县 崤县 |
閿乡县 湖城县 |
宜陽县 甘棠县 昌乐县 |
熊耳县 渑池县 |
新安县 東垣县 |
南陸渾县 | 新城县 北陸渾县 |
区分 | 大業3年 | ||||||||||
郡 | 河南郡 | ||||||||||
县 | 河南县 洛陽县 緱氏县 陽城县 嵩陽县 陕县 閿乡县 宜陽县 寿安县 熊耳县 渑池县 新安县 陸渾县 伊闕县 桃林县 偃師县 巩县 |
- 唐代陕州刺史
- 党仁弘(618年,总管)
- 李孝基(618年,总管)
- 于筠(619年—620年,总管)
- 任瓌(武德年间,都督)
- 长孙操(武德末年)
- 崔世枢(武德年间—贞观初)
- 崔善为(627年)
- 窦德沖(贞观前期)
- 杨懽(贞观前期)
- 房仁裕(640年)
- 崔义直(贞观年间)
- 李淑眘(贞观年间)
- 明止(贞观年间)
- 孙伏伽(648年)
- 丘行恭(贞观末年—永徽初年)
- 长孙操(永徽初年)
- 卢承业(655年)
- 王当(673年)
- 李崇义(调露年间)
- 李徽伯(682年)
- 李沖寂(高宗年间)
- 温璩(高宗年间)
- 郭正一(?—689年)
- 刘延景(689年)
- 李游道(692年)
- 武嗣宗(武周年间)
- 郜弘基(武周年间)
- 宗楚客(701年)
- 薛季昶(武周年间)
- 陆越宾(武周年间)
- 樊庆德(武周年间)
- 李辟邪(武周年间)
- 苏瓌(?—705年)
- 韦玄泰(中宗年间)
- 杨祗本(708年)
- 毕构(景龙年间)
- 元行沖(景龙年间)
- 岑羲(710年—711年)
- 员半千(711年)
- 岑仲翔(712年)
- 韦凑(先天年间)
- 陆余庆(713年)
- 李杰(712年)
- 韦岳(开元初年)
- 刘守悌(开元初年)
- 姜师度(716年—718年)
- 王抗(开元前期)
- 靳恒(723年)
- 张守志(开元年间)
- 李適之(730年—732年)
- 徐恽(开元年间)
- 崔希逸(735年)
- 卢奂(736年)
- 裴令温(开元末年)
- 李齐物(741年—742年)
- 韦坚(742年—745年,陕郡太守)
- 杨慎矜(745年,陕郡太守)
- 崔无诐(751年—753年,陕郡太守)
- 赵良弼(天宝年间,陕郡太守)
- 窦庭芝(755年,陕郡太守)
- 苗晋卿(755年,陕郡太守,未任)
- 薛某(755年,陕郡太守)
- 崔乾祐(755年,叛军)
- 杨务钦(757年,陕郡太守)
- 魏少游(758年)
- 来瑱(759年—760年)
- 李倕(760年,陕西节度大使)
- 郭英乂(761年—762年)
- 皇甫温(763年—774年,此后为陕州长史观察使)
- 李国清(774年—775年)
- 李勉(代宗时)
- 杜亚(779年)
- 李齐运(780年—781年)
- 姚明敭(781年—783年)
- 张劝(783年—785年)
- 李泌(785年—787年)
- 卢岳(787年—788年)
- 杜佑(788年—789年)
- 李翼(789年—791年)
- 吴凑(791年—792年)
- 姚南仲(792年—797年)
- 于頔(797年—798年)
- 崔淙(798年—806年)
- 李上公(806年—807年)
- 房式(808年—809年)
- 张弘靖(809年—811年)
- 卫次公(811年—813年)
- 窦易直(813年—816年)
- 崔从(817年—818年)
- 裴向(818年—820年)
- 卫中行(820年—822年)
- 令狐楚(822年)
- 庾承宣(822年—826年)
- 韦弘景(826年—828年)
- 王起(828年—830年)
- 崔郾(830年—831年)
- 崔咸(831年—833年)
- 李诜(833年)
- 舒元舆(835年)
- 郑肃(836年—837年)
- 卢行术(837年—838年)
- 孙简(838年—839年)
- 姚合(839年)
- 韦温(840年—843年)
- 李拭(844年—845年)
- 崔铉(845年—846年)
- 崔璪(846年)
- 陈商(846年—847年)
- 李续(848年)
- 韦有翼(848年—849年)
- 卢贞(850年)
- 夏侯孜(851年—853年)
- 高少逸(854年—855年)
- 杜审权(857年—859年)
- 裴寅(咸通初年)
- 萧倣(864年—865年)
- 杨知温(866年—868年)
- 崔荛(868年)
- 崔碣(869年—871年)
- 韦晦(咸通末年)
- 陆墉(874年—876年)
- 崔荛(877年)
- 杨损(877年—878年)
- 高浔(878年—879年)
- 卢渥(879年—880年)
- 卢沆(880年—881年)
- 王重盈(881年—887年)
- 王珙(887年—899年)
- 李璠(899年)
- 朱友谦(899年—907年)[3]
注释
[编辑]- ^ 《新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八·地理二》右都畿采访使......陕州,陕郡,大都督府,雄。本弘农郡,义宁元年置。武德元年曰陕州。三年兼置南韩州,四年废南韩州。天宝元年更郡名。天祐元年为兴唐府,县次畿、赤。哀帝初复故。土贡:麰麦、栝蒌、柏实。户二万九百五十八,口十七万二百三十八。县六:府十五,曰曹阳、崇乐、华望、安城、桃林、夏台、万岁、安戎、河北、忠孝、上阳、底柱、夏川、望陕、古亭。陕,望.....平陆。望。本河北,隶蒲州,贞观元年来属......虢州弘农郡,雄。本虢郡,治卢氏......
- ^ 《明史·卷四十二·志第十八◎地理三》河南府,元河南府路......陕州,元属河南府路。洪武元年四月改属南阳府,以州治陕县省入......东距府三百里。领县二:灵宝......阌乡......归德府......
- ^ 《唐刺史考全编》
参考文献
[编辑]- 《辞海》“陕州”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