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里 (臺南市南區)
此條目過於依赖第一手来源。 |
文南里 | |
---|---|
里 | |
文南里在臺南市南區的位置 | |
坐标:22°59′00″N 120°11′13″E / 22.983311°N 120.187001°E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縣市 | 臺南市 |
鄉鎮市區 | 南區 |
區劃 | 28鄰 |
政府 | |
• 里長 | 陳清泉 |
• 辦公處 | 長南街32號 |
面积 | |
• 总计 | 0.350860平方公里 |
人口(2010年2月) | |
• 總計 | 5,456人 |
• 密度 | 15,550.36人/平方公里 |
• 戶數 | 1,881 |
性別比:91.71 (男性2610人,女性2846人) 數位台南村里通 |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村里代碼 | 67000330035 |
毗鄰 | 文華里、廣州里、金華里、 彰南里、文平里 |
文南里位於臺灣臺南市南區,北邊跟文華里隔著建南路,東以金華路二段與廣州里為鄰,南邊則與金華里、彰南里隔著健康路二段、鹽埕舊溪[1]。文南社區曾榮獲中華民國全國第四名的社區,在2005年第一屆府城十大傑出社區中亦得到金質獎[1]。
簡介
[编辑]文南里所在地過去是魚塭,並且原為文華里的一部份,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才自成一里,而其發展則是從開億建設在健康路興建第一批住宅開始[1]。這一帶在1990年代聚集許多如鈕扣、裁縫、成衣等服飾加工業工廠,吸引許多雲嘉南以及彰化的沿海地區居民遷入,並成為全臺知名的「布市」,有「成衣加工堀」之稱[1]。但隨著產業外移,當地的服飾加工業已經逐漸沒落[1]。
1998年9月在里長陳清泉努力下,成立文南社區發展協會,由邱鴻津擔任首屆理事長,會員約200多人[1]。在內政部推廣學習型社區行動方案時,該里與金華里為子母種籽社區,獲得金華社區的協助[1]。而在成立發展協會之後,1999年1月又成立社區守望相助巡守隊,並在2001年始啟用全臺首例的社區寬頻間視系統,兩年後該系統更與金華派出所連線以保障社區治安,而在319槍擊案中該系統亦提供了相關的影帶資料[1]。由於社區巡守隊運作良好,除獲得「臺南市守望相助績優獎」外,還在2001年舉辦過臺南市守望相助工作示範會[1]。此外該社區在參與過921大地震救災後,成立了全臺第一批由社區組成的「睦鄰救援隊」[1]。此外在1999年時,文南社區亦成立環保志工隊,有效地解決社區整潔、小廣告以及登革熱等問題,並設有由社區內低收入戶與獨居老人管理的資源回收站,其收入全歸負責人所有,除解決環保問題外亦補貼其生計,因而該社區曾在2002年代表臺南市辦理全國登革熱防治觀摩會、獲得環保署第十一屆全國十大環境保護模範社區之一,而該志工隊除里內環境之外,亦會在中秋節隔天前往黃金海岸淨灘[1]。在社區文化方面,該社區除努力整理「布街文化史」之外,並於2003年創立有《文南社區報》[1]。
爭議
[编辑]2004年陳清泉里長向公所爭取在金華路至育南街長約263公尺,寬約12公尺的長南街段,鋪設玻璃大道。2005年因設計單位與里長辦公處對此工程有意見,造成路面刨除後,塵土飛揚,附近住戶苦不堪言且會車不便,讓工程延宕近一年才完工。長南街玻璃大道完工後遇雨容易讓行人滑倒或機車打滑,2006年8月故刨除玻璃大道重新鋪設柏油路面。
環境
[编辑]文南里的店面主要集中在金華路二段、健康路二段、中華西路一段、建南路與文南路等地,其餘地區多為住家,而由於中華西路一段為南區通往台17線(西濱公路)的要道,故往來人車頻繁[1]。
社區內設有文南公園,原為「兒公二公園」,因設計不佳且髒亂,故使用率甚低,後來經社區募得70多萬後予以改建並票選更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