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水運儀象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颂的水运仪象台比例模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文化廳的水運儀像台

水運儀象台,由北宋蘇頌發明的自動化機械化天文演示裝置。

元祐(1086年)蘇頌檢驗太史局的渾儀時,決心要將渾儀渾象和報時裝置結合。蘇頌拜訪吏部守當官韓公廉,取得張衡張思訓的“儀器法式大綱”。元祐三年(1088年)開始動工,元祐七年(1092年)「水運儀象台」竣工。

水運儀象台外形類似於天文臺,高約12米,寬7米,上下分三層;上層是渾儀(天體測量之用),中層是渾象(天體運行演示),下層是司辰(自動報時器),全程用水力推動,可精確報時,李約瑟指這是歐洲天文钟的直接祖先。蘇頌於紹聖初年著《新儀像法要》一書,詳述水運儀象台的整體功能、零件150多種,60多幅插圖。

原件與復原

[编辑]

水運儀象台原件在靖康之禍(1127年)時,金兵將水運儀象台掠往燕京(北京)置於司天台,金朝貞祐二年(1214年),金遷都開封,因不便運輸被丟棄,而南宋時蘇携保存的手稿因無人理解其中方法而無人能仿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清華大學机械工程学家劉仙洲於1953年至是1954年發表《中國在原動力方面的發明》、《中國在傳動機件方面的發明》兩篇關於對此儀動力研究的論文。英國科技史學者李約瑟對此儀的動力也有研究,在1956年於《自然》雜誌發表論文。

中國考古學家王振鐸於1958年最先復原水運儀象台模型,除發表《揭開了我國「天文鐘」的秘密》論文並繪製復原詳圖存世[1]。該復原原件存放於中國歷史博物館;近年主要由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2]復原並送至各地科技館或天文館收藏。

水運儀象台在近代首次全功能、原尺寸成功復原製作是由位於台灣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1994年完成,目前放置於該館中國科學廳(現稱“人類文化廳”)[3]。這一座水運儀象台是真正利用原始的水力推動計時,並未採用現代的計時或動力作為輔助。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王振鐸. 揭开了我国“天文钟”的秘密——宋代水运仪象台复原工作介绍. 《文物参考资料》 (北京市: 文物出版社). 1958年, (第9期) [2020-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2. ^ 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研究書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