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三次结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初期佛教

最初僧伽
 大眾部
 ├ 一說部
 ├ 說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聞部
 ├ 說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說轉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別說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飲光部
  └ 赤銅鍱部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第三次结集又称華氏城結集,佛教術語,“結集”或“集結”是指僧伽集會合誦經典。在大約佛陀入滅235年前後,由阿育王召集在華氏城举行。當時有大量外道為了供養混入佛教,比丘僧伽不同他們一起舉行布薩會和自恣會,因此阿育王園寺(雞園寺)七年沒有舉行布薩會,阿育王請回目犍连子帝须尊者平息諍論舉行布薩會。在阿育王遣散所有外道之後,帝須尊者舉行布薩會,此後選取了一千位通達三藏的阿羅漢進行合誦,合誦歷時九個月完成。

由于這次结集仅保存在南传佛教文献中,而无其他资料佐证,有许多佛学家对这次集结持怀疑态度[1]。北傳佛教有大眾部、正量部和說一切有部所傳的發生在阿育王時代的第三次結集。

傳教

[编辑]

這次結集的最重要成果是派遣了精通佛陀的法與律并默記於心的僧侶到九個不同的國家去傳教。

國家 傳教者
(1) Kasmira-Gandhara (迦濕彌羅-健馱邏) Majjhantika/Mahyantika 末闡提尊者[2]
(2) Mahisamandala (邁索爾) Mahadeva 摩訶提婆尊者[2]
(3) Vanavasi(瓦纳瓦西) Rakkhita 勒棄多尊者
(4) Aparantaka (北部古吉拉特卡提瓦喀奇信德) Yona-Dhammarakkhita 希臘人曇無德尊者[3]
(5) Maharattha (馬哈拉施特拉) Mahadhammarakkhita 摩訶曇無德尊者[4]
(6) Yona (希臘世界)[5] Maharakkhita 摩訶勒棄多尊者
(7) Himavanta (喜馬拉雅山萨特莱杰河上游) Majjhima 末示摩尊者[6]
(8) Suvannabhumi 金地(現屬緬甸孟族地區/泰國) Sona, Uttara 須那迦尊者、欝多羅尊者
(9) Lankadipa (斯里蘭卡) Mahamahinda 摩哂陀尊者
阿育王(公元前260年–前218年)時代佛教的傳播

斯里蘭卡迦濕彌羅健馱邏的傳教非常成功,導致了佛教在這些地區的長期存在和居主導地位。

阿育王摩崖法敕第十三篇[7]

然,天愛思惟、依法之勝利,此才是最上之勝利。而此勝利,天愛既再三於(此朕之領內)并至六百由旬止,凡於諸隣邦人之間 —— 於此有稱為安提瑜迦之臾那王,又越過其安提瑜迦王,有稱為土羅耶王安提奇那王摩迦王阿利奇修達羅王之四王,在南方可得周達諸王般提耶諸王,以至錫蘭王。如此,在此(天愛)王之版圖於臾那人,於柬埔家人之間的那婆加人、於那婆般提人之間的普闇人、於美提尼奇耶之間的安睹羅人、於波隣達人之間亦到達隨順天愛法之教敕。更於天愛之使臣未到達之處,諸人聞而進行隨順於法,以實行天愛之法、制規及法之教敕,又將來亦應隨順。依如此之事,於一切處所得之勝利,不問其如何者,即於,何處皆是此喜悅為本質之勝利。然,此喜悅實輕微之事而已。天愛思惟,唯關於後世者持大果也。

斯里蘭卡編年史《大史》記載:在公元前2世紀,臾那大法護長老帶領三萬比丘從臾那亞歷山卓而来,參與了杜多伽摩尼王興建大窣堵坡,杜多伽摩尼王與《彌蘭王問經》所記述的米南德一世同時在位。

其他部派

[编辑]

基於現代學者的整理[8],其他部派第三次結集還有:

  • 說一切有部: 《大毘婆沙論》記載,在摩揭陀國華氏城雞園寺,大天比丘提出對阿羅漢餘習和證道機緣的五種說法(大天五事[9],導致了佛教根本分裂[10]異部宗輪論》記載此事件發生在孔雀帝國阿育王時代。[11]三論玄義檢幽集》卷五(引真諦《部執論疏》)說:“王妃既有勢力,即令取破船,載諸羅漢,送恒河中。羅漢神通飛空而去,往罽賓國。… …阿輸柯王問眾人云:諸阿羅漢今並何在?有人答云:在罽賓國。即遣往迎盡還供養。大天先既改轉經教,雜合不復如本。諸阿羅漢還復聚集,重誦三藏。……至此時,三藏已三過誦出”。[12]所以三百多年後迦膩色迦王時的結集[13]依次就是第四次結集
  • 犊子部[14]: 西藏翻譯的毘跋耶(清辨)的《異部精釋》。所舉部派分化的不同傳說中第三說為正量部[15]的傳說:“世尊般涅槃後,一百三十七年,經難陀王而至摩訶缽土摩王時[16],於華氏城集諸聖眾”。“僧伽諍論大起,長老龍及堅意等多聞者,宣揚根本五事。……由是分為二部”。“如是僧伽紛爭,經六十三年,及犢子長老,集諸僧伽,息諸諍論,舉行第三結集”。[17]

法顯三藏摩訶僧祇律私記》中記載:

  • 大眾部:“中天竺昔時。暫有惡王御世。諸沙門避之四奔。三藏比丘星離。惡王既死更有善王。還請諸沙門還國供養。時巴連弗邑有五百僧。欲斷事而無律師。又無律文無所承案。即遣人到祇洹精舍。寫得律本于今傳賞。……佛泥洹後。大迦葉律藏為大師宗……。大迦葉滅後。次尊者阿難……。次尊者末田地……。次尊者舍那婆斯……。次尊者優波崛多……。於是遂有五部名生。初曇摩崛多別為一部[18]。次彌沙塞別為一部[19]。次迦葉維復為一部[20]。次薩婆多。……自上諸部義宗各異。……於是五部並立紛然競起。各以自義為是。時阿育王言。我今何以測其是非。於是問僧佛法斷事云何。皆言法應從多。王言若爾者。當行籌知何眾多。於是行籌取本眾籌者甚多。以眾多故。故名摩訶僧祇。”[21]

背景知識

[编辑]

摩揭陀王世系

[编辑]

佛教典籍對在頻婆娑羅王到阿育王之間的摩揭陀國王的記載:

五師傳承

[编辑]

佛教典籍記載了阿育王所尊崇的優波毱多尊者[27]和目揵連子帝須尊者的傳承:

據《阿育王傳商那和修尊者與摩田提尊者都是阿難尊者的弟子,摩田提尊者[31]商那和修尊者[32]優波毱多尊者[33]阿育王[34]為佛滅百年之後的人物。《大唐西域記》引“迦濕彌羅國志”稱末田底迦尊者在佛滅後第五十年來迦濕彌羅建國傳教[35]。按《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奢搦迦尊者與弟子鄔波笈多尊者等離世後[36]舉行了第二次結集印順法師《佛教史地考論》[37]商那和修尊者就是第二次結集八大長老中的娑那參復多尊者[38]。據《善見律毘婆沙》當時年少的悉伽婆尊者參與了第二次結集[39]

律分五部

[编辑]

東漢安世高三藏(公元147年-170年於漢地譯經傳教)譯《大比丘三千威儀[40]:

  • 薩和多部者。博通敏智、導利法化。應著絳袈裟。
  • 曇無德部者。奉執重戒、斷當法律。應著皂袈裟。
  • 迦葉維部者。精勤勇決、拯護眾生。應著木蘭袈裟。
  • 彌沙塞部者。禪思入微、究暢玄幽。應著青袈裟。
  • 摩訶僧部者。勤學眾經、敷演義理。應著黃袈裟。

参见

[编辑]

注釋及引用

[编辑]
  1. ^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如果照锡兰传所说,在部派分裂完成之后,则依分别说净化僧伽是否可能?此外憍赏弥、桑其、鹿野苑等地的僧伽之诤是否也平息得了?至于谈到挑选千人比丘结集,是否可能包括其它部派的比丘?这些事恐怕都不可能。因此,就整个印度佛教僧伽的行事来看,很难承认有第三结集。
  2. ^ 2.0 2.1 《善見律毘婆沙》:(阿育王言)大德。我此二子眾僧為度。令我得入佛法。眾僧已受。即推目揵連子帝須為和尚。摩呵提婆為阿闍梨。授十戒。大德末闡提為阿闍梨。與具足戒。是時摩哂陀年滿二十。即受具足戒。
  3. ^ 《三論玄義》:“……名法護部。其本是目連弟子。得羅漢恒隨目連往色界中。有所說法皆能誦持。自撰為五藏。三藏如常。四咒藏。五菩薩藏。有信其所說者。故別成一部也”。《舍利弗問經》:“目犍羅優波提舍,起曇無屈多迦部”。據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優波提舍Upatiṣya,是舍利弗Śāriputra的名字。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傳說:阿育王時,有Dhammarakkhita大德,曾奉派去阿波蘭多迦Aparāntaka宏法。當時的領導人物,名目犍連子帝須Moggaliputta tissa。 這位Dhammarakkhita,漢譯 『善見毘婆沙律』,就直譯為曇無德。這麼看來,以目犍連(優波提舍)為大師的曇無德,顯然就是目犍連子帝須所領導的曇無德;目犍連子帝須,也就是目犍羅優波提舍的別名。依曇無德所宏傳而發展成的部派,就名曇無德部。”
  4. ^ 印順法師引述塚本啟祥《初期佛教教團史之研究》:在西印度那私迦等,發見與法上部、賢冑部有關的銘文。《三論玄義》:次三百年中從可住子部復出四部。……所執異故。故成四部。一法尚(法上)部。即舊曇無德部也。
  5. ^ 南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中注解為漢地。實指希臘化地區特別是巴克特里亞
  6. ^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銅鍱部所傳:目犍連子帝須時,阿育王派遣大德,分化一方。有迦葉(飲光)姓長老、末示摩 Majjhima等,宏化於雪山邊國Himavanta。末示摩的遺骨,已在Sāñchī發現。屬於分別說部的飲光部,可能由這一系的發展而成。”
  7. ^ 漢語直譯取自《南傳大藏經》之《阿育王刻文》。參看迦如迦達婆羅多法敕:摩揭陀國之天愛王敬禮於僧伽,述(問候)其少病時之樂住。諸大德,諸師知朕既對幾何佛陀、法、僧伽而有恭敬與信心,諸大德,如何之事是薄伽梵佛陀所說此皆是善說。而且諸大德,今朕思維:“如此正法得久住”,而得指示(如下):(即),諸大德,此等之法門,於毘奈耶最勝(法說)、聖種(經)、當來怖畏(經)、牟尼偈、寂默行經、優婆帝沙問(經)及關於妄語而薄伽梵佛陀所說羅睺羅(經)即是也。諸大德,朕希望眾多之比丘眾及比丘尼常常專聽聞此等之法門而使思念,(希望)優婆塞優婆夷亦如此。諸大德,朕如是(目的,即此四眾)為得知朕意願以刻此。
  8. ^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一章“有關結集的種種問題”,第四項“不同部派的不同結集”。
  9. ^ 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大天名高德大。果證年卑。王貴欽風。僧徒仰道。既而卓牢無侶。遂為時俗所嫉。謗之以造三逆。加之以增五事。大天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大天解言。(1)諸阿羅漢。煩惱漏失二事俱無。為魔所誘。或以不淨塗污其衣。乍如漏失。……(2)諸見諦者。煩惱理疑。雖皆斷盡。疑杌為人。事疑猶在。……(3)無知有二。謂染不染。諸阿羅漢。染者皆盡。不染猶在。……(4)舍利子等諸利根者。尚因善友令其入道。餘因令入其事不惑。……(5)諸宿習者。修已多生。臨證果時。因佛言教說苦空等。聞便入道證獲聖果。若不說苦聲深厭。聖道無由得起。
  10. ^ 大毘婆沙論》卷第九十九:大天於後集先所說。五惡見事。而作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於後漸次鷄園寺中。上座苾芻多皆滅歿。十五日夜布灑他時。次當大天昇座說戒。彼便自誦所造伽他。爾時眾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無不驚訶。咄哉愚人寧作是說。此於三藏曾所未聞。咸即對之翻彼頌曰。“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汝言非佛教。”於是竟夜鬪諍紛然。乃至終朝朋黨轉盛。城中士庶乃至大臣。相次來和皆不能息。王聞自出詣僧伽藍。於是兩朋各執己誦。時王聞已亦自生疑。尋白大天。孰非誰是我等今者當寄何朋。大天白王。戒經中說若欲滅諍依多人語。王遂令僧兩朋別住。賢聖朋內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王遂從多依大天眾。訶伏餘眾。事畢還宮。爾時鷄園諍猶未息後隨異見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時諸賢聖知眾乖違。便捨鷄園欲往他處。諸臣聞已遂速白王。王聞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邊。載以破船中流墜溺。即驗斯輩是聖是凡。臣奉王言便將驗試。時諸賢聖各起神通。猶如雁王陵虛而往。復以神力攝取船中同捨鷄園未得通者。現諸神變作種種形相。次乘空西北而去。王聞見已深生愧悔。悶絕躃地水灑乃蘇。速即遣人尋其所趣。使還知在迦濕彌羅。復固請還僧皆辭命。王遂總捨迦濕彌羅國。造僧伽藍安置賢聖眾。隨先所變作種種形。即以摽題僧伽藍號。謂鷄園等數有五百。復遣使人多齎珍寶營辦什物而供養之。由是爾來此國多有諸賢聖眾任持佛法。相傳制造于今猶盛。波吒梨王既失彼眾。相率供養住鷄園僧。
  11. ^ 《異部宗輪論》:「佛、薄伽梵般涅盤後,有百餘年,先聖時淹,如日久没。摩揭陀國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贍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
  12. ^ 澄禪《三論玄義檢幽集》:部執疏曰。(大天)布薩時既誦此偈復語諸弟子云。佛昔在世。諸天及四部衆弟子所説。佛皆印可。令阿難受持悉稱爲經。佛已滅度。若有聰明人能説法者。亦得作經。汝等若作經者。隨意作之。諸阿羅漢既見其欲破滅佛法。有來呵責者。其反呼諸羅漢爲凡夫輕咲之言。不解法相。諸阿羅漢與其共諍。汝若道我是凡夫者。我當共汝捔其力。於是諸阿羅漢現通相。或從此地入從彼地出。其既見此變。恐諸聖衆壞其徒衆。以白王妃。王妃既有勢力。即令取破船載諸羅漢送恒河中。羅漢通飛空而去。往罽賓國。或作浮鳩或飛往彼國。至彼即復本身。彼國仍起寺名浮鳩寺。無憂王妃後遂反迷。自思惟之他人供養得眞羅漢。我云何供養如此庶人。深自改悔。從諸有懺謝先譬諮受佛法。亦得須陀洹果。大天從此以後身自老死。阿輸柯王問衆人云。諸阿羅漢今並何在。有人答云。在劫寶國。即遺往迎。盡還供養。大天先既改轉經教雜合不復如本。諸阿羅漢還復聚集重誦三藏。於此時中所執有異。分成兩部一大衆部。二上座部。至此時三藏已三過誦出。第一於七葉巖中誦出。第二毘舍離國内跋閣檀行十事。耶舍比丘是阿難弟子。其人集七百人刊定重誦三藏也。第三即是此時。
  13. ^ 布頓佛教史大寶藏論》:佛灭度后一百六十年,正当‘花开城’无忧王在世时,由于诸阿罗汉用梵语、俗语、讹误语、罗刹语诵读佛典,他们的徒众也因随此(诵法)而分开,成为十八家。由于产生了不同的宗派,而使佛教混乱起来。后由阿罗汉和善巧的凡夫等在‘健陀罗寺’中聚会,结集法藏。”
  14. ^ 《三論玄義》:……名可住子弟子部。即是舊犢子部也。言可住子弟子部者。有仙人名可住。有女人。是此仙人種。故名可住子。有阿羅漢。是可住女人之子。故名可住子。此部是此羅漢之弟子。故名可住子弟子也。舍利弗是羅睺羅和上。羅睺羅是可住子和上。此部復是可住子之弟子。舍利弗釋佛九分毘曇名法相毘曇。羅睺羅弘舍利弗毘曇。可住子弘羅睺羅所說。此部復弘可住子所說也。
  15. ^ 《三論玄義》:次三百年中從可住子部復出四部。以嫌舍利弗毘曇不足。更各各造論取經中義足之。所執異故。故成四部。一法尚部。即舊曇無德部也。二賢乘部。三正量弟子部。有大正量羅漢。其是弟子。故名正量弟子部。此三從人作名。四名密林部。從住處作名也。
  16. ^ 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印度往世書难陀王大莲华王當作阿育王的第四和第五代後人:“阿育王有十一个儿子,最殊胜的是鸠那罗。他出家以后,证阿罗汉果,因此以后未即王位,但他的儿子毗伽多阿育登位。毗伽多阿育王的儿子勇军因为修持毗沙门天妃吉祥天女法。对于众生略无侵损而享用不尽。那时末土罗有耶式迦婆罗门显著地信仰佛教。建立沙罗婆底(Śaravāti)伽蓝。那时牟卢咤国某地,有个商主的儿子名叫大天。是一个杀父母阿罗汉造三无间罪的人。由于自己的罪恶心中忧闷,因而来到迦湿弥罗。隐瞒了自己的行为而作比丘,智慧锐敏,熟习三藏。心里异常追悔,在庙里努力修定。魔对他加持,众人认为他是阿罗汉,利养敬事也就大为增加。偕众多比丘眷属赴沙罗婆底伽蓝,和比丘们轮流诵读《波罗提木叉经》(别解脱经)时,轮到了大天,在诵经结尾时宣说:诸天无明斯。道自声流起。犹豫他令入。此是佛教法。圣众和一些老比丘说这不是经中的词句,年轻比丘大部都友党大天,因而兴起争论。此外,他对一些经义还作了不少颠倒的说法。他死了以后,有个跋陀罗比丘——有人说他是恶魔的化身——对于教义也生起好多争论而疑难之点。他宣扬“答复他人、不知、犹豫、观察、养育自性。”等五事,而赞叹为本师的教法。同此很多智慧不同的人对于寻求理解佛说的方式产生了差别。由于各种犹豫、怀疑转为兴起争论。由于各地语言的差别,讲说各种经典的人们,字契和说法逐渐形成,因而产生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阿罗汉等一些有识之士虽然打算消灭这种争论,但凡夫比丘们,被魔师压制争论不休。大天和跋陀罗死去时,比丘们才知道他俩的本来面日。勇军王去世,他的儿子难陀继位,统治国家二十九年。这时多闻的那伽比丘屡次赞扬五事,引起僧伽的剧烈争论,因而分为四部。华氏城中难陀王的儿子大莲华供养一切僧伽。追随上座那伽的坚意比丘广宣五事,争论加剧,因而四部开始分裂为十八部。”把在阿育王之後迦腻色迦王時的結集稱為第三次結集,而第二次結集記載為在阿育王時代:“圣者优婆崛多付法于圣者提地迦。(提地迦將佛法傳入吐货罗国、东方迦摩缕波国、西方摩腊婆国。) 这时大约阿育王诞生不久,在他们以后渐次使婆罗门约五百人敬信三宝,长时期内护持佛教,利益有情之后,付法于圣者讫里瑟拿。而在摩腊婆国邬阇衍那地方示寂。当圣者提地迦未付法与圣者讫里瑟拿以前,多年生病,只住在摩腊婆的侨赏弥地方,对四众传授经教。毗舍离的比丘们以为上座生病,怎能得到正确的教诲,因此不到他跟前。在行十事非法的同时宣称“这是法,这是戒律,这是本师的教示。”耶舍等七百阿罗汉予以驳斥,在俱苏摩补梨(Kusumapurī)伽蓝中,由栗遮毗族(Liccavi)出身的难陀因王(Nandin)任施主,作第二结集。此中的七百阿罗汉在(阿育王諸兄)六城分立时仅仅是住在毗舍离地区的多闻的俱解脱阿罗汉,因此第二结集是部分的结集。”進而在頻婆娑羅王到阿育王之間的摩揭陀國王為:阿阇世王、妙臂王(Subāhu)、妙弓王(Sudhanu)、摩訶因陀羅王(Mahendra)、遮摩沙王(Camaśa)。而阿育王的父親是他盧地區(Tharu)瞻钵那國(Campavarna)的日种王尼彌多(Nemita)。此傳說的摩揭陀國王世系別無相似者,但也有兩個阿育王並且相繼在位,阿育王在第二次結集後殺兄即位,毘伽多阿育王先於大天五事,另据《阿育王經》記載毘多輸柯(翻為除憂)是阿育王的同母弟弟。第二次結集是由離車族王者支持。大天五事晚於十事非法,只有一個大天
  17. ^ 布頓佛教史大寶藏論》:佛滅度後一百三十七年,難阿迦王及大蓮王在世,當‘白崛城’長老‘大迦葉’和上師等還在世時,有一罪惡者名‘賢善’(Bhadra),裝飾比丘外相,示現各種神通,使諸僧伽內部分裂,佛教發生混亂。那時正當‘龍軍’及‘悅意’兩位尊者護持教法,僧伽分成各部各家,經過了六十三年,‘上座寓母子部’,才結集法藏。
  18. ^ 《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引真諦說:“法護(法藏的異譯),是人名。此羅漢是目連弟子,恒隨目連往天上人中。……法護既隨師遊行,隨所聞者,無不誦持。目連滅後,法護習為五藏 :一、經藏;二、律藏 ;三、論藏;四、咒藏;五、菩薩本因,名為菩薩藏也。……此部自說:勿伽羅是我大師。”
  19. ^ 《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引真諦說 :“有婆羅門名正地(化地的異譯),解四韋陀論,及外道諸義,為國之師。後厭世出家,得羅漢果。讀佛經有缺處,皆將韋陀論、毘伽羅論莊嚴之,如佛口說,義皆具足。”
  20. ^ 飲光部又名善歲部或音譯為迦葉遺部。《三論玄義》:“(善歲)七歲得羅漢,值佛聞法,皆能誦持。撰集佛語,次第相對:破外道為一類,對治眾生煩惱復為一類。”
  21. ^ 舍利弗問經》:“有孔雀輸柯王。世弘經律。其孫名曰弗沙蜜多羅。……毀塔滅法。殘害息心四眾。……其後有王。性甚良善。……國土男女復共出家。如是比丘比丘尼還復滋繁。……時有比丘名曰總聞。諮諸羅漢及與國王。分我經律多立臺館。為求學來難。時有一長老比丘。好於名聞亟立諍論。抄治我律開張增廣。迦葉所結名曰大眾律。外採綜所遺誑諸始學。別為群黨互言是非。時有比丘。求王判決。王集二部行黑白籌。宣令眾曰。若樂舊律可取黑籌。若樂新律可取白籌。時取黑者乃有萬數。時取白者只有百數。王以皆為佛說。好樂不同不得共處。學舊者多從以為名為摩訶僧祇也。學新者少而是上座。從上座為名。為他俾羅也。他俾羅部。”
  22. ^ 印順法師《佛教史地考論》:現存的梵本 『阿育譬喻集』Aśokāvadāna所說的王系,與晉譯相同,僅名字小異。如優陀那跋陀羅作Udāyibhadra(優陀耶跋陀羅),烏耳作 kākavarṇin(迦迦婆羅那),莎破羅作Sahālin(莎訶羅),莎訶蔓陀羅作 Mahāmaṇḍala(摩訶曼陀羅)。安法欽所傳的王統,為印度舊有的傳說,但宋、梁二譯都缺。所以這不能確定為『阿育王傳』的原本如此,僅可說梵本有此不同(梵本是常有不同的)。旃陀羅笈多以前,當然是還有王統的。或者采用印度的某一傳說,使與佛世的王統相啣接,用意並無不合,問題在傳說的是否正確。從阿闍世王到難陀王,佛教的傳說,「古事集」的傳說,又多而出入又大。安法欽所有的特殊部分,與錫蘭的傳說也不一致。正確而眾說一致的,還只是從旃陀羅笈多到阿育王──三世。
  23. ^ 《阿育王傳》:頻婆娑羅王子名阿闍世。阿闍世子名優陀那拔陀羅。優陀那拔陀羅子名文荼。文荼子名烏耳。烏耳子名莎破羅。莎破羅子名兜羅貴之。兜羅貴之子名莎呵蔓荼羅。莎呵蔓荼羅子名波斯匿。波斯匿子名難陀。難陀子名頻頭莎羅王。花氏城頻頭莎羅子名宿尸魔時。瞻婆羅國有婆羅門生一女寶。……嫁與頻頭莎羅王為妻。……共相愛樂而生一子。母言我憂患盡除。即為作字名阿恕伽。
  24. ^ 《阿育王經》:乃至波吒利弗多城。有王名旃那羅笈多(翻月護)。時王有子名頻頭娑羅。
  25. ^ 長阿含經·沙門果經》:王阿闍世韋提希子以十五日月滿時。……王又命第一太子優耶婆陀而告之曰。今夜月十五日月滿時。與晝無異。當何所施作。太子白王言。今夜十五日月滿時。與晝無異。宜集四兵。與共謀議伐於邊逆。然後還此共相娛樂。
  26. ^ 《善見律毘婆沙》:爾時阿闍世王,登王位八年佛涅槃,此年師子童子,而於彼洲初立作王;又有童子,名毘闍耶,往師子洲中,安立人民住止處竟。爾時閻浮地王,名欝陀耶跋陀羅,登王位已十四年,此毘闍耶,於師子洲中命終。欝陀耶跋陀羅,已十五年,半頭婆脩提婆,於師子洲登王位。爾時閻浮利地,若那迦逐寫迦,登王位二十年,半頭婆脩提婆王,於彼命終,阿婆耶即代為王。閻浮利地王,名脩脩佛那迦,作王十七年,阿婆耶王二十年,有波君茶迦婆耶,起兵伐阿婆耶王,得仍即立代為王。閻浮利地王,名迦羅育,在位已十六年,波君茶迦婆耶,已十八年。閻浮利地王,名栴陀掘多。作已十四年,波君茶迦婆耶命終,聞茶私婆代。閻浮利地王,名阿育,已在位十七年,聞茶私婆命終,天愛帝須代。爾時佛涅槃後,阿㝹樓陀王、閔蹰王,在位各八年。那迦逮婆迦,作王十四年。脩脩佛那迦,作王十八年。其兒代名阿育,作王二十八年。阿育王有十兒,並登為王二十二年。次玖難陀代,作王二十二年。復有栴陀掘多,作王二十四年。賓頭沙羅王代,在位二十八年。阿育王,代位已十八年,摩哂陀到師子洲中。
  27. ^ 婆藪跋摩四諦論》:「優波及多《道理足論》(Netrīpada)說。能令至無餘涅槃界故。故貪愛盡得名滅諦。雖然有餘無餘二涅槃界。皆名滅諦。」
  28. ^ 阿育王傳》:「佛從是漸進向拘尸那城。佛欲般涅槃告摩訶迦葉言。於我滅後當撰法眼。使千年在世利益眾生。迦葉答言。請受尊教。……佛勅摩訶迦葉、釋提桓因、四天王等已。便至拘尸那城娑羅林中雙樹間宿。涅槃時至告阿難言。汝於娑羅林中北首敷置。我於今日中夜當入涅槃。而說偈言:『諸有皆迴覆。生老如波浪。度死之大海。捨身如棄唾。至無畏涅槃。死魔竭大怖。三有海淵廣。解脫師能度。』說此偈已即入涅槃。」「尊者迦葉集修多羅及阿毘曇毘尼已訖。……重作思惟。我極年邁身為老壞臭爛之身甚可厭惡。涅槃時到。尊者迦葉以法付囑阿難而作是言。長老阿難佛以法藏付囑於我。我今欲入涅槃以法付汝。汝善守護。阿難合掌答尊者言。唯然受教。時王舍城有一長者生一男兒。合衣而出衣名商那。即名此兒為商那和修。以漸長大將入大海。迦葉語阿難言。商那和修發意入海得寶來還欲作般遮于瑟。若作會已汝度令出家以法付囑。」「尊者阿難語。言世尊以法付囑於我而入涅槃。我今亦付囑汝之佛法而入涅槃。汝等當於罽賓國中竪立佛法。佛記:我涅槃後。當有摩田提比丘。當持佛法在罽賓國。」「尊者阿難語商那和修。佛以法付囑尊者迦葉。迦葉以法付囑於我。我今欲入涅槃。汝當擁護佛法。摩突羅國有優留曼荼山。當於彼立塔寺。時有長者兄弟二人。一名那羅。二名拔利。佛說此二檀越。當於此優留曼荼山造僧房阿練若處。摩突羅國有長者名毱多。當生一子名優波毱多。汝好度使出家。佛記此人我百年後當大作佛事。」「商那和修優波毱多言。如來以法付囑尊者摩訶迦葉。迦葉便以付囑我和上阿難。和上以法付囑於我。我今以法付囑於汝。此摩突羅國有善男子。名提地迦。汝當度使出家付其佛法。」「(優波毱多)語提多迦言。子佛以法付囑迦葉。迦葉以法付囑阿難。阿難以法付我和上商那和修。商那和修以法付我。我今以法付囑於汝。」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尊者(阿難)報(末田地那)言。子世尊以教付迦攝波然後涅槃。大迦攝波轉付於我我今付汝。所有教法當善護持。世尊記曰:『迦濕彌羅國。床臥之具所須易得。與定相應最為第一。』佛復記汝:『我涅槃後滿百歲時。有一苾芻名末田地那。令我教法流行此國。』是故汝今應可於彼宣揚聖化。」「時具壽阿難陀。告奢搦迦苾芻曰。尊者大迦攝波。以世尊教付囑於我已般涅槃。我今轉付於汝。而取滅度汝可守護。當於末度羅國有牟論荼山可造住處。於此國中有長者子。世尊已記當為寺主。又此國內有賣香人名曰笈多。當有一子名鄔波笈多。汝度出家。世尊記:『彼名為無相好佛。然我涅槃百年之後大作佛事。』」「(奢搦迦)告鄔波笈多曰。汝今應知。如來大師以其教法。付囑大迦攝波便入涅槃。時大迦攝波亦以教法。付我鄔波馱耶(和尚)而入涅槃。鄔波馱耶以法付我亦入涅槃。我今以法付囑於汝當般涅槃。汝今宜於聖教。當善護持勿令虧滅。佛所制者皆應奉行。」
  29. ^ 南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亦如第二須那拘集眾出毘尼藏無異。”,依據《南傳大藏經》之《一切善見律注序》更正為:“亦如第二耶須拘迦乾陀子集眾出毘尼藏無異。”
  30. ^ 《善見律毘婆沙》:三集眾誰為律師。於閻浮利地。我當次第說名字。第一優波離。第二馱寫拘。第三須那拘。第四悉伽婆。第五目揵連子帝須。此五法師於閻浮利地。以律藏次第相付不令斷絕。乃至第三集律藏。從第三之後。目揵連子帝須臨涅槃。付弟子摩哂陀。
  31. ^ 阿育王傳》:「佛語阿難汝捉我衣。即便捉衣。遂即相將向罽賓國。到罽賓已佛告阿難。此地平正甚大寬廣。阿難白佛言如是。世尊復告阿難。我百年後有比丘名摩田地。當安佛法於罽賓國。此罽賓國多饒房舍臥具。坐禪第一。」
    阿育王經》:「爾時世尊語阿難言。汝當捉我衣角。時世尊將阿難身昇虛空往罽賓國。至已語阿難言。汝見此處多山林不。阿難答言。已見世尊。復告阿難。此罽賓國我入涅槃百年後。當有末田地比丘。於此土立罽賓國。」
  32. ^ 阿育王傳》:「復告阿難言汝今見是青樹林不。唯然已見。阿難此是優留慢荼山。我百年後有比丘名商那和修。於優留慢荼山當作僧房。而度優波毱多。」
    阿育王經》:「阿難。汝今見彼遠青林不。阿難答言。已見世尊。佛言。彼山名優樓漫陀。如來入涅槃百年後。當有舍那婆私比丘於彼山起寺。又說法教化優波笈多。令其出家。」
  33. ^ 阿育王傳》:「佛於摩突羅國告阿難言。我百年後摩突羅國有毱多長者之子名優波毱多。教授禪法。弟子之中最為第一。雖無。化度如我。我涅槃已後當大作佛事。其所教化阿僧祇眾生皆令解脫。」
    阿育王經》:「(佛)至摩偷羅國。於彼國告阿難言。於此摩偷羅國我入涅槃百年後。當有賣香商主名笈多。有兒名優波笈多。無相佛當作佛事。教化多人證阿羅漢果。……阿難當知。我後教化弟子優波笈多最為第一。」
  34. ^ 阿育王傳》:「婆伽婆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爾時世尊與阿難在巷中。行見二小兒。……佛告阿難。如是如是。阿難。佛不無緣而微笑也。汝今見是二小兒不也。已見世尊。佛言。我若涅槃百年之後。此小兒者當作轉輪聖王四分之一。於花氏城作政法王號阿恕伽。分我舍利而作八萬四千寶塔饒益眾生。」
    阿育王經》:「佛住王舍城竹林迦蘭陀精舍。……爾時世尊行至大路。於大路中有二小兒。……佛言。阿難。我於今者不無因笑。有因緣故如來應正遍知現此含笑。阿難汝見小兒以手捧沙置鉢中不。阿難白佛。唯然已見。世尊又言。此兒者我入涅槃百年後。當生波吒利弗多城王名阿育。為四分轉輪王信樂正法。當廣供養舍利起八萬四千塔饒益多人。」
  35. ^ 大唐西域记·迦濕彌羅國》:「國志曰:國地本龍池也。昔佛世尊自烏仗那國降惡神已欲還中國。乘空當此國上告阿難曰:『我涅槃之後有末田底迦阿羅漢。當於此地建國安人弘揚佛法。』如來寂滅之後第五十年。阿難弟子末田底迦羅漢者。得六神通具八解脫。聞佛懸記心自慶悅。便來至此於大山嶺。……時阿羅漢既得其地。運大神通力立五百伽藍。於諸異國買鬻賤人。以充役使。以供僧眾。」
  36.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爾時鄔波笈多。以法付囑具壽地底迦(此云有媿)。此既弘通正法教已。轉付具壽黑色(梵云訖里瑟拏)。次復轉付具壽善見(梵云蘇跌里舍那)。如是等諸大龍象皆已遷化。大師圓寂。佛日既沈。世無依怙。如是漸次至一百一十年後。爾時廣嚴城諸苾芻等。作十種不清淨事。」
  37. ^ 印順《佛教史地考論》四「優婆鵋多中心的法系」:從佛滅到孔雀王朝的阿育王間,有東方毘舍離Vaiśālī的七百結集,這是律家所傳而為南北共信的史實。發起結集的,是耶舍,是阿難弟子;唯『雜事』說是阿難的再傳。罽賓所傳的第三師商那和修,也是七百結集中的重要人物。十誦律作三菩伽Sambhuka;五分律與四分律作三浮陀Sambhūta;『善見律』也有這位大德,名娑那參復多Sāṇasambhūta,都說是阿難的弟子。
  38. ^ 《四分律》:「一切去上座為第一上座。三浮陀第二上座。離婆多第三上座。婆搜村是第四上座。阿難皆為其和尚。」
    《五分律》:「爾時論比尼法眾。第一上座名一切去。百三十六臘。第二上座名離婆多。百二十臘。第三上座名三浮陀。第四上座名耶舍。皆百一十臘。」
    《十誦律》:「爾時長老三菩伽。住摩偷羅國僧伽遮僧伽藍精舍阿波大羅林中烏頭婆羅樹下。是三菩伽。持三藏得三明。有名稱大阿羅漢。長老阿難弟子。」
  39. ^ 《善見律毘婆沙》:爾時有大德和伽婆、栴陀跋闍。二人於眾少年。通持三藏得三達智愛盡阿羅漢。是二人不及滅諍。諸大德語二長老。汝二人不及滅諍。眾僧今依事罰汝。當來有梵天人名帝須。當託生目揵連婆羅門家。汝二人可一人往迎取度出家。一人教學佛法。
  40. ^ 僧祐出三藏記集》錄為失譯。費長房歷代三寶紀》錄為安世高譯。東晉失譯《舍利弗問經》有相同的“各舉所長、名其服色”。五部之說不晚於公元224年(三國東吳黃武三年),僧祐《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三《安玄傳第三》:“後有沙門維秖難者。天竺人也。以孫權黃武三年齎曇缽經胡本來至武昌。曇缽即法句經也。時支謙請出經。”《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三《支謙傳第六》:“所出維摩詰、大般泥洹、法句、瑞應本起等二十七經曲得聖義辭旨文雅。”《出三藏記集》卷第七《法句經序第十三·未詳作者》:“是後五部沙門各自鈔采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為品。於十二部經靡不斟酌。無所適名。故曰法句。……夫始者維祇難出自天竺。以黃武三年來適武昌。僕(自謙之辭。【前漢·韋玄成傳】自稱爲僕,卑辭也)從受此五百偈本。請其同道竺將炎為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