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白璧德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7年5月10日) |
歐文·白璧德(英語:Irving Babbitt, 1865年8月2日—1933年7月15日)是美國知名學者和文學評論家。他因為參與新人文主義的創辦而著稱。從1910年到1930年之間,新人文主義曾深入影響美國文學評論界以及保守主義思想界。白璧德承襲马修·阿诺德的文学批評,而且持續批判浪漫主義,他的理念透過作品《盧梭論》呈現。在政治理想方面,他可以被稱為是亞里士多德與埃德蒙·伯克的追隨者。他宣揚古典人文主義,同時為基督教傳統辯證。他的人文主義豐富地涵蓋各種傳統道德與宗教思想。
生平
[编辑]歐文·白璧德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代頓,童年時期隨著家人四處搬遷。11歲以後,定居在辛辛那提附近的密德森威爾(Madisonville)。他於1885年進入哈佛学院就讀,1889年畢業,任教於蒙大拿學院。兩年後,前往法國索邦大學的高等研究應用學院留學一年。之後,他重回哈佛修習碩士,期間曾經選修梵文.
得到學位後,白璧德以古典文學學者(classical scholar)身份轉而前往威廉姆斯學院的羅曼語系任教。一年後(1894),獲得哈佛大學法文系的職缺。此後,他一直任教於哈佛,並且在1912年升等成為法國文學教授,並以開設的比較文學課程知名。
1890年代早期,他與保羅·埃爾默·莫爾一同擬定的規範,日後發展成為新人文主義核心信條。1895年他以何謂人文主義?為題的演說,開始攻擊盧梭。日後,他回想當時擔任古典文學教學期間,遭受當代文本與文獻學的拘束,是他不悅的經驗。他先发表具有特色的小型論文或短文,之後集結成書出版。1908年白璧德曾因作品《文學與美國的大學》名噪一時,該書也是集結已經問世的作品而成。
白璧德持續發表類似作品,他所貶損的對象往往來自他拿手的法國文學領域。他挑出法蘭西斯·培根的缺點,他也抨擊自然主義與功利主義。年復一年,他的對手日益增加,其中包括R·P·布萊克默、奥斯卡·嘉吉、海明威、哈罗德·拉斯基、辛克莱·刘易斯、H·L·門肯、施平格、艾伦·泰特和埃德蒙·威尔森等。以H·L·門肯為例,白璧德給他冠上「知性雜耍」(intellectual vaudeville)的標籤──這樣的批評容易引起後世同情。1921年白璧德獲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影响
[编辑]白璧德是作家T·S·艾略特就讀哈佛時期的老師,影響艾略特的早期階段。艾略特1926年文章〈白璧德的人文主義──民主與領導評論〉(The Humanism of Irving Babbitt, a review of Democracy and Leadership)已經顯得曖昧不明,其中透露白璧德的人文主義對於基督教義並沒有百分百接受,在面對宗教方面也有爭議處。
新人文主義活動的代表性人物,除了白璧德與莫爾之外,受到白璧德影響最深者包括愛爾略特(1883-1963),福斯特(1887-1972),法蘭傑偉馬特(1868-1953),謝福德(1889-1956)與謝爾曼(1881-1926)等。他們當中,謝爾曼最早離開。核心人物之一的福斯特,日後也被認為傾向新批評路線。
在新人文主義的外圍方面,溫脫斯與名著運動被認為從新人文主義取材。受到白璧德影響的美國學者包括米爾頓辛德斯(Milton Hindus),羅素·柯克,普西,維雅克,理查德韋弗,克萊瑞恩,以及喬治威爾。這類型的關係可溯及白璧德與查默斯,沃爾特·李普曼,路易梅西埃,以及奧·沃倫的相互影響,這些影響的來龍去脈難以說得清楚,不僅如此,白璧德也曾公開質疑輿論阿譽的價值。
1920年代是新人文主義的極盛階段,其間也曾受到讀書人雜誌若無似有的支持。1933年白璧德過世之後,新人文主義的流行地位迅速滑落,明顯地,現代主義與革新派取而代之影響了美國的知識、文化與政治生態。1940年代新人文主義的敵手聲稱新人文主義已經滅絕,但是白璧德的潛在影響依然存在,並且在80年代重回舞台,持續影響數十年。白璧德的姓名通常在討論文化保守主義的場合被提及。
白璧德的思想在1920年代到1940年代在中国享有很大的知名度,成为学衡派的思想来源之一。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曾跟随白璧德学习。胡先骕翻译的《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发表在《学衡》第三期,1922年)是第一篇将白璧德思想介绍到中国的文章。从1990年代开始,白璧德的思想在中国重新被提及,白璧德的著作也被系统性翻译到中国。
1960年哈佛大學成立「白璧德教授比較文學講座」(Irving Babbitt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美國國家人文研究所則有持續進行的「白璧德計畫」(Irving Babbitt Project)。
参考来源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Papers of Irving Babbitt : an inventory (Harvard University Archives)
- Irving Babbitt Project (National Humanities Institu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