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敗毒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敗毒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屬扶正解表劑,有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之效。

组成

[编辑]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 甘草 生姜 薄荷

主治

[编辑]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用法

[编辑]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克),水一盏,加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服,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禁忌

[编辑]

本方多辛温香燥之品,若是暑温、湿热蒸迫肠中而成痢疾者,切不可误用。若非外感风寒湿邪,寒热无汗者,亦不宜服。  

參考文獻

[编辑]
  1. 赵羽皇:“东南土地卑湿,凡患感冒,辄以伤寒二字混称。不知伤者,正气伤于中,寒者,寒气客于外,未有外感而内不伤者也。仲景医门之圣,立方高出千古。其言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以失于固密而然。可见人之伤寒,悉由元气不固,腠理之不密也。昔人常言伤寒为汗病,则汗法其首重矣。然汗之发也,其出自阳,其源自阴。故阳气虚,则营卫不和而汗不能作;阴气弱,则津液枯涸而汗不能滋。但攻其外,不固其内可乎?表汗无如败毒散、羌活汤。其药如二活、二胡、芎、仓、辛、芷,群队辛温,非不发散,若无人参、生地之大力者君乎其中,则形气素虚者,必致亡阳;血虚挟热者,必致亡阴,而成痼疾矣。是败毒散之人参,与冲和汤之生地,人谓其补益之法,我知其托里之法。盖补中兼发,邪气不致于流连;发中带补,真元不致于耗散,施之于东南地卑气暖之乡,最为相宜,此古人制方之义。然形气俱实,或内热炽盛,则更当以河间法为是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2. 喻昌寓意草》:“伤寒病有宜用人参入药者,其辨不可不明。盖人受外感之邪,必先发汗以驱之。其发汗时,惟元气大旺者,外邪始乘药势而出;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去生远矣。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去,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秽寒热。”


外部連結

[编辑]
  • 敗毒散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分類

[编辑]