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府城南門
麗正門 臺北府城南門 | |
---|---|
麗正門、大南門 | |
位置 |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段四小段17地號 |
坐标 | 25°02′06″N 121°30′54″E / 25.035119°N 121.514932°E |
建成时间 | 清治光緒十年(1884年) |
官方名称 | 麗正門 |
類型 | 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種類:城郭 |
评定时间 | 1998年9月3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
---|---|
漢字 | 麗正門 |
台語白話字 | Lē-chèng-mn̂g |
台語羅馬字 | Lē-tsìng-mn̂g |
客語白話字 | Lì-chin-mùn |
客羅 | Liˇ-ziin-munˇ (四縣) Li-zhinˇ-mun (海陸) |
臺北府城南門,又稱大南門,正式名麗正門[a],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公園路、愛國西路交叉路口的臺北府城城門,今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歷史
[编辑]作為臺北府城主門的麗正門(大南門),規模及外觀冠於諸門,上下簷之間裝置翠綠色琉璃花窗,與朱紅色城牆相映成趣,外觀最明顯的特色在於採用比北門高一層的歇山重簷式的屋簷[1]。此是古亭、公館居民的捐獻[2]。清治時期門外附近為龍匣口社所居[3],多為田野[4]。
1900年,臺北州立臺北第一中學校學生以此門為名創立「麗正會」,對外代表校友會,對內是學生社團主腦[5]。
戰後時期,位在公園路、愛國西路交叉路口的麗正門被改成北方宮殿式建築,石砌的城座、門洞保持原樣[6]。戒嚴時的總統府憲兵班會駐守麗正門[7],並設有軍用地下通道[8]。該門是台北城門中最後由軍方交給台北市政府管理的[8],且二樓仍不開放[9]。
中央二二八紀念碑在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的位置能與南門、國立臺灣博物館連為直線。這設計是以三種不同政權的建物代表臺灣歷史進程。[10]
1995年3月28日,台北市政會議通過將麗正門等臺北城門向內政部提列為古蹟[11]。1998年4月21日,台北市政會通過請中央指定為國定古蹟[12]。
台北捷運公司曾推出「台北城的故事」系列捷運儲值卡,其中麗正門為主題的是發行於2001年4月1日,限量五萬張[13]。2004年,為建城120週年系列活動,市府曾計畫選大南門附近進行城牆復建,讓現代台北市民也能登城垣[14]。原先的城門黨徽,於2009年6月11日發生民進黨議員去塗白景福門國民黨黨徽後,文化局決議黨徽保持不塗上顏色,避免爭議[15]。
因臺北捷運僅剩大南門沒有作捷運站主名,當地的龍福里里長鄭珍珍於2016年6月向市長柯文哲爭取在中正紀念堂站加註「南門」[16]。2021年11月9日,柯文哲赴北市議會進行總質詢時,面對北市議員江志銘建議將中正紀念堂站改名為南門站,回應已營運中的捷運站改名不易,但已後面註明「南門站」[17]。
註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陳盈珊. 古城門巡禮繁華過眼. 中國時報. 1997-12-21 (中文(臺灣)).
- ^ 牛慶福. 都會風情畫 台北城 考古入門. 聯合報. 1994-09-21 (中文(臺灣)).
- ^ 程文宗. 空間元素 樹屋. 中國時報. 2003-12-20 (中文(臺灣)).
- ^ 林衡道. 踏出台北古城 台北城基一週. 聯合報. 1981-06-19 (中文(臺灣)).
- ^ 陳榮裕. 兩百日籍老校友重溫建中紅樓夢 昔日台北州第一中學校友會返台高唱半世紀前校歌 並以「麗正會」名義捐出百萬元鼓勵學弟. 中國時報. 1996-05-21 (中文(臺灣)).
- ^ 邱瓊玉. 最老的古蹟(台北) 遊古城門 熙攘中咀嚼流光. 聯合報. 2011-02-05 (中文(臺灣)).
- ^ 王邦釗. 《大兵憶往》 總統府前「掌門人」. 聯合報. 1997-10-05 (中文(臺灣)).
- ^ 8.0 8.1 施靜茹. 軍方繼交還重熙門之後 景福門 鄰近總統府百餘年歷史 今回歸市府管理. 聯合報. 1990-09-01 (中文(臺灣)).
- ^ 張必瑜. 東門南門 不再搭牌樓? 北市民政局昨邀相關單位研商 專家學者均表強烈反對. 聯合報. 1990-09-12 (中文(臺灣)).
- ^ 朱家綺.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中廣電子報. 2021-02-15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中文(臺灣)).
- ^ 林麗雪. 除迪化街民宅 未被列入外 30外歷史建物將呈報內政部核列古蹟. 民生報. 1995-03-29 (中文(臺灣)).
- ^ 張仁豪. 巿定古蹟 增列十四處 台大法學院及校門 巿府擬報部提列國定古蹟. 聯合報. 1998-04-22 (中文(臺灣)).
- ^ 捷運儲值卡 新款亮相. 聯合報. 2000-12-23 (中文(臺灣)).
- ^ 劉郁青. 《台北建城120週年 系列專題之一》 城門故事繫古今 興頹標識變遷史. 民生報. 2004-04-14 (中文(臺灣)).
- ^ 林相美、林恕暉. 景福門黨徽 將刷白漆保留. 自由時報. 2007-05-29 [2021-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中文(臺灣)).
- ^ 蔡亞樺. 捷運獨缺「南門站」 里長要向市長爭個「名」. 自由時報. 2016-03-17 [202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8) (中文(臺灣)).
- ^ 胡瑞玲.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改名南門站 柯文哲:後面加註. 聯合報. 2021-11-09 [202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7)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