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關博物館

坐标25°03′05″N 121°30′38″E / 25.05139°N 121.51056°E / 25.05139; 121.5105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關博物館
海關博物館大樓
成立1996年
地址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大同區塔城街13號
坐标25°03′05″N 121°30′38″E / 25.05139°N 121.51056°E / 25.05139; 121.51056
類型博物館
所有者財政部關務署
網站官方网站
地图
地图

海關博物館是一座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的博物館,該博物館由財政部關務署於1996年成立,並收藏具有與海關相關等文物之物件。[1]

沿革

[编辑]

財政部關務署最早前身為清咸豐四年(1854年)成立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海關除了具備豐富國庫的財政功能,促進經濟發展之外,更承擔著查緝不法和維護社會安全的重要社會功能。為了永久保存紀錄海關成長的文物,1987年起,海關總稅務司署始籌備成立博物館,後在1991年2月3日更名為「財政部關稅總局」,以及1996年新建海關大樓後,海關博物館正式啟用,並免費向大眾開放參觀。[2]

2015年,為落實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及擴大合作關係,兩岸海關於ECFA海關合作工作小組第5次會議中達成交流之共識,並於104年3月11日至12日在臺北舉行交流會議,中方由海關總署海關博物館李主任海勇等4人來臺與會。[3]

2016年,海關博物館大廳經過全面翻新工程。2020年,由於受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疫情影響,該博物館積極導入前揭系統,除提升管理專業並利用系統整合優勢,將典藏文物改以數位化方式供民眾線上查詢利用。首波數位化優先將典藏21件國有珍貴文物完成基本修復、詮釋、整飭及建立數位圖檔。[4]

設施

[编辑]

海關博物館共劃分為兩層樓層,共設有5個展示區。其中一樓主要展示燈塔助航設備「海物燈塔區」、海關在各個階段配合國家政策查緝的非法物品「查緝走私區」以及海關各時期通關需要所使用的文物的「通關作業區」。二樓則主要展示自海關總稅務司署時期、臺灣海關史相關之歷史文物,包括蔣中正先生手書「關稅自主」、清朝時期的通關文件、稅專影集、稅專上課科目及其任課老師簽名的畢業證書、海關旗、關防、查驗章、早期海關制服、帽徽、關員檢查憑證、烙原木的烙鐵、一塊於1996年於高雄市發現並移至收藏的臺灣關地界碑。該物件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重要古物,此外,博物館則展示與各國海關交流受贈之制服與文物。[5][6]

參考文獻

[编辑]
  1. ^ Major Events-Customs Museum. museum.customs.gov.tw.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2.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本館出版品. www.nlpi.edu.tw.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6) (中文(臺灣)). 
  3. ^ admin. 相關機關大陸事務發言. 大陸委員會. 2015-03-23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6). 
  4. ^ 海關導入數位化博物館,首波展出國有珍貴文物,歡迎參觀利用. www.mof.gov.tw.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中文(臺灣)). 
  5. ^ TravelKing旅遊王. 海關博物館 - 大同區 - 台北市 - 台灣旅遊資訊 - 旅遊導覽. TravelKing旅遊王.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6) (中文(臺灣)). 
  6.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本館出版品. www.nlpi.edu.tw.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