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德謙
外观
釋德謙(1267年-1317年)[1],號福元,俗姓楊,寧州定平縣(今中國雲南省華寧縣)人,為元朝京都崇恩寺沙門[2]。
生平
[编辑]德謙法師幼年出家為沙彌,精進讀誦學習佛經義理,稍長外出參學,行腳遊秦、洛、汴、汝、齊、魏、燕、趙、河北等地向各地先宿長德學習請益。最初於邠州頙公和尚處學習《大般若經》,依原州忠公和尚學《瑞應》等經,在好畤仙公和尚處受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到乾陵一公和尚處學習《圓覺經》,至陝州頙公和尚處研究《唯識》、《俱舍》等論,於陽夏聞公和尚處聽講《楞嚴經》和《四分律疏》,掌握了六經四論一律的法義,使經律論三藏的深奧義理得以融匯貫通[2]。
德謙法師所親近的師長,在當時都是以識法解義而聲名遠播的高僧,在諸尊宿師長的坐下修學深造,達到了相當的佛學造詣。學成後,到京都大聖壽萬安寺擔任說法壇主給 大司徒 傳授《華嚴經》,受到皇帝賞識詔令住持萬寧寺,後遷錫住持崇恩寺。前後十年,法師並未因皇帝的恩寵顯貴待遇和聲譽而驕縱迷失志節,反而更加簡樸精勵於道德修持[2]。
德謙法師說:「畦衣之士抗于世表,苟不愧于朝聞夕死,尚何慕焉!自以重居巨剎久佩恩榮,唯恬退為高尚。」於是便將住持席任讓給弟子,自己獨居靜室,謝絕人事交際,處於世而遺於世,專心自修[2]。
德謙法師於元延祐四元年(1317年)正月二十六日示寂,世壽五十一歲,僧臘四十三。元仁宗下昭以盛大的送葬儀隊,莊嚴肅穆的音樂及幢旛旌旗恭送德謙法師前往荼毘[3],火化後獲得數十顆舍利子,後於京城南側建塔供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