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是中國古代的分支。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1]

氏會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後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


歷史

[编辑]

周朝以前,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官位为氏。而一般人没有姓,也没有氏。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则是赐封了土地以後才有。

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

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後来在中国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逐渐打破,但是许多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後,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以後,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

上古

[编辑]

鲁国

[编辑]

齐国

[编辑]

晋国

[编辑]

卫国

[编辑]

宋国

[编辑]

郑国

[编辑]

陈国

[编辑]

楚国

[编辑]

相關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1. ^ 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博客來. [202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